顧真將論文寄出後,就隻能夠耐心等待答案了。
能夠和《秘密》這種聯邦級雜誌,私下有來往的學術作者,基本上都是知名學家。
顧真作為一個尚未畢業的無名小卒,還沒有資格能夠主動去詢問答案什麽的。
而他會寄出這片論文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要告訴全世界,曾經有一個叫作“華夏”的文明存在著。
盡管現在還無法證明它的輝煌,但隻要證明它的存在,就已經足夠了!
到時候華人同胞們,也將不會再被稱為流浪文明的後裔......
當然,還有一點也是應為係統的原因。
顧真每次打開係統麵板,都能夠看到,在人物屬性的下麵,還有一行數據。
分別是“考古發現”“學術地位”以及“學術成就”。
現在這三樣屬性,顧真上麵都寫著“無”。
雖然係統沒有明確寫出,三樣屬性應該怎麽獲得,但是可以看得出,這都關乎到學術,或者說是顧真在學術界的影響力。
所以提高在考古學術界的影響力,也成為顧真現在需要達到的目標。
至於提高學術影響力的辦法,還有超越學術論文的嗎?
顧真在論文寄出一後,他就呆在家中,心裏倒也不急,因為知道論文審核的結果,不可能短短幾天就出來。作為聯邦級的學術論文,《秘密》每月才會發行一期,對於論文的審核,也非常嚴格。在發行前一晚上,被撤換的文章也不算少數。
接下來的幾天,顧真都被顧大富拉到了“顧古齋”,讓他照顧店裏的生意,而顧大富則不知道跑到哪裏去,很可能去偷摸摸的搗鼓“模型機”去了。
大熊市古玩一條街上的東家們,也都知道老字號的顧古齋裏,出現了一個新麵孔。都不用多問,隻要聽見顧真的名字,再一看他的麵相,就知道是這家店的“小顧老板”。
小顧老板看了幾天店,發現自家店裏東西不少,但是真貨是一件都沒發現。也不知道,顧大富是靠什麽,讓顧古齋在這條街上,足足紮根了幾十年。
而且湊巧的是,這幾天裏就有不少人帶著家裏的“老物件”,前來顧古齋兜售。要知道一般的古董店裏,除了賣東西以外,自然也會收東西。有人會拿東西到店裏賣,其實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顧真卻一件都沒有收,並且每一件古董,都能夠說出它到底假在哪兒!
很快,古玩街上的人都知道,小顧老板是稻田大學,考古係的高材生,不是可以任人糊弄的小孩。這幾天過後,就沒有人再回來店裏兜售老物件了。
顧真心裏清楚,這是因為他的眼力,已經得到了這條街上同行們的認可。
……
在聯邦的政治首府,獅王市。
《秘密》雜誌的審核主編喬治,乘坐電梯到達了燈塔大廈的第十八層。
燈塔大廈自從建立以來,就一直是聯邦首府的地標建築,一共三十五層的燈塔大廈,入住了一百三十七家的學術雜誌。
從最熱門的生物科學,到最冷門的考古學,哲學等等,在燈塔大廈裏麵,全部都能夠找到。而且大部分都是各學科的聯邦級雜誌,少數的是省級雜誌。據說在為大廈命名的時候,就寓意著能夠像燈塔一樣,指引著人類科學的前進。
這裏的保安都知道,會進出燈塔大廈的隻有兩種人,一種是編輯,另一種是學者。
喬治作為兩種人當中的學者,在來到雜誌的時候,自然的停在了前台麵前,抱過了前台拿出的一疊郵件。
盡管考古學再冷門,但是作為考古學唯一的聯邦級雜誌,每天的投稿最少都會有幾十份。整個聯邦的考古學家者們,再少也都是以萬為單位計算。
審核主編喬治,在抱起郵件以後,走到了屬於他的辦公區域,旁邊的門牌寫著“初審編輯組”。
將幾十份郵件分給了編輯組裏的人以後,喬治手上也留下了幾份文件。雖然是主編,但他還是會負責一些投稿文章的初審。
“哎,最近好像沒有什麽大發現?”
考古學是一個,很少需要計算的學科。
所以好的論文,一般情況不是通過實驗和計算得出來的結果。而是要經過發掘出土,才會有新的發現。最近沒有聽說有大發現的考古行動,這段時間的投稿,也顯得很平常,甚至有些無聊。
喬治扭了扭脖子,再度拿出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標題上麵,除了英文以外,還有兩個他沒有見過的符號,這立即就吸引了喬治的目光。
幾十年的經驗,讓他敏銳的從兩個符號上麵,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原因很簡單,這兩個看不懂的方塊字符,是新東西,考古界最喜歡的,就是從未發現過的新東西。更何況,這東西很像兩個新文字。
《華夏文明的發現》,這片論文當中,“華夏”兩個字,是直接用漢字書寫的。後麵的文字,則是用聯邦通用的英文。
現在喬治不知道“華夏”是什麽意思,在看見標題後,卻非常的興奮。因為從後麵的英文就能夠看出,難道有人發現了一個新的史前文明?
要知道每一個史前文明的發現,都會在聯邦產生轟動性的效應,更是考古學界的重要發現。
在論文的內容,喬治發現了如下的文章。
“華夏文明,拚讀為huaxia,是史前亞洲的一個重要文明。雖然之前沒有過華夏文明的文物出土,暫時無法證明,華夏文明究竟發達到了什麽程度,但是現在出土了一本有關的字典書籍,按照文字對照後分辨出的信息,該文明名為華夏……”
“從字典出土的書籍分析,華夏文明源於史前的古亞洲板塊,屬於一個亞洲文明......”
在文章的背後,還配上了多張照片,照片上麵有字典的封麵,也有字典內頁的照片。無論是從封麵,還是目錄,還是內頁,都能夠很明顯的看出這是一本字典。
一個新文字的發現,還是一整部的字典。
喬治握著論文的手,已經在微微顫抖了,隨後就拿著這篇論文走進了主編的辦公室。
有了這篇論文,他相信下一期的《秘密》,一定會非常的精彩。
“華夏……”
喬治嘴裏念叨著一個全新的單詞,和他擦肩而過的同事,聽見這兩個奇怪的音節,並沒有察覺到這代表著多麽重大的意義。
能夠和《秘密》這種聯邦級雜誌,私下有來往的學術作者,基本上都是知名學家。
顧真作為一個尚未畢業的無名小卒,還沒有資格能夠主動去詢問答案什麽的。
而他會寄出這片論文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要告訴全世界,曾經有一個叫作“華夏”的文明存在著。
盡管現在還無法證明它的輝煌,但隻要證明它的存在,就已經足夠了!
到時候華人同胞們,也將不會再被稱為流浪文明的後裔......
當然,還有一點也是應為係統的原因。
顧真每次打開係統麵板,都能夠看到,在人物屬性的下麵,還有一行數據。
分別是“考古發現”“學術地位”以及“學術成就”。
現在這三樣屬性,顧真上麵都寫著“無”。
雖然係統沒有明確寫出,三樣屬性應該怎麽獲得,但是可以看得出,這都關乎到學術,或者說是顧真在學術界的影響力。
所以提高在考古學術界的影響力,也成為顧真現在需要達到的目標。
至於提高學術影響力的辦法,還有超越學術論文的嗎?
顧真在論文寄出一後,他就呆在家中,心裏倒也不急,因為知道論文審核的結果,不可能短短幾天就出來。作為聯邦級的學術論文,《秘密》每月才會發行一期,對於論文的審核,也非常嚴格。在發行前一晚上,被撤換的文章也不算少數。
接下來的幾天,顧真都被顧大富拉到了“顧古齋”,讓他照顧店裏的生意,而顧大富則不知道跑到哪裏去,很可能去偷摸摸的搗鼓“模型機”去了。
大熊市古玩一條街上的東家們,也都知道老字號的顧古齋裏,出現了一個新麵孔。都不用多問,隻要聽見顧真的名字,再一看他的麵相,就知道是這家店的“小顧老板”。
小顧老板看了幾天店,發現自家店裏東西不少,但是真貨是一件都沒發現。也不知道,顧大富是靠什麽,讓顧古齋在這條街上,足足紮根了幾十年。
而且湊巧的是,這幾天裏就有不少人帶著家裏的“老物件”,前來顧古齋兜售。要知道一般的古董店裏,除了賣東西以外,自然也會收東西。有人會拿東西到店裏賣,其實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顧真卻一件都沒有收,並且每一件古董,都能夠說出它到底假在哪兒!
很快,古玩街上的人都知道,小顧老板是稻田大學,考古係的高材生,不是可以任人糊弄的小孩。這幾天過後,就沒有人再回來店裏兜售老物件了。
顧真心裏清楚,這是因為他的眼力,已經得到了這條街上同行們的認可。
……
在聯邦的政治首府,獅王市。
《秘密》雜誌的審核主編喬治,乘坐電梯到達了燈塔大廈的第十八層。
燈塔大廈自從建立以來,就一直是聯邦首府的地標建築,一共三十五層的燈塔大廈,入住了一百三十七家的學術雜誌。
從最熱門的生物科學,到最冷門的考古學,哲學等等,在燈塔大廈裏麵,全部都能夠找到。而且大部分都是各學科的聯邦級雜誌,少數的是省級雜誌。據說在為大廈命名的時候,就寓意著能夠像燈塔一樣,指引著人類科學的前進。
這裏的保安都知道,會進出燈塔大廈的隻有兩種人,一種是編輯,另一種是學者。
喬治作為兩種人當中的學者,在來到雜誌的時候,自然的停在了前台麵前,抱過了前台拿出的一疊郵件。
盡管考古學再冷門,但是作為考古學唯一的聯邦級雜誌,每天的投稿最少都會有幾十份。整個聯邦的考古學家者們,再少也都是以萬為單位計算。
審核主編喬治,在抱起郵件以後,走到了屬於他的辦公區域,旁邊的門牌寫著“初審編輯組”。
將幾十份郵件分給了編輯組裏的人以後,喬治手上也留下了幾份文件。雖然是主編,但他還是會負責一些投稿文章的初審。
“哎,最近好像沒有什麽大發現?”
考古學是一個,很少需要計算的學科。
所以好的論文,一般情況不是通過實驗和計算得出來的結果。而是要經過發掘出土,才會有新的發現。最近沒有聽說有大發現的考古行動,這段時間的投稿,也顯得很平常,甚至有些無聊。
喬治扭了扭脖子,再度拿出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標題上麵,除了英文以外,還有兩個他沒有見過的符號,這立即就吸引了喬治的目光。
幾十年的經驗,讓他敏銳的從兩個符號上麵,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原因很簡單,這兩個看不懂的方塊字符,是新東西,考古界最喜歡的,就是從未發現過的新東西。更何況,這東西很像兩個新文字。
《華夏文明的發現》,這片論文當中,“華夏”兩個字,是直接用漢字書寫的。後麵的文字,則是用聯邦通用的英文。
現在喬治不知道“華夏”是什麽意思,在看見標題後,卻非常的興奮。因為從後麵的英文就能夠看出,難道有人發現了一個新的史前文明?
要知道每一個史前文明的發現,都會在聯邦產生轟動性的效應,更是考古學界的重要發現。
在論文的內容,喬治發現了如下的文章。
“華夏文明,拚讀為huaxia,是史前亞洲的一個重要文明。雖然之前沒有過華夏文明的文物出土,暫時無法證明,華夏文明究竟發達到了什麽程度,但是現在出土了一本有關的字典書籍,按照文字對照後分辨出的信息,該文明名為華夏……”
“從字典出土的書籍分析,華夏文明源於史前的古亞洲板塊,屬於一個亞洲文明......”
在文章的背後,還配上了多張照片,照片上麵有字典的封麵,也有字典內頁的照片。無論是從封麵,還是目錄,還是內頁,都能夠很明顯的看出這是一本字典。
一個新文字的發現,還是一整部的字典。
喬治握著論文的手,已經在微微顫抖了,隨後就拿著這篇論文走進了主編的辦公室。
有了這篇論文,他相信下一期的《秘密》,一定會非常的精彩。
“華夏……”
喬治嘴裏念叨著一個全新的單詞,和他擦肩而過的同事,聽見這兩個奇怪的音節,並沒有察覺到這代表著多麽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