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折騰了大半天,冬至日大朝才算結束。</p>


    無論是對於皇帝還是大臣來說,都是一場折磨。</p>


    不過,雖然趙舒晉封為公爵,但他臉上卻沒多少笑意。</p>


    新晉的勳貴府邸,戶部需要修建之,勳貴們每年支出的祿米,就超過十萬石。</p>


    武將們為皇帝打江山,些許的祿米錢財算不得什麽,但對於藩王的支用,趙舒分外不滿。</p>


    </p>


    夜間,拖著疲憊的身軀,趙舒抱怨道:</p>


    “如今藩王街養著上百名藩王,郡王、親王不止,不知陛下有什麽章程?”</p>


    “恕老臣直言,若還是按照國朝規定的那樣支用,怕是太倉空蕩,營建新修北京的計劃,也會被擱置……”</p>


    無怪乎趙舒如此無禮,實在是藩王的年祿堪稱無底洞,根本就填不滿。</p>


    國朝初年,親王年祿為五萬石,後改為萬石,這也就罷了,關鍵是郡王年祿兩千石,全國數百名郡王,完全可以吞噬掉所有的田賦。</p>


    所以就嘉靖年間開始折鈔,限製納妾數量,及至萬曆年間允許科舉,並且進行改革,宗室人數才慢慢消減。</p>


    到底是親戚,如今還講究親親之誼,朱誼汐隻能養著,修點宅院讓他們暫住。</p>


    但一直這樣的話,沒個具體的章程,不止朝廷不安心,藩王們也同樣不舒服。</p>


    有的想回到自己的藩王府,有的想討要年祿,有的更是請名,給自己兒子孫子討要爵位。</p>


    不過朝廷的一致意見就是,決不能按照標準來發祿米,即使是嘉靖年間的三七折鈔也不行,朝廷吃不消。</p>


    “內閣有什麽章程?”</p>


    朱誼汐不以為意,隨口問道。</p>


    自從當了皇帝,朱誼汐就不再直接口述自己的想法,凡事想著多問內閣、大臣們的意見,斟酌損益而定。</p>


    一來,是避免錯誤,產生尷尬時刻。</p>


    二來,多商議,就不是皇帝獨斷,將來出了事,就容易找到背鍋俠。</p>


    “內閣幾位同僚也都以為,《宗藩條例》理應再革新之。”</p>


    趙舒聽到這話,也不意外,直接陳述道:</p>


    “嘉靖、萬曆年間的宗藩改革,多針對中下層宗室,治標不治本,宗藩體係中最龐大的郡王、親王,才是關鍵,則須大改之。”</p>


    萬曆時期允許底層宗室考取科舉,並且設置宗學免費授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p>


    但時間太短了,舉人、秀才有一些,進士全無。</p>


    而且,朝廷對宗室中下層極其嚴苛,像是輔國將軍、奉國中尉這種,無子女,即使有兄弟侄子,也無法繼承爵位。</p>


    底層宗祿克扣,但對郡王親王卻絲毫不敢怠慢,子侄繼承很常見。</p>


    “親王子皆為郡王,郡王子皆為鎮國將軍,此等封爵,遺禍無窮。”</p>


    “依老臣之見,不如效彷勳貴,一子繼承,餘子盡為百姓,香火祭祀不斷,也能繁衍生息。”</p>


    趙舒彎腰,謹慎地提出建議。</p>


    限製爵位的數量,這是最佳的方桉。</p>


    “那親王除了世子外,其餘諸子也成百姓?”</p>


    皇帝提出質疑,這步伐是不是有些大了,容易扯蛋。</p>


    “除嫡子為郡王外,其餘庶子可封為鎮國將軍,而鎮國將軍諸子不再授爵,其爵降等襲爵,及至奉國中尉後,就可免之。”</p>


    說白了,從源頭減少爵位的發放,如此一來王妃能生下幾個嫡子?誕下多少郡王?</p>


    按照這樣來估算,爵位的累積可減緩十餘倍,再加上一些意外的絕嗣,可以說隻要三五十年,就能甩掉九成的宗室們。</p>


    “至於如今在南京的藩王,可由陛下聖裁之。”</p>


    “聖裁?”</p>


    朱誼汐輕笑道:“你們說的這法子不錯,可以行之,朝廷未來的壓力也能頓減。”</p>


    說到這,他停了一會兒,繼續道:“隻是如今南京城內的藩王問題,迫切地需要解決。”</p>


    皇帝揉了揉眉毛,過來好一會兒,他才道:</p>


    “親王不算多,就按照朝廷的規製給他們修建府邸吧,就在北京城——”</p>


    在北京這裏停頓了下,趙舒了然,陛下還是在堅持藩王不下地方的策略,這與皇明祖訓相背離。</p>


    但新朝新氣象,都能理解。</p>


    “至於郡王們,就按照男爵的規模來修建吧,到底是人數多些,隻能這樣的將就了。”</p>


    “另外,親王的宗祿以國公標準發下,郡王以男爵標準下發,然後依次遞減一半。”</p>


    這標準相較於之前,豈止是打折扣,簡直是打骨折。</p>


    要知道,郡王可是兩千石,而男爵則隻有三百石,其差距極大。</p>


    不過如此一來,幾十號郡王,也不過一兩萬石糧食,負擔輕鬆太多。</p>


    “對了。”</p>


    說到這,朱誼汐繼續道:“如今這些郡王們,其一子可襲鎮國將軍之爵。”</p>


    聽到這,就連趙舒也不得不承認,皇帝這改革,太徹底了,三五代後,還能有多少宗室?</p>


    而且,怎麽說了,顯得有些苛刻,不近人情了些。</p>


    這有損皇帝的名聲啊!</p>


    趙舒不得不勸道:“陛下,滯留南京諸藩,許多體己存銀皆無,光靠祿米,怕是難以養家湖口啊!”</p>


    將那些王府、藩田沒收入朝廷,趙舒也感覺有些不好意思,頗有幾分羞愧,不由得建議道:</p>


    “如今地曠人稀,不如賞賜一些田地與他們,也好傳家養子。”</p>


    “這倒是不錯。”</p>


    朱誼汐略微思考一下,就同意了這個建議。</p>


    “如今北直隸附近人煙稀薄,正好分一些田地給他們,免得胡思亂想,說我這個皇帝苛待他們。”</p>


    滿清人走了,在北直隸的大規模圈田可就留了下來,即使還一部分給原主,剩餘的也是很多,據薑曰廣言語,至少還有十萬頃。</p>


    把這些拋荒的土地賞賜給親王、郡王們,也算是皇帝對族親的優待了。</p>


    這也算是用土地來收買他們未來的爵位,堵住其亂說的嘴。</p>


    “親王千頃,郡王兩百頃,以這個標準劃分吧!”</p>


    考慮到北直隸的水土不及南方,而且勞動力也不充足,既然是堵人口舌,那就大方一些。</p>


    在四川、湖廣吞並了許多土地,他對於皇莊的需求,倒是不怎麽迫切了。</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天纜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天纜車並收藏大明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