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多少?”</p>
“約五十步左右。”</p>
工匠見皇帝來了興致,繼續道:“最佳的射程,在三十步,威力能破甲。”</p>
“三十步,鳥槍都能破甲。”</p>
馮顯宗無耐,忍不住反駁。</p>
“部堂,您是當官的,這可是火槍呢!”</p>
借著皇帝近些年的寵信,軍械司的地位超然,工匠滿臉不高興。</p>
“好了,是騾子是馬,然後出來遛一遛!”</p>
朱誼汐懶得理會兩人的爭吵,直接開口吩咐。</p>
很快,數十個草人就擺放好了位置,放置在槍手之前。</p>
得到皇帝的示意,一名侍衛走上前,端起了火槍,對準了前方。</p>
遠處,皇帝全神貫注地盯著,他都隻想要看看效果如何。</p>
“轟——”</p>
就像是一門火炮,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聲響。</p>
無數的子彈,噴灑而出,仿若雨滴。</p>
而在遠處的朱誼汐都沒看清,就已經結束了。</p>
他走上前,這才看明白,天女散花一般的子彈。</p>
而那些擺放的草人,倒下的卻不多。</p>
“陛下,三十個草人,中彈二十三個。”</p>
“看來威力不強,隻是彈藥數量多。”</p>
馮顯宗皺著眉頭,說道。</p>
“況且戰場上,步兵基本都有甲胄,這等彈珠威力極小,效果怕是更不盡人意。”</p>
“那就試試。”</p>
轉眼間,稻草人又披上了鎧甲。</p>
果然如馮顯宗所言,除非打中臉部,手足,不然火槍的威力極小,根本就沒什麽傷害。</p>
一旁的工匠欲言又止。</p>
朱誼汐則看著這柄槍,又看了看稻草人,陷入沉思。</p>
馮顯宗繼續補刀:“雖然打不了建奴,但打蒙古人卻不錯,他們沒有鎧甲,隻是射程太近,戰馬又跑得太快……”</p>
工匠沉默了。</p>
這話太有道理了。</p>
“既然步兵用不到,那就讓水師來用。”</p>
突然,皇帝臉上露出了笑意,這讓氣氛陡然一鬆。</p>
“海上水手可少有鎧甲,這柄火槍一處,狹窄的甲板上可都是人,怎麽也躲不了,這可比普通的燧發槍強多了。”</p>
“陛下聖明!”工匠大喜,又讓人抬出了幾個奇怪玩意。</p>
一把長劍被抬出來,仔細一看是一把劍,側麵一瞧,竟然還隱藏槍管,它竟然是一把槍。</p>
誰知,之前還不屑一顧的馮顯宗,此時竟然露出滿意的神色:“好槍,竟然將劍與火銃合二為一,暗含兵法上的正奇相合,妙呀!”</p>
“陛下,您想,這要是與敵人交戰,手持一把劍,人家就會放鬆警惕,距離一到,到時候大拇指一扣,彈丸就飛奔而出,絕對百發百中。”</p>
朱誼汐懶得理他,目光在一把三眼火銃前停下。</p>
“陛下,這是三眼火銃,我等隻是將其由火繩轉為燧發,這樣更方便些。”</p>
見到皇帝來了興致,工匠立馬解釋道。</p>
雖然隻是這般簡單的工藝,但卻也證明了他們並沒有混吃等死。</p>
“嗯!繼續努力吧!”</p>
朱誼汐點點頭:“之前的那一隻大口徑燧發槍,就造一些給水師,讓他們用下,看看如何。”</p>
</p>
“還請陛下賜名——”</p>
“彈珠多,量又大,就叫噴子吧!”</p>
朱誼汐毫不猶豫地說出一個契合的名字。</p>
“此名甚好!”馮顯宗連忙讚歎道。</p>
離開了軍械司,眼見皇帝心情不錯,馮顯宗也鬆了口氣。</p>
這趟任務總算是有個好結果。</p>
半路上,皇帝突然問道:“渤海結冰了嗎?”</p>
“稟陛下,渤海已經結冰了,不過都很薄脆,且多在沿岸,對漕運的影響不大。”</p>
馮顯宗一怔,忙反應過來。</p>
“那便好。”</p>
皇帝微微一笑,不再說什麽。</p>
而此時,遠在平壤的吳三桂,也沒有閑下。</p>
曆年來的規矩,歸降的人,要麽心懷二主,要麽就用力拚命,而變了兩次陣營的吳三桂,則沒有選擇。</p>
他深刻的明白,此時的朝鮮就是他的贖罪之旅,皇帝,朝廷的眼睛,時刻地盯著朝鮮。</p>
所以,之前他一直在開城附近拉鋸,想要收複漢城,光複其國都,從而讓朝鮮徹底恢複。</p>
不過洪承疇的百般手段一出,謀劃立馬作廢,隻能僵持在開城。</p>
李成棟作為副總兵,隻能在開城坐鎮,防止漢城兵馬跨越。</p>
而此時,吳三桂、李應仁,卻在一處碼頭,迎接著船隊的到來。</p>
南北朝鮮對峙,北朝鮮耕地缺乏,物資不足,糧食都不能自給,若沒有朝廷支援,早就落敗了。</p>
偏偏南朝鮮有個洪承疇,打仗不在話下,治理民政也是厲害,理順了錢糧後,南朝鮮兵馬源源不斷。</p>
“李兄弟,漢城的逆兵越來越多,咱們就算是十個換一個,也是虧的。”</p>
吳三桂跺了跺腳,緩解了下寒冷,忍不住說道。</p>
“你是意思,咱們也培養朝鮮兵?”</p>
李應仁一楞。</p>
“沒錯!”吳三桂呼著氣說道:“這朝鮮,不能隻憑咱們自己打,也得讓朝鮮人上戰場。”</p>
“你說的也是有道理。”</p>
李應仁點點頭,心思莫名。</p>
這場朝鮮之戰,到如今完全淪為了吳三桂的指揮中,他隻是相當於個副總兵,隻有附和的份了。</p>
“來了——”</p>
忽然,遠處隱約露出白色的船帆,隨即越來越多,將整個海麵覆蓋。</p>
龐大的船隊遮天蔽日,讓所有人歡欣鼓舞,士氣大增。</p>
“稟總兵,此次運船三十艘,共有糧食兩萬石,鎧甲三千副,火槍兩千,火藥五萬斤……”</p>
“沒有援軍嗎?”</p>
吳三桂打斷他的話。</p>
“朝廷沒有運兵。”</p>
李應仁為之一歎。</p>
顯然,朝廷就想著他們這兩三萬人,拖住建奴,或者朝廷也有點吃不消。</p>
見到兩位總兵有些消沉,來人繼續道:“接下來半個月,還會有近百艘運船送來物資,想來貴軍在朝鮮是不用愁了。”</p>
“百船?”吳三桂、李應仁一楞。</p>
“該不會是?”</p>
兩人互視了一眼,眼眸中的驚恐與不解幾乎是要溢出來了。</p>
“這是陛下的口諭——”</p>
鄭重其事的接過這封信,吳三桂隻感覺重如千鈞。</p>
千防萬防,竟然沒有防到皇帝的微操,什麽時候皇帝有這愛好了?</p>
“哎——”收下書信,兩人長歎一口氣。</p>
“約五十步左右。”</p>
工匠見皇帝來了興致,繼續道:“最佳的射程,在三十步,威力能破甲。”</p>
“三十步,鳥槍都能破甲。”</p>
馮顯宗無耐,忍不住反駁。</p>
“部堂,您是當官的,這可是火槍呢!”</p>
借著皇帝近些年的寵信,軍械司的地位超然,工匠滿臉不高興。</p>
“好了,是騾子是馬,然後出來遛一遛!”</p>
朱誼汐懶得理會兩人的爭吵,直接開口吩咐。</p>
很快,數十個草人就擺放好了位置,放置在槍手之前。</p>
得到皇帝的示意,一名侍衛走上前,端起了火槍,對準了前方。</p>
遠處,皇帝全神貫注地盯著,他都隻想要看看效果如何。</p>
“轟——”</p>
就像是一門火炮,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聲響。</p>
無數的子彈,噴灑而出,仿若雨滴。</p>
而在遠處的朱誼汐都沒看清,就已經結束了。</p>
他走上前,這才看明白,天女散花一般的子彈。</p>
而那些擺放的草人,倒下的卻不多。</p>
“陛下,三十個草人,中彈二十三個。”</p>
“看來威力不強,隻是彈藥數量多。”</p>
馮顯宗皺著眉頭,說道。</p>
“況且戰場上,步兵基本都有甲胄,這等彈珠威力極小,效果怕是更不盡人意。”</p>
“那就試試。”</p>
轉眼間,稻草人又披上了鎧甲。</p>
果然如馮顯宗所言,除非打中臉部,手足,不然火槍的威力極小,根本就沒什麽傷害。</p>
一旁的工匠欲言又止。</p>
朱誼汐則看著這柄槍,又看了看稻草人,陷入沉思。</p>
馮顯宗繼續補刀:“雖然打不了建奴,但打蒙古人卻不錯,他們沒有鎧甲,隻是射程太近,戰馬又跑得太快……”</p>
工匠沉默了。</p>
這話太有道理了。</p>
“既然步兵用不到,那就讓水師來用。”</p>
突然,皇帝臉上露出了笑意,這讓氣氛陡然一鬆。</p>
“海上水手可少有鎧甲,這柄火槍一處,狹窄的甲板上可都是人,怎麽也躲不了,這可比普通的燧發槍強多了。”</p>
“陛下聖明!”工匠大喜,又讓人抬出了幾個奇怪玩意。</p>
一把長劍被抬出來,仔細一看是一把劍,側麵一瞧,竟然還隱藏槍管,它竟然是一把槍。</p>
誰知,之前還不屑一顧的馮顯宗,此時竟然露出滿意的神色:“好槍,竟然將劍與火銃合二為一,暗含兵法上的正奇相合,妙呀!”</p>
“陛下,您想,這要是與敵人交戰,手持一把劍,人家就會放鬆警惕,距離一到,到時候大拇指一扣,彈丸就飛奔而出,絕對百發百中。”</p>
朱誼汐懶得理他,目光在一把三眼火銃前停下。</p>
“陛下,這是三眼火銃,我等隻是將其由火繩轉為燧發,這樣更方便些。”</p>
見到皇帝來了興致,工匠立馬解釋道。</p>
雖然隻是這般簡單的工藝,但卻也證明了他們並沒有混吃等死。</p>
“嗯!繼續努力吧!”</p>
朱誼汐點點頭:“之前的那一隻大口徑燧發槍,就造一些給水師,讓他們用下,看看如何。”</p>
</p>
“還請陛下賜名——”</p>
“彈珠多,量又大,就叫噴子吧!”</p>
朱誼汐毫不猶豫地說出一個契合的名字。</p>
“此名甚好!”馮顯宗連忙讚歎道。</p>
離開了軍械司,眼見皇帝心情不錯,馮顯宗也鬆了口氣。</p>
這趟任務總算是有個好結果。</p>
半路上,皇帝突然問道:“渤海結冰了嗎?”</p>
“稟陛下,渤海已經結冰了,不過都很薄脆,且多在沿岸,對漕運的影響不大。”</p>
馮顯宗一怔,忙反應過來。</p>
“那便好。”</p>
皇帝微微一笑,不再說什麽。</p>
而此時,遠在平壤的吳三桂,也沒有閑下。</p>
曆年來的規矩,歸降的人,要麽心懷二主,要麽就用力拚命,而變了兩次陣營的吳三桂,則沒有選擇。</p>
他深刻的明白,此時的朝鮮就是他的贖罪之旅,皇帝,朝廷的眼睛,時刻地盯著朝鮮。</p>
所以,之前他一直在開城附近拉鋸,想要收複漢城,光複其國都,從而讓朝鮮徹底恢複。</p>
不過洪承疇的百般手段一出,謀劃立馬作廢,隻能僵持在開城。</p>
李成棟作為副總兵,隻能在開城坐鎮,防止漢城兵馬跨越。</p>
而此時,吳三桂、李應仁,卻在一處碼頭,迎接著船隊的到來。</p>
南北朝鮮對峙,北朝鮮耕地缺乏,物資不足,糧食都不能自給,若沒有朝廷支援,早就落敗了。</p>
偏偏南朝鮮有個洪承疇,打仗不在話下,治理民政也是厲害,理順了錢糧後,南朝鮮兵馬源源不斷。</p>
“李兄弟,漢城的逆兵越來越多,咱們就算是十個換一個,也是虧的。”</p>
吳三桂跺了跺腳,緩解了下寒冷,忍不住說道。</p>
“你是意思,咱們也培養朝鮮兵?”</p>
李應仁一楞。</p>
“沒錯!”吳三桂呼著氣說道:“這朝鮮,不能隻憑咱們自己打,也得讓朝鮮人上戰場。”</p>
“你說的也是有道理。”</p>
李應仁點點頭,心思莫名。</p>
這場朝鮮之戰,到如今完全淪為了吳三桂的指揮中,他隻是相當於個副總兵,隻有附和的份了。</p>
“來了——”</p>
忽然,遠處隱約露出白色的船帆,隨即越來越多,將整個海麵覆蓋。</p>
龐大的船隊遮天蔽日,讓所有人歡欣鼓舞,士氣大增。</p>
“稟總兵,此次運船三十艘,共有糧食兩萬石,鎧甲三千副,火槍兩千,火藥五萬斤……”</p>
“沒有援軍嗎?”</p>
吳三桂打斷他的話。</p>
“朝廷沒有運兵。”</p>
李應仁為之一歎。</p>
顯然,朝廷就想著他們這兩三萬人,拖住建奴,或者朝廷也有點吃不消。</p>
見到兩位總兵有些消沉,來人繼續道:“接下來半個月,還會有近百艘運船送來物資,想來貴軍在朝鮮是不用愁了。”</p>
“百船?”吳三桂、李應仁一楞。</p>
“該不會是?”</p>
兩人互視了一眼,眼眸中的驚恐與不解幾乎是要溢出來了。</p>
“這是陛下的口諭——”</p>
鄭重其事的接過這封信,吳三桂隻感覺重如千鈞。</p>
千防萬防,竟然沒有防到皇帝的微操,什麽時候皇帝有這愛好了?</p>
“哎——”收下書信,兩人長歎一口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