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敬在甘孜,受眾將擁戴,遵李自成遺囑,不再稱帝,改稱康王。</p>
之所以不續用大順,則是當年李自成受了宋獻策等人的建議,以應讖語“遇順則止”(明間流傳的劉伯溫讖語),所以國號為大順。</p>
如今在康巴地區,以及青海安家,反攻的心歇下了,那就隻能想著富貴延續,改為康王,自然就讓大明安心。</p>
而定都甘孜,則受到所有人的認可。</p>
青海那鬼地方,此甘孜差遠了,連茶葉都喝不到,至少甘孜能穿布衣,喝茶。</p>
所以,甘孜被改名為順京,大肆擴建,學習明朝的製度,設內閣,六部,五軍都督府,賞賜諸將爵位錢財,而不是沿用大順那亂七八糟的製度。</p>
至於年號依舊沿用永昌,所以是年為永昌七年。</p>
為了擴大勢力範圍,收編更多的人口,順京小朝廷繼續南向、西向,朝著昌都地區進軍,想要徹底占據康巴地區。</p>
天下的局勢,牽一發而動全身。</p>
滿清崛起後,威逼喀爾喀蒙古,促使喀爾喀蒙古向西發展,威脅到了天山南路的和碩特部。</p>
被沙俄、喀爾喀蒙古夾擊,固始汗被迫南下,去青藏地區尋找活路,建立起來橫跨青藏的和碩特汗國。</p>
而正是因為和碩特南遷,使得準噶爾部得到喘息之機,在天山南部修養,逐步壯大。</p>
如今隨著局勢的發展,李自成在青藏地區,書寫著自己的成績,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小王朝。</p>
至於孫可望,在大理府盤桓數日,就帶領軍隊南下,不見了蹤影。</p>
雲南省上下哪裏還管得了這些,迫不及待的宣布雲南光複。</p>
截止紹武四年,除了遼東地區外,洪武年間的疆域,已經完全恢複。</p>
甚至還有些超越,畢竟烏斯藏歸附,正式稱臣,小琉球設台灣府。</p>
北方八省:甘肅省,陝西省、綏遠省、寧夏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p>
南方十二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貴州省、雲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省。</p>
再加上順天府、應天府,以及宣大、遼西總督區,共計有22個省級行政單位。</p>
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南方興起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即使加上遼西、宣大總督區,省的數量上也居劣勢。</p>
雲南剛複,四川就輸送了三十萬塊銀圓來補充其財政,誰知道卻被退了回去。</p>
轉任雲南巡撫的樊一蘅,則傲嬌道:“雲南雖久經戰事,但府庫充盈,不拘於這點錢財。”</p>
四川巡撫馬乾聞言,大吃一驚,我是雲南人,我會不知道雲南的情況?</p>
那地方除了雲南府有點土地外,其餘地界都是入不敷出,亂了那麽多年,你還打腫了充胖子?</p>
書信連發三封,話裏話外都是對其的勸說,不要為了麵子讓雲南一省百姓遭罪。</p>
樊一蘅苦笑連連,隻能解釋。</p>
我來到昆明時,府庫雖然空了一多半,但還剩下三十多萬石糧食,銅錢白銀也有二十多萬兩,足以度過到秋收了。</p>
再者說,你四川的錢糧哪是那麽好拿的,最後不是還得還回去?</p>
中央撥款和地方援助,這是兩碼事。</p>
如果雲南不還回去,那擔任巡撫的馬乾,能被四川人罵幾十年,這種事太得罪人,還是不借為妙。</p>
不過樊一蘅也沒含湖,知道四川太平了多年,就商量起了買賣耕牛和鐵器的事宜。</p>
孫可望解散衛所,奴役這些人開墾了幾十萬畝荒地,又收納曾經的衛所土地,導致官地超過了兩百萬畝。</p>
雲南府五成的土地,成為了官田。</p>
樊一蘅到任後,請示了朝廷,這些官田,除了留十萬畝作為公廨田外,其餘一律分了少地,或者無地的百姓。</p>
包括西軍和曾經的軍戶子弟。</p>
這下,雲南府大安,數萬西軍喜笑顏開,成為了朝廷的擁戴者。</p>
“孫可望雖勤於治田,但太過於吝嗇,一分一畝都不曾分發給兵卒。”</p>
樊一蘅目睹這些解甲歸田的兵卒,感慨萬千。</p>
一旁雲南總兵,李定國,則輕聲道:“孫可望不想這些軍隊因為田地分心,耕耘的收入,還不如軍餉。”</p>
“擁有了土地,這些士兵就會喪失鬥誌,隻會安於享樂,而畏懼征戰。”</p>
“是這個道理。”</p>
樊一蘅一愣,恍然而笑:“收編了一萬五千人,能戰否?”</p>
朱猛坐鎮昆明,在雲南府歸附後,就不再細理雲南事務,主要的精力則放在了整頓軍隊上。</p>
而李定國作為雲南總兵,主要職責則鎮撫雲南,剩餘的那些州府,土司,自然由其來征討。</p>
樊一蘅對於以前逐漸萎縮,且不作為的雲南省,頗為不滿,這與鼎盛時期差距甚遠。</p>
所以他想讓李定國震懾諸蠻,讓其入雲南,獻上版籍。</p>
“理藩院來了命令,要求咱們對各宣慰司進行宣告,入京朝貢,理藩條例要遵從,出兵南向已經不可避免。”</p>
</p>
樊一蘅眺望著遠方,感慨道:“若是宣慰司較太祖年間少了,這讓我等有何顏麵?”</p>
“這……”李定國抬頭,不解道:“理藩院又是何部?竟然能管到咱們雲南?”</p>
“朝廷七部之一,內藩皆由其掌管,如內省土司,外屬朝鮮等藩國,權勢相較而言小了些,但到底也是七部之一,能進內閣的存在。”</p>
樊一蘅眼底露出一絲羨慕,堵胤錫這廝,從知府爬到一部尚書,僅僅用了五年,這誰能信?</p>
誰讓人家簡在帝心呢?</p>
看了一眼李定國,樊一蘅歎道:“李總兵,想來用不了幾日,朝廷晉封你為侯爵的聖旨就會到了,到時候你就威風了。”</p>
“受之有愧!”李定國目光深遠,臉頰爬上幾縷紅暈,仗沒打幾次,就突然晉爵,這讓人很不好意思。</p>
“那就去打那些抗命的土司。”</p>
樊一蘅冷聲道:“這幾十年來,朝廷威勢日衰,有些土司違法亂來,罪卷依舊還存著呢!”</p>
“咱們正好翻翻舊賬,改土歸流,增添幾個府縣。”</p>
之所以不續用大順,則是當年李自成受了宋獻策等人的建議,以應讖語“遇順則止”(明間流傳的劉伯溫讖語),所以國號為大順。</p>
如今在康巴地區,以及青海安家,反攻的心歇下了,那就隻能想著富貴延續,改為康王,自然就讓大明安心。</p>
而定都甘孜,則受到所有人的認可。</p>
青海那鬼地方,此甘孜差遠了,連茶葉都喝不到,至少甘孜能穿布衣,喝茶。</p>
所以,甘孜被改名為順京,大肆擴建,學習明朝的製度,設內閣,六部,五軍都督府,賞賜諸將爵位錢財,而不是沿用大順那亂七八糟的製度。</p>
至於年號依舊沿用永昌,所以是年為永昌七年。</p>
為了擴大勢力範圍,收編更多的人口,順京小朝廷繼續南向、西向,朝著昌都地區進軍,想要徹底占據康巴地區。</p>
天下的局勢,牽一發而動全身。</p>
滿清崛起後,威逼喀爾喀蒙古,促使喀爾喀蒙古向西發展,威脅到了天山南路的和碩特部。</p>
被沙俄、喀爾喀蒙古夾擊,固始汗被迫南下,去青藏地區尋找活路,建立起來橫跨青藏的和碩特汗國。</p>
而正是因為和碩特南遷,使得準噶爾部得到喘息之機,在天山南部修養,逐步壯大。</p>
如今隨著局勢的發展,李自成在青藏地區,書寫著自己的成績,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小王朝。</p>
至於孫可望,在大理府盤桓數日,就帶領軍隊南下,不見了蹤影。</p>
雲南省上下哪裏還管得了這些,迫不及待的宣布雲南光複。</p>
截止紹武四年,除了遼東地區外,洪武年間的疆域,已經完全恢複。</p>
甚至還有些超越,畢竟烏斯藏歸附,正式稱臣,小琉球設台灣府。</p>
北方八省:甘肅省,陝西省、綏遠省、寧夏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p>
南方十二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貴州省、雲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省。</p>
再加上順天府、應天府,以及宣大、遼西總督區,共計有22個省級行政單位。</p>
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南方興起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即使加上遼西、宣大總督區,省的數量上也居劣勢。</p>
雲南剛複,四川就輸送了三十萬塊銀圓來補充其財政,誰知道卻被退了回去。</p>
轉任雲南巡撫的樊一蘅,則傲嬌道:“雲南雖久經戰事,但府庫充盈,不拘於這點錢財。”</p>
四川巡撫馬乾聞言,大吃一驚,我是雲南人,我會不知道雲南的情況?</p>
那地方除了雲南府有點土地外,其餘地界都是入不敷出,亂了那麽多年,你還打腫了充胖子?</p>
書信連發三封,話裏話外都是對其的勸說,不要為了麵子讓雲南一省百姓遭罪。</p>
樊一蘅苦笑連連,隻能解釋。</p>
我來到昆明時,府庫雖然空了一多半,但還剩下三十多萬石糧食,銅錢白銀也有二十多萬兩,足以度過到秋收了。</p>
再者說,你四川的錢糧哪是那麽好拿的,最後不是還得還回去?</p>
中央撥款和地方援助,這是兩碼事。</p>
如果雲南不還回去,那擔任巡撫的馬乾,能被四川人罵幾十年,這種事太得罪人,還是不借為妙。</p>
不過樊一蘅也沒含湖,知道四川太平了多年,就商量起了買賣耕牛和鐵器的事宜。</p>
孫可望解散衛所,奴役這些人開墾了幾十萬畝荒地,又收納曾經的衛所土地,導致官地超過了兩百萬畝。</p>
雲南府五成的土地,成為了官田。</p>
樊一蘅到任後,請示了朝廷,這些官田,除了留十萬畝作為公廨田外,其餘一律分了少地,或者無地的百姓。</p>
包括西軍和曾經的軍戶子弟。</p>
這下,雲南府大安,數萬西軍喜笑顏開,成為了朝廷的擁戴者。</p>
“孫可望雖勤於治田,但太過於吝嗇,一分一畝都不曾分發給兵卒。”</p>
樊一蘅目睹這些解甲歸田的兵卒,感慨萬千。</p>
一旁雲南總兵,李定國,則輕聲道:“孫可望不想這些軍隊因為田地分心,耕耘的收入,還不如軍餉。”</p>
“擁有了土地,這些士兵就會喪失鬥誌,隻會安於享樂,而畏懼征戰。”</p>
“是這個道理。”</p>
樊一蘅一愣,恍然而笑:“收編了一萬五千人,能戰否?”</p>
朱猛坐鎮昆明,在雲南府歸附後,就不再細理雲南事務,主要的精力則放在了整頓軍隊上。</p>
而李定國作為雲南總兵,主要職責則鎮撫雲南,剩餘的那些州府,土司,自然由其來征討。</p>
樊一蘅對於以前逐漸萎縮,且不作為的雲南省,頗為不滿,這與鼎盛時期差距甚遠。</p>
所以他想讓李定國震懾諸蠻,讓其入雲南,獻上版籍。</p>
“理藩院來了命令,要求咱們對各宣慰司進行宣告,入京朝貢,理藩條例要遵從,出兵南向已經不可避免。”</p>
</p>
樊一蘅眺望著遠方,感慨道:“若是宣慰司較太祖年間少了,這讓我等有何顏麵?”</p>
“這……”李定國抬頭,不解道:“理藩院又是何部?竟然能管到咱們雲南?”</p>
“朝廷七部之一,內藩皆由其掌管,如內省土司,外屬朝鮮等藩國,權勢相較而言小了些,但到底也是七部之一,能進內閣的存在。”</p>
樊一蘅眼底露出一絲羨慕,堵胤錫這廝,從知府爬到一部尚書,僅僅用了五年,這誰能信?</p>
誰讓人家簡在帝心呢?</p>
看了一眼李定國,樊一蘅歎道:“李總兵,想來用不了幾日,朝廷晉封你為侯爵的聖旨就會到了,到時候你就威風了。”</p>
“受之有愧!”李定國目光深遠,臉頰爬上幾縷紅暈,仗沒打幾次,就突然晉爵,這讓人很不好意思。</p>
“那就去打那些抗命的土司。”</p>
樊一蘅冷聲道:“這幾十年來,朝廷威勢日衰,有些土司違法亂來,罪卷依舊還存著呢!”</p>
“咱們正好翻翻舊賬,改土歸流,增添幾個府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