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大大方方坐下,招呼伍謙平一道。
伍謙平凝神看了馮桓一會兒,笑道:“果然是翩翩佳公子。”
馮桓咧嘴一笑:“彼此彼此。”
明夷給二人發了兩個白眼:“能不能不要互相吹捧?”
馮桓與伍謙平雖是第一次真麵目相見,卻也並非陌生人,不用多客套。
明夷心心念著早些和伍謙平一道出發,便向馮桓問道:“這幾日與天一幫談判之事,你一人在此可否應付得來?我想和謙平去一趟潤州。”
馮桓眉毛挑了下:“怎麽?你是與鄭朗相熟還是身懷武功,能保護伍侍郎?”
伍謙平一怔,神情複雜:“夏……馮兄怎知我要去找觀察使?”
馮桓一臉淡定,看四周無可疑人等,答道:“伍侍郎披星戴月而來,總不能隻是為了看明夷一眼吧?近幾個月並無水旱災害,能勞動侍郎的,恐怕隻有浙西觀察使與鎮海軍的齟齬了。”
伍謙平不吝讚歎:“馮兄胸有千壑,知天下事。某也無須隱瞞,觀察使一心忠君,鎮海軍卻有異誌,事關體大,怕是杜大人都自身難保。此次他以河堤工事難為之由,請聖上派員協助,應當是有重要證物呈上。隻是不敢相信身邊下屬,可見境況之危。”
昨夜心思散亂,今日再聞此事,明夷感受不同,覺得其中有了些難以掌控的危險,是她所陌生的。不由添了幾分愁色,看著伍謙平。
馮桓默默喝了幾口羹湯,放下碗,一語驚人:“不如,我與伍大人同行。”
明夷詫異道:“那誰留在杭州與龔君昊和談?”
“當然是你。”馮桓正色道,“你與他談,事半功倍。而我,就替你保護你的夫君。這個交易,怎麽說都是你賺了。”
明夷此時才想起,如果讓馮桓與龔君昊單獨麵談,怕真的會壞了事。李敏芝已經死了,恨會隨她的死而慢慢消散,多年折辱的情緒需要另一個出口。龔君昊麵對與自己亡妻有染的男人,縱使為了利益能談下什麽合作,也會隻會讓厭恨更深地紮根,對雙方都不是好事。
這事,還是明夷出麵要容易辦得多。
而伍謙平那裏,她若是同行,倒顯得這位侍郎不成體統。上回去蜀地,本就車馬眾多,為的是昭示皇權,施恩於地方,多她一人並不紮眼。這回伍謙平輕裝前來,若帶了夫人同去,怕是鄭朗會生出幾分惡感來。況此去潤州怕是不會太平,自己弱質女流,隻會拖了後腿,若馮桓肯去,至少保得伍謙平的周全,倒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明夷想明白後,自然沒有再兒女情長的道理,謝道:“那我夫君的身家,就交給馮兄了,定完完整整還我。”
馮桓哈哈笑道:“料你就是個見色忘義之人。不過你這聲榭,我應得起。”
馮桓轉頭對伍謙平說道:“我與鄭朗大人有些淵源,此去,或能助你。”
伍謙平眼中有惑,但立刻浮上笑來,舉起湯碗:“伍某以湯代酒,多謝馮兄。”
明夷遲疑了下,想起馮桓和鄭顥的交情,以及他所不願提的,與自家家族的恩怨,心中有了些眉目。馮桓的文治武功,都是極為傑出,絕不會是尋常百姓出身。文思謀略,需名師指點,武功氣度,也非一日能成。想來這夏家,非富即貴,與鄭氏門閥有舊,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明夷不好多言,隻對伍謙平說道:“既然馮桓這麽說,一定是有十分的把握。你這趟去,定能成事。”
伍謙平看她神色篤定,心裏明白,嘴角揚起:“定當如此。夫人在杭州也要小心,待我早日回來。”
馮桓咳了聲:“好了,龔君昊不會難為明夷。我們早些出發,才能早些回來。”
伍謙平仍不放心,問過明夷那份杜忡的信箋可收好,若有麻煩,隻管去官府求助。
馮桓不以為然:“在這兒,哪怕鄭朗的手書,都作不得數。不過這畢竟是天一幫的地盤,放心,不會有事。”
明夷剛送走二人,便見天一幫有使前來邀請上官幫派馮幫主與明娘子。明夷本以為龔君昊會親自來密談,沒料到是大張旗鼓請自己去天一幫,驚訝道:“你們幫主……”
來人想來是龔君昊親隨,很是機靈:“娘子見諒。昨夜幫主夫人急病去世,幫主悲痛不已,無法親迎。還請二位到幫中別苑休憩,待府裏喪事過後,幫主自當親自迎二位入府一敘。”
明夷心照,說道:“我們幫主有些私事外出,過幾日回來,我在此留書,還請客棧主人轉交。”
來人也不多言,伺候筆墨,將書信雙手恭敬接過:“娘子放心,這間客棧也是我們天一幫產業,待馮幫主回來,自有人迎他入府。”
明夷收拾了行裝,坐上天一幫的馬車。心中感慨,看這來人衣著,不過是天一幫處理雜事的小廝,但態度不卑不亢,很有分寸。可見龔君昊調教有方。但葉手下,在長安附近極為跋扈,不可同日而語。
明夷所居,是距離龔府三五裏的一處別院,十分幽靜,龔君昊派了兩個婢女來伺候,衣食樣樣周到。隻是此後三日,龔君昊都無法抽身前來。隻派人說,在府中料理喪事,接受家人吊唁。明夷聽出他是沒打算大張旗鼓,也就不必前往。心裏倒是舒坦些。她並不想看到龔君昊假裝哀慟的模樣。何況,他遲早要來見自己,如今她上官幫派對天一幫並無太多忌憚,也無必要俯首。
第四日,午食畢,龔君昊終於現身,親自到別苑見了明夷。
他一身素色,神情凝重,眼中布著血絲,才四日不見,已經清瘦了一大圈,原本彌勒般的樣貌,顯出些輪廓來,反倒年輕了些。
明夷迎他入廳,之後冷眼看著他,心想,不知情的人還真以為他因喪妻承受了多大的痛楚。
龔君昊也顯得有幾分尷尬,稟退左右,請明夷坐下相談。
伍謙平凝神看了馮桓一會兒,笑道:“果然是翩翩佳公子。”
馮桓咧嘴一笑:“彼此彼此。”
明夷給二人發了兩個白眼:“能不能不要互相吹捧?”
馮桓與伍謙平雖是第一次真麵目相見,卻也並非陌生人,不用多客套。
明夷心心念著早些和伍謙平一道出發,便向馮桓問道:“這幾日與天一幫談判之事,你一人在此可否應付得來?我想和謙平去一趟潤州。”
馮桓眉毛挑了下:“怎麽?你是與鄭朗相熟還是身懷武功,能保護伍侍郎?”
伍謙平一怔,神情複雜:“夏……馮兄怎知我要去找觀察使?”
馮桓一臉淡定,看四周無可疑人等,答道:“伍侍郎披星戴月而來,總不能隻是為了看明夷一眼吧?近幾個月並無水旱災害,能勞動侍郎的,恐怕隻有浙西觀察使與鎮海軍的齟齬了。”
伍謙平不吝讚歎:“馮兄胸有千壑,知天下事。某也無須隱瞞,觀察使一心忠君,鎮海軍卻有異誌,事關體大,怕是杜大人都自身難保。此次他以河堤工事難為之由,請聖上派員協助,應當是有重要證物呈上。隻是不敢相信身邊下屬,可見境況之危。”
昨夜心思散亂,今日再聞此事,明夷感受不同,覺得其中有了些難以掌控的危險,是她所陌生的。不由添了幾分愁色,看著伍謙平。
馮桓默默喝了幾口羹湯,放下碗,一語驚人:“不如,我與伍大人同行。”
明夷詫異道:“那誰留在杭州與龔君昊和談?”
“當然是你。”馮桓正色道,“你與他談,事半功倍。而我,就替你保護你的夫君。這個交易,怎麽說都是你賺了。”
明夷此時才想起,如果讓馮桓與龔君昊單獨麵談,怕真的會壞了事。李敏芝已經死了,恨會隨她的死而慢慢消散,多年折辱的情緒需要另一個出口。龔君昊麵對與自己亡妻有染的男人,縱使為了利益能談下什麽合作,也會隻會讓厭恨更深地紮根,對雙方都不是好事。
這事,還是明夷出麵要容易辦得多。
而伍謙平那裏,她若是同行,倒顯得這位侍郎不成體統。上回去蜀地,本就車馬眾多,為的是昭示皇權,施恩於地方,多她一人並不紮眼。這回伍謙平輕裝前來,若帶了夫人同去,怕是鄭朗會生出幾分惡感來。況此去潤州怕是不會太平,自己弱質女流,隻會拖了後腿,若馮桓肯去,至少保得伍謙平的周全,倒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明夷想明白後,自然沒有再兒女情長的道理,謝道:“那我夫君的身家,就交給馮兄了,定完完整整還我。”
馮桓哈哈笑道:“料你就是個見色忘義之人。不過你這聲榭,我應得起。”
馮桓轉頭對伍謙平說道:“我與鄭朗大人有些淵源,此去,或能助你。”
伍謙平眼中有惑,但立刻浮上笑來,舉起湯碗:“伍某以湯代酒,多謝馮兄。”
明夷遲疑了下,想起馮桓和鄭顥的交情,以及他所不願提的,與自家家族的恩怨,心中有了些眉目。馮桓的文治武功,都是極為傑出,絕不會是尋常百姓出身。文思謀略,需名師指點,武功氣度,也非一日能成。想來這夏家,非富即貴,與鄭氏門閥有舊,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明夷不好多言,隻對伍謙平說道:“既然馮桓這麽說,一定是有十分的把握。你這趟去,定能成事。”
伍謙平看她神色篤定,心裏明白,嘴角揚起:“定當如此。夫人在杭州也要小心,待我早日回來。”
馮桓咳了聲:“好了,龔君昊不會難為明夷。我們早些出發,才能早些回來。”
伍謙平仍不放心,問過明夷那份杜忡的信箋可收好,若有麻煩,隻管去官府求助。
馮桓不以為然:“在這兒,哪怕鄭朗的手書,都作不得數。不過這畢竟是天一幫的地盤,放心,不會有事。”
明夷剛送走二人,便見天一幫有使前來邀請上官幫派馮幫主與明娘子。明夷本以為龔君昊會親自來密談,沒料到是大張旗鼓請自己去天一幫,驚訝道:“你們幫主……”
來人想來是龔君昊親隨,很是機靈:“娘子見諒。昨夜幫主夫人急病去世,幫主悲痛不已,無法親迎。還請二位到幫中別苑休憩,待府裏喪事過後,幫主自當親自迎二位入府一敘。”
明夷心照,說道:“我們幫主有些私事外出,過幾日回來,我在此留書,還請客棧主人轉交。”
來人也不多言,伺候筆墨,將書信雙手恭敬接過:“娘子放心,這間客棧也是我們天一幫產業,待馮幫主回來,自有人迎他入府。”
明夷收拾了行裝,坐上天一幫的馬車。心中感慨,看這來人衣著,不過是天一幫處理雜事的小廝,但態度不卑不亢,很有分寸。可見龔君昊調教有方。但葉手下,在長安附近極為跋扈,不可同日而語。
明夷所居,是距離龔府三五裏的一處別院,十分幽靜,龔君昊派了兩個婢女來伺候,衣食樣樣周到。隻是此後三日,龔君昊都無法抽身前來。隻派人說,在府中料理喪事,接受家人吊唁。明夷聽出他是沒打算大張旗鼓,也就不必前往。心裏倒是舒坦些。她並不想看到龔君昊假裝哀慟的模樣。何況,他遲早要來見自己,如今她上官幫派對天一幫並無太多忌憚,也無必要俯首。
第四日,午食畢,龔君昊終於現身,親自到別苑見了明夷。
他一身素色,神情凝重,眼中布著血絲,才四日不見,已經清瘦了一大圈,原本彌勒般的樣貌,顯出些輪廓來,反倒年輕了些。
明夷迎他入廳,之後冷眼看著他,心想,不知情的人還真以為他因喪妻承受了多大的痛楚。
龔君昊也顯得有幾分尷尬,稟退左右,請明夷坐下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