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
王漢還兀自納悶,鄭貴妃先給了解釋,“翰林大學士鄭居中是我堂兄。”
一句話讓王漢解惑,原來鄭貴妃是鄭居中的妹妹,要這樣說來,那還真是親戚。鄭居中是李清照的姨夫,所以自己也跟著喊姨夫,照這麽算,麵前的鄭貴妃自己應該喊一聲姑姑……
王漢看看鄭貴妃高高隆起的小腹,悶頭悶腦道,“原來如此,侄婿問姑姑好。”
話音落,旁邊楊戩小聲提醒,“趙將軍,你可是官家的弟弟。”
這句話把鄭貴妃和王漢同時嚇了跳,那聲姑姑已經喊出,也無法收回。
鄭貴妃連忙道:“多謝楊總管提醒,奴家差點釀成大錯。”
王漢心裏跳了跳,看看楊戩。那閹人麵帶微笑,似乎人畜無害,連說無妨,又道:“李清照並未在禮部登記備案,不算是趙將軍之妻,故而,鄭貴妃和趙將軍之間並無親戚關係。”說完,眼睛眨眨,微笑。
王漢心裏品味貴妃的話,起先自稱我,最後一句自稱奴家,有些哀怨乞憐的味道,顯然是在示弱。
看來,後宮裏廝混的人都有十八個心眼,說句話都要小心翼翼,怕被人拿住痛腳。
這卻不是王漢的性子,他從來簡單粗暴,不喜歡玩陰柔花花腸子,眼見鄭貴妃被楊戩嚇住,莫名動怒,開口道:“李清照是我明媒正娶過來的,天下皆知,若是因為我趙氏宗親子弟的身份就要拋棄原配,天下人又怎麽看待我趙氏一門?頭先麵見官家,官家也覺得此事是禮部官員過於死板,造成冤錯,要想辦法補救,因而,鄭貴妃所言並無不妥,要論錯,是我父淮陽侯做錯。此事等我做完延福宮建造,還要找官家重新論過。”
一番話說完,對鄭貴妃點點頭,“貴妃保重身體,王某告辭。”
一句王某,便是在向鄭貴妃和楊戩暗示,自己依然是李清照之夫,喊一句姑姑不算錯。
說來也是悲催,王漢從來遇到問題能動手絕不囉嗦,此番見到鄭貴妃挺個大肚子,那股子豪邁作風不改也得改,也開始在心計上下工夫,對待個閹人,說話都要萬分小心。
想著搖頭,咋就懷孕了呢?是自個的嗎?
王漢大步向外走,楊戩對貴妃笑笑,而後一路小跑,追隨王漢而去。鄭貴妃在後麵看著,手撫小腹,表情糾結。
出了北門,王漢在街上走,見一家問一家,楊戩一一介紹,都是誰家的關係,誰家的產業,前麵都有誰找他們談過,又為何不肯搬。
一條街逛完,王漢就有了主意,對楊戩道:“命馬步軍各出兩都人馬駐守街道兩端戒嚴,不許行人進出,就說要捉拿江洋大盜。”
楊戩聽的納悶,“捉拿大盜,也不好打擾百姓做生意吧?”
王漢眼皮往下,“是官家重要還是百姓重要?”
楊戩嚇的一個激靈,當然是官家重要。可自唐太宗開始,便要以民為重,君似船,民是水,水可載舟,亦能覆舟,宋朝曆代官家都是如此要求自律的,趙佶也是,所以趙佶在朝堂辦事從來束手束腳,不敢大膽妄為。
到了王漢這裏,直白問出一句,是官家重要,還是百姓重要?這話要被那些文人臣子聽去,必然要一番討論,搞不好,還要給王漢按上一個挑撥君民良好關係的罪名。
楊戩是個太監,最善於揣測人的心思,趙令武是拓疆功臣,還是太祖一脈子弟,脾氣暴躁直接,不善隱藏鋒芒,官家讓他來搞拆遷,怕是另有深意。
思索少許,笑道:“自然是官家的安危更為重要,這北門臨近後苑,龍蛇混雜,難免給某些江洋大盜可乘之機,危急後宮嬪妃,我這就安排人手布防。”
說幹就幹,楊戩調了兩都兵馬,將鴻福路兩頭堵,嚴禁行人出入,不要三五天,街道兩邊各家商戶就跳起腳來謾罵,還有往朝堂上抵折子的,去開封府告狀的。
王漢老神在在,一概不理,說是接到線報,有盜賊計劃劫掠鴻福路商戶,所以戒嚴保護。
沒幾日,趙佶就喊了王漢去,指著成堆的奏折,訓斥,“讓你拆遷,怎能如此行事?這不是往我麵上抹黑?百姓不搬,我便不能強逼,你這做法,與強盜何異?”
說的王漢納悶,老百姓罵我,與你何幹?當不知道就行了嘛。轉念一想,不對頭,不能拿後世八十年代的拆遷路數對付大宋百姓。
後世搞拆遷,那是全國性的大行動,百姓們再如何跳腳謾罵,上頭也當聽不到,因為那個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愚民式管理,百姓隻需要聽,不需要說,盡管當時有網絡,電信行業發達,但也有綠壩,有和諧,能呈現出來的,都是一片欣欣向榮,老百姓哭也好,死也好,全部被粉飾掉。所以各位官員拆起來才會肆意妄為,膽大包天。
但大宋這個朝堂不一樣,盡管沒有網絡,但民眾的口誅筆伐相當厲害,這還沒拆,官家麵子就掛不住了。
在後世,某個官員拆遷,百姓們罵官員,官家依然是聖明的,百姓隻會說是歪嘴和尚念歪了經。但在大宋不一樣,官員壞,百姓不罵官員,張口就是官家昏庸無能。
老百姓受苦,也不說是天災,張口也是官家昏庸無能,所以引來天災。
而官家又是個好麵子的,耳朵裏聽不得半點百姓罵自己的話,百姓罵自己,他不去設置屏蔽詞,卻要抓著官員一頓罵,把王漢給整懵了。
難怪拆遷沒人能辦。上頭不撥款,還不許傷害百姓,還要百姓順順利利地搬走,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王漢受了一頓罵,也氣了,娘個腿的,考驗老子本事嗎?好,不花錢,不傷民,老子也能把這事給辦了。
王漢去找了自己的便宜嶽父蔡京,做出宏大規劃,如今國土往北擴張千裏算什麽?按照玄女給自己的兵書,往東往西往都要擴張,五年之內打垮遼國,收回燕雲十六州。
大宋騎兵戰力不足?
小問題,有的是辦法解決,但前提是,大宋必須要有足夠多的人才。
什麽人才?不能光是會讀書寫字的,還得要各類能工巧匠,要懂術數計算,藥物調配,機械製造等等。
王漢拿出一台用酒精為燃料驅動的小型蒸汽機火車頭,連解說帶演示,說的天花亂墜,最終目的隻有一個,辦官學。
王漢還兀自納悶,鄭貴妃先給了解釋,“翰林大學士鄭居中是我堂兄。”
一句話讓王漢解惑,原來鄭貴妃是鄭居中的妹妹,要這樣說來,那還真是親戚。鄭居中是李清照的姨夫,所以自己也跟著喊姨夫,照這麽算,麵前的鄭貴妃自己應該喊一聲姑姑……
王漢看看鄭貴妃高高隆起的小腹,悶頭悶腦道,“原來如此,侄婿問姑姑好。”
話音落,旁邊楊戩小聲提醒,“趙將軍,你可是官家的弟弟。”
這句話把鄭貴妃和王漢同時嚇了跳,那聲姑姑已經喊出,也無法收回。
鄭貴妃連忙道:“多謝楊總管提醒,奴家差點釀成大錯。”
王漢心裏跳了跳,看看楊戩。那閹人麵帶微笑,似乎人畜無害,連說無妨,又道:“李清照並未在禮部登記備案,不算是趙將軍之妻,故而,鄭貴妃和趙將軍之間並無親戚關係。”說完,眼睛眨眨,微笑。
王漢心裏品味貴妃的話,起先自稱我,最後一句自稱奴家,有些哀怨乞憐的味道,顯然是在示弱。
看來,後宮裏廝混的人都有十八個心眼,說句話都要小心翼翼,怕被人拿住痛腳。
這卻不是王漢的性子,他從來簡單粗暴,不喜歡玩陰柔花花腸子,眼見鄭貴妃被楊戩嚇住,莫名動怒,開口道:“李清照是我明媒正娶過來的,天下皆知,若是因為我趙氏宗親子弟的身份就要拋棄原配,天下人又怎麽看待我趙氏一門?頭先麵見官家,官家也覺得此事是禮部官員過於死板,造成冤錯,要想辦法補救,因而,鄭貴妃所言並無不妥,要論錯,是我父淮陽侯做錯。此事等我做完延福宮建造,還要找官家重新論過。”
一番話說完,對鄭貴妃點點頭,“貴妃保重身體,王某告辭。”
一句王某,便是在向鄭貴妃和楊戩暗示,自己依然是李清照之夫,喊一句姑姑不算錯。
說來也是悲催,王漢從來遇到問題能動手絕不囉嗦,此番見到鄭貴妃挺個大肚子,那股子豪邁作風不改也得改,也開始在心計上下工夫,對待個閹人,說話都要萬分小心。
想著搖頭,咋就懷孕了呢?是自個的嗎?
王漢大步向外走,楊戩對貴妃笑笑,而後一路小跑,追隨王漢而去。鄭貴妃在後麵看著,手撫小腹,表情糾結。
出了北門,王漢在街上走,見一家問一家,楊戩一一介紹,都是誰家的關係,誰家的產業,前麵都有誰找他們談過,又為何不肯搬。
一條街逛完,王漢就有了主意,對楊戩道:“命馬步軍各出兩都人馬駐守街道兩端戒嚴,不許行人進出,就說要捉拿江洋大盜。”
楊戩聽的納悶,“捉拿大盜,也不好打擾百姓做生意吧?”
王漢眼皮往下,“是官家重要還是百姓重要?”
楊戩嚇的一個激靈,當然是官家重要。可自唐太宗開始,便要以民為重,君似船,民是水,水可載舟,亦能覆舟,宋朝曆代官家都是如此要求自律的,趙佶也是,所以趙佶在朝堂辦事從來束手束腳,不敢大膽妄為。
到了王漢這裏,直白問出一句,是官家重要,還是百姓重要?這話要被那些文人臣子聽去,必然要一番討論,搞不好,還要給王漢按上一個挑撥君民良好關係的罪名。
楊戩是個太監,最善於揣測人的心思,趙令武是拓疆功臣,還是太祖一脈子弟,脾氣暴躁直接,不善隱藏鋒芒,官家讓他來搞拆遷,怕是另有深意。
思索少許,笑道:“自然是官家的安危更為重要,這北門臨近後苑,龍蛇混雜,難免給某些江洋大盜可乘之機,危急後宮嬪妃,我這就安排人手布防。”
說幹就幹,楊戩調了兩都兵馬,將鴻福路兩頭堵,嚴禁行人出入,不要三五天,街道兩邊各家商戶就跳起腳來謾罵,還有往朝堂上抵折子的,去開封府告狀的。
王漢老神在在,一概不理,說是接到線報,有盜賊計劃劫掠鴻福路商戶,所以戒嚴保護。
沒幾日,趙佶就喊了王漢去,指著成堆的奏折,訓斥,“讓你拆遷,怎能如此行事?這不是往我麵上抹黑?百姓不搬,我便不能強逼,你這做法,與強盜何異?”
說的王漢納悶,老百姓罵我,與你何幹?當不知道就行了嘛。轉念一想,不對頭,不能拿後世八十年代的拆遷路數對付大宋百姓。
後世搞拆遷,那是全國性的大行動,百姓們再如何跳腳謾罵,上頭也當聽不到,因為那個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愚民式管理,百姓隻需要聽,不需要說,盡管當時有網絡,電信行業發達,但也有綠壩,有和諧,能呈現出來的,都是一片欣欣向榮,老百姓哭也好,死也好,全部被粉飾掉。所以各位官員拆起來才會肆意妄為,膽大包天。
但大宋這個朝堂不一樣,盡管沒有網絡,但民眾的口誅筆伐相當厲害,這還沒拆,官家麵子就掛不住了。
在後世,某個官員拆遷,百姓們罵官員,官家依然是聖明的,百姓隻會說是歪嘴和尚念歪了經。但在大宋不一樣,官員壞,百姓不罵官員,張口就是官家昏庸無能。
老百姓受苦,也不說是天災,張口也是官家昏庸無能,所以引來天災。
而官家又是個好麵子的,耳朵裏聽不得半點百姓罵自己的話,百姓罵自己,他不去設置屏蔽詞,卻要抓著官員一頓罵,把王漢給整懵了。
難怪拆遷沒人能辦。上頭不撥款,還不許傷害百姓,還要百姓順順利利地搬走,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王漢受了一頓罵,也氣了,娘個腿的,考驗老子本事嗎?好,不花錢,不傷民,老子也能把這事給辦了。
王漢去找了自己的便宜嶽父蔡京,做出宏大規劃,如今國土往北擴張千裏算什麽?按照玄女給自己的兵書,往東往西往都要擴張,五年之內打垮遼國,收回燕雲十六州。
大宋騎兵戰力不足?
小問題,有的是辦法解決,但前提是,大宋必須要有足夠多的人才。
什麽人才?不能光是會讀書寫字的,還得要各類能工巧匠,要懂術數計算,藥物調配,機械製造等等。
王漢拿出一台用酒精為燃料驅動的小型蒸汽機火車頭,連解說帶演示,說的天花亂墜,最終目的隻有一個,辦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