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鳴放下杯,笑道:“今天是用顧景舟的半月壺,如果是用潔淨透明的玻璃杯,先衝開水後放茶,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白雲翻滾,雪花飛舞。”
“清香襲人,茶在杯中,觀其形,可欣賞到猶如雪浪噴珠,春染杯底,綠滿晶宮的三種奇觀。”
“飲其味,頭酌色淡、幽香、鮮雅;二酌翠綠、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鬱、回甘。”
嚴老頷首道:“洞庭庭山在太湖之濱,屹立於太湖小島上,相傳是吳王夫差與西施的避暑勝地,王氣之所在,山自然名聞遐邇。洞庭二山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宜於種茶。”
“到宋代,經水月院和尚的努力產出水月茶,總算創下牌子,可算作地方名茶,頂多算個“舉人”級別。”
“後來發跡,《清朝野史大觀》載:洞庭山碧螺峰石壁,歲產野茶數株,土人稱曰:“嚇殺人香”。康熙己卯車駕幸太湖,撫臣宋犖購此茶以進,聖祖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氣不關火焙足。蛾眉十五來摘時,一抹酥胸蒸綠豆。纖褂不惜春雨幹,滿盞真成乳花馥。”
淩天成插話道:“自古以來名氣決定市場價值,古代皇帝說了算,連茶也難超脫。不光是咱們國家,在美國收藏圈,總統的名字不一定比惡棍的名字值錢!”
“比如聞名美國的盜匪傑西詹姆斯的簽名比hsd的簽名價格高,暗殺肯尼迪總統的凶手簽名的價格售價高出被害人簽名價格兩倍,殺害第二任總統麥金萊的凶手的簽名,比被害人簽名的售價高出50倍。”
嚴老笑著拿起第三壺茶,輕聲道:“前兩種算是鼎鼎大名,接下來三種相對冷門,可味道各有千秋,小友,嚐嚐?”
聞一鳴點點頭,正戲終於登場,西湖龍井和碧螺春誰都認識,看不出水平高低,下麵才是關鍵。
嚴老打開壺蓋,展示第三壺茶葉,外形扁平黃亮,卷形茶緊、細、卷曲披毫,針形茶緊、細、圓、直、顯毫。淩天成深吸口氣,不由感歎道:“這分明是藝術品!”
聞一鳴端起茶,聞了聞,品一口,自信道:“外形緊卷多毫,嫩綠色潤;內質香氣馥鬱,芬芳鮮嫩;湯色碧清微黃,清澈明亮,滋味鮮爽,濃鬱回甜,葉底嫩芽秀麗勻整。”
“蒙頂茶,蓮花峰!”
“好!”嚴老一拍大腿,興奮道:“正是仙茶,蒙頂!”
“傳說由山頂甘露寺的普慧禪師親手種植,茶樹有雲霧複其上,若有神物護之者。樹植於中頂上清峰,隻有七棵,取北鬥星座之數。”
“春天采摘時,由縣令擇吉日,沐浴齋素,著朝服,率僚屬,設案焚香,跪拜再三。然後選派12位僧人入園,每芽取1葉,共采365葉,再交僧人焙製,入瓶封裝,入貢京都。這12位僧人暗示12月,365葉暗示一年365天,取歲歲平安之意。”
“蒙頂茶在曆代名茶中的地位很高,曆代都是冠軍,唐代稱“第一”,五代稱“尤佳”,宋代稱“最佳”、“獨珍”,明代稱“最上”,清代稱“最佳”“最好”、“均佳”。”
嚴老端起茶,小心翼翼品上一口,有些不舍道:“每年托人才弄來不到三兩,舍不得喝啊!”
兩人一聽,趕緊多喝幾口,這種茶別的地方真沒有,老爺子一陣笑罵。
然後是第四壺,掀開壺蓋,茶葉似瓜子形的單片,自然平展,葉緣微翹,色澤寶綠,大小勻整,不含芽尖茶梗。
“蝙蝠洞,六安瓜片!”
聞一鳴笑道:“清香高爽,滋味鮮醇回甘,湯色清澈透亮,葉底綠嫩明亮。”
“露蕊纖纖才吐碧,即防葉老須采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來一縣香。”
“妙哉!”嚴四海一挑大拇指道:“小友眼力高絕,佩服佩服!”
端起茶笑談道:“如果蒙頂茶以仙聞名,那六安瓜片則以神聞名!神奇在兩件事上:一是茶農胡林在茶館泡此茶,碗中竟騰起朵朵雲霧,竟如金色蓮花,異香襲人,皆叫“好茶!好茶!”胡林回山再尋采茶處,竟如誤入桃花園的武陵漁人,重訪美妙處不可複得。”
“二是唐著名宰相李德裕做過試驗,烹此茶澆到肉食上,放入銀盒之中。次日開盒驗試,肉已化為水。此茶尅化肉食的效能勝過三酸合成的王水,你說神奇不神奇?兩件事皆有時間、有地點、有見證人,信或不信?”
三人有說有笑,四壺茶很快品完,淩天成意猶未盡,指了指最後一壺茶,邵大亨的掇隻壺,好奇問道:“嚴老,最後一壺是?”
嚴老摸摸壺溫,笑道:“這壺茶比較特殊,泡的時間需要長一些,現在正好,你們嚐嚐!”
打開壺蓋,茶葉外形壯直,形似龍須,色澤墨綠,滋味醇厚,湯色橙黃,看著聞一鳴滿臉期待。
“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岩茶,水邊者為洲茶。洲茶名色有蓮子心,白毫、紫毫、龍須、鳳尾。摘初發之芽一旗未展者,謂之蓮子心。連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謂之鳳尾龍須。”
聞一鳴輕聲道:“八角亭,龍須茶!”
“上好的八角亭龍須茶不僅具有青茶的芳香。而且會伴有清新的花香。衝泡後,湯色橙黃,清澈明亮。飲入口中,滋味濃厚醇香,鮮爽回甘。”
他笑道:“最後竟然是難得一見的束茶?”
“哈哈哈,我就知道瞞不過你的眼力!”
嚴四海看淩天成迷惑的表情,解釋道:“所謂束茶,龍須茶講究造型,工序獨特,理條紮束是一道心細手巧的工藝,這道工藝大都是由顯善廟裏念經用齋的尼姑來完成的。”
“她們精心地理條、紮束,完成了龍須茶造形的關鍵過程。紮束技術的好壞和速度的快慢,左右著龍須茶的品質風格。”
“長的茶條放下層,短的放在上層,然後兩端用紅色或綠色的彩絲線繞紮,用剪刀將基部修剪整齊,再將兩把合並。製作出來的茶葉,有微散開的,恰似鳳尾,這就是鳳尾龍須由來。”
老爺子拿起掇隻壺,愛不釋手把玩道:“幾十年前有緣遇見此壺,愛如珍寶,悉心養護,曆代積累的茶山深厚,清理起來如抽絲剝繭,非一日之功!”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清理完九成,可最後一層刻骨銘心,實在無法動搖。最後試驗得出結果,便是這龍須茶。”
“既然如此,也是天意,所以這把大亨壺隻泡鳳尾龍須,十幾年下來也算小成,包漿溫潤,寶光內蘊,算是不枉老朽多年苦心!”
“清香襲人,茶在杯中,觀其形,可欣賞到猶如雪浪噴珠,春染杯底,綠滿晶宮的三種奇觀。”
“飲其味,頭酌色淡、幽香、鮮雅;二酌翠綠、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鬱、回甘。”
嚴老頷首道:“洞庭庭山在太湖之濱,屹立於太湖小島上,相傳是吳王夫差與西施的避暑勝地,王氣之所在,山自然名聞遐邇。洞庭二山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宜於種茶。”
“到宋代,經水月院和尚的努力產出水月茶,總算創下牌子,可算作地方名茶,頂多算個“舉人”級別。”
“後來發跡,《清朝野史大觀》載:洞庭山碧螺峰石壁,歲產野茶數株,土人稱曰:“嚇殺人香”。康熙己卯車駕幸太湖,撫臣宋犖購此茶以進,聖祖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氣不關火焙足。蛾眉十五來摘時,一抹酥胸蒸綠豆。纖褂不惜春雨幹,滿盞真成乳花馥。”
淩天成插話道:“自古以來名氣決定市場價值,古代皇帝說了算,連茶也難超脫。不光是咱們國家,在美國收藏圈,總統的名字不一定比惡棍的名字值錢!”
“比如聞名美國的盜匪傑西詹姆斯的簽名比hsd的簽名價格高,暗殺肯尼迪總統的凶手簽名的價格售價高出被害人簽名價格兩倍,殺害第二任總統麥金萊的凶手的簽名,比被害人簽名的售價高出50倍。”
嚴老笑著拿起第三壺茶,輕聲道:“前兩種算是鼎鼎大名,接下來三種相對冷門,可味道各有千秋,小友,嚐嚐?”
聞一鳴點點頭,正戲終於登場,西湖龍井和碧螺春誰都認識,看不出水平高低,下麵才是關鍵。
嚴老打開壺蓋,展示第三壺茶葉,外形扁平黃亮,卷形茶緊、細、卷曲披毫,針形茶緊、細、圓、直、顯毫。淩天成深吸口氣,不由感歎道:“這分明是藝術品!”
聞一鳴端起茶,聞了聞,品一口,自信道:“外形緊卷多毫,嫩綠色潤;內質香氣馥鬱,芬芳鮮嫩;湯色碧清微黃,清澈明亮,滋味鮮爽,濃鬱回甜,葉底嫩芽秀麗勻整。”
“蒙頂茶,蓮花峰!”
“好!”嚴老一拍大腿,興奮道:“正是仙茶,蒙頂!”
“傳說由山頂甘露寺的普慧禪師親手種植,茶樹有雲霧複其上,若有神物護之者。樹植於中頂上清峰,隻有七棵,取北鬥星座之數。”
“春天采摘時,由縣令擇吉日,沐浴齋素,著朝服,率僚屬,設案焚香,跪拜再三。然後選派12位僧人入園,每芽取1葉,共采365葉,再交僧人焙製,入瓶封裝,入貢京都。這12位僧人暗示12月,365葉暗示一年365天,取歲歲平安之意。”
“蒙頂茶在曆代名茶中的地位很高,曆代都是冠軍,唐代稱“第一”,五代稱“尤佳”,宋代稱“最佳”、“獨珍”,明代稱“最上”,清代稱“最佳”“最好”、“均佳”。”
嚴老端起茶,小心翼翼品上一口,有些不舍道:“每年托人才弄來不到三兩,舍不得喝啊!”
兩人一聽,趕緊多喝幾口,這種茶別的地方真沒有,老爺子一陣笑罵。
然後是第四壺,掀開壺蓋,茶葉似瓜子形的單片,自然平展,葉緣微翹,色澤寶綠,大小勻整,不含芽尖茶梗。
“蝙蝠洞,六安瓜片!”
聞一鳴笑道:“清香高爽,滋味鮮醇回甘,湯色清澈透亮,葉底綠嫩明亮。”
“露蕊纖纖才吐碧,即防葉老須采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來一縣香。”
“妙哉!”嚴四海一挑大拇指道:“小友眼力高絕,佩服佩服!”
端起茶笑談道:“如果蒙頂茶以仙聞名,那六安瓜片則以神聞名!神奇在兩件事上:一是茶農胡林在茶館泡此茶,碗中竟騰起朵朵雲霧,竟如金色蓮花,異香襲人,皆叫“好茶!好茶!”胡林回山再尋采茶處,竟如誤入桃花園的武陵漁人,重訪美妙處不可複得。”
“二是唐著名宰相李德裕做過試驗,烹此茶澆到肉食上,放入銀盒之中。次日開盒驗試,肉已化為水。此茶尅化肉食的效能勝過三酸合成的王水,你說神奇不神奇?兩件事皆有時間、有地點、有見證人,信或不信?”
三人有說有笑,四壺茶很快品完,淩天成意猶未盡,指了指最後一壺茶,邵大亨的掇隻壺,好奇問道:“嚴老,最後一壺是?”
嚴老摸摸壺溫,笑道:“這壺茶比較特殊,泡的時間需要長一些,現在正好,你們嚐嚐!”
打開壺蓋,茶葉外形壯直,形似龍須,色澤墨綠,滋味醇厚,湯色橙黃,看著聞一鳴滿臉期待。
“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岩茶,水邊者為洲茶。洲茶名色有蓮子心,白毫、紫毫、龍須、鳳尾。摘初發之芽一旗未展者,謂之蓮子心。連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謂之鳳尾龍須。”
聞一鳴輕聲道:“八角亭,龍須茶!”
“上好的八角亭龍須茶不僅具有青茶的芳香。而且會伴有清新的花香。衝泡後,湯色橙黃,清澈明亮。飲入口中,滋味濃厚醇香,鮮爽回甘。”
他笑道:“最後竟然是難得一見的束茶?”
“哈哈哈,我就知道瞞不過你的眼力!”
嚴四海看淩天成迷惑的表情,解釋道:“所謂束茶,龍須茶講究造型,工序獨特,理條紮束是一道心細手巧的工藝,這道工藝大都是由顯善廟裏念經用齋的尼姑來完成的。”
“她們精心地理條、紮束,完成了龍須茶造形的關鍵過程。紮束技術的好壞和速度的快慢,左右著龍須茶的品質風格。”
“長的茶條放下層,短的放在上層,然後兩端用紅色或綠色的彩絲線繞紮,用剪刀將基部修剪整齊,再將兩把合並。製作出來的茶葉,有微散開的,恰似鳳尾,這就是鳳尾龍須由來。”
老爺子拿起掇隻壺,愛不釋手把玩道:“幾十年前有緣遇見此壺,愛如珍寶,悉心養護,曆代積累的茶山深厚,清理起來如抽絲剝繭,非一日之功!”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清理完九成,可最後一層刻骨銘心,實在無法動搖。最後試驗得出結果,便是這龍須茶。”
“既然如此,也是天意,所以這把大亨壺隻泡鳳尾龍須,十幾年下來也算小成,包漿溫潤,寶光內蘊,算是不枉老朽多年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