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天助我也!”


    趙大成看著打印出來的陳氏香譜,滿臉通紅激動道:“居然是宋代殘本?無價之寶,無價之寶啊!”


    從醫院回來聞一鳴直接找到師傅,把打印出來的香譜讓老爺子看,雖然隻是殘本,最多也就是正本的十分之一。可裏麵也紀錄了十六個香方,還有一些合香經驗心得,對於香道師來說價值連城!


    趙大成捧著香譜興奮半天,終於冷靜下來,看著聞一鳴自豪道:“我趙大成庸庸碌碌一輩子,最大成功就是收了你這個關門弟子!”


    “陳氏香譜啊,所有香道師夢寐以求的寶典,曆朝曆代多少人趨之若鶩,窮極一生也不可得!沒想到我居然有福氣親眼看見真跡,還是宋版!”


    “師傅要不要這麽激動?”聞一鳴輕笑道:“不過隻是殘本,連全本十分之一都不到,看您老高興的樣子……”


    “你懂什麽?”趙大成瞪了一眼,不滿道:“宋代距今千年,古玩能流傳下來的寥寥無幾,更何況是古籍善本!你仔細看看這份殘本,絕對不簡單!”


    “除了有失傳已久的十幾張香方,最難得還有前輩炮製合香的心得體會,這才是無價之寶。”


    聞一鳴點點頭,他早就注意到這些,不過很多都是用毛筆草書所寫,看不太懂。正好師傅在,笑道:“徒弟才疏學淺,所以有勞師傅您翻譯翻譯嘍!”


    “哼,平時讓你多練練書法你不聽,現在抓瞎了吧?”趙大成擺擺手道:“不要打擾我工作,盡快把香譜整理出來才行,走,走!”


    聞一鳴回到自己座位,老爺子全神貫注開始整理香譜,自己難得落得清閑,拿起龍涎香開始研究。


    其實如果沒有陳氏香譜出現,今天的主角絕對是魚食龍涎香,可惜被香譜搶了風頭,也是倒黴。小塊滲沙被唐亦風拿走收藏,留下大塊和魚食,聞一鳴用小刀輕輕切下一小塊滲沙,放在香爐上,略帶腥味的氣味傳出。


    輕煙悠悠而上,香氣絲滑略帶鹹味,聞一鳴拿起小刀,朝著半空飄蕩的輕煙一劃,神奇一幕發生!


    隻見輕煙似斷非斷,藕斷絲連,凝結半空,久久不散,很是奇妙。


    “難怪龍涎香是最好的定香劑,果然不錯!”


    聞一鳴暗自點頭,其實龍涎香作為香材來說用途不是君藥,而是用於定香和凝形!


    龍涎香是動物分泌物,包含很多油性和脂肪,能很好的令香氣殘留和定形,這才是它最大的用途。


    眼前這一大塊滲沙龍涎香,如果用於定香劑,能使用很久。每次炮製隻需要一點點就能讓香氣保存更長時間,留香四溢,繞梁三日而不散。


    “哈哈哈,原來如此,我終於明白了!”


    突然趙大成一聲大叫,猛地站起身,衝過來拉住聞一鳴,激動道:“原來如此,明白了,終於明白什麽叫做瓊脂!”


    “瓊脂?”聞一鳴看著老爺子癲狂的表情,無奈道:“師傅,您能不能淡定點?”


    趙大成急聲問道:“瓊脂,師傅留下來的最後一張香方你還記不記得?”


    “不就是暖陽香?其他臣藥都很簡單,君藥隻有一種,瓊脂!”聞一鳴回答道:“隻不過咱們一直不明白什麽叫瓊脂?難道隻是瓊州所產的沉香?”


    “今天我總算明白什麽是瓊脂,你快看這段!”趙大成激動的把手裏的資料遞給聞一鳴,解釋道:“沉香古時候被稱為瓊脂,乃沉香上品,原本我以為隻是一個尊稱,今天才知道居然是一種融香秘法!”


    趙大成指著一段文字道:“崖香十二狀還記得嗎?”


    聞一鳴隨口回答:“《南方草木狀》中,首次把hn沉香歸結為八類:“蜜香、沉香、雞骨香、黃熟香、棧香、青桂香、馬蹄香、雞舌香,此八物同出於一樹。””


    “宋代謫臣丁謂,在其崖香名篇《天香傳》中,將hn沉香命名為四名十二狀。所謂四名:沉香、棧香、生結、黃熟。十二狀:除前四類外,還有八類:烏文格、黃蠟、牛目、昆侖梅格、蟲漏、傘竹格、茅葉、鷓鴣斑。”


    “不錯,正是如此!”


    趙大成興奮道:“沉香神奇,一根香木不同位置結的香效果也不同!後人不斷總結,發現十二狀分別為雞骨香、小鬥笠、青桂、頂蓋、包頭、倒架、吊口、樹心格、蟲漏、蟻漏、馬蹄香、黃熟香。”


    “比如雞骨香,主要生長於香樹稍粗一些的樹枝上,枝節中有節眼的地方常有發現。因樹枝往往不夠緊實,結出的雞骨香以中間虛空居多。香氣清越,隱隱之中,感覺有白木香樹香花晨放時的果香味。”


    “小鬥笠,就是香農俗稱小筍殼。因形狀像黎族人戴的鬥笠,或像翠竹叢中脫落的筍殼一樣而得名,俏麗可愛,令人愛不釋手。”


    “小鬥笠大多隱逸在樹幹枝杈脫落處,或大的樹枝節眼處。品鑒香氣清淑的小鬥笠,恍惚之中似乎不期而遇紮著兩個羊角辮的小姑娘,令人愛憐的俏麗之美油然而生。”


    “青桂是在樹皮上結香,香農稱它為皮油。崇山峻嶺,猿鳴鳥啼,勁風吹拂之下,香樹枝幹搖擺,皮骨扭傷,汁液泛出。香樹以皮肉之苦,練達青桂馥鬱之氛。”


    “青桂香氣清淡,閑適之中傳遞出蘭花一樣的雅致。香氛來過,有如山澗浮萍,小溪泛芝,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瓊島黎山,每有雷雨風暴,香樹必有摧折。強風摧斷香樹枝幹部分,曆經陽光照拂,雨水浸漬,在斷麵處汁液上湧,凝結成脂。因曝露在外,黎人極易發現。理去表層朽木,脂液覆蓋形成的一層薄片即為頂蓋。”


    聞一鳴接話道:“頂蓋香,氣尤清揚,甘甜涼逸。大多數不沉水,但製粉搓撚線香或理灰做篆則是上乘香料。師傅,你說這個是什麽意思?”


    “這就是瓊脂的真正含義!”


    趙大成肯定道:“你看這段筆記,上麵記載了一種融香法,利用龍涎香和高溫蒸煮,居然能把不同部分產生的香材融合為一,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後形成一種香脂。”


    “什麽?”聞一鳴大吃一驚,趕緊飛快的看一遍筆記,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這才是瓊脂的真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鼻尖上的寶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玩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玩居士並收藏鼻尖上的寶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