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刺玫苔子……”阿公笑道:“早春二三月野玫瑰由老杆或地下根抽出嫩莖,可達竹筷粗細,顏色有青有暗紅,掐下來,撕去連葉帶刺的表皮,徑送口中,甜絲絲,是我們上山最喜歡的零食罷了!”
淩雨馨最喜清雅,喝口湯,忍不住接話道:“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是古代清流雅士追求的餐飲極致。尋訪野蔬,藥食保健,且吃出一種情調,已成當今飲食文化的主流。”
“有句老話:三輩子學穿,五輩子學吃。每每想到食不厭精和割不正不食的古訓,便覺得聖人教誨未免太刻板乏味,有些書呆子氣!”
“飲木蘭之墜露,餐秋菊之落英。隻要無毒,無怪異氣味,花花草草、莖莖葉葉都可入口。其實所有人間美味,食材無關名貴與否,全看心情和意境而已。”
聞一鳴不由得暗自感慨,這種裝逼的話也隻有淩雨馨說出來不讓人厭煩!苗人靠山吃山,自給自足,雖然這裏不如城市繁華,可寧靜安詳,不失為人間樂土。
“哈哈,清明螺,賽老鵝!”又一道菜上桌,阿峰興奮道:“阿公,好久沒有吃過這道美食嘍!”
眼前一大碗螺螄湯,上麵漂浮著星星點點青綠韭菜,簡單,文雅。刁老爹也笑道:“是啊,阿公好久沒有吃過您親手做的螺螄湯!”
“哎,老了!”阿公擺擺手,無奈道:“年輕時候每天上山都不累,現在下廚都費勁,否則肯定親自下廚,請先生嚐嚐我的手藝!”
“先生不要嫌棄這種小螺,全部采於山間清泉之內,幹淨清甜,清明時螺螄大補,且味美。這個時候的螺螄剛由冬眠中醒來,少泥腥氣,那種緊結而又柔嫩的螺螄肉,滋味實在不錯。”
聞一鳴笑著擺擺手道:“要說這道菜,我最後感觸!”
“城市街頭常有賣五香螺螄的商販,通常推個小車,焐個煤炭爐子,爐子上垛隻大號鋼精鍋,裏麵是熱騰騰香噴噴的五香螺螄,紅尖椒和烏黑桂皮雜在其中,勝過鮮豔廣告。”
邊說邊拿起螺螄,展示道:“螺螄最好吸著吃,這樣螺螄殼裏的螺肉和汁同時吸進嘴裏,味道特別豐滿滋潤。拿牙簽挑雖然方便,口味卻差的多。”
“螺螄要剪去後殼,兩頭通風才能吸得動。吸螺螄和嗑瓜子一樣,是個技術活,吸時用力不可猛,猛吸就把屁股裏的屎腸子也吸進嘴裏!那味道……”
眾人哄堂大笑,繼續道:“隻有吸得恰到好處,讓螺螄頭進嘴,牙尖輕輕把後半段截住,舌尖裹住一吮,整個螺肉便裹挾帶著鮮美的湯汁輕輕滑出。”
“若是吮不動時,可用筷子頭將螺肉往裏抵一抵,抵鬆了,再一吮就搞定。我見過有人一雙筷子將整盤螺螄吃得煙消雲散,清清爽爽,手根本不需碰螺螄,也是門技術活。”
“網上有人戲謔說吃螺螄像親嘴,吃螺螄多的人,嘴皮功夫一定不會差。更有邪乎的,據說吃上湯螺螄的高人,如果他要嘬口用力一吐,螺螄殼能噗地釘入門板上,簡直如同武俠小說中殺人於無形的獨門暗器!”
“想起上大學的時候,炎熱夏夜選街邊一大排檔,三五好友湊錢,炒上幾盤螺螄,點幾瓶冰鎮啤酒,暢快無比。”
“特別是倒黴遇見晦氣炸彈,正說著或聽著時,這裏用力一吮吸,呸……喉嗓眼裏如同給搗了一拳,呸!呸!真正是臭到肚腸根裏去了!”
“哈哈哈……先生真幽默!”
阿公開懷大笑,夾起螺獅,放在嘴裏一吸,滿臉享受道:“咱們這裏的可不一樣,喝的是清澈山泉,吃的是高山泥土,說句低俗的話,連拉的屎都是香的!”
聽完連淩雨馨都忍不住大笑起來,刁老爹繼續道:“三月螺螄對三月新韭菜,猶似好心情對好天氣,清新鮮美,自可想象。隻是這螺肉不是那麽容易洗淨,裏麵常常夾雜著一些鱗蓋片、尾腸和草屑,最好放淘米水中洗,淘米水去腥去黏,且能讓螺肉變嫩。”
“同道中人!”聞一鳴拍拍手,暢快道:“說到韭菜,馬上想起美食家汪曾祺老先生的一句話:文求雅潔,少雕飾,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有道是春頭的韭菜,秋末的大白菜,最為鮮美。就連鄭板橋自己都說:春韭滿園隨時剪,一邊可心地品啖早韭,一邊吟詩作畫,何等的愜意!”
“英雄所見略同!”阿公猛的一拍大腿道:“先生正巧說出我的心思,下麵一道菜就是韭菜炒河蝦!”
一盤碧綠潔白的菜肴上桌,韭菜嫩綠油光,仿佛充滿壓抑不住的春色。配上雪白剔透的山間河蝦,清雅秀麗,令人胃口大開。
阿公介紹道:“韭葉似蘭,同喜水氣滋潤,故韭菜一定要長在山間清泉邊的畦地,方才鮮嫩水靈。”
“早春二月,韭長三葉,不出五葉,就可割頭刀韭菜。割韭菜不似割人頭顱,韭菜割後,澆上水肥,再蓋點草木灰,很快便萌發新芽。所以韭菜割了長,長了割,一茬又一茬,地頭上是接連的新碧。”
“韭菜吃的就是鮮香腴嫩,旺油旺火急炒才能保鮮,一定要待鍋裏油燒辣燒得冒熱煙時才下鍋,最好讓菜上帶點水珠,熱油遇水,刺啦一聲,噴上一層油膜,蔥嫩青碧的韭菜所特有的撲鼻鮮香,讓人饞涎欲滴。火頭不足,炒的時間過長,油少,或是鹽放早了出水多,味道都會大打折扣。”
第二盤韭菜炒螺螄上桌,形似膠飴的螺螄肉先以油和作料爆煸,再投春韭共炒。盛入青花瓷盤中,碧綠的韭菜,近乎黑色的螺肉星星點點,像是散落田野裏的牛羊,讓人宛如欣賞一幅江南水鄉風俗畫。
聞一鳴放進嘴裏,仿佛清新宜人的早晨,露珠夢幻般晶瑩跳躍,漫步於小橋流水邊的菜地裏。蹲下用手掐那剛剛打苞的花梗,開了花的韭菜,如同嬌嬈別致的細碎的小白花,被亭亭纖腰的修長花梗托舉著,像小姑娘仰著乖巧好看的臉。
淩雨馨不由感歎道:“如果說讚美韭菜的詩句,最值得傳誦的,大概還是杜牧那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吧?”
“品詩論文,感慨世道,一夜春雨方歇,靈動的水珠還掛在草葉尖上,鮮嫩的春韭剛從菜園裏割來,新獲的黃粱米飯已燜在鍋裏,正熱騰騰香氣四溢。”
“春韭的鮮潤,加上故人老友的殷切情誼,讓亡命亂世的大詩人所獲得的無限安慰,足以穿透千年曆史煙雲直抵我們而來。”
阿峰低著頭,隻顧埋頭吃飯,聽著其他人高談闊論,自己居然一句話都插不上!
“不就是吃頓飯?要不要這麽的高雅?韭菜螺螄遍地都是,古人也真是閑的蛋疼,這也值得寫首詩?”
抬頭看著別人相談甚歡的樣子,暗自搖頭道:“哎,這難道就是所謂的文藝範?”
淩雨馨最喜清雅,喝口湯,忍不住接話道:“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是古代清流雅士追求的餐飲極致。尋訪野蔬,藥食保健,且吃出一種情調,已成當今飲食文化的主流。”
“有句老話:三輩子學穿,五輩子學吃。每每想到食不厭精和割不正不食的古訓,便覺得聖人教誨未免太刻板乏味,有些書呆子氣!”
“飲木蘭之墜露,餐秋菊之落英。隻要無毒,無怪異氣味,花花草草、莖莖葉葉都可入口。其實所有人間美味,食材無關名貴與否,全看心情和意境而已。”
聞一鳴不由得暗自感慨,這種裝逼的話也隻有淩雨馨說出來不讓人厭煩!苗人靠山吃山,自給自足,雖然這裏不如城市繁華,可寧靜安詳,不失為人間樂土。
“哈哈,清明螺,賽老鵝!”又一道菜上桌,阿峰興奮道:“阿公,好久沒有吃過這道美食嘍!”
眼前一大碗螺螄湯,上麵漂浮著星星點點青綠韭菜,簡單,文雅。刁老爹也笑道:“是啊,阿公好久沒有吃過您親手做的螺螄湯!”
“哎,老了!”阿公擺擺手,無奈道:“年輕時候每天上山都不累,現在下廚都費勁,否則肯定親自下廚,請先生嚐嚐我的手藝!”
“先生不要嫌棄這種小螺,全部采於山間清泉之內,幹淨清甜,清明時螺螄大補,且味美。這個時候的螺螄剛由冬眠中醒來,少泥腥氣,那種緊結而又柔嫩的螺螄肉,滋味實在不錯。”
聞一鳴笑著擺擺手道:“要說這道菜,我最後感觸!”
“城市街頭常有賣五香螺螄的商販,通常推個小車,焐個煤炭爐子,爐子上垛隻大號鋼精鍋,裏麵是熱騰騰香噴噴的五香螺螄,紅尖椒和烏黑桂皮雜在其中,勝過鮮豔廣告。”
邊說邊拿起螺螄,展示道:“螺螄最好吸著吃,這樣螺螄殼裏的螺肉和汁同時吸進嘴裏,味道特別豐滿滋潤。拿牙簽挑雖然方便,口味卻差的多。”
“螺螄要剪去後殼,兩頭通風才能吸得動。吸螺螄和嗑瓜子一樣,是個技術活,吸時用力不可猛,猛吸就把屁股裏的屎腸子也吸進嘴裏!那味道……”
眾人哄堂大笑,繼續道:“隻有吸得恰到好處,讓螺螄頭進嘴,牙尖輕輕把後半段截住,舌尖裹住一吮,整個螺肉便裹挾帶著鮮美的湯汁輕輕滑出。”
“若是吮不動時,可用筷子頭將螺肉往裏抵一抵,抵鬆了,再一吮就搞定。我見過有人一雙筷子將整盤螺螄吃得煙消雲散,清清爽爽,手根本不需碰螺螄,也是門技術活。”
“網上有人戲謔說吃螺螄像親嘴,吃螺螄多的人,嘴皮功夫一定不會差。更有邪乎的,據說吃上湯螺螄的高人,如果他要嘬口用力一吐,螺螄殼能噗地釘入門板上,簡直如同武俠小說中殺人於無形的獨門暗器!”
“想起上大學的時候,炎熱夏夜選街邊一大排檔,三五好友湊錢,炒上幾盤螺螄,點幾瓶冰鎮啤酒,暢快無比。”
“特別是倒黴遇見晦氣炸彈,正說著或聽著時,這裏用力一吮吸,呸……喉嗓眼裏如同給搗了一拳,呸!呸!真正是臭到肚腸根裏去了!”
“哈哈哈……先生真幽默!”
阿公開懷大笑,夾起螺獅,放在嘴裏一吸,滿臉享受道:“咱們這裏的可不一樣,喝的是清澈山泉,吃的是高山泥土,說句低俗的話,連拉的屎都是香的!”
聽完連淩雨馨都忍不住大笑起來,刁老爹繼續道:“三月螺螄對三月新韭菜,猶似好心情對好天氣,清新鮮美,自可想象。隻是這螺肉不是那麽容易洗淨,裏麵常常夾雜著一些鱗蓋片、尾腸和草屑,最好放淘米水中洗,淘米水去腥去黏,且能讓螺肉變嫩。”
“同道中人!”聞一鳴拍拍手,暢快道:“說到韭菜,馬上想起美食家汪曾祺老先生的一句話:文求雅潔,少雕飾,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有道是春頭的韭菜,秋末的大白菜,最為鮮美。就連鄭板橋自己都說:春韭滿園隨時剪,一邊可心地品啖早韭,一邊吟詩作畫,何等的愜意!”
“英雄所見略同!”阿公猛的一拍大腿道:“先生正巧說出我的心思,下麵一道菜就是韭菜炒河蝦!”
一盤碧綠潔白的菜肴上桌,韭菜嫩綠油光,仿佛充滿壓抑不住的春色。配上雪白剔透的山間河蝦,清雅秀麗,令人胃口大開。
阿公介紹道:“韭葉似蘭,同喜水氣滋潤,故韭菜一定要長在山間清泉邊的畦地,方才鮮嫩水靈。”
“早春二月,韭長三葉,不出五葉,就可割頭刀韭菜。割韭菜不似割人頭顱,韭菜割後,澆上水肥,再蓋點草木灰,很快便萌發新芽。所以韭菜割了長,長了割,一茬又一茬,地頭上是接連的新碧。”
“韭菜吃的就是鮮香腴嫩,旺油旺火急炒才能保鮮,一定要待鍋裏油燒辣燒得冒熱煙時才下鍋,最好讓菜上帶點水珠,熱油遇水,刺啦一聲,噴上一層油膜,蔥嫩青碧的韭菜所特有的撲鼻鮮香,讓人饞涎欲滴。火頭不足,炒的時間過長,油少,或是鹽放早了出水多,味道都會大打折扣。”
第二盤韭菜炒螺螄上桌,形似膠飴的螺螄肉先以油和作料爆煸,再投春韭共炒。盛入青花瓷盤中,碧綠的韭菜,近乎黑色的螺肉星星點點,像是散落田野裏的牛羊,讓人宛如欣賞一幅江南水鄉風俗畫。
聞一鳴放進嘴裏,仿佛清新宜人的早晨,露珠夢幻般晶瑩跳躍,漫步於小橋流水邊的菜地裏。蹲下用手掐那剛剛打苞的花梗,開了花的韭菜,如同嬌嬈別致的細碎的小白花,被亭亭纖腰的修長花梗托舉著,像小姑娘仰著乖巧好看的臉。
淩雨馨不由感歎道:“如果說讚美韭菜的詩句,最值得傳誦的,大概還是杜牧那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吧?”
“品詩論文,感慨世道,一夜春雨方歇,靈動的水珠還掛在草葉尖上,鮮嫩的春韭剛從菜園裏割來,新獲的黃粱米飯已燜在鍋裏,正熱騰騰香氣四溢。”
“春韭的鮮潤,加上故人老友的殷切情誼,讓亡命亂世的大詩人所獲得的無限安慰,足以穿透千年曆史煙雲直抵我們而來。”
阿峰低著頭,隻顧埋頭吃飯,聽著其他人高談闊論,自己居然一句話都插不上!
“不就是吃頓飯?要不要這麽的高雅?韭菜螺螄遍地都是,古人也真是閑的蛋疼,這也值得寫首詩?”
抬頭看著別人相談甚歡的樣子,暗自搖頭道:“哎,這難道就是所謂的文藝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