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君生見聞一鳴很感興趣,故意誘導道:“你是研究文房四寶的權威,今天正好有機會,指點指點後輩?”
戴掌櫃哈哈大笑,看了看聞一鳴,能讓淩君生開口,肯定是淩家的自己人,看年齡難道是雨馨那個丫頭的……
站起身,從櫃台裏拿出一疊拓片,小心翼翼展示道:“指點不敢當,大家交流交流,這是我們戴月軒的寶貝,三代收集曆代名家印色,也算是對書畫鑒定的斧正。”
聞一鳴鼻頭微動,各種信息傳入腦中,暗自感歎不愧是百年傳承,這本看似簡單的拓片,內含乾坤,博大精深。
“談製印色方麵,自然是朱砂為主要原料,要得極品印泥,首先精選朱砂,以湘南辰州所產的朱砂為最好。”
“朱砂古稱丹砂,煉汞的主要原料,可做顏料,也可入藥。色深紅,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煉丹,中醫作藥用,文人雅士用來製作顏料。”
戴掌櫃沒有藏私,指著一張拓片道:“朱砂又有老坑新坑之分,顏色發紫,色不染紙的是老坑砂。顏色鮮豔,色易染紫的是新坑砂。”
“這是……箭鏃砂!”
聞一鳴看著拓片,輕聲道:“顏色鮮紅,隱泛寶光,朱砂中極品。”
“咦?”戴掌櫃大感意外,重新打量對方,讚歎道:“小友眼力不凡,的確是箭頭砂!”
聞一鳴微微笑道:“如果沒有猜錯,不隻是丹砂優良,就連手法也獨到,乳朱法?”
“妙哉!”
戴掌櫃大吃一驚,沒想到對方居然高深莫測,正色道:“正是乳朱砂法,先用燒酒搓洗幹淨,太陽曝曬幹透,入藥臼碾細,用擂缽慢研,略粗的另用細篩篩過再研。越細越好,然後取出放在乳缽裏加入廣膠再研,膠的多寡,全看個人手法。”
“把浮起來的朱砂,一次一次撇到瓷盆裏澄清,表麵會浮起層黃膘,用涼水再淘,看黃水淘淨曬幹,不要浮砂、底砂,專留中間菁華備用。”
“如此數十次,才能得到最極品的箭頭丹砂,可謂一兩丹砂三兩金!”
戴掌櫃對聞一鳴刮目相看,趕緊拿出另一張拓片,笑道:“小友看這張如何?”
“豆砂……大小如黃豆,砂之中品,至於手法……應該是飛銀朱法。”
“好!”戴掌櫃一拍大腿,暢快道:“豆砂紫而不鮮,外行初看,以為上品,其實過久變黑。宋代開禧德佑兩朝鑒賞曆代書畫所蓋玉璽,後來都呈現黑紫顏色,就是印泥所用的炙過的豆砂。”
“銀朱乃漳州汞煉過的最好,先用泉水把銀朱淘洗,油質經過洗滌自然會漂在水麵,細心把浮油撇去,等銀朱曬幹,就可應用。”
“銀朱製的印泥,不可以摻入朱砂,假如兩者並用,印色會變黑。飛銀朱的水,以山泉為最,河水次之,進水又次之,雨水礬水均不能用。”
飛快的拿起第三張,讓聞一鳴過目,實在好奇對方眼力到底有多高深?
“劈砂,色紅而鮮豔,光亮如鏡麵微透明,質較鬆脆,易破碎,中品。”
“末砂,雜有碎石,顏色發暗或現灰黑,體重質堅而不易碎,中下品。”
“和尚頭,色澤紫中帶黑,屬於次品,不堪大用。”
淩君生笑而不語,看著戴掌櫃越發震撼的表情,暗自好笑,聞一鳴天賦異稟,到哪裏都能技驚四座。
“小友眼力高絕,老朽佩服!”
戴掌櫃看了看淩氏父子平淡的表情,看來對方已經習慣?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居然擁有如此眼力,好奇問道:“君生兄,這是你的入室弟子?”
淩君生擺擺手,笑道:“我可沒有這種福氣!一鳴不是咱們圈裏人,人家是香道大師,以後咱們這些老家夥少不了求人家驅病延壽!”
“香道……大師?”
戴掌櫃目瞪口呆,弄了半天人家根本不是古玩圈的人?可眼力為什麽……
聞一鳴笑著舉起茶杯,淡然如水道:“其實朱砂自古就是上好香道材料,養精安魂,益氣明目,能殺魅邪惡鬼,久服通神明。服之使人心神內斂神守,故能安眠,為補心之要藥。”
“由天地自然熔鑄而成,陽中含陰,外露火色,內含水陰,屬火體卻含有水氣,益陰以安神,有陽中之陰藥,與人參南北稱王。一般北方屬水,故多氣分之藥,南方屬火,故多血分之藥。”
戴掌櫃恍然大悟,給眾人滿上茶,感歎道:“即便如此先生的眼力也令老朽欽佩……”
聞一鳴謙虛道:“戴老謬讚,要說戴月軒百年傳承,豈是如此簡單?”
隨手拿起一張拓片,笑道:“製造印泥主要原料除朱砂外,艾絨必不可少。中原陽陰產為北艾,江南四明產叫海艾,蘄州產是蘄艾。”
“首先摘去梗蒂,用篩子篩掉碎屑,專留艾葉,用棕繃搓揉,把艾葉外衣褪盡,再用乳缽磨研。再用小繃弓彈打,把剩餘艾衣艾葉筋絡彈去,後用石灰水浸泡七八天,煮三天三夜。”
“連續換水榨去艾葉黃水,到黃水變成白色,把艾葉幹透,再篩再彈,黑心全部去盡,大約一斤艾葉,最後僅能得到艾絨三到四錢,才算合格。”
“在我看來戴月軒更加精益求精,不但沿用古法煉製上品艾絨,還推陳出新,加入竹茹!”
“這……”
這番話讓戴掌櫃猛的站起身,不可思議道:“戴家百年秘方,如何……”
看著聞一鳴似笑非笑的表情,深吸口氣,無比感歎道:“老朽真是有眼不識泰山,沒想到先生眼力如此神奇,平生罕見!”
慢慢坐下道:“除去艾絨,木棉、燈芯、竹茹、藕絲都可以用來製印泥。經過先祖不斷嚐試,發現棉花性軟,燈芯莖剛,竹茹體滑,藕絲柔弱,單用起來都不如艾絨。反而加入竹茹後,兩者相互融合,質地提升,這也是戴月軒百年立身之本!”
聞一鳴笑而不語,有些話點到為止,其實戴月軒不傳之秘何止如此!
調製印泥的油,種類繁多,茶油、蓖麻、胡麻、菜油,皆可使用。茶油清洌,曆久不助膩。蓖麻厚重,好處是著紙不滲。胡麻性浮,合色較差。菜油色黃,性滯易滲。
戴月軒所用為茶油,手續繁複,一不小心,全盤失敗,每道過程皆是前人千錘百煉而來,心血凝結所成。
戴掌櫃哈哈大笑,看了看聞一鳴,能讓淩君生開口,肯定是淩家的自己人,看年齡難道是雨馨那個丫頭的……
站起身,從櫃台裏拿出一疊拓片,小心翼翼展示道:“指點不敢當,大家交流交流,這是我們戴月軒的寶貝,三代收集曆代名家印色,也算是對書畫鑒定的斧正。”
聞一鳴鼻頭微動,各種信息傳入腦中,暗自感歎不愧是百年傳承,這本看似簡單的拓片,內含乾坤,博大精深。
“談製印色方麵,自然是朱砂為主要原料,要得極品印泥,首先精選朱砂,以湘南辰州所產的朱砂為最好。”
“朱砂古稱丹砂,煉汞的主要原料,可做顏料,也可入藥。色深紅,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煉丹,中醫作藥用,文人雅士用來製作顏料。”
戴掌櫃沒有藏私,指著一張拓片道:“朱砂又有老坑新坑之分,顏色發紫,色不染紙的是老坑砂。顏色鮮豔,色易染紫的是新坑砂。”
“這是……箭鏃砂!”
聞一鳴看著拓片,輕聲道:“顏色鮮紅,隱泛寶光,朱砂中極品。”
“咦?”戴掌櫃大感意外,重新打量對方,讚歎道:“小友眼力不凡,的確是箭頭砂!”
聞一鳴微微笑道:“如果沒有猜錯,不隻是丹砂優良,就連手法也獨到,乳朱法?”
“妙哉!”
戴掌櫃大吃一驚,沒想到對方居然高深莫測,正色道:“正是乳朱砂法,先用燒酒搓洗幹淨,太陽曝曬幹透,入藥臼碾細,用擂缽慢研,略粗的另用細篩篩過再研。越細越好,然後取出放在乳缽裏加入廣膠再研,膠的多寡,全看個人手法。”
“把浮起來的朱砂,一次一次撇到瓷盆裏澄清,表麵會浮起層黃膘,用涼水再淘,看黃水淘淨曬幹,不要浮砂、底砂,專留中間菁華備用。”
“如此數十次,才能得到最極品的箭頭丹砂,可謂一兩丹砂三兩金!”
戴掌櫃對聞一鳴刮目相看,趕緊拿出另一張拓片,笑道:“小友看這張如何?”
“豆砂……大小如黃豆,砂之中品,至於手法……應該是飛銀朱法。”
“好!”戴掌櫃一拍大腿,暢快道:“豆砂紫而不鮮,外行初看,以為上品,其實過久變黑。宋代開禧德佑兩朝鑒賞曆代書畫所蓋玉璽,後來都呈現黑紫顏色,就是印泥所用的炙過的豆砂。”
“銀朱乃漳州汞煉過的最好,先用泉水把銀朱淘洗,油質經過洗滌自然會漂在水麵,細心把浮油撇去,等銀朱曬幹,就可應用。”
“銀朱製的印泥,不可以摻入朱砂,假如兩者並用,印色會變黑。飛銀朱的水,以山泉為最,河水次之,進水又次之,雨水礬水均不能用。”
飛快的拿起第三張,讓聞一鳴過目,實在好奇對方眼力到底有多高深?
“劈砂,色紅而鮮豔,光亮如鏡麵微透明,質較鬆脆,易破碎,中品。”
“末砂,雜有碎石,顏色發暗或現灰黑,體重質堅而不易碎,中下品。”
“和尚頭,色澤紫中帶黑,屬於次品,不堪大用。”
淩君生笑而不語,看著戴掌櫃越發震撼的表情,暗自好笑,聞一鳴天賦異稟,到哪裏都能技驚四座。
“小友眼力高絕,老朽佩服!”
戴掌櫃看了看淩氏父子平淡的表情,看來對方已經習慣?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居然擁有如此眼力,好奇問道:“君生兄,這是你的入室弟子?”
淩君生擺擺手,笑道:“我可沒有這種福氣!一鳴不是咱們圈裏人,人家是香道大師,以後咱們這些老家夥少不了求人家驅病延壽!”
“香道……大師?”
戴掌櫃目瞪口呆,弄了半天人家根本不是古玩圈的人?可眼力為什麽……
聞一鳴笑著舉起茶杯,淡然如水道:“其實朱砂自古就是上好香道材料,養精安魂,益氣明目,能殺魅邪惡鬼,久服通神明。服之使人心神內斂神守,故能安眠,為補心之要藥。”
“由天地自然熔鑄而成,陽中含陰,外露火色,內含水陰,屬火體卻含有水氣,益陰以安神,有陽中之陰藥,與人參南北稱王。一般北方屬水,故多氣分之藥,南方屬火,故多血分之藥。”
戴掌櫃恍然大悟,給眾人滿上茶,感歎道:“即便如此先生的眼力也令老朽欽佩……”
聞一鳴謙虛道:“戴老謬讚,要說戴月軒百年傳承,豈是如此簡單?”
隨手拿起一張拓片,笑道:“製造印泥主要原料除朱砂外,艾絨必不可少。中原陽陰產為北艾,江南四明產叫海艾,蘄州產是蘄艾。”
“首先摘去梗蒂,用篩子篩掉碎屑,專留艾葉,用棕繃搓揉,把艾葉外衣褪盡,再用乳缽磨研。再用小繃弓彈打,把剩餘艾衣艾葉筋絡彈去,後用石灰水浸泡七八天,煮三天三夜。”
“連續換水榨去艾葉黃水,到黃水變成白色,把艾葉幹透,再篩再彈,黑心全部去盡,大約一斤艾葉,最後僅能得到艾絨三到四錢,才算合格。”
“在我看來戴月軒更加精益求精,不但沿用古法煉製上品艾絨,還推陳出新,加入竹茹!”
“這……”
這番話讓戴掌櫃猛的站起身,不可思議道:“戴家百年秘方,如何……”
看著聞一鳴似笑非笑的表情,深吸口氣,無比感歎道:“老朽真是有眼不識泰山,沒想到先生眼力如此神奇,平生罕見!”
慢慢坐下道:“除去艾絨,木棉、燈芯、竹茹、藕絲都可以用來製印泥。經過先祖不斷嚐試,發現棉花性軟,燈芯莖剛,竹茹體滑,藕絲柔弱,單用起來都不如艾絨。反而加入竹茹後,兩者相互融合,質地提升,這也是戴月軒百年立身之本!”
聞一鳴笑而不語,有些話點到為止,其實戴月軒不傳之秘何止如此!
調製印泥的油,種類繁多,茶油、蓖麻、胡麻、菜油,皆可使用。茶油清洌,曆久不助膩。蓖麻厚重,好處是著紙不滲。胡麻性浮,合色較差。菜油色黃,性滯易滲。
戴月軒所用為茶油,手續繁複,一不小心,全盤失敗,每道過程皆是前人千錘百煉而來,心血凝結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