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君生看著蟋蟀罐,好像突然想起什麽,無奈道:“難道真是緣分?”
眾人好奇的表情,解釋道:“我倒是認識一個鬥蟲專家,五十年前我認識他的時候就癡迷鬥蟲,現在算算也超過六十年嘍!”
“難道是蟲六爺?”張老驚喜道:“您老說的可是大名鼎鼎的玩蟲大師六爺?”
淩君生擺擺手,可笑道:“什麽六爺不六爺的!他自己一直說是八旗子弟,祖上是什麽正白旗,全身紈絝子弟的做派,整天就是一個字,玩!”
老爺子站起身,看著聞一鳴道:“估計也是緣分,原本沒有打算去見那個老家夥,不過既然讓你遇見蟋蟀罐,下午咱們去會會那個蟲癡!”
送老爺子離開,張老興奮道:“蟲六爺可不是凡人,京城隻要是玩蟲的沒有不挑大拇指的!專業玩蟲六十年,無論什麽蟲,用眼一掃,卒兵將王十拿九穩!”
“蟋蟀還分級別?”
聞一鳴好奇問道,從來沒有聽說鬥蟲還分級別,張老介紹道:“玩家之間有明確等級標準,和軍隊一樣,有少尉,少校,大校,將軍。蟲也根據戰績不同,經驗多少,被分成卒、兵、將、王四個級別。每贏同級別的五場就能升級,隻有成為兵才算真正的能鬥之蟲。”
他又拿起瓜皮罐,把玩道:“千萬別小看鬥蟲,雖然小,門道極多。從抓蟲,養蟲,調教蟲,練鬥,出戰,養傷每一項都是學問!它們的食、罐、水、環境都要最合適才能養出真正狀態好的戰將,不能絲毫馬虎。”
“就拿這個瓜皮罐來說,光這表麵一層老包漿現在你就找不到!行話叫煮黑罐,是門手藝,新罐子剛出窯火氣大,養不了蟲,就像把人放到高溫房子裏,住不了幾天就要生病,所以先要去火氣。”
“一般就是泡到水裏,泡半年,但時間太長,效果也不好。真正行家會用自己配的藥水煮。幾次就能去掉火氣不說,還能讓罐子產生自然包漿,讓蟲感覺更自然舒服。”
張老舉起罐子,在燈光下展示給聞一鳴看,上麵果然有一層溫潤油光,和木頭包漿有點像。
“蟋蟀天生天養,終生就是一個爭字!覓食,保護領地,求偶,產卵,直到死才能安息。個頭小,但誌氣大。”
“鬥蟲玩家喜歡的就是這個精氣神,與天爭,和人鬥。行家都有自己的各種秘方,無論是用具的處理,還是蟲食飲水,鬥蟲訓練,戰鬥戰術,沒有十幾年摸索研究,連門都進不去。”
“而且每隻蟲都有自己的脾氣秉性,吃喝拉撒各不一樣,能為每隻蟲量身定製衣食住行,讓它們保持最佳狀態才是高手!”
一番話越發讓聞一鳴好奇,沒想到鬥蟲學問這麽多,對這位傳說中的蟲六爺十分好奇。
吃過飯三人來到城中一處四合院,院子很大,院裏種著一顆參天大樹,鬱鬱蔥蔥,很是茂盛。
“能在京城擁有四合院?這六爺可不簡單!”
聞一鳴暗自點頭,隨著淩君生走進院子,頓時耳邊響起各種蟲鳴,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好像在歡迎客人。
“淩老頭,你還活著呢?”
隻見樹下搖椅上躺著一位老者,鶴發童顏,麵色紅潤,拿著紫砂壺,悠然自得,看見眾人進門,也不起身,隨手指了指麵前長椅。
“哼,六爺好大的架子!”
淩君生走到對方麵前,居高臨下道:“托您老的洪福,你還沒走,我敢先走?”
“哈哈哈……”
雙方哈哈大笑,蟲六爺站起身,打趣道:“三十年不見,你還是老古板的樣子,來,請坐!”
淩天成和聞一鳴趕緊上來打招呼,四人坐下聊天,六爺好奇問道:“這麽多年不見,今天想起老頭子我了?”
淩君生拿出瓜皮罐,笑道:“沒有見麵禮豈敢來打擾六爺?看看這個。”
“咦?好東西!”
六爺看見蟋蟀罐,眼前一亮,猛地挺起身,拿起把玩道:“子玉瓜皮綠,好,光著包漿就是寶貝!”
抓起罐子湊近鼻頭,聞了聞道:“嗯,罐子養的不錯,是個高手!”
“蟲茶,餌茶,石榴皮,蠶沙。”
聞一鳴輕聲道出秘方,六爺好奇打量著年輕人,吃驚道:“你養的?”
知道對方隻是撿漏而來,有些意興闌珊道:“煮罐子後三種都好找,但蟲茶很難弄到,這幾年老玩家都搶這東西,市場供不應求。蟲茶色主黑,主亮,中醫上性涼,用這個東西處理罐子是首選。”
“先把這些原料用大鍋煮出來,然後用紗布過濾,濾出的純湯放鍋裏對上適量的水煮開,這時候放上晾的幹透的罐子,煮兩個小時後把鍋端下來,悶上一天,取出罐子,晾幹。要求黑裏發亮。”
“一遍不行再重複一遍,最後出來的東西絕對棒。這樣處理過的罐子養蟲,不光好看,還特別服盆,養的功夫到家了蟲到老死都看著很嫩,絕沒有一點油氣。”
說完六爺站起身,拿起幾個罐子,放在眾人麵前,展示道:“子玉的罐子我手裏有七八個,算不上極品,要說還是明代人講究,特別是宣德皇帝的蟋蟀罐,那才是稀世之寶!”
淩天成暗自撇嘴道:“這還用你說?誰都知道!”
曆朝蟋蟀罐中,以明宣德時期景德鎮禦窯廠燒造的青花蟋蟀罐最負盛名。宣德皇帝喜歡鬥蟋蟀,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故朝野之間玩蟲之風日盛。
為滿足宮廷養鬥蟋蟀的需要,宣德皇帝下命禦窯廠燒造了大量蟋蟀罐。宣德時期景德鎮製瓷業空前發展,加之禦窯廠燒造的蟋蟀罐工藝精良,紋飾新穎多樣,遂成為一代名品。
在清宮舊藏宣德官窯瓷器1174件中,大多數是從宣德朝傳存下來,卻罕見蟋蟀罐。寶島故宮博物院,是現今最有權威的收藏,竟然沒有一件蟋蟀罐,而京城故宮也僅有一件大明宣德年製款仿汝釉蟋蟀罐,可謂稀世之寶。
淩天成插話道:“據學者研究現在傳世的宣德蟋蟀罐隻有三個,1989年蘇福比拍賣的坐蓋式黃地青花瓜葉紋蟋蟀罐;江南博物院的平蓋式纏枝牡丹紋蟋蟀罐,還缺蓋;島國戶栗美術館藏的平蓋式天馬紋蟋蟀罐,蓋也是後配。”
說到這裏六爺哈哈大笑,站起身回到屋裏,拿出錦盒,小心翼翼放在眾人麵前,展示道:“我手裏就有你說的一個,當年為了拍下這件寶貝,我可賣了一個四合院!”
“坐蓋式黃地青花瓜葉紋蟋蟀罐!”
眾人看著眼前稀世之寶,沒想到居然在六爺手裏,不愧是頂級玩家,就光這一項已經傲視群雄,無人能及。
眾人好奇的表情,解釋道:“我倒是認識一個鬥蟲專家,五十年前我認識他的時候就癡迷鬥蟲,現在算算也超過六十年嘍!”
“難道是蟲六爺?”張老驚喜道:“您老說的可是大名鼎鼎的玩蟲大師六爺?”
淩君生擺擺手,可笑道:“什麽六爺不六爺的!他自己一直說是八旗子弟,祖上是什麽正白旗,全身紈絝子弟的做派,整天就是一個字,玩!”
老爺子站起身,看著聞一鳴道:“估計也是緣分,原本沒有打算去見那個老家夥,不過既然讓你遇見蟋蟀罐,下午咱們去會會那個蟲癡!”
送老爺子離開,張老興奮道:“蟲六爺可不是凡人,京城隻要是玩蟲的沒有不挑大拇指的!專業玩蟲六十年,無論什麽蟲,用眼一掃,卒兵將王十拿九穩!”
“蟋蟀還分級別?”
聞一鳴好奇問道,從來沒有聽說鬥蟲還分級別,張老介紹道:“玩家之間有明確等級標準,和軍隊一樣,有少尉,少校,大校,將軍。蟲也根據戰績不同,經驗多少,被分成卒、兵、將、王四個級別。每贏同級別的五場就能升級,隻有成為兵才算真正的能鬥之蟲。”
他又拿起瓜皮罐,把玩道:“千萬別小看鬥蟲,雖然小,門道極多。從抓蟲,養蟲,調教蟲,練鬥,出戰,養傷每一項都是學問!它們的食、罐、水、環境都要最合適才能養出真正狀態好的戰將,不能絲毫馬虎。”
“就拿這個瓜皮罐來說,光這表麵一層老包漿現在你就找不到!行話叫煮黑罐,是門手藝,新罐子剛出窯火氣大,養不了蟲,就像把人放到高溫房子裏,住不了幾天就要生病,所以先要去火氣。”
“一般就是泡到水裏,泡半年,但時間太長,效果也不好。真正行家會用自己配的藥水煮。幾次就能去掉火氣不說,還能讓罐子產生自然包漿,讓蟲感覺更自然舒服。”
張老舉起罐子,在燈光下展示給聞一鳴看,上麵果然有一層溫潤油光,和木頭包漿有點像。
“蟋蟀天生天養,終生就是一個爭字!覓食,保護領地,求偶,產卵,直到死才能安息。個頭小,但誌氣大。”
“鬥蟲玩家喜歡的就是這個精氣神,與天爭,和人鬥。行家都有自己的各種秘方,無論是用具的處理,還是蟲食飲水,鬥蟲訓練,戰鬥戰術,沒有十幾年摸索研究,連門都進不去。”
“而且每隻蟲都有自己的脾氣秉性,吃喝拉撒各不一樣,能為每隻蟲量身定製衣食住行,讓它們保持最佳狀態才是高手!”
一番話越發讓聞一鳴好奇,沒想到鬥蟲學問這麽多,對這位傳說中的蟲六爺十分好奇。
吃過飯三人來到城中一處四合院,院子很大,院裏種著一顆參天大樹,鬱鬱蔥蔥,很是茂盛。
“能在京城擁有四合院?這六爺可不簡單!”
聞一鳴暗自點頭,隨著淩君生走進院子,頓時耳邊響起各種蟲鳴,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好像在歡迎客人。
“淩老頭,你還活著呢?”
隻見樹下搖椅上躺著一位老者,鶴發童顏,麵色紅潤,拿著紫砂壺,悠然自得,看見眾人進門,也不起身,隨手指了指麵前長椅。
“哼,六爺好大的架子!”
淩君生走到對方麵前,居高臨下道:“托您老的洪福,你還沒走,我敢先走?”
“哈哈哈……”
雙方哈哈大笑,蟲六爺站起身,打趣道:“三十年不見,你還是老古板的樣子,來,請坐!”
淩天成和聞一鳴趕緊上來打招呼,四人坐下聊天,六爺好奇問道:“這麽多年不見,今天想起老頭子我了?”
淩君生拿出瓜皮罐,笑道:“沒有見麵禮豈敢來打擾六爺?看看這個。”
“咦?好東西!”
六爺看見蟋蟀罐,眼前一亮,猛地挺起身,拿起把玩道:“子玉瓜皮綠,好,光著包漿就是寶貝!”
抓起罐子湊近鼻頭,聞了聞道:“嗯,罐子養的不錯,是個高手!”
“蟲茶,餌茶,石榴皮,蠶沙。”
聞一鳴輕聲道出秘方,六爺好奇打量著年輕人,吃驚道:“你養的?”
知道對方隻是撿漏而來,有些意興闌珊道:“煮罐子後三種都好找,但蟲茶很難弄到,這幾年老玩家都搶這東西,市場供不應求。蟲茶色主黑,主亮,中醫上性涼,用這個東西處理罐子是首選。”
“先把這些原料用大鍋煮出來,然後用紗布過濾,濾出的純湯放鍋裏對上適量的水煮開,這時候放上晾的幹透的罐子,煮兩個小時後把鍋端下來,悶上一天,取出罐子,晾幹。要求黑裏發亮。”
“一遍不行再重複一遍,最後出來的東西絕對棒。這樣處理過的罐子養蟲,不光好看,還特別服盆,養的功夫到家了蟲到老死都看著很嫩,絕沒有一點油氣。”
說完六爺站起身,拿起幾個罐子,放在眾人麵前,展示道:“子玉的罐子我手裏有七八個,算不上極品,要說還是明代人講究,特別是宣德皇帝的蟋蟀罐,那才是稀世之寶!”
淩天成暗自撇嘴道:“這還用你說?誰都知道!”
曆朝蟋蟀罐中,以明宣德時期景德鎮禦窯廠燒造的青花蟋蟀罐最負盛名。宣德皇帝喜歡鬥蟋蟀,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故朝野之間玩蟲之風日盛。
為滿足宮廷養鬥蟋蟀的需要,宣德皇帝下命禦窯廠燒造了大量蟋蟀罐。宣德時期景德鎮製瓷業空前發展,加之禦窯廠燒造的蟋蟀罐工藝精良,紋飾新穎多樣,遂成為一代名品。
在清宮舊藏宣德官窯瓷器1174件中,大多數是從宣德朝傳存下來,卻罕見蟋蟀罐。寶島故宮博物院,是現今最有權威的收藏,竟然沒有一件蟋蟀罐,而京城故宮也僅有一件大明宣德年製款仿汝釉蟋蟀罐,可謂稀世之寶。
淩天成插話道:“據學者研究現在傳世的宣德蟋蟀罐隻有三個,1989年蘇福比拍賣的坐蓋式黃地青花瓜葉紋蟋蟀罐;江南博物院的平蓋式纏枝牡丹紋蟋蟀罐,還缺蓋;島國戶栗美術館藏的平蓋式天馬紋蟋蟀罐,蓋也是後配。”
說到這裏六爺哈哈大笑,站起身回到屋裏,拿出錦盒,小心翼翼放在眾人麵前,展示道:“我手裏就有你說的一個,當年為了拍下這件寶貝,我可賣了一個四合院!”
“坐蓋式黃地青花瓜葉紋蟋蟀罐!”
眾人看著眼前稀世之寶,沒想到居然在六爺手裏,不愧是頂級玩家,就光這一項已經傲視群雄,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