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著名供茶龍腦香茶,香乘雲:龍腦香與茶宜,龍腦之清香為百藥之先,於茶亦相宜,多則掩茶氣味。”


    聞一鳴品口茶,悠然道:“龍腦香出婆律國,其木高七八丈,大可六七圍,如積年杉木狀,傍生枝葉,正圓而背白,結實如豆蔻,皮有甲錯。香即木中脂,似白鬆脂,作杉木氣;膏乃根下清液耳,亦謂之婆律膏。”


    “其香為百藥之冠,氣芳烈,味大辛,陽中之陽,升也散也,性善走竄開竅,無往不達,芳香之氣,能辟一切邪惡,辛熱之性,能散一切風濕。”


    “天然龍腦晶體多形成於樹幹的裂縫中,體積小的為細碎的顆粒,大的多為薄片狀。以片大整齊、香氣濃鬱、無雜質者為佳。”


    說到這裏聞一鳴看著林芸兒,笑道:“可惜龍腦香香味太過清涼尖銳,揮發性強,用在合香中,必然是先聲奪人的頭香,少用提神醒腦,多則掩蓋其他香味,並能耗散真氣,使人頭疼。”


    “所以此茶最妙之處便在於如何讓龍腦與其他香材融為一體,香氣相輔相成,君臣佐使才是王道。”


    林芸兒眼前一亮,輕聲請教道:“敢問先生,您如何處理?”


    聞一鳴點點頭,看來今天的開胃菜就是這個小姑娘?能得到雲香齋主青睞,相伴左右必有過人之處。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出手,那就石破天驚!


    “龍腦四等,狀如雲母,色如冰雪者,乃腦中的上品,古人稱之為梅花腦;品級略差,狀如米粒的碎顆粒,稱為米腦;晶體顆粒與木屑混為一談者,稱為蒼腦;最下品乃油腦,不成晶體而成油狀的,平時不堪大用。”


    “林姑娘精心炮製的龍腦香,所有香材必然皆為上品,如果沒有看錯,龍腦不但是梅花腦,而且更是六瓣梅花!”


    “你……”


    林芸兒第一次眼中閃過震驚之色,僅憑一口就能知道所有成分?居然還能知道自己用的是六瓣梅花龍香腦?


    林婆婆不由得挺直身子,目光灼灼盯著侃侃而談的聞一鳴,心頭大震,原本以為充分高估年輕人的實力,可現在看來,還有不少驚喜等著她?


    “當然此等香茶必然要用最上品材料才能體現價值,為了緩解龍腦的尖銳之氣,林姑娘不但減少用量,還加上丁香、木香、郎台三位臣藥緩解,弱化金石之氣,最妙利用白蜜調和,融入甜香,最大程度緩解龍腦的弊端。”


    聞一鳴看著林芸兒認真的表情,笑道:“如果是本人合香,肯定沒有能力得到六瓣梅花腦,甚至根本不會用梅花腦!”


    “不可能!”林芸兒臉色一變,不可思議道:“不用龍腦,怎麽可能合出龍腦香茶?”


    聞一鳴擺擺手,解釋道:“你誤會我的意思,當然要用龍腦,不過未必一定要用梅花不是?”


    “我會使用次一等的米腦,雖然清香之氣不如梅花,可尖銳之感也同樣減弱幾分。無非用量增加兩成,在配合上木香和丁香,如果有百合搭配,豈不是更物美價廉?”


    “對,物美價廉!”


    說到這裏林夢瑤有感而發,大聲道:“先生上次也說我的玉華香華而不實,浪費原料,後來經過反複試驗,果然如先生所言。同樣效果,分量能節省一成,這已經是我的極限。”


    “可當時先生說,換成您出手,可節省三成!”


    此言一處,四座皆驚!


    就連林婆婆也麵露震撼之色,看著聞一鳴淡定從容的表情,加上剛才對方驚豔的天賦,不由感歎道:“先生果然乃曠世奇人,看來老朽沒有選錯人!”


    說完慢慢站起身,走到聞一鳴麵前,低聲道:“請先生移步密室,有事詳談!”


    柳大通剛想說什麽,聞一鳴擺擺手,直覺告訴他對方沒有惡意,再說有金角和烏木護身,站起身,跟隨林婆婆走進密室。


    林婆婆讓他坐下,指了指中間擺放的黑色之物,正色道:“這便是雲香齋屹立百年不衰的最大殺手鐧之一,熒惑爐。”


    “最大作用就是能淨化香材,去其雜質,純其香性。”


    “什麽?”聞一鳴滿臉震驚,淨化香材?這簡直就是逆天般存在!


    要知道任何材料都免不了有各種雜質,就算是極品,也無非是雜質毒性少一些,所謂炮製的過程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大程度減少毒性殘留。


    而現在居然聽說有種神奇之物,能自我淨化香材?這簡直是香道師夢寐以求的無上極品。


    “先生可否聽說過熒惑?”


    看見聞一鳴有些迷惑,林婆婆解釋道:“出自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禦史驗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


    林婆婆一下子打開話匣子,開始講述黑鼎真正來曆,所謂熒惑是指火星,由於火星熒熒似火,行蹤捉摸不定,因此古代稱它為熒惑。


    不過古代火星無論在東方或是西方都被認為是戰爭死亡的代表,代表天蠍座中的紅色一等亮星―――心宿二,由於它紅光如血似火,故我國稱它為大火。


    天蠍座是黃道星座,在中國傳統的天文學中屬於二十八宿之中的心宿,心宿有三顆星,分別代表了皇帝和皇子,皇室中最重要的成員。


    而火星總是在黃道附近移動,火星留守在天蠍座的罕見的天象,在中國的星占學上被認為是最不祥的,象征皇帝駕崩,丞相下台。不祥的火星在心宿徘徊不去,則兩星相互輝映,爭紅鬥豔,就叫熒惑守心。


    在此之後第二年秦始皇死後,據曆史考證,當初這塊隕石並沒有被焚毀,而是燒的隻剩下很少的金屬物質,實在燒不掉,於是秦始皇將其帶走。


    結果第二年秦始皇駕崩,這塊石頭被認為是不祥之物隨著秦始皇長眠於地下,被置放於秦始皇的頭頂。而後秦始皇陵被項羽盜掘,此物被項羽帶走,後項羽自刎於烏江此物不知所蹤。


    劉伯溫,中國曆史上傳奇程度僅次於諸葛亮的軍師。此人精通奇門遁甲、天地五行,也是曆史上出名的風水相師,劉伯溫晚年告老還鄉欲尋一塊風水寶地移其祖墳,他運用卦爻陰陽經找到一塊名為茗洋的王土,風水極佳。


    不料當朝政敵左丞相胡惟庸也深得風水之學,察知此事後,密告劉伯溫貪念王氣聚集之地,有顛覆朝庭之野心。


    朱元璋大怒,欲殺劉伯溫以絕後患。劉伯溫聞訊後,驚恐萬分,親赴金陵謝罪,不敢再回青田,遷祖墳便也擱置了下來。不久劉伯溫被胡惟庸下毒害死,就連劉伯溫的屍骨也被他偷葬於某至陰至寒之地,而胡惟庸卻竊取了茗洋之地。


    後百年間茗洋被盜掘,密傳出一奇石雖帶王氣但至凶至邪。萬曆八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闔門不起者。


    後來大清國師府丹陽真人尋得一凶石,帝氣翻湧但至陰至邪,無法煉化無法可毀,最終煉化分開為十二顆紅色寶石,並加銅鑄造了十二生肖銅獸首,裝入它們的右眼之內,以鎮其邪氣。後來朕把它們安置於圓明園中,畢竟含有帝王之氣,還是要留在帝王之家放心!


    “什麽?難道是圓明園十二銅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鼻尖上的寶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玩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玩居士並收藏鼻尖上的寶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