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保存好這次收獲,眾人休整一天,孫殿英所有可疑藏寶全部收入囊中,大獲全勝。
這讓聞一鳴對尋寶信心十足,有亂世遺珍錄提供線索和範圍,噬金蠱鎖定最終位置,一擊即中,彈無虛發。
“下個目標,張少帥遺寶,定遠齋!”
聞一鳴整理好計劃,這次目標是東三省,張少帥家鄉,少帥的古代書畫收藏開始於上世紀的20年代初期,在東北主事軍政之餘,曾經常到京津地區書畫店和古董鋪來尋古。
1924年秋,他在京城某家書店的舊紙堆中偶爾發現一軸古畫。因年代久遠,畫麵汙跡斑斑。但依稀可見所畫的是一鬆一楓,樹下有老者,手提竹籃,筆墨精湛,應是名家之作,但畫上未署名款。
店主並不認識他,見客人對此畫觀賞仔細,且有購買意願,即開出高價。張少帥並不與之還價,毅然重金購下。後請一位知名的鑒賞家鑒定,發現竟然是南宋名畫家李唐的真跡,堪稱國寶。
自此之後他對書畫收藏興趣一發而不可收拾,把帥府內的書畫藏處名曰定遠齋,表示自己有誌向高遠之意,從而開始瘋狂收藏古玩字畫。
上世紀30年代,張大千在琉璃廠偶然見到清代名畫家華嵒的山水真跡,心醉不已。可當時標價四百大洋,因囊中羞澀,就與店主商量,留此畫三日,切勿售於他人。
店主答應請求,三日之後,張大千借得購畫錢款再到店中,而店主卻告知已為張少帥以六百大洋購去。張大千遂不作他想,但是鬱鬱不樂多日。
一九六二年八月,張大千回寶島舉辦個人書畫展,展覽結束之後,精心繪一幅巴西山水圖托人轉贈與張少帥留念。就在他準備離開在機場候機時,忽接對方托人送來一畫軸。竟是他在三十年前欲購而未得的華喦山水圖,不禁感係萬端,呼為知己。
後來張大千定居寶島,與二張多有翰墨交往,關係甚密,也是收藏圈一段佳話。
可惜好景不長,當時關東軍占領大帥府後,有些將領欲私吞定遠齋的書畫收藏。但關東軍司令本莊繁卻命人將在大帥府所搶掠的錢物與書畫,造冊裝車運往京城,送交張學良本人。
看似好心,其實用意異常陰險,若張少帥收下,則他在民眾中的形象將十分不堪,變成重財輕義,薄情寡義的賣國賊。
好在他識破詭計,命他們將財物與書畫仍然運回大帥府,據傳火車返回時途徑山海關,曾遭車站上的日偽守軍洗劫。但定遠齋書畫藏品絕大多數後被追回,收藏於偽奉天博物館中,但仍有小部分書畫不知去向。
流失的包括王獻之《舍內帖》、李昭道《海市圖》、董源《山水卷》、郭熙《寒林圖》、宋徽宗《敕書》、米元暉《雲山圖卷》等國寶重器。
剩下的還有趙孟頫、吳鎮、王蒙、文徵明、沈周、唐寅、仇英、“四王吳惲”、石濤、八大山人等精品力作。後來收藏於奉天博物館中的藏品,在戰爭即將勝利之前,又被日偽人員搶劫一空,許多藏品不知所蹤。
聞一鳴不由感歎,東三省真是好地方,不隻是定遠齋,還有另一個重要人物曾經流放那裏,那就是末代皇帝,溥儀。
近代史上最為慘痛的國寶流失,就發生在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期間。他以賞賜其弟溥傑為名,將1200餘件曆代書畫珍品盜運出宮。
這批書畫從此踏上顛沛流離之路,從京城醇王府至津港張園、靜園,再隨溥儀到東三省,成為偽滿洲國的藏品,並隨著1945年偽滿洲國的覆滅而又一次遭逢劫難。
後來溥儀自己回憶,戰亂期間宮內太監們的盜竊幾乎從沒間斷。就連他大婚的時候,剛剛行過婚禮,皇後鳳冠上鑲嵌的珍珠、寶石、玉翠竟然被全部換成贗品!
後來他正準備整肅內宮,清點庫房,查禁偷盜。可計劃還未實施,藏有無數珍寶的建福宮就突然起火。大火燃燒一夜,建福宮院內的亭台館閣全都化為灰燼,無數珍寶秘籍也都灰飛煙滅。
經過那次以後,他徹底想開,自家寶貝與其讓奴才盜走,還不如自己動手!從1922年7月,溥儀開始以各種名義賞賜其弟溥傑,趁溥傑每天上午進宮伴其讀書之機,將珍貴的宋元版善本書偷運出宮。
溥儀被逐出宮後,先是居住於其父載灃醇王府,被盜出的書畫、古籍,就存在醇王府中。後逃往津港,除居住的非常豪華,在吃穿方麵也是非常講究,專門請廚子做飯。
皇後婉容還會抽大煙,穿民國時期最流行、名貴的衣服,後來又把從宮中盜出的文物被分裝成七八十個大箱,通過鐵路運抵津港英租界。為了維持奢華生活,開始通過各種人物搭橋,出賣盜運出宮的字畫。
偽滿洲國遷往通化,慌亂中溥儀挑選部分名畫倉皇逃竄,其中就有唐周肪《簪花仕女圖》、五代黃筌《寫生珍禽圖》、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但大量書畫則被留在偽皇宮,遭到看守偽軍的哄搶,許多珍寶因此下落不明。
島國投降後,溥儀再次出逃,當他準備逃往蘇聯時,在飛機場就被蘇聯人抓住,截獲他攜帶的珍寶。蘇聯人以為箱子裏裝的是龍袍,當箱子打開時,所有在場的人都目瞪口呆。
箱子裏滿滿都是價值連城的珍寶,那些是溥儀留下最後的兩個箱底,每件精挑細選,精品中的精品。無恥的他為尋求政治避難,能留在蘇聯,於是把這些珍寶作為開路先鋒,用來討好蘇聯軍官。
以至於溥儀後來被押解回國,身上空空如也,沒剩任何寶物!可見多少國寶流失民間,估計連他自己都數不清!
“去東北!”
整理完所有線索,聞一鳴心潮澎湃,東三省留下很多線索,當年侵略者占領那片土地十五年,不知道多少寶貝被搶奪,戰敗後很多帶不走,就地掩埋也不願意留給國人,既然如此,那讓自己親手找回來!
這讓聞一鳴對尋寶信心十足,有亂世遺珍錄提供線索和範圍,噬金蠱鎖定最終位置,一擊即中,彈無虛發。
“下個目標,張少帥遺寶,定遠齋!”
聞一鳴整理好計劃,這次目標是東三省,張少帥家鄉,少帥的古代書畫收藏開始於上世紀的20年代初期,在東北主事軍政之餘,曾經常到京津地區書畫店和古董鋪來尋古。
1924年秋,他在京城某家書店的舊紙堆中偶爾發現一軸古畫。因年代久遠,畫麵汙跡斑斑。但依稀可見所畫的是一鬆一楓,樹下有老者,手提竹籃,筆墨精湛,應是名家之作,但畫上未署名款。
店主並不認識他,見客人對此畫觀賞仔細,且有購買意願,即開出高價。張少帥並不與之還價,毅然重金購下。後請一位知名的鑒賞家鑒定,發現竟然是南宋名畫家李唐的真跡,堪稱國寶。
自此之後他對書畫收藏興趣一發而不可收拾,把帥府內的書畫藏處名曰定遠齋,表示自己有誌向高遠之意,從而開始瘋狂收藏古玩字畫。
上世紀30年代,張大千在琉璃廠偶然見到清代名畫家華嵒的山水真跡,心醉不已。可當時標價四百大洋,因囊中羞澀,就與店主商量,留此畫三日,切勿售於他人。
店主答應請求,三日之後,張大千借得購畫錢款再到店中,而店主卻告知已為張少帥以六百大洋購去。張大千遂不作他想,但是鬱鬱不樂多日。
一九六二年八月,張大千回寶島舉辦個人書畫展,展覽結束之後,精心繪一幅巴西山水圖托人轉贈與張少帥留念。就在他準備離開在機場候機時,忽接對方托人送來一畫軸。竟是他在三十年前欲購而未得的華喦山水圖,不禁感係萬端,呼為知己。
後來張大千定居寶島,與二張多有翰墨交往,關係甚密,也是收藏圈一段佳話。
可惜好景不長,當時關東軍占領大帥府後,有些將領欲私吞定遠齋的書畫收藏。但關東軍司令本莊繁卻命人將在大帥府所搶掠的錢物與書畫,造冊裝車運往京城,送交張學良本人。
看似好心,其實用意異常陰險,若張少帥收下,則他在民眾中的形象將十分不堪,變成重財輕義,薄情寡義的賣國賊。
好在他識破詭計,命他們將財物與書畫仍然運回大帥府,據傳火車返回時途徑山海關,曾遭車站上的日偽守軍洗劫。但定遠齋書畫藏品絕大多數後被追回,收藏於偽奉天博物館中,但仍有小部分書畫不知去向。
流失的包括王獻之《舍內帖》、李昭道《海市圖》、董源《山水卷》、郭熙《寒林圖》、宋徽宗《敕書》、米元暉《雲山圖卷》等國寶重器。
剩下的還有趙孟頫、吳鎮、王蒙、文徵明、沈周、唐寅、仇英、“四王吳惲”、石濤、八大山人等精品力作。後來收藏於奉天博物館中的藏品,在戰爭即將勝利之前,又被日偽人員搶劫一空,許多藏品不知所蹤。
聞一鳴不由感歎,東三省真是好地方,不隻是定遠齋,還有另一個重要人物曾經流放那裏,那就是末代皇帝,溥儀。
近代史上最為慘痛的國寶流失,就發生在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期間。他以賞賜其弟溥傑為名,將1200餘件曆代書畫珍品盜運出宮。
這批書畫從此踏上顛沛流離之路,從京城醇王府至津港張園、靜園,再隨溥儀到東三省,成為偽滿洲國的藏品,並隨著1945年偽滿洲國的覆滅而又一次遭逢劫難。
後來溥儀自己回憶,戰亂期間宮內太監們的盜竊幾乎從沒間斷。就連他大婚的時候,剛剛行過婚禮,皇後鳳冠上鑲嵌的珍珠、寶石、玉翠竟然被全部換成贗品!
後來他正準備整肅內宮,清點庫房,查禁偷盜。可計劃還未實施,藏有無數珍寶的建福宮就突然起火。大火燃燒一夜,建福宮院內的亭台館閣全都化為灰燼,無數珍寶秘籍也都灰飛煙滅。
經過那次以後,他徹底想開,自家寶貝與其讓奴才盜走,還不如自己動手!從1922年7月,溥儀開始以各種名義賞賜其弟溥傑,趁溥傑每天上午進宮伴其讀書之機,將珍貴的宋元版善本書偷運出宮。
溥儀被逐出宮後,先是居住於其父載灃醇王府,被盜出的書畫、古籍,就存在醇王府中。後逃往津港,除居住的非常豪華,在吃穿方麵也是非常講究,專門請廚子做飯。
皇後婉容還會抽大煙,穿民國時期最流行、名貴的衣服,後來又把從宮中盜出的文物被分裝成七八十個大箱,通過鐵路運抵津港英租界。為了維持奢華生活,開始通過各種人物搭橋,出賣盜運出宮的字畫。
偽滿洲國遷往通化,慌亂中溥儀挑選部分名畫倉皇逃竄,其中就有唐周肪《簪花仕女圖》、五代黃筌《寫生珍禽圖》、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但大量書畫則被留在偽皇宮,遭到看守偽軍的哄搶,許多珍寶因此下落不明。
島國投降後,溥儀再次出逃,當他準備逃往蘇聯時,在飛機場就被蘇聯人抓住,截獲他攜帶的珍寶。蘇聯人以為箱子裏裝的是龍袍,當箱子打開時,所有在場的人都目瞪口呆。
箱子裏滿滿都是價值連城的珍寶,那些是溥儀留下最後的兩個箱底,每件精挑細選,精品中的精品。無恥的他為尋求政治避難,能留在蘇聯,於是把這些珍寶作為開路先鋒,用來討好蘇聯軍官。
以至於溥儀後來被押解回國,身上空空如也,沒剩任何寶物!可見多少國寶流失民間,估計連他自己都數不清!
“去東北!”
整理完所有線索,聞一鳴心潮澎湃,東三省留下很多線索,當年侵略者占領那片土地十五年,不知道多少寶貝被搶奪,戰敗後很多帶不走,就地掩埋也不願意留給國人,既然如此,那讓自己親手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