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修整讓聞一鳴幹勁十足,已經慢慢喜歡上尋寶的刺激,想想無數寶藏在未來等著自己,意氣風發。


    “下一步,打土匪!”


    民國四公子,六大收藏家已經搞定,聞一鳴重新整理線索,把目標定在戰亂活躍的土匪身上,第一個就是黨玉琨,跟孫殿英齊名的盜墓大王。


    他可謂破壞周秦文化的千古罪人,同時堪稱與孫殿英、李品仙齊名的民國三大盜寶梟雄。


    早年腳部受傷故走路時一隻腿跛,故被當地人稱為黨跛子。家境貧寒,後來在京城和陝西古董商店裏當過學徒,後來變成北部一帶的著名刀客。


    革命時投靠鳳翔地方軍閥,曆任排、連、營、團長。後任精國軍第一路第三支隊司令。盤踞鳳翔,儼然自成獨立王國,其部隊紀律廢弛,苛索強搜,殺人越貨,橫行一方,民無寧日。


    黨玉琨本人惡習俱全,生活墮落。他的小老婆黨彩霞,外號小白鞋,衛隊營營長,招搖過市,作威作福。


    他還先後派其部下,大肆盜掘西府一帶古墓葬,竊掠了大量珍貴文物,據為已有,供其揮霍,當地百姓無不恨之入骨。


    為擴充地盤和軍事實力,親自當盜寶總指揮,勾結地方鄉紳楊萬順動用千人民工對鬥雞台的秦漢古墓群進行了大量盜掘。盜取很多青銅器和玉器,其中以西周夔紋銅禁和珂尊最為著名和珍貴,致使國寶流落到海外。


    戰死後被繳獲盜掘的西府珍貴文物近百口大箱,其中有周代大銅鼎、秦穆公時的車、蓋、碗、盤、金馬駒、如意石等。後來這批珍貴文物,除少數為部分將領據為己有外,大部分流失民間,不知所蹤。


    按照焦家多年追查,寶藏有兩個主要線索,首先宋哲元是馮玉祥手下西北軍五虎之一,他比黨玉崐聰明,知道不能吃獨食,在擊斃黨玉崐,查抄他的寶物後,便采取孫殿英的行賄手法擺平各方。


    宋哲元將寶物偷移到津港,存放於英租界家中。此後開始緊張秘密的售賣活動,國內外的古董商大肆套購、輾轉倒賣,盜出寶物很快流散海外。


    可黨玉崐能稱霸一方,並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守財奴,在寶物處理上,頗費心思,真可謂狡兔三窟。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他自然知道很多人覬覦寶物,在積極尋找買主的同時,先後多次召集心腹賀玉堂等人密議處理辦法。最後商定將部分寶物埋藏起來,時間大約在1927年的冬季,一個不被人注意的雪夜。


    黨玉崐藏寶的詳細經過,賀玉堂在1949年解放後有過回憶,埋藏寶物的行動是在某個大雪紛飛的深夜裏秘密進行。


    參加人員除黨玉崐、賀玉堂二人之外,另有黨玉崐最信任的一名貼身衛士。埋藏地點便由這名衛士指引,定在一處空院子內的防空洞中。


    防空洞長約百米,順漫道下去,在最深處洞壁上再鑿暗洞,將鬥雞台所盜獲最值錢的寶物,大銅禁等十件珍貴器物連同不少金銀重器,全部藏儲於此。天快亮時黨玉崐命令兵士將這處防空洞用土全部填實,不留絲毫蛛絲馬跡。


    黨玉崐死後,這批寶物的下落不明,連賀玉堂也找不到防空洞,變成西南境內最神秘的藏寶地,至今也沒有人能發現在哪?


    “出發!”


    聞一鳴意氣風發,帶著眾人直奔目的地,沒有在城市停留,直接找到當年防空洞大概範圍,讓金寶開始尋寶。


    當年宋哲元也不傻,指示手下在鳳翔城內四處尋查,還抓捕參與寶物整理的鄭毓文,但黨藏寶時並沒有讓對方知道,被逼之下,隻得胡亂指點,四處挖掘,白費很多力氣。


    幸好在城內一魚姓住戶的石榴樹下,挖出一個特大銅鼎以及其他器物,這才暫時了事。


    防空洞肯定還在附近,隻不過具體位置當年所有人沒有發現,讓寶藏殘留下來。金寶每天吃飽喝足,感應力提升,眾人開車圍著方圓百裏轉一圈,終於發現目標。


    “東周青銅編鍾,六十三個銘文……”


    “東周史頌鼎,四十六個銘文……”


    “西周獸麵奎龍方尊,三行銘文……”


    “西周羊首尊,四行五十六個銘文……”


    “夏青銅鼎,九行一百一十個銘文!”


    聞一鳴滿臉震撼的看著十個青銅重器,絕對國寶,上麵密密麻麻都是銘文,青銅器隻要出現銘文必是精品,超過十個就是國寶。


    眾人把青銅器和金器搬出來,放上車,幸虧悍馬夠大,聞一鳴最後發現一塊奇怪石頭,上麵的印記似乎是用鋒利銳器刻畫,有7~8厘米深、5厘米寬。


    印記所刻的都是方方正正的橫和豎,這些橫和豎組成了幾個大小不等的矩形。這些印記雖然樣式古樸,但既不像篆文,也不像金文,近觀整個圖形,不像是什麽文字,反而比較類似於房屋平麵設計圖。


    “難道是項羽的十二金鑼!”


    腦中閃過念頭,很不可思議,當年楚霸王項羽滅秦皇宮,搶走驪山行宮無數奇珍異寶,最後下落不明,隻留下一個傳說。


    當年項羽與叔父項梁用12麵金銅鑼,鳴鑼教戰,習武練藝。這12麵金銅鑼精工細作,別具一格。分別用80%的黃金和20%的黃銅合鑄,鑼大如輪,聲宏音清,背麵鑄有12生肖圖,價格不菲。


    離開之際決定將12麵金銅鑼留給項裏。於是命令士兵深夜在項裏草灣山附近挖坑藏鑼,然後又在草灣山上鑿下了字符。如果誰能認得此字,便能找到那價值不菲的12麵金銅鑼。


    民間更傳言這十二金鑼就是打開項羽寶藏的鑰匙,這段野史流傳兩千多年,就連亂世遺珍錄都沒有記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鼻尖上的寶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玩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玩居士並收藏鼻尖上的寶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