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鳴站起身,走到黑虎麵前,嚴肅道:“既然如此,咱們就是自己人,不過你們的身手還不行,我會讓柳大通鍛煉鍛煉你們,盡快提升實力。”


    “不服氣?”


    聞一鳴看著飛刀幾個人憤憤不平的表情,對柳大通笑道:“要不你活動活動?”


    柳大通嘿嘿一笑,對著黑虎幾人道:“別說我欺負你們,一隻手,你們隨便上!”


    此話一出,誰能忍得了?幾個人嗷嗷的衝上去,不到兩分鍾,全部倒地不起,還數黑虎強點,撐了二十多秒。


    聞一鳴看著幾個人麵色通紅的表情,笑道:“平時多跟人家學學,不服高人有罪,大通,剩下的交給你。”


    自己轉身上樓,既然要接納黑虎團隊,那就要給個下馬威,打壓打壓他們的傲氣和小心思。隻要好好幹,好處少不了,無論是錢財還是實力,自己都能給。


    繼續研究線索,把目標鎖定第三個盜墓軍閥,李品仙,相比較孫殿英的高調,他算是悶聲發大財的聰明人。


    1932年壽縣發生嚴重災荒,地方紳士認為,李三古堆絕不是尋常土堆,其中必有古物,都主張將那古堆開挖,如果能挖出古物賣得錢財,即可作為救災之用。


    當地的聯保主任和眾保長等遂發動居民數百人前去開挖,果然挖出大大小小3000多件古物,大的每件重達數百斤,有的上麵還有大小不同的浮雕的龍紋。


    把這些古物運到金陵出售時,經專家鑒定,才得知是楚懷王大墓。當時李品仙的第十一集團軍駐紮在附近,當時壽縣專員馬及第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千方百計地討好李品仙。


    了解到李喜歡古董,便投其所好,把挖掘楚懷王墓的經過向李匯報,並稱李三古堆還有不少古物,應趕緊派人去挖。


    第二天就率領三個運輸連到達古堆,決定先將四周濠塘裏的水車幹,再動工開挖。向當地農家借來十多架水車,連續車了一個多月才將水車幹。


    水幹後,濠塘裏的泥土成膠泥,無從下腳,隻好爬到古堆頂上動工。挖了一丈多深時,見到下麵的土層好像鐵砂似的,非常堅硬。


    又挖了一尺多深,見到下麵淨是些像白泥一樣的土,但絕不是普通白泥,可能是人工製造過。土的膠性很重,挖出時很軟,經風吹幹後相當的硬,用手指一撚,便成了粉末。


    棺材周圍有約三丈長兩尺方的木條一百多根,剛挖出來時,木條都是軟的,用手指一按,便有很深指痕,經風吹後,便相當的堅硬,不太鋒利的鋼鋸鋸不斷,不太鋒利的斧子也砍不動。木條的顏色是板栗色的。它們堆成約兩米高,排列成大小不同的十字方格。


    黃腸題湊,隻有王侯級大墓才能擁有的級別!


    棺材放在木條中間的大方格內,周圍很多小方格內,放有銅鐸三十餘個,每個重約二三斤。


    還有許多顏色鮮麗的紅紅綠綠的寶石七十餘塊,每塊長約八寸、寬約三寸、厚約一寸五分。幾隻大銅碗、大銅瓢和不知名的奇形怪狀的古物二三十件。


    棺材前麵有銅鼎三隻,每隻重約二三百斤,鼎腳鑄有浮雕的龍頭,鼎的四周也鑄有浮雕的龍。兩側兩隻大台燈,每隻重約百餘斤。


    棺材前的正中,放有一把銅寶劍,長約三尺,劍柄上也有浮雕的龍,擦去劍上的泥土,光彩仍然耀目,非普通寶劍所能比擬。


    非常鮮豔的象圓球樣的綠色翡翠一個,直徑約有一尺,上麵雕有花紋。


    所有銅鼎、銅鐸、燈台等銅器中,均含有金子成分,晚間都發出點點星光。


    棺材是朱紅色的,色澤鮮豔如新,長約九尺,高約三尺寬也約三尺左右,上麵及四周都飾有浮雕的龍。


    這些古物運到壽縣集團軍總部,李品仙非常喜歡,派心腹偷偷把寶貝運回老家,秘密藏起來,後來戰死,下落不明。


    第二天出發,直奔李品仙老家,這裏是小縣城,幾十年過去,物是人非,早就沒有任何線索留下。


    沒辦法,隻能讓金寶碰碰運氣,開車來到一處荒山野嶺,真有發現。


    “這是楚王劍?”


    聞一鳴剛打開寶箱,寒光一閃,裏麵居然有把寶劍。令人炫目的青銅劍長三尺,寒氣逼人。劍首外翻卷作圓箍形,內鑄有極其精細的十道同心圓圈,圓箍最細的地方猶如一根頭發絲。後麵鑲有綠鬆石,散發出幽幽的寒光。


    “讓我試試!”


    柳大通見到神兵利器十分興奮,接過挽幾個劍花,撿起一片落葉,往天空一扔,寒光閃過,一分為二!


    隨手拿起一根拇指粗的鐵棍,用力一砍,輕輕鬆鬆,削成兩斷。驚喜道:“好劍,吹毛利刃,削鐵如泥!”


    聞一鳴翻開箱子裏的金銀珠寶,好像再找什麽東西?突然神情巨震,驚喜道:“哈哈,果然在這裏。”


    說完拿出一顆碧綠色圓球,上麵雕刻花紋,興奮道:“夜明珠!”


    “真的假的?”


    “這真是夜明珠?”


    “不會是慈禧那個無價之寶吧?”


    眾人趕緊圍觀,看著手裏不太起眼的珠子,不敢相信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無價之寶,夜明珠。


    “通常情況下所說的夜明珠是熒光石,某些發光物質經過幾千萬年,由最初火山岩漿噴發,到後來的地質運動,集聚於礦石中而成,經過加工就是人們所說的夜明珠。”


    聞一鳴好笑的站起身,解釋道:“能發光的東西很多,杜陽雜編記載唐代宗寶曆元年,南昌國獻夜明犀,就是犀角會發光。植物界也有能發光,如《本草綱目》記載靈芝中木威喜芝、參成芝、七明九光芝都發熒光。”


    “你們說的是隨葬於慈禧嘴中的夜明珠是一塊具有近似球形形態,稱重約787克拉的金剛石原石,當時值1,080萬兩白銀,相當於現在8.1億元。”


    “現在不知所蹤,她的鳳冠上也有九顆夜明珠,八國聯軍入侵紫禁城的時候,敗家娘們從鳳冠上取下四顆送給外國人,求他們退出京城。當時李蓮英不在身旁,叫姓王的宮女送往西門賓館,交與李鴻章派來的人。”


    “六十四年後在普通工人家又裏發現這四顆夜明珠,夫妻都是化工廠的工人。有次搞清潔衛生,小孩子把肮髒油黑的小枕頭拆開準備清洗,發現裏麵有個紅布包,揭開紅布又是層黃布和油紙,油紙裏麵綿紙,包著四顆龍眼大,晶瑩閃亮的夜明珠。至此四顆夜明珠才得以重見光明。”


    聞一鳴把玩著夜明珠,笑道:“這是低配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鼻尖上的寶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玩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玩居士並收藏鼻尖上的寶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