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代是曆史上特殊的亂世,魏是說曹魏,晉就是兩晉。朝廷腐敗,政權更迭,戰亂不斷,饑荒瘟疫頻發。當時百姓饑饉和荒涼,正是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加之社會動蕩、經濟蕭條,甚至出現人吃人的現象。


    許多人鋌而走險,加入盜墓者的行列,後來盜墓發展成為社會風尚,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好像沒盜過墓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


    十六國時的後秦君主姚萇、後燕君主慕容垂等,都是盜墓能手,每到一處,即毀發丘墓,掠取寶物,大肆盜掘,前代陵墓大多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還有陳叔陵,陳宣帝陳頊次子,封為始興王。表麵上看來,文質彬彬,入朝時在車馬中總是執卷讀書,還高聲朗誦,一副書生模樣。


    背地裏卻十分殘暴荒淫,草菅人命,濫殺無辜,好色成性,最喜歡在墳墓中遊蕩,並將死者的屍骨當做收藏品來欣賞把玩。


    常常把陵墓內的珍寶洗劫一空,洋洋得意地回府,有時甚至把所盜陵墓中的屍骨也帶回府懸掛起來作為戰利品。所挖掘的眾多古墓葬中,很多都是名人墓葬,就連東晉太傅謝安的陵墓也沒能逃出他的毒手。


    “這個時期最著名,也是最專業的盜墓者出現,曹操,將盜墓專業化,甚至產業化而聞名。在軍隊中設置專門的軍官負責盜墓,還形象地給他們取了名字——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


    “經常親臨盜墓現場,指揮盜掘,手下專業盜墓者發掘的最大墓葬是邙山西漢梁孝王劉武墓和其妻李王後墓,獲利無數。據說僅此一次盜墓,便解決了曹操手下十幾萬軍隊三年的開支,堪稱是盜墓史上最專業的盜墓者。”


    “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考古工作者對漢梁孝王墓群進行保護性發掘,在這個三國時代就被盜過的墓群中,仍發掘出了金縷玉衣、大型玉璧等珍貴文物幾萬餘件,許多文物價值連城。”


    “這個家夥臨死前防止別人盜自己的墓,一定說要薄葬,意思就是你們盜墓,也盜不到什麽。還弄出什麽七十二疑塚,現在都無法確定真正曹操墓在哪裏?”


    眾人在金寶的帶領下進入荒山野嶺,找了一天才有發現,挖出兩平米見方的坑,裏麵還有已經腐朽的木箱碎片。


    “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


    聞一鳴用清理幹淨石牌,呈圭形,上部尖狀,在上部中間部位有孔,孔中有銅環,環上拴著一條做工精美的銅鏈。


    石牌上所記載的內容除包括魏武王常所用幾個字外,還有一個形容詞挌虎,然後就是武器的名稱,如“大戟”、“短矛”、“大刀”之類。


    “真是曹操墓!”


    聞一鳴很意外,沒想到這裏居然真找到曹操之墓,應該是七十二疑塚之一,屍體不在這裏,隻有些簡單隨葬品。


    “這裏還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


    黑虎拿起石枕放在地上,聞一鳴笑道:“曹操有頭痛病,這個石枕應該是生前常用,將石枕在開水中加熱後,放在脖子後熱減痛。當年華佗就是因為不願意給他開顱手術,才被殺,導致一代神醫隕落。”


    “先生,魏武王是曹操,那格虎是什麽意思?”


    看著黑鳳迷惑,聞一鳴分析道:“按照我的猜測,格虎其實為北方方言,魯西地區,形容人勇猛就說這個詞。“格”是“格殺勿論”的格,意思明確;虎,是“五虎上將”的虎,形容人或事物的凶猛強悍。五虎上將,這個成語也好像來自三國時代。”


    “至於大戟,應該是表明曹操力氣非凡。戟,是一種在發展到三國非常成熟的武器,項羽精通十八般兵器,其中獨愛百兵之霸——戟!”


    “傳說項羽起兵之前會稽郡曾天降隕石,項梁私下請當地鑄造兵器的名人們來用此石取鐵為項羽鍛造兵器,經九天九夜終鍛成一杆巨型虎頭盤龍戟,長一丈二尺九寸,重129斤,僅杆就有碗口般粗細,項羽為其起名曰鬼神。”


    “此戟常人需兩人齊力方可抬動,然項羽天生神力使此戟隻用單手,後來更自創出一套無敵的招數——單手十八挑!”


    聞一鳴看著地上幾個石碑,笑道:“這就是給曹操吹牛逼的東西,沒什麽大用,說起曹操墓,前年在我老家也發現一個,裏麵也出土過同樣的石碑,還有三具屍骨。”


    “在墓室清理當中發現有人頭骨、肢骨等部分遺骨,專家初步鑒定為一男兩女,其中墓主人為男性,科學認定年齡在60歲左右,與曹操終年66歲吻合,就說是曹操的遺骨。”


    “然後學術界一片嘩然,有說肯定是,有人反駁提出質疑,最後文物局還是確定是曹操墓,到現在還有爭議。”


    聞一鳴擺擺手,把清理出來的石碑和鐵片打包帶走,不管是不是曹操墓,這些東西也算收獲,帶回去讓專家研究。


    看來這裏沒有其他寶貝,隻能開車離開,曹操不愧是千古梟雄,活著不知道挖過多少人的墓,為了讓自己死後不暴屍荒野,幹脆輕裝下葬,明明白白告訴你們——老子什麽都沒有!


    然後東邊挖個坑,西邊動動土,天南海北不知道弄了多少這種假墓,讓你們挖?


    眾人開車回到長安附近,找尋下個目標,董卓!


    董卓為人極為殘暴,縱兵大肆誅殺劫掠,到處都是一片淒慘的景象。天下各路諸侯都對董卓的專權極為不滿,便商議討伐。


    漢獻帝元年,袁紹帶領全國各路諸侯興兵討伐他。董卓並沒有因此而著急,因為他手裏還攥著一張王牌,漢獻帝。


    挾獻帝以令諸侯,各路諸侯為皇帝的安危不敢輕舉妄動。董卓還強迫漢獻帝下詔自遷都長安。次年,董卓自稱太師,專權到極點。


    為籌集軍餉,董卓便肆無忌憚開始盜墓,執行者就是手下第一大將、義子呂布。在所盜的諸多陵墓中,規模最大,珍寶最多的還是漢武帝劉徹的茂陵。


    據說呂布盜茂陵時,董卓曾交付其一個秘密任務,那就是要其留心尋找茂陵墓中的秘方妙藥。原來董卓有個孫女,名叫董白。此女長得花容月貌,且生性乖巧,甚得董卓喜愛,被視為掌上明珠。


    十歲時董卓就封她為渭陽君,並為其舉行盛大儀式。儀式舉行時,董卓特命兵士搭起了寬6米多、高2米的高壇,董白坐著顯貴的軒金華青蓋車,由大批官員簇擁,登壇受封,好不隆重。


    但可惜的是,董白是個啞巴,董卓十分憂慮,曾廣延天下名醫為之醫治,均未見效。後來聽大臣說,漢武帝劉徹一生敬神尋仙,熬煉仙藥,其陵中也許會有專治啞巴的靈丹妙藥。於是把這個任務交給呂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鼻尖上的寶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玩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玩居士並收藏鼻尖上的寶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