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天成聯係翟建民,對方答應介紹資深藏家,相約後天在港島見麵。聞一鳴又讓耿寶昌聯係敏求精舍的幾個朋友,最好能一次見見,以後長期合作。


    畢竟現在鳴遠齋還沒有正式展出,聞一鳴的名氣還僅限於國內,有權威大家介紹分量更重些。當然等博物館開幕以後,自然名聲大噪,到時候肯定是圈裏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第二天眾人直飛港島,見到翟建民,對方很熱情,作為資深掮客消息最靈通,知道聞一鳴現在的身份和實力,以後絕對是大金主,巴不得多多拉進關係,長期合作賺錢。


    “先生放心,葉成耀老爺子正好明天上午有空,約咱們一起喝早茶。”


    翟建民給聞一鳴滿上茶,熱情道:“當年港島回歸前,人心思動,移民和打算移民的不在少數。那時候的收藏界,有些收藏家已經把藏品打包裝箱,準備運到國外。當國家文物局局長率團訪問,徐展堂便邀集敏求精舍同仁主動邀約,請局長與同行去敏求精舍會舍做客。”


    “徐展堂直接向張德勤詢問,回歸後內地實行的《文物保護法》會不會延伸到這裏?文物還能不能自由出境?得到領導的明確答複,廣大收藏家才安心發展,阻止一次文物外流的惡劣後果。”


    翟建民笑道:“我也是努力到去年才能成為敏求精舍的名譽會員,還不是正式!已經算是比較年輕的人,資曆最淺,不過已經很滿足。”


    “老一輩的收藏家逐漸老去,後人喜歡收藏的不多,手裏藏品麵臨青黃不接的重要時刻。真要等到那一天,竭盡所能把重要的收藏都拍回來,永遠的留在故土。”


    聞一鳴點點頭,這個也是自己努力賺錢,提升名氣的主要原因。當年仇焱之過世後,收藏由蘇富比先後進行兩場專拍,引發競價高潮。專拍的明宣德青花團鳳紋棱口洗、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紋碗、明成化青花梵文酒杯、明宣德白釉碗等,大大小小多件明代精品官窯,被敏求精舍其他資深會員購藏。


    葉義醫生去世後不久,蘇富比也舉辦專拍,這些藏品包括明朝早期瓷器、青銅器、竹雕、犀角、宋朝畫冊等,如一件明成化纏枝蓮紋碗以148.5萬港元高價拍出。其中有不少拍品都是由敏求會員購買的,天民樓主葛士翹就買下一件明永樂青花花果紋大盤。


    在這裏藝術品市場成交的很多天價藝術品,很多都是敏求精舍會員委托經紀人低調購得的。為了把國寶重器留在故土,收藏其實全靠緣分,這點聞一鳴深有體會。


    是你的,肯定就是你的。如果緣分不到,無論如何也會失之交臂,這就是收藏的魅力。


    當然人各有法緣,所以能整體拿下資深藏家的畢生收藏才是最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審美水平很高的藏家,本身已經形成體係,經過多年研究,去偽存真,大浪淘沙留下的必然都是有代表性的精品力作,這種收藏才最有傳承價值。


    當然最根本的條件就是有錢,很多很多的錢!


    聞一鳴最感興趣的自然是家具頂級藏家,攻玉山房主人葉承耀醫生,敏求精舍兩屆會長,30多年前已在收藏界享負盛名,其頂級明式家具珍藏更是蜚聲國際。


    他的黃花梨及明式家具藏於1980和1990的黃金年代,高質且精罕,係列齊全,更得明式家具之父王世襄先生親臨鑒定及認可,並賦贈四絕句詩表揚。


    葉醫生的明式家具,幾乎全數購自嘉木堂,伍嘉恩是全球知名的明式家具專家,有黃花梨皇後的美譽,其深厚的専業素養和審美觀,得到海內外藏家,學者以及博物館專家的一致好評。


    她和王老關係深厚,一直視王老為偶像和師傅,自己也算繼承明式家具的大旗,讓古典家具的魅力傳揚四海。”


    聞一鳴對於伍嘉恩很尊重,王世襄是第一個讓世界了解明式家具之美,而伍嘉恩是真正把明式家具推向國外的人。每年蘇福比都有嘉木堂的專場,去年十幾億高價成交,可見明式家具的吸引力。


    第二天一大早,翟建民就接上聞一鳴和淩天成,去找葉成耀吃早茶,來到一個小茶樓,見到已經八十多歲的葉老。


    “來,邊吃邊聊!”


    葉老很清瘦,精神很好,看見聞一鳴直接讓坐下,邊吃邊聊。


    “耿老專門給我打電話,說是見過最厲害的年輕人,自古英雄出少年!”


    聞一鳴趕緊客氣,對於真正的收藏大家,他很是尊重敬佩。家具是自己的短板,需要大量從外界補充,葉成耀和伍嘉恩是關鍵合作對象。


    “明年是我從醫的第50年,作為一個皮膚科醫生,很多人問我為何會愛上收藏?”


    葉成耀點上特色早茶,讓大家邊吃邊聊,笑道:“對收藏的愛好是受家族的影響,我五叔父過世,從叔父那裏繼承了古玉收藏以及攻玉山房的齋號。憑借叔父留下的一批古玉,我得以加入敏求精舍,後來兩度成為該團體的會長,收藏一發不可收拾。”


    葉老對聞一鳴第一印象很好,通過耿寶昌才知道國內居然出現如此厲害的高手,不但是擅長尋寶,本身還是香道大師。


    “我不是徐展堂那樣的大土豪,隻是個醫生,手裏資金有限。隻能選擇喜歡的門類,結果一收藏就是幾十年,現在手裏有上百件明清家具,自己也不舍得用。隻能租個恒溫恒濕的倉庫,好好放著寶貝。”


    三個人有說有笑,葉老也善談,也沒有架子,很有修養。


    無論是馬定祥、耿寶昌,還是吳掌櫃、葉成耀,聞一鳴發現真正大家都很平和低調,文人風骨很值得敬佩,估計這才是人家能走到今天的最大原因。


    “太震撼了!”


    聞一鳴剛走進倉庫,一陣沁人心扉的清香撲麵而來,黃花梨的花香,那種感覺真爽!


    巨大的倉庫擺著上百件明式家具,各種類型都有,簡約大方,讓聞一鳴震撼不已。


    “1985年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賞》在三聯書店發行,當時還舉辦一個小展覽,我因此認識王世襄。”


    “當時香港有很多家具藏品,相比瓷器來說價格還不算高,這就是我第一件收藏,黃花梨攢靠背圈椅,在1988年向伍嘉恩購買,她家具的店名嘉木堂也是由王世襄所起。”


    葉老今天很高興,難得見到年輕一輩的收藏家,聽說聞一鳴還要建立博物館,開始講述他的藏品。


    “我所藏的95%家具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購自嘉木堂,那會兒正是收藏明式家具的黃金時期,藏品質量精罕,係列齊全,且價格都不高。”


    “自從踏入這個領域後,便一發不可收拾。1988年到1991年的三年時間,幾乎投入全部時間和積蓄,收藏68件以黃花梨為主的明式家具。”


    “1987年伍嘉恩收藏一件黃花梨衣架,三年後出讓給我。2002年我通過佳實德出售這件衣架,竟又被伍嘉恩競得,而之後我對它念念不忘,於是又從伍嘉恩手上再次回購這件衣架。”


    葉老摸著衣架,感歎道:“這就是你和藏品的緣分,割不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鼻尖上的寶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玩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玩居士並收藏鼻尖上的寶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