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田農襄長長吐出一口濁氣,緩緩睜開眼睛時,屋內或坐或站著四五個人。
穆然見此,田農襄吃了一驚,這些人何時來的自己一無所知。晃了晃腦袋,定下神後,方才辨清對麵坐著族長。
田農襄連忙從榻上下來,規規矩矩向族長行了禮,詫異地問道:“找我有事?”
族長嗬嗬一笑,“你小子不錯,可以進密地了。”
田農襄一愣,“你不是說……”
“哈哈……”族長笑著道,“可知你已將吐納之法運轉了多久?”
田農襄搖了搖頭,他的確不太清楚
“十九個時辰!”族長興奮地說道。
田農襄心頭一震,沒敢相信,詢問地看了看族長又望了望周圍的人。
族長微笑著點頭道:“還記得那天所說的至寶麽?你有機會參悟了。”
自從族長那天給他講過族內的事情後,他多少有些期待那方所謂的“至寶”,雖然其中暗藏危險,但依舊沒能擋住好奇心的誘惑。突然聽得族長此言,心中反倒尤為的平靜,看了看四周的人,問道:“真的?”
“如何有假。”族長盯著他,“族內五六歲前能有機會臨摹此報的僅你一人。”
田農襄聞此,心中暗自尷尬,什麽五六歲,到底有多大年齡連自己都說不清。
還沒等田農襄回過神來,老子一臉嚴肅地說道:“見得至寶,要好生臨摹,悟得越多對以後的修為越是有益,若能像老祖一般,乃我族之幸。”
田農襄又長長地“哦”了一聲。
周圍幾個人見他一臉滿不在乎的表情,覺得有趣,有人摸他腦袋有人捏著他的小臉逗弄。
族長擺手示意他們退後,滿麵嚴肅地說道:“孩子,千萬記得不可強求,若參悟受阻就及時停下,若不然……”
“不然怎樣?”田農襄急切問道。
“近幾百年來,因臨摹而隕落或走火入魔的族人不下千人。”族長沉聲道。
族長曾給田農襄講過此事,再次聽聞,心中仍舊咯噔一下。暗想,難怪此族如此弱小,僅這東西就田農氏搞殘了。若與誰有仇,給他就是,不肖幾年就能把他們搞趴下。族長吹噓的天花亂墜,還拚死拚活護著,多此一舉。田炎兩國不來搶是他們的造化,隻要是個正常人,隻要腦袋瓜沒被門擠,隻要神經不間歇性錯亂,都不會把這東西搶到手裏把自己往死裏禍害。如此看來,田炎兩皇絕對算是聰明人。想到此,田農襄突然覺得族長的腦袋或許是被門擠過,這麽大年齡竟然傻的可愛。
待人群散去後,田農襄還在揣摩族長所說的那塊至寶。依那老頭所言,那東西應該強的離譜,可族內臨摹過的人那麽多,真正強大的卻少的可憐;況且那東西還極凶險,修煉過的不是死掉就是瘋掉,如果僥幸活下來的,還隻是學了些皮毛,能不能變強大依舊是個未知數。
“婆婆見過至寶嗎?”田農襄仰著小臉問餘婆。
“我隻是田農氏的族仆,如何有機會見到?何況那至寶對人的資質要求極高,不是上上之人,縱是見到也難有收獲,甚至頗有損傷。”餘婆一邊忙著手中活計一邊說道。
田農襄扭頭看著在一旁抓耳撓腮寫字的田農彥問道:“你見過嗎?”
田農彥一愣,小臉一紅,搖了搖頭,答道:“聽說我父親見過。”接著就又沉默了。
“你父親?”田農襄心頭一震,幾個月來,從來沒有提到過自己的家人,隻知道他的父母早亡,是餘婆把他養大的。此刻,他突然提到“父親”,田農襄不知為何,心中咯噔一下。
“聽婆婆說,我父親就是臨摹至寶才隕落的。”說完,田農彥深深地埋下頭。
田農襄不忍追問,抬眼看著餘婆征詢。餘婆此時已停下手中的活計,輕輕地點了點頭,然後**著田農彥的頭答道:“彥仔是個苦命的孩子,父親隕落後,母親沒多久也病亡,哎!”她重重地歎了口氣,沒再說話。
田農襄伸手抓住田農彥的胳膊握了握,“我也一樣。”
田農彥穆然抬起頭,眼眶閃著淚花。
田農襄心中一陣酸楚,他明白眼前這個清瘦少年的心境,因為自己也曾有過。“一切都會好的。”他說的很真摯,可在餘婆和田農彥聽來卻並不是那個味,因為在他們眼裏,田農襄隻是一個四五歲的嬰兒,一個嬰兒突然說這麽一句與年齡不相稱的話,令人有種莫名地別扭。
良久之後,餘婆方開口問道:“孩子,想不想聽關於至寶的傳說?”
田農襄連忙點點頭,一旁的田農彥也瞪大眼睛湊到跟前。
“據聞那至寶乃太古大能取精鋼黑玉鍛鑄成碑,融天地之精華,又將終生所悟臨摹其內,名曰太古玄經。然此碑平常晶瑩剔透、平滑如鏡,並無一字,常人難窺經文,因稱之謂無字碑。唯上上之才,方可略窺一二。傳言那經文玄妙,又與現今修煉體係有別,有根基之人若強行臨摹,十之八九會身死道消,因此,當世至強者雖然饞涎,卻也無意爭奪。”
餘婆緩緩道來,聽得兩個孩子瞪大了雙眼。
餘婆頓了一下接著道:“然而,毫無根基之人,卻又難以臨摹此經。直到老祖之時,才無意發現頗為平常的吐納之法竟然與那無字碑暗和,方才臨摹一二。”
田農襄大疑:“老祖為何才臨摹一二?”
餘婆笑著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因為老祖發現此機巧之前,他已頗有修為,若強行修煉太古玄經,後果不堪設想。縱如此,也讓老祖受益匪淺,曾一度能和田炎兩人皇對抗。”
田農彥砸了砸舌頭,“這麽厲害?可以往沒聽說過呀?”
“百年前那次大亂,傷了老祖根基,無法再行提升,以至於我族沒落愈甚。”
“難怪武老教我修煉吐納之法,原來用在此處。”田農襄有些明白了。
“不錯,隻有將吐納之法運轉到極致,方可解開那碑文。”餘婆點頭道。
“為何要十歲之前將吐納之法在一個周天內運轉十個時辰?”田農襄仰著小臉問道。
“年齡愈小,修為愈低,碑文的效用愈是明顯。若十歲之後,打下法基,總歸受到限製,況且修煉體係有異,將來成就也是有限。”
田農襄釋然地點了點頭,“也就是說,如果十歲還沒資格臨摹無字碑,打下法基之後再去臨摹也最多如老祖一般。”
餘婆欣慰地笑道:“你這孩子真聰明,與你的年齡一點也不相稱。”
田農襄看了一下田農彥,原本想問他打下法基了沒有。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因為田農彥已經十一歲了,且未能臨摹無字碑,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穆然見此,田農襄吃了一驚,這些人何時來的自己一無所知。晃了晃腦袋,定下神後,方才辨清對麵坐著族長。
田農襄連忙從榻上下來,規規矩矩向族長行了禮,詫異地問道:“找我有事?”
族長嗬嗬一笑,“你小子不錯,可以進密地了。”
田農襄一愣,“你不是說……”
“哈哈……”族長笑著道,“可知你已將吐納之法運轉了多久?”
田農襄搖了搖頭,他的確不太清楚
“十九個時辰!”族長興奮地說道。
田農襄心頭一震,沒敢相信,詢問地看了看族長又望了望周圍的人。
族長微笑著點頭道:“還記得那天所說的至寶麽?你有機會參悟了。”
自從族長那天給他講過族內的事情後,他多少有些期待那方所謂的“至寶”,雖然其中暗藏危險,但依舊沒能擋住好奇心的誘惑。突然聽得族長此言,心中反倒尤為的平靜,看了看四周的人,問道:“真的?”
“如何有假。”族長盯著他,“族內五六歲前能有機會臨摹此報的僅你一人。”
田農襄聞此,心中暗自尷尬,什麽五六歲,到底有多大年齡連自己都說不清。
還沒等田農襄回過神來,老子一臉嚴肅地說道:“見得至寶,要好生臨摹,悟得越多對以後的修為越是有益,若能像老祖一般,乃我族之幸。”
田農襄又長長地“哦”了一聲。
周圍幾個人見他一臉滿不在乎的表情,覺得有趣,有人摸他腦袋有人捏著他的小臉逗弄。
族長擺手示意他們退後,滿麵嚴肅地說道:“孩子,千萬記得不可強求,若參悟受阻就及時停下,若不然……”
“不然怎樣?”田農襄急切問道。
“近幾百年來,因臨摹而隕落或走火入魔的族人不下千人。”族長沉聲道。
族長曾給田農襄講過此事,再次聽聞,心中仍舊咯噔一下。暗想,難怪此族如此弱小,僅這東西就田農氏搞殘了。若與誰有仇,給他就是,不肖幾年就能把他們搞趴下。族長吹噓的天花亂墜,還拚死拚活護著,多此一舉。田炎兩國不來搶是他們的造化,隻要是個正常人,隻要腦袋瓜沒被門擠,隻要神經不間歇性錯亂,都不會把這東西搶到手裏把自己往死裏禍害。如此看來,田炎兩皇絕對算是聰明人。想到此,田農襄突然覺得族長的腦袋或許是被門擠過,這麽大年齡竟然傻的可愛。
待人群散去後,田農襄還在揣摩族長所說的那塊至寶。依那老頭所言,那東西應該強的離譜,可族內臨摹過的人那麽多,真正強大的卻少的可憐;況且那東西還極凶險,修煉過的不是死掉就是瘋掉,如果僥幸活下來的,還隻是學了些皮毛,能不能變強大依舊是個未知數。
“婆婆見過至寶嗎?”田農襄仰著小臉問餘婆。
“我隻是田農氏的族仆,如何有機會見到?何況那至寶對人的資質要求極高,不是上上之人,縱是見到也難有收獲,甚至頗有損傷。”餘婆一邊忙著手中活計一邊說道。
田農襄扭頭看著在一旁抓耳撓腮寫字的田農彥問道:“你見過嗎?”
田農彥一愣,小臉一紅,搖了搖頭,答道:“聽說我父親見過。”接著就又沉默了。
“你父親?”田農襄心頭一震,幾個月來,從來沒有提到過自己的家人,隻知道他的父母早亡,是餘婆把他養大的。此刻,他突然提到“父親”,田農襄不知為何,心中咯噔一下。
“聽婆婆說,我父親就是臨摹至寶才隕落的。”說完,田農彥深深地埋下頭。
田農襄不忍追問,抬眼看著餘婆征詢。餘婆此時已停下手中的活計,輕輕地點了點頭,然後**著田農彥的頭答道:“彥仔是個苦命的孩子,父親隕落後,母親沒多久也病亡,哎!”她重重地歎了口氣,沒再說話。
田農襄伸手抓住田農彥的胳膊握了握,“我也一樣。”
田農彥穆然抬起頭,眼眶閃著淚花。
田農襄心中一陣酸楚,他明白眼前這個清瘦少年的心境,因為自己也曾有過。“一切都會好的。”他說的很真摯,可在餘婆和田農彥聽來卻並不是那個味,因為在他們眼裏,田農襄隻是一個四五歲的嬰兒,一個嬰兒突然說這麽一句與年齡不相稱的話,令人有種莫名地別扭。
良久之後,餘婆方開口問道:“孩子,想不想聽關於至寶的傳說?”
田農襄連忙點點頭,一旁的田農彥也瞪大眼睛湊到跟前。
“據聞那至寶乃太古大能取精鋼黑玉鍛鑄成碑,融天地之精華,又將終生所悟臨摹其內,名曰太古玄經。然此碑平常晶瑩剔透、平滑如鏡,並無一字,常人難窺經文,因稱之謂無字碑。唯上上之才,方可略窺一二。傳言那經文玄妙,又與現今修煉體係有別,有根基之人若強行臨摹,十之八九會身死道消,因此,當世至強者雖然饞涎,卻也無意爭奪。”
餘婆緩緩道來,聽得兩個孩子瞪大了雙眼。
餘婆頓了一下接著道:“然而,毫無根基之人,卻又難以臨摹此經。直到老祖之時,才無意發現頗為平常的吐納之法竟然與那無字碑暗和,方才臨摹一二。”
田農襄大疑:“老祖為何才臨摹一二?”
餘婆笑著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因為老祖發現此機巧之前,他已頗有修為,若強行修煉太古玄經,後果不堪設想。縱如此,也讓老祖受益匪淺,曾一度能和田炎兩人皇對抗。”
田農彥砸了砸舌頭,“這麽厲害?可以往沒聽說過呀?”
“百年前那次大亂,傷了老祖根基,無法再行提升,以至於我族沒落愈甚。”
“難怪武老教我修煉吐納之法,原來用在此處。”田農襄有些明白了。
“不錯,隻有將吐納之法運轉到極致,方可解開那碑文。”餘婆點頭道。
“為何要十歲之前將吐納之法在一個周天內運轉十個時辰?”田農襄仰著小臉問道。
“年齡愈小,修為愈低,碑文的效用愈是明顯。若十歲之後,打下法基,總歸受到限製,況且修煉體係有異,將來成就也是有限。”
田農襄釋然地點了點頭,“也就是說,如果十歲還沒資格臨摹無字碑,打下法基之後再去臨摹也最多如老祖一般。”
餘婆欣慰地笑道:“你這孩子真聰明,與你的年齡一點也不相稱。”
田農襄看了一下田農彥,原本想問他打下法基了沒有。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因為田農彥已經十一歲了,且未能臨摹無字碑,答案顯然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