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大帝鎮壓諸強,端坐在彼岸之橋上,默默等待,似乎要完成與百家諸子的那萬年賭約,等待那神秘的易子降臨。
可惜,他最終還是沒有等到所謂的易子。
陽神世界,有兩個易子,一真一假,其中真正的易子,洪易,已經徹底投入練氣之道的懷抱,成為大羅派的核心弟子,不可能到來。而那位假的易子,虛易,則是被王曉光拉去做了壯丁,正在聖皇“都”手下做苦力呢,所以也過不來。
因此,諸子百家的所等待的易子,似乎已經不可能再出現。
對此,長生大帝也看得透徹,他靜坐在彼岸之橋上,所等待的也並非是諸子百家的易子,而是大羅派之主,那位神秘的武祖。
他相信,那位大羅之主肯定會來,因為起源之地太過神秘,太過重要,這裏是世間萬物的起源,萬千世界的源頭,無論那大羅之主有何目的,都繞不過起源之地。
對於這一點,王曉光也非常清楚,因此他在仙界九重天穩定之後,就出現在了長生大帝麵前,出現在彼岸之橋上麵。
“長生大帝!”
王曉光看著眼前老者,心中閃過明悟,頓時知曉了為何在構建先到九重天時,沒有敵人出現,原來起源之地的敵人都被長生大帝擋下。
他眼中有些驚疑不定,原本他對長生大帝已經高估,但是現在才發現,自己對長生大帝依舊有些低估,他發現眼前的長生大帝,修為絕對不隻是陽神境界,已然成為真仙級強者,甚至比他的仙胎傀儡還要強大,深不可測。
“坐!”
長生大帝坐在那裏,並未起身,僅僅做了一個邀請的動作,示意他坐下。
兩人入座,並未說話,隻是將自己的道果展現出來,坐而論道,以較高低!
兩人的道有些相似,都是走的萬法合一的路子,合三千大道,以證混元。
隻是,不同於王曉光,長生大帝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融合了八十一種法則於己身,非常恐怖。
同樣是神魂鬼仙知道,跟陽神世界鬼仙有所不同的是,長生大帝的大道中,並不缺少法則支撐,乃是實打實的力量,是真正的鬼仙之道,沒有半點的虛浮,沒有半點的空洞,整顆道果宛如仙金鑄,堅不可摧。
王曉光見此,露出惋惜,他發現陽神世界的修行之道,或許並沒有問題,隻不過後來被人走歪而已,將原本的鬼仙仙道,變成了書生的誇誇其談,
當然,也可能是這位仙道創始人在傳道的過程中有所保留,這一點誰都說不清。
王曉光對此並不關心,就算是長生大帝融合八十一種法則,他也沒有絲毫的懼意,因為長生大帝僅僅是將八十一種法則煉化領悟,並沒有將這些法則融合唯一,因此,真要打起來,他與仙胎傀儡聯手,勝負真的不好說。
法則數量上,長生大帝肯定遠遠超過王曉光,但是在質量上,卻是有所不如。
更不要說,王曉光已經將那種就出法則融合為一,化作混元大真氣,如果長生大帝,沒有無上仙術,將他所掌控的法則融合一起,化作攻伐,那麽就算長生大帝的境界更高,最後死的也絕對不是王曉光。
境界歸境界,殺伐歸殺伐,兩者並非一體。
“這就是練氣之道嗎,果然不凡!”
良久之後,長生大帝幽幽歎息,他所修行的,同樣是仙道,但是每個世界的仙道並不一樣,他的仙道,是神魂之道,是鬼仙之道,卻非練氣之仙道。
長生大帝不得不承認,練氣之道,的確比鬼仙之道精妙,尤其是最後開辟洞天之法,更是精妙到極點。
萬千大道,修行到最後,終歸是大道同歸,化做一道。
這一道,有人將其稱為仙,有人將其尊為神,甚至有人將其叫做魔,說成佛,譽為妖,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這一道,就是法則之道,是天地之道。
法則之道,博大精深,無窮無盡,沒有終極,所以仙道演化洞天,神道開辟神國,佛道建立佛國,魔道化為煉獄。
他們都是以自身演化天地,學那天道,借助眾生智慧,積累自身,不斷前行。
陽神世界的陽神,念頭化作世界,化作星辰,同樣是走的這麽一條路,隻不過這條路太危險了,直接將自己的念頭化作天道,稍有不慎就會被眾生意誌同化,徹底化道。
這也是為何,那麽多陽神,念頭演化世界,化成星辰後,最終都徹底化道,隕落天地。
練氣之道,或是在體內開辟內天地,或是借助靈寶開辟洞天,又或者依附於主世界開辟福地,同樣是走的世界之道,卻避免了神魂化道的危險,因此可以走的更遠,更加容易修行,也更加容易被人接受。
一番論道之後,長生大帝就離開了,消失的無影無蹤,就連王曉光也不能感知他去了哪裏,或許是進入了起源之地,或許是進入了混亂空間,這一個誰也不知道。
長生大帝離開,彼岸之橋失去他的鎮壓,其內的諸子百家英靈,便要操縱這件神器之王離開,他們也看出了王曉光的恐怖,因此並沒有出手,而是欲要逃離。
可惜,王曉光哪會給他們逃走的機會,直接將其出手鎮壓,這彼岸之橋,怎麽說也是一件神器之王,他就算看不上,也可以讓小丁煉化,將其融入本命法寶之內,提升法寶的品質。
當然,真正的收獲,還在於起源之地,裏麵的天材地寶,簡直是晃花了他的雙眼,數不盡的星辰橫列在哪裏,這些星辰都是一位位陽神,微弱的念頭所化,每一顆放到外麵,都是能讓人爭破頭的寶物。
隻不過,這些陽神念頭,已經化道太久遠,徹底成為了星辰,演化出了生靈,所以就算有修士得到,也不可能返本溯源將其重新化為陽神念頭。
這些陽神念頭,還倒罷了,真正讓王曉光驚訝的是,起源之石內誕生的起源種子。
起源種子,是起源之地最珍貴的東西,據說乃是一個大千世界的皺形,一顆大千世界的種子,是天晶中衍生出來的精華,精華中的精華。
陽神世界的大千世界,雖然在本質上隻是一個小千世界,但是這小千世界可是一個法則完整的小千世界,而非是單一法則演化出的小世界。
起源種子,能演化出完整的小千世界,其珍貴程度,簡直是超出王曉光的想想。
八十顆起源種子,可以說是王曉光此行最大的收獲,就算是彼岸之橋,陽神念頭都不能跟其相比,有了這八十顆起源種子,未來他便能演化出八十個法則完整的小千世界,想想就能知道多麽恐怖。
最讓他心痛的是,陽神世界的修士,竟然暴殄天物,將這起源種子,當做煉製法寶的材料,尤其是當他知曉,自己當初吞噬的造化之舟,就是由八十一枚起源種子,輔以萬千天地神物煉製而成時,他的心都在滴血,恨不得將那造化之舟吐出來,返本溯源,將其重新化為起源種子。
在他看來,不要說是八十一顆起源種子了,就算是一顆起源種子,他的珍貴性,都遠遠超過造化之舟,超過陽神世界所有的神器之王。
為了起源種子,王曉光也是拚了,他花了幾個月時間,差不多將整個起源之地搬空,最終再次尋找到二十顆起源種子,湊足一百之數,然後才心滿意足的返回。
時光悠悠,轉眼間,三千年過去,在這三千年時光內,他借助陽神世界的磅礴資源,於混亂空間內,吞噬諸多法則結晶,最終讓本體更進一步,成為一件中品仙器。
同樣的,三千年過去,陽神世界的紀元之劫,再次爆發,整個陽神世界都陷入毀滅,唯有兩個地方幸免於難,這兩個地方就是起源之地,以及仙道九重天。
起源之地太過神秘,非六階巔峰不能感知,不可進入,因此仙界的九重天,就成了眾生最後庇護之所。
大劫過後,天地重開,不過這個時間,需要很久很久,久到王曉光也不能判斷具體的時間所需。
因此,他將仙界大羅天的控製權交給小丁,而他自己,則開啟了下一方世界的征程。
他需要盡可能的提升自己的實力,如此才能在歸來之際,將陽神世界徹底吞噬,讓其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可惜,他最終還是沒有等到所謂的易子。
陽神世界,有兩個易子,一真一假,其中真正的易子,洪易,已經徹底投入練氣之道的懷抱,成為大羅派的核心弟子,不可能到來。而那位假的易子,虛易,則是被王曉光拉去做了壯丁,正在聖皇“都”手下做苦力呢,所以也過不來。
因此,諸子百家的所等待的易子,似乎已經不可能再出現。
對此,長生大帝也看得透徹,他靜坐在彼岸之橋上,所等待的也並非是諸子百家的易子,而是大羅派之主,那位神秘的武祖。
他相信,那位大羅之主肯定會來,因為起源之地太過神秘,太過重要,這裏是世間萬物的起源,萬千世界的源頭,無論那大羅之主有何目的,都繞不過起源之地。
對於這一點,王曉光也非常清楚,因此他在仙界九重天穩定之後,就出現在了長生大帝麵前,出現在彼岸之橋上麵。
“長生大帝!”
王曉光看著眼前老者,心中閃過明悟,頓時知曉了為何在構建先到九重天時,沒有敵人出現,原來起源之地的敵人都被長生大帝擋下。
他眼中有些驚疑不定,原本他對長生大帝已經高估,但是現在才發現,自己對長生大帝依舊有些低估,他發現眼前的長生大帝,修為絕對不隻是陽神境界,已然成為真仙級強者,甚至比他的仙胎傀儡還要強大,深不可測。
“坐!”
長生大帝坐在那裏,並未起身,僅僅做了一個邀請的動作,示意他坐下。
兩人入座,並未說話,隻是將自己的道果展現出來,坐而論道,以較高低!
兩人的道有些相似,都是走的萬法合一的路子,合三千大道,以證混元。
隻是,不同於王曉光,長生大帝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融合了八十一種法則於己身,非常恐怖。
同樣是神魂鬼仙知道,跟陽神世界鬼仙有所不同的是,長生大帝的大道中,並不缺少法則支撐,乃是實打實的力量,是真正的鬼仙之道,沒有半點的虛浮,沒有半點的空洞,整顆道果宛如仙金鑄,堅不可摧。
王曉光見此,露出惋惜,他發現陽神世界的修行之道,或許並沒有問題,隻不過後來被人走歪而已,將原本的鬼仙仙道,變成了書生的誇誇其談,
當然,也可能是這位仙道創始人在傳道的過程中有所保留,這一點誰都說不清。
王曉光對此並不關心,就算是長生大帝融合八十一種法則,他也沒有絲毫的懼意,因為長生大帝僅僅是將八十一種法則煉化領悟,並沒有將這些法則融合唯一,因此,真要打起來,他與仙胎傀儡聯手,勝負真的不好說。
法則數量上,長生大帝肯定遠遠超過王曉光,但是在質量上,卻是有所不如。
更不要說,王曉光已經將那種就出法則融合為一,化作混元大真氣,如果長生大帝,沒有無上仙術,將他所掌控的法則融合一起,化作攻伐,那麽就算長生大帝的境界更高,最後死的也絕對不是王曉光。
境界歸境界,殺伐歸殺伐,兩者並非一體。
“這就是練氣之道嗎,果然不凡!”
良久之後,長生大帝幽幽歎息,他所修行的,同樣是仙道,但是每個世界的仙道並不一樣,他的仙道,是神魂之道,是鬼仙之道,卻非練氣之仙道。
長生大帝不得不承認,練氣之道,的確比鬼仙之道精妙,尤其是最後開辟洞天之法,更是精妙到極點。
萬千大道,修行到最後,終歸是大道同歸,化做一道。
這一道,有人將其稱為仙,有人將其尊為神,甚至有人將其叫做魔,說成佛,譽為妖,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這一道,就是法則之道,是天地之道。
法則之道,博大精深,無窮無盡,沒有終極,所以仙道演化洞天,神道開辟神國,佛道建立佛國,魔道化為煉獄。
他們都是以自身演化天地,學那天道,借助眾生智慧,積累自身,不斷前行。
陽神世界的陽神,念頭化作世界,化作星辰,同樣是走的這麽一條路,隻不過這條路太危險了,直接將自己的念頭化作天道,稍有不慎就會被眾生意誌同化,徹底化道。
這也是為何,那麽多陽神,念頭演化世界,化成星辰後,最終都徹底化道,隕落天地。
練氣之道,或是在體內開辟內天地,或是借助靈寶開辟洞天,又或者依附於主世界開辟福地,同樣是走的世界之道,卻避免了神魂化道的危險,因此可以走的更遠,更加容易修行,也更加容易被人接受。
一番論道之後,長生大帝就離開了,消失的無影無蹤,就連王曉光也不能感知他去了哪裏,或許是進入了起源之地,或許是進入了混亂空間,這一個誰也不知道。
長生大帝離開,彼岸之橋失去他的鎮壓,其內的諸子百家英靈,便要操縱這件神器之王離開,他們也看出了王曉光的恐怖,因此並沒有出手,而是欲要逃離。
可惜,王曉光哪會給他們逃走的機會,直接將其出手鎮壓,這彼岸之橋,怎麽說也是一件神器之王,他就算看不上,也可以讓小丁煉化,將其融入本命法寶之內,提升法寶的品質。
當然,真正的收獲,還在於起源之地,裏麵的天材地寶,簡直是晃花了他的雙眼,數不盡的星辰橫列在哪裏,這些星辰都是一位位陽神,微弱的念頭所化,每一顆放到外麵,都是能讓人爭破頭的寶物。
隻不過,這些陽神念頭,已經化道太久遠,徹底成為了星辰,演化出了生靈,所以就算有修士得到,也不可能返本溯源將其重新化為陽神念頭。
這些陽神念頭,還倒罷了,真正讓王曉光驚訝的是,起源之石內誕生的起源種子。
起源種子,是起源之地最珍貴的東西,據說乃是一個大千世界的皺形,一顆大千世界的種子,是天晶中衍生出來的精華,精華中的精華。
陽神世界的大千世界,雖然在本質上隻是一個小千世界,但是這小千世界可是一個法則完整的小千世界,而非是單一法則演化出的小世界。
起源種子,能演化出完整的小千世界,其珍貴程度,簡直是超出王曉光的想想。
八十顆起源種子,可以說是王曉光此行最大的收獲,就算是彼岸之橋,陽神念頭都不能跟其相比,有了這八十顆起源種子,未來他便能演化出八十個法則完整的小千世界,想想就能知道多麽恐怖。
最讓他心痛的是,陽神世界的修士,竟然暴殄天物,將這起源種子,當做煉製法寶的材料,尤其是當他知曉,自己當初吞噬的造化之舟,就是由八十一枚起源種子,輔以萬千天地神物煉製而成時,他的心都在滴血,恨不得將那造化之舟吐出來,返本溯源,將其重新化為起源種子。
在他看來,不要說是八十一顆起源種子了,就算是一顆起源種子,他的珍貴性,都遠遠超過造化之舟,超過陽神世界所有的神器之王。
為了起源種子,王曉光也是拚了,他花了幾個月時間,差不多將整個起源之地搬空,最終再次尋找到二十顆起源種子,湊足一百之數,然後才心滿意足的返回。
時光悠悠,轉眼間,三千年過去,在這三千年時光內,他借助陽神世界的磅礴資源,於混亂空間內,吞噬諸多法則結晶,最終讓本體更進一步,成為一件中品仙器。
同樣的,三千年過去,陽神世界的紀元之劫,再次爆發,整個陽神世界都陷入毀滅,唯有兩個地方幸免於難,這兩個地方就是起源之地,以及仙道九重天。
起源之地太過神秘,非六階巔峰不能感知,不可進入,因此仙界的九重天,就成了眾生最後庇護之所。
大劫過後,天地重開,不過這個時間,需要很久很久,久到王曉光也不能判斷具體的時間所需。
因此,他將仙界大羅天的控製權交給小丁,而他自己,則開啟了下一方世界的征程。
他需要盡可能的提升自己的實力,如此才能在歸來之際,將陽神世界徹底吞噬,讓其成為自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