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王已經是到了該納王妃的年齡,就在蕭合回宮的第二天,皇上去給太後請安,正好黎敏郡主也在。太後便提到了這件事。
其實,政治聯姻是南安王的歸宿,朝中人人都清楚,南安王的王妃隻能是大邵皇室宗女。
南國皇帝膝下隻有這一子,一旦駕崩,南安王便是要回南國繼承大統的,而那時南國的皇後隻有是大邵宗女,這樣他們兩人血肉交融孕育的孩子便有了大邵一般的血統,才能永保大邵和南國無幹戈戰事。
而大邵嫡親的公主隻有元妃膝下九歲的衛櫻和養在行宮的長公主。衛櫻自然不必說,該是叫南安王一聲皇叔的,年齡也不相符,體弱多病,怕是難以生育皇子。而長公主是先帝時淳佳貴妃的女兒,太後和淳佳貴妃爭鬥多年,自然不會願意敵人的女兒有這樣好的歸宿,雖然遠嫁對於一個公主來說根本算不得上是個好歸宿。
而太後一族,也就是百裏一族,向來和皇室有婚姻,太後內侄女黎敏郡主和擬音郡主年齡正當,況且也是百裏家一等一出挑的女兒了。
所以,心裏明鏡似的黎敏聽到太後提起南安王妃時,便很是不舒服。
太後卻道:“誓一這孩子早上來給哀家請安,相向哀家討一位王妃。是個叫軟玉的宮女,他難得收心,又是孩子自個兒主動提起這件事的,我自然不好拂了他的。但是哀家的意思,南安王妃總得是咱們皇室的人。”目光還是落在黎敏身上,道:“哀家瞧著黎敏就很好。”
黎敏倒是幹脆:“姑母,黎敏不願嫁給南安王。既然南安王已經有了心上人,黎敏不願橫插進去,更不願嫁給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再者,皇室宗親並非隻有黎敏一人,南安王的性子,黎敏也不能接受。”
太後向來知道黎敏的性子,還是道:“他是淘了些,但還是心底純良的。”
黎敏耳上一對老銀蘭花耳環,嶄金的蘭花舒卷自如,紋理雕刻卻是清晰有力,亦如她明朗的心,嗤笑一聲,一串珍珠係著的藍色鬆石微動,有了蘭花的清逸,卻沒有往下說下去。
還是皇上格外疼惜黎敏,又念著軟玉,撫慰太後道:“既然黎敏不願意,咱們便不強求了。四弟既然喜歡軟玉,指給他便是了。宗親倒是不難,讓軟玉以義公主的身份嫁到南安王府便是了。”
“皇帝倒是格外抬舉這位宮女。”太後笑道:“既是這樣,便嫁入南安王府做側王妃,王妃的位置還是為咱們正統的宗親留著。”
皇帝向來孝順太後,便不再說什麽,倒是見黎敏耳上一對蘭花耳環,映著身後宮中養殖的盆盆蘭花,道:“耳環倒是太後喜歡的蘭花樣式,就是性子太直爽了,還不為方才的話向太後請罪。”
黎敏向來不懼皇上,說來也怪,倒是和皇上一直如一母同胞似的親密,笑道:“是,黎敏在這裏向姑母賠不是了。”
太後擺擺手,笑道:“受不起呢。”
說得三人都笑了,皇上雖說敬慕太後,到底不是親生,少了母子見到額親昵,今日這樣的歡笑也是少有的。
“沒有誠意,朕便罰你將京中最好的蘭花都尋來給太後吧。”
黎敏笑道:“如今可是隆冬,皇兄以為哪裏都像姑母宮中,地龍燒得這樣足,蘭花還如春日裏開得一樣好呢。別說是最好的蘭花,哪怕能找來一盆開著的蘭花便是好的了。”又道:“蘭花本是開在深穀岩邊,以泥盤盛之放於書齋已是其次了。”
皇上抒懷一笑,道:“朕就知道你的歉意是那麽隨口說來的,饒是不願為太後尋蘭花,還這樣說嘴,尋了這樣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出來。”
“既然皇兄這樣說,看來黎敏非得尋來幾盆蘭花獻給姑母不可了。”
而這些,蕭合和軟玉都不知道。軟玉去歲羽殿的時候隻感覺像是踏入無底的黑洞,每走一步,都格外艱辛,不知不覺,就到了歲羽殿門口,恰好遇見王懷恩在宮外站著,便向前行了禮,王懷恩並不著急進去通報,問道:“臉色這麽差,身子還沒有好些嗎?”
軟玉道:“已經好了,隻是要見皇上,心裏堵得慌,不知道皇上會不會問我些什麽?”
王懷恩笑了:”我一直認為你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原來是個紙老虎。”
軟玉今日顯然沒有開玩笑的心情,道:“我不是紙老虎,我是小鳥。”
即使這樣,王懷恩還是被逗得咯咯笑了,旋即問道:”送你的野參,你可吃了?”
軟玉疑道:“野參是公公送的?”
“嗯。”
軟玉長出一口氣,道:“公公想送我東西,直接給我就是,怎麽放在皇上賜的東西裏,這樣不是亂了規矩嗎?”
“我若是給你,你家美人不會過問嗎?我眼下還摸不著她的脾氣,不敢輕易舉動,怕她利用你。”
軟玉聽了,心下生出感動來,雖然這個大總管對旁的人極為凶狠,對自己的心意卻是沒得說,道:“若說公公對軟玉是天下第二好,那隻有美人敢說是第一好,怎麽會利用我。”說完,軟玉才發現把毓書姐姐一家和小桂子給漏了,但是自己隻當這是笑談,並不上心,可是這話卻深深印在王懷恩的心裏,軟玉見王懷恩不說話,道:“再說了,我這麽年輕,用得著吃什麽人參,倒是公公,瘦得像柴狼一樣,都成皮包骨了,該是好好補補了。”
王懷恩又是笑,軟玉雖然不知道哪裏好笑,但仍是跟著笑,不過這是禦前,兩人都不敢大聲笑,但是越是這樣,兩人反而更覺得有一種默契的開心,一會兒,軟玉才說道:“公公,幫我去通報一聲吧。”
王懷恩道:“你得再等等,皇上現在正召見孫大人和尚書令,等到他們離去了,我再進去給你通報。”
軟玉來的時候,見王懷恩在外邊站著,現在知道原因了,而且孫度地,沒差了,她隻想去看看孫度地,哪怕在禦前一句話也和他說不上她還是想看他一眼,一眼就好,自從昨日分離,時光好像一輩子那樣漫長,道:“公公,現在就去給我通報吧。我覺得皇上會同意的。”
王懷恩拗不過軟玉,便進去了,道:“皇上,軟玉姑娘來了,您看要不要她先在外麵候著。”
皇上招了招手,幹脆果斷,道:“不必了,朕和兩位大人還有一會子要談,先讓她進來。”
王懷恩出去通知軟玉時,看見軟玉在收拾自己的著裝,道:“又不是頭一次見皇上了,這麽在意。”
軟玉朝王懷恩眨了眨眼,道:“公公,我的妝有沒有花?”
“沒有。”
“頭發呢?“
“很好。”
軟玉開開心心的進去了,留下王懷恩在原地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軟玉進入殿內,雖說是目不斜視,卻也用眼睛的餘光看見孫度地在側就坐,輕輕蓮步走得生出風來,所配的鈴鐺一路玲玲作響,軟玉請了安,皇上道:“病好了。”
“回皇上的話,好了。”
皇上不打算再寒暄下去,直截了當地說道:“南安王向朕求了你,朕念著他該成家了。”
軟玉聽了,隻覺得心裏碎了一般,方才那種要見他的輕快蕩然無存,隻直直地跪下來,道:“皇上,軟玉隻是一個奴才,怎能配得上南安王皇胄之家。”
皇上道:“這個你不必擔心,太後向來愛護南安王,今天早上,朕向太後請安,太後說,隻要南安王喜歡,別的倒是不重要。”
軟玉隻覺得心中憋著疼,隻有把頭埋得更低一些,軟玉心裏明白,皇上平日裏對自己還算的上是寬和,但是一方麵是礙著蕭合的麵子,愛屋及烏,另一方麵自己隻是說話做事俏皮了些,算不上是什麽原則性的問題,但是這次如果自己不答應,便是抗旨不尊,軟玉心裏開始怨起了南安王,可是眼下得先過了這關,龍涎香在暖閣中氤氳彌漫,香味濃厚,亂了軟玉的心,雖說是冬天,軟玉仍覺得手心裏汗涔涔的,怎麽都握不緊。
可是不知道自己怎麽了,在這慌忙之中,竟然臉扭向一側,就那樣赤裸裸地望著孫度地,當軟玉看著孫度地麵無表情,像是聽著一個絲毫不與自己相幹的宮女的事情時,隻一味品茶時,軟玉心中的失望讓她自己明白了,她這麽做,隻是為了想看他的反應,用自己的性命來賭他對自己的感情,可是她輸了,她覺得現在才是最要她命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命了。
皇上將軟玉的那一瞥看在了眼裏,自然知道這其中必然有因果,道:“軟玉認識孫將軍?”
宮中女子怎麽可能會認識一個剛剛回京的將軍,可是軟玉若是回答“不認識”,又如何解釋剛才的一瞥,軟玉陷入了困境,她一向認為自己聰明,卻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如此的困窘,正是不知道如何作答,門外小太監扯著嗓子喊道:”皇後娘娘到。”
皇後到了跟前,行了禮,又望著跪在地上的軟玉,道:“這不是好竹館的軟玉嗎?”眼光又望向皇上,像是詢問又像是肯定的語氣,道:“可是南安王一事?”
皇上見今日皇後衣著藍綢地團花廣袖裙,清華內斂,貴而不顯,沉靜的藍底配上明亮的白底挽袖,明淨清麗,通身素雅中含有靚麗,極具端莊含蓄之美,華麗的滾鑲邊構成了端莊大氣的風格,讓人想到那詩禮簪纓,鍾鳴鼎食之家浸澤出來的大家閨秀,皇上一向覺得皇後這樣的著裝最是符合她不奢華張揚的性情,隻是今日不知怎得,總是覺得她該換一支釵,不是玉梅簪,而該是蓮花荷葉簪,該是更靈動些,或者腰間墜著鈴鐺,輕移蓮步,便會鈴鐺作響,有些輕靈的感覺,可是中宮畢竟是中宮,皇後的雍容華貴已經是中宮的需要,而不再是他的需要了,隻是覺得心中有些淒涼,道:“皇後也知道了。”
皇後的語氣中透出少有的欣喜,但還是盡力壓抑著自己的,好讓自己看上去得體,道:“四弟的性子皇上也是最明白的,他認準的人,恨不得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臣妾今日來正是為了此事,向皇上探個究竟。”
皇上嘴角微微上揚,對著還跪在地上的軟玉說道:”起來吧。往日裏做錯了事情也不見你如此小心翼翼,今日該是大喜的事情。至於你的身份,朕自有安排,你倒是不必在意。”
皇後也對軟玉道:“我說呢,怎麽一進來就見你跪著,原來是擔心自己的身份,放心吧,隻說是皇上賜婚這一點,便沒有人敢輕薄了你半分。”
軟玉本來還感謝皇後的到來,可以讓自己回避和孫度地的關係,沒有想到卻是多了一個南安王的說客,可是她的心裏已經是打定了主意,不嫁。
所以一個人一旦有了主心骨,便會不慌不忙,因為她所做的所說的都有了歸屬,軟玉的語氣也不似方才那般慌張,娓娓說道:“皇上,皇後娘娘,軟玉不能嫁給南安王。”
軟玉沒有看周圍人的表情,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美人出宮的謠言已經鬧得沸沸揚揚,而把美人送回好竹館的正是南安王,皇上之所以相信美人也不過是相信南安王,南安王與奴婢隻是一麵之緣,南安王卻要娶奴婢這個隻有一麵之緣的人,讓別人聽了去,隻會覺得奴婢該是早早認識南安王,而南安王昨日為美人的辯詞便有了嫌疑,不能讓人信服,軟玉不能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陷美人於不義。”軟玉隻能說到這些,抓住蕭合這個救命的稻草,賭上一賭。
皇上沒有作聲,倒是皇後說道:“旁人不了解南安王的性子,皇上和本宮卻是最明白不過的,他向來是不顧他人的眼光,他是真的喜歡你的。若他藏著掖著不敢告訴皇上和本宮,那麽皇上和本宮倒是真的要認真考慮考慮柳美人的話了。不過你這般為了你家主子,倒真是讓本宮也有些感動,怪不得南安王隻見了你一麵便會喜歡你。隻要皇上和本宮向著你家美人,旁人總是會知曉些分寸,就像杏美人,呂家一倒,宮中之人雖說是見風使舵,可是皇上日日去陪著,旁人也不敢怠慢一分的。”
剛才軟玉的話雖然說是尋了借口,可是明眼人都明白,軟玉是不願意嫁給南安王的,軟玉一向認為皇後賢淑,所以隻認為是皇後想要盡了她做皇嫂的責任,便沒有往深處想,可是坐在一旁的尚書令高磊倒是把這一切看得真真切切的,無非是有人不想嫁,有人不想讓嫁,尚書令一向聽聞新帝的後宮安寧,倒不像曆朝那般,婦人勾心鬥角,攪和得前朝後宮都不得安寧,他一直都把後宮的寧靜歸為元妃和莊妃的勢均力敵,以及皇後的不爭和賢淑,如今看來,後宮平靜的真正原因該是這位皇後的心計和城府,懂得皇上心之所係,懂得明哲保身,更是懂得怎樣把持自己中宮的地位,宮中的其它婦人怕是被她在無形之中製得服服帖帖。
皇上沉默了片刻,終於開口,道:“皇後的一句話最得朕心,你對蕭合的情意朕也很是感動,既是這樣,你便再宮中多留幾年吧,你和南安王的婚事過些年再說也無不可。”
高磊聽了這話,自然是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下來就該看著皇後做戲了。
皇後臉上是一如既往的端莊靜雅,道:“皇上這樣決定,南安王那邊???????”
“他大了,該是識得大體了。”
軟玉磕頭謝恩,走了出來,今天的結局已經是夠好的了,幾年後的事情便讓他幾年後再說吧,她的心卻是無比的沉重,隻是為了那一瞥,不行,她一定要弄清楚孫度地對自己的感情,她沒有走遠,就站在雲梯旁等著孫度地。
其實,政治聯姻是南安王的歸宿,朝中人人都清楚,南安王的王妃隻能是大邵皇室宗女。
南國皇帝膝下隻有這一子,一旦駕崩,南安王便是要回南國繼承大統的,而那時南國的皇後隻有是大邵宗女,這樣他們兩人血肉交融孕育的孩子便有了大邵一般的血統,才能永保大邵和南國無幹戈戰事。
而大邵嫡親的公主隻有元妃膝下九歲的衛櫻和養在行宮的長公主。衛櫻自然不必說,該是叫南安王一聲皇叔的,年齡也不相符,體弱多病,怕是難以生育皇子。而長公主是先帝時淳佳貴妃的女兒,太後和淳佳貴妃爭鬥多年,自然不會願意敵人的女兒有這樣好的歸宿,雖然遠嫁對於一個公主來說根本算不得上是個好歸宿。
而太後一族,也就是百裏一族,向來和皇室有婚姻,太後內侄女黎敏郡主和擬音郡主年齡正當,況且也是百裏家一等一出挑的女兒了。
所以,心裏明鏡似的黎敏聽到太後提起南安王妃時,便很是不舒服。
太後卻道:“誓一這孩子早上來給哀家請安,相向哀家討一位王妃。是個叫軟玉的宮女,他難得收心,又是孩子自個兒主動提起這件事的,我自然不好拂了他的。但是哀家的意思,南安王妃總得是咱們皇室的人。”目光還是落在黎敏身上,道:“哀家瞧著黎敏就很好。”
黎敏倒是幹脆:“姑母,黎敏不願嫁給南安王。既然南安王已經有了心上人,黎敏不願橫插進去,更不願嫁給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再者,皇室宗親並非隻有黎敏一人,南安王的性子,黎敏也不能接受。”
太後向來知道黎敏的性子,還是道:“他是淘了些,但還是心底純良的。”
黎敏耳上一對老銀蘭花耳環,嶄金的蘭花舒卷自如,紋理雕刻卻是清晰有力,亦如她明朗的心,嗤笑一聲,一串珍珠係著的藍色鬆石微動,有了蘭花的清逸,卻沒有往下說下去。
還是皇上格外疼惜黎敏,又念著軟玉,撫慰太後道:“既然黎敏不願意,咱們便不強求了。四弟既然喜歡軟玉,指給他便是了。宗親倒是不難,讓軟玉以義公主的身份嫁到南安王府便是了。”
“皇帝倒是格外抬舉這位宮女。”太後笑道:“既是這樣,便嫁入南安王府做側王妃,王妃的位置還是為咱們正統的宗親留著。”
皇帝向來孝順太後,便不再說什麽,倒是見黎敏耳上一對蘭花耳環,映著身後宮中養殖的盆盆蘭花,道:“耳環倒是太後喜歡的蘭花樣式,就是性子太直爽了,還不為方才的話向太後請罪。”
黎敏向來不懼皇上,說來也怪,倒是和皇上一直如一母同胞似的親密,笑道:“是,黎敏在這裏向姑母賠不是了。”
太後擺擺手,笑道:“受不起呢。”
說得三人都笑了,皇上雖說敬慕太後,到底不是親生,少了母子見到額親昵,今日這樣的歡笑也是少有的。
“沒有誠意,朕便罰你將京中最好的蘭花都尋來給太後吧。”
黎敏笑道:“如今可是隆冬,皇兄以為哪裏都像姑母宮中,地龍燒得這樣足,蘭花還如春日裏開得一樣好呢。別說是最好的蘭花,哪怕能找來一盆開著的蘭花便是好的了。”又道:“蘭花本是開在深穀岩邊,以泥盤盛之放於書齋已是其次了。”
皇上抒懷一笑,道:“朕就知道你的歉意是那麽隨口說來的,饒是不願為太後尋蘭花,還這樣說嘴,尋了這樣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出來。”
“既然皇兄這樣說,看來黎敏非得尋來幾盆蘭花獻給姑母不可了。”
而這些,蕭合和軟玉都不知道。軟玉去歲羽殿的時候隻感覺像是踏入無底的黑洞,每走一步,都格外艱辛,不知不覺,就到了歲羽殿門口,恰好遇見王懷恩在宮外站著,便向前行了禮,王懷恩並不著急進去通報,問道:“臉色這麽差,身子還沒有好些嗎?”
軟玉道:“已經好了,隻是要見皇上,心裏堵得慌,不知道皇上會不會問我些什麽?”
王懷恩笑了:”我一直認為你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原來是個紙老虎。”
軟玉今日顯然沒有開玩笑的心情,道:“我不是紙老虎,我是小鳥。”
即使這樣,王懷恩還是被逗得咯咯笑了,旋即問道:”送你的野參,你可吃了?”
軟玉疑道:“野參是公公送的?”
“嗯。”
軟玉長出一口氣,道:“公公想送我東西,直接給我就是,怎麽放在皇上賜的東西裏,這樣不是亂了規矩嗎?”
“我若是給你,你家美人不會過問嗎?我眼下還摸不著她的脾氣,不敢輕易舉動,怕她利用你。”
軟玉聽了,心下生出感動來,雖然這個大總管對旁的人極為凶狠,對自己的心意卻是沒得說,道:“若說公公對軟玉是天下第二好,那隻有美人敢說是第一好,怎麽會利用我。”說完,軟玉才發現把毓書姐姐一家和小桂子給漏了,但是自己隻當這是笑談,並不上心,可是這話卻深深印在王懷恩的心裏,軟玉見王懷恩不說話,道:“再說了,我這麽年輕,用得著吃什麽人參,倒是公公,瘦得像柴狼一樣,都成皮包骨了,該是好好補補了。”
王懷恩又是笑,軟玉雖然不知道哪裏好笑,但仍是跟著笑,不過這是禦前,兩人都不敢大聲笑,但是越是這樣,兩人反而更覺得有一種默契的開心,一會兒,軟玉才說道:“公公,幫我去通報一聲吧。”
王懷恩道:“你得再等等,皇上現在正召見孫大人和尚書令,等到他們離去了,我再進去給你通報。”
軟玉來的時候,見王懷恩在外邊站著,現在知道原因了,而且孫度地,沒差了,她隻想去看看孫度地,哪怕在禦前一句話也和他說不上她還是想看他一眼,一眼就好,自從昨日分離,時光好像一輩子那樣漫長,道:“公公,現在就去給我通報吧。我覺得皇上會同意的。”
王懷恩拗不過軟玉,便進去了,道:“皇上,軟玉姑娘來了,您看要不要她先在外麵候著。”
皇上招了招手,幹脆果斷,道:“不必了,朕和兩位大人還有一會子要談,先讓她進來。”
王懷恩出去通知軟玉時,看見軟玉在收拾自己的著裝,道:“又不是頭一次見皇上了,這麽在意。”
軟玉朝王懷恩眨了眨眼,道:“公公,我的妝有沒有花?”
“沒有。”
“頭發呢?“
“很好。”
軟玉開開心心的進去了,留下王懷恩在原地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軟玉進入殿內,雖說是目不斜視,卻也用眼睛的餘光看見孫度地在側就坐,輕輕蓮步走得生出風來,所配的鈴鐺一路玲玲作響,軟玉請了安,皇上道:“病好了。”
“回皇上的話,好了。”
皇上不打算再寒暄下去,直截了當地說道:“南安王向朕求了你,朕念著他該成家了。”
軟玉聽了,隻覺得心裏碎了一般,方才那種要見他的輕快蕩然無存,隻直直地跪下來,道:“皇上,軟玉隻是一個奴才,怎能配得上南安王皇胄之家。”
皇上道:“這個你不必擔心,太後向來愛護南安王,今天早上,朕向太後請安,太後說,隻要南安王喜歡,別的倒是不重要。”
軟玉隻覺得心中憋著疼,隻有把頭埋得更低一些,軟玉心裏明白,皇上平日裏對自己還算的上是寬和,但是一方麵是礙著蕭合的麵子,愛屋及烏,另一方麵自己隻是說話做事俏皮了些,算不上是什麽原則性的問題,但是這次如果自己不答應,便是抗旨不尊,軟玉心裏開始怨起了南安王,可是眼下得先過了這關,龍涎香在暖閣中氤氳彌漫,香味濃厚,亂了軟玉的心,雖說是冬天,軟玉仍覺得手心裏汗涔涔的,怎麽都握不緊。
可是不知道自己怎麽了,在這慌忙之中,竟然臉扭向一側,就那樣赤裸裸地望著孫度地,當軟玉看著孫度地麵無表情,像是聽著一個絲毫不與自己相幹的宮女的事情時,隻一味品茶時,軟玉心中的失望讓她自己明白了,她這麽做,隻是為了想看他的反應,用自己的性命來賭他對自己的感情,可是她輸了,她覺得現在才是最要她命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命了。
皇上將軟玉的那一瞥看在了眼裏,自然知道這其中必然有因果,道:“軟玉認識孫將軍?”
宮中女子怎麽可能會認識一個剛剛回京的將軍,可是軟玉若是回答“不認識”,又如何解釋剛才的一瞥,軟玉陷入了困境,她一向認為自己聰明,卻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如此的困窘,正是不知道如何作答,門外小太監扯著嗓子喊道:”皇後娘娘到。”
皇後到了跟前,行了禮,又望著跪在地上的軟玉,道:“這不是好竹館的軟玉嗎?”眼光又望向皇上,像是詢問又像是肯定的語氣,道:“可是南安王一事?”
皇上見今日皇後衣著藍綢地團花廣袖裙,清華內斂,貴而不顯,沉靜的藍底配上明亮的白底挽袖,明淨清麗,通身素雅中含有靚麗,極具端莊含蓄之美,華麗的滾鑲邊構成了端莊大氣的風格,讓人想到那詩禮簪纓,鍾鳴鼎食之家浸澤出來的大家閨秀,皇上一向覺得皇後這樣的著裝最是符合她不奢華張揚的性情,隻是今日不知怎得,總是覺得她該換一支釵,不是玉梅簪,而該是蓮花荷葉簪,該是更靈動些,或者腰間墜著鈴鐺,輕移蓮步,便會鈴鐺作響,有些輕靈的感覺,可是中宮畢竟是中宮,皇後的雍容華貴已經是中宮的需要,而不再是他的需要了,隻是覺得心中有些淒涼,道:“皇後也知道了。”
皇後的語氣中透出少有的欣喜,但還是盡力壓抑著自己的,好讓自己看上去得體,道:“四弟的性子皇上也是最明白的,他認準的人,恨不得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臣妾今日來正是為了此事,向皇上探個究竟。”
皇上嘴角微微上揚,對著還跪在地上的軟玉說道:”起來吧。往日裏做錯了事情也不見你如此小心翼翼,今日該是大喜的事情。至於你的身份,朕自有安排,你倒是不必在意。”
皇後也對軟玉道:“我說呢,怎麽一進來就見你跪著,原來是擔心自己的身份,放心吧,隻說是皇上賜婚這一點,便沒有人敢輕薄了你半分。”
軟玉本來還感謝皇後的到來,可以讓自己回避和孫度地的關係,沒有想到卻是多了一個南安王的說客,可是她的心裏已經是打定了主意,不嫁。
所以一個人一旦有了主心骨,便會不慌不忙,因為她所做的所說的都有了歸屬,軟玉的語氣也不似方才那般慌張,娓娓說道:“皇上,皇後娘娘,軟玉不能嫁給南安王。”
軟玉沒有看周圍人的表情,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美人出宮的謠言已經鬧得沸沸揚揚,而把美人送回好竹館的正是南安王,皇上之所以相信美人也不過是相信南安王,南安王與奴婢隻是一麵之緣,南安王卻要娶奴婢這個隻有一麵之緣的人,讓別人聽了去,隻會覺得奴婢該是早早認識南安王,而南安王昨日為美人的辯詞便有了嫌疑,不能讓人信服,軟玉不能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陷美人於不義。”軟玉隻能說到這些,抓住蕭合這個救命的稻草,賭上一賭。
皇上沒有作聲,倒是皇後說道:“旁人不了解南安王的性子,皇上和本宮卻是最明白不過的,他向來是不顧他人的眼光,他是真的喜歡你的。若他藏著掖著不敢告訴皇上和本宮,那麽皇上和本宮倒是真的要認真考慮考慮柳美人的話了。不過你這般為了你家主子,倒真是讓本宮也有些感動,怪不得南安王隻見了你一麵便會喜歡你。隻要皇上和本宮向著你家美人,旁人總是會知曉些分寸,就像杏美人,呂家一倒,宮中之人雖說是見風使舵,可是皇上日日去陪著,旁人也不敢怠慢一分的。”
剛才軟玉的話雖然說是尋了借口,可是明眼人都明白,軟玉是不願意嫁給南安王的,軟玉一向認為皇後賢淑,所以隻認為是皇後想要盡了她做皇嫂的責任,便沒有往深處想,可是坐在一旁的尚書令高磊倒是把這一切看得真真切切的,無非是有人不想嫁,有人不想讓嫁,尚書令一向聽聞新帝的後宮安寧,倒不像曆朝那般,婦人勾心鬥角,攪和得前朝後宮都不得安寧,他一直都把後宮的寧靜歸為元妃和莊妃的勢均力敵,以及皇後的不爭和賢淑,如今看來,後宮平靜的真正原因該是這位皇後的心計和城府,懂得皇上心之所係,懂得明哲保身,更是懂得怎樣把持自己中宮的地位,宮中的其它婦人怕是被她在無形之中製得服服帖帖。
皇上沉默了片刻,終於開口,道:“皇後的一句話最得朕心,你對蕭合的情意朕也很是感動,既是這樣,你便再宮中多留幾年吧,你和南安王的婚事過些年再說也無不可。”
高磊聽了這話,自然是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下來就該看著皇後做戲了。
皇後臉上是一如既往的端莊靜雅,道:“皇上這樣決定,南安王那邊???????”
“他大了,該是識得大體了。”
軟玉磕頭謝恩,走了出來,今天的結局已經是夠好的了,幾年後的事情便讓他幾年後再說吧,她的心卻是無比的沉重,隻是為了那一瞥,不行,她一定要弄清楚孫度地對自己的感情,她沒有走遠,就站在雲梯旁等著孫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