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黃忠,剛回到崔家莊斐潛就收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董卓方麵出動了一隻軍隊,夷平了位於陽人的常氏,一日之間便攻破了常家的塢堡,常家上下以及賓客一共近千人,全數被屠……
崔厚給斐潛帶來這個消息的時候,斐潛在吃驚的同時,還感覺到了一些慶幸。
幸好讓黃忠一行走的是繞道的路線,要是按照原先張仲景的想法,是要走梁冬這一條路的,再走南陽去荊襄,雖然這條線路近是近了很多,但是要知道袁術正在這條路線上準備攻打董卓啊!
要是當時沒有堅持建議讓黃忠和張仲景不走這一條,那麽現在遇到雙方的軍隊就是麻煩大了。畢竟陽人這個地方剛好就在這條路線上啊!
雖然黃忠和張仲景一行人避開了麻煩,但是斐潛覺得自己現在倒是有些麻煩了。
這件事情……
很棘手啊!
董卓軍放出的風聲是說陽人常氏私屯兵甲,意圖謀反,但是事實的真相是什麽?恐怕無非就是一個是陽人常氏公然聚眾反抗董卓的調糧的命令,二則也有可能是常氏與袁家有所聯係,為袁家軍隊提供方便……
至於謀反的托詞,嗬嗬,一個小小的地方豪強而已,招兵買馬都談不上,用什麽來造反?
不光斐潛覺得此事有問題,就連崔厚都有一些驚恐,雖然臉上的表情沒有什麽明顯的變化,但是眼神當中卻有那麽一絲的漂浮不定……
陽人常氏雖然不是什麽名聲遠揚的士族,但是也算是在洛陽地方上的老字號的地方豪強了,所建設的常氏塢堡未必比崔家的莊寨差多少,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豪強,就如此簡單的被董卓輕描淡寫的剿滅了,未能濺起一絲的浪花。
斐潛到了漢代也才明白,實際上所謂的封建社會不是一層不變的,也是同後世所謂的什麽什麽主義一樣,分成了許多不同的階段,代表了不同的階級利益。
最早的時候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典型的貴族製度,血脈論至上,以分封的貴族諸侯為主要的政體形態。
隨著生產力以及人口的發展,貴族諸侯所能掌握的力量逐漸龐大,所以作為中央王權的周氏就對諸侯的控製能力逐漸的衰落,最終導致了戰國……
秦始皇橫空出世,一掃六合,統一了中原,隨後根據戰國時期的弊端,將權力收取於中央政府,建立了郡縣製度,結果導致了殘留的那些貴族的猛烈反抗,最終隻維持了短短的時間便宣告完結。
歸根結底不是因為秦朝的法律究竟怎樣的殘酷,因為再殘酷,原本秦國的人民也沒有造反,說明這種殘酷不是針對的百姓,而是針對原本貴族階層。郡縣的設立,不僅打破了原本貴族對於地方的統治地位,而且郡縣的這種管理地方的官職從原本世襲變成了朝廷任命,這能讓這些貴族階層如何能夠忍受?
漢代高祖劉邦之所以能夠取代秦王朝,是因為他在一定程度上調和了殘留地方貴族和中央集權的矛盾,保留了郡縣製度讓朝廷來任命官員,但是也讓地方貴族來舉薦和擔當中央地方的職位,另外一個方麵,原本的一個以純血統論的老貴族階層也在這場變革中漸漸演化成為了一個新的統治階級,就是士族。
但是沒想到這些新興的士族階層,隨著時間的演化,走的路子仍然偏離了原有積極的一麵,也漸漸的變成了霸占鄉土下層,並與中央朝廷相互爭權奪利的路子。
如今關東士族反抗董卓,不一定是為了所謂的荒淫殘暴,而是在政治上麵的分配動到了原本關東士族的利益,關西人董卓突如其來的霸占了朝政,讓幸幸苦苦好不容易搞死了外戚和宦官的以袁家為代表的關東士族沒能夠在這場衝突中獲取應有的政治利益,所以才形成了今天的這樣的局麵……
雖然斐潛不清楚董卓碩派出去的使者團已經被袁家所殺,但是不妨礙他猜測董卓出動軍隊屠殺陽人常氏也是釋放出一種決不妥協的信號!
現如今已經是沒有辦法坐下來談了,便隻好用武力來解決矛盾紛爭!
崔厚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平穩,說道:“常家首級已築京觀於城東,洛陽此地日漸危矣……”這已經是董卓進了洛陽第二次搭建京觀了,上一次陽城集社,殺了幾百人,也是在城東搭建了京觀,現在常家上下千人首級的規模,竟然比上次的還要大……
斐潛能理解崔厚話語中隱藏的一絲悲傷,畢竟崔家在洛陽多年,相比也和常家略有往來,現在轉眼之間,已經是陰陽相隔,昔日的朋友成為了刀下之鬼,在情緒上肯定有些不好受。
除此之外,斐潛也聽出了崔厚的擔憂,崔家也就比常家略大一些而已,常家一日之內被屠殺,真要是董卓舉起屠刀斬向崔家,以現在崔家的實力又能抵抗多久?
斐潛說道:“永原兄,如今人為刀俎,洛陽已是烽煙將起,不知所備之事如何了?”斐潛將話題轉向崔厚準備的事務上,主要的意思就是提點崔厚,現在的局麵已經是混亂不堪了,時間緊迫,沒有空暇去感懷傷情,隻能是關注眼下之事。
崔厚說道:“一應事務均在準備之中,不過……嗯,尚有家眷一事,愚兄卻不知要如何開口……”
見崔厚吞吞吐吐的樣子,斐潛想了想,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卻也是自己的疏忽了,光顧考慮黃忠方麵了,一時間沒能將崔厚這個方麵的顧慮考慮進來,難怪崔厚急急的趕過來,便說道:“倒是小弟疏忽,望永原兄見諒!漢升之行尚未走遠,若是永原兄有所掛念,可先行遣派些人手,護衛令翁與漢升一行前去荊襄暫居如何?一路之上有仲景之妙手,或可應保令翁無恙。荊襄僻壤雖不比河洛富碩,但必定使令翁賓至如歸也。”
崔厚聞言大喜,便向斐潛拱手謝過,當即出門安排人員去了,不一會兒便安排了四五十個人手,護衛崔厚之父崔毅去追趕黃忠了。
斐潛與崔厚一起將崔毅送出二三裏地,然後才在崔毅一再要求下,停住了腳步,目送崔毅一行遠去。
這個事情也算是給斐潛敲了一個警鍾,還好補救的不算晚……
崔厚給斐潛帶來這個消息的時候,斐潛在吃驚的同時,還感覺到了一些慶幸。
幸好讓黃忠一行走的是繞道的路線,要是按照原先張仲景的想法,是要走梁冬這一條路的,再走南陽去荊襄,雖然這條線路近是近了很多,但是要知道袁術正在這條路線上準備攻打董卓啊!
要是當時沒有堅持建議讓黃忠和張仲景不走這一條,那麽現在遇到雙方的軍隊就是麻煩大了。畢竟陽人這個地方剛好就在這條路線上啊!
雖然黃忠和張仲景一行人避開了麻煩,但是斐潛覺得自己現在倒是有些麻煩了。
這件事情……
很棘手啊!
董卓軍放出的風聲是說陽人常氏私屯兵甲,意圖謀反,但是事實的真相是什麽?恐怕無非就是一個是陽人常氏公然聚眾反抗董卓的調糧的命令,二則也有可能是常氏與袁家有所聯係,為袁家軍隊提供方便……
至於謀反的托詞,嗬嗬,一個小小的地方豪強而已,招兵買馬都談不上,用什麽來造反?
不光斐潛覺得此事有問題,就連崔厚都有一些驚恐,雖然臉上的表情沒有什麽明顯的變化,但是眼神當中卻有那麽一絲的漂浮不定……
陽人常氏雖然不是什麽名聲遠揚的士族,但是也算是在洛陽地方上的老字號的地方豪強了,所建設的常氏塢堡未必比崔家的莊寨差多少,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豪強,就如此簡單的被董卓輕描淡寫的剿滅了,未能濺起一絲的浪花。
斐潛到了漢代也才明白,實際上所謂的封建社會不是一層不變的,也是同後世所謂的什麽什麽主義一樣,分成了許多不同的階段,代表了不同的階級利益。
最早的時候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典型的貴族製度,血脈論至上,以分封的貴族諸侯為主要的政體形態。
隨著生產力以及人口的發展,貴族諸侯所能掌握的力量逐漸龐大,所以作為中央王權的周氏就對諸侯的控製能力逐漸的衰落,最終導致了戰國……
秦始皇橫空出世,一掃六合,統一了中原,隨後根據戰國時期的弊端,將權力收取於中央政府,建立了郡縣製度,結果導致了殘留的那些貴族的猛烈反抗,最終隻維持了短短的時間便宣告完結。
歸根結底不是因為秦朝的法律究竟怎樣的殘酷,因為再殘酷,原本秦國的人民也沒有造反,說明這種殘酷不是針對的百姓,而是針對原本貴族階層。郡縣的設立,不僅打破了原本貴族對於地方的統治地位,而且郡縣的這種管理地方的官職從原本世襲變成了朝廷任命,這能讓這些貴族階層如何能夠忍受?
漢代高祖劉邦之所以能夠取代秦王朝,是因為他在一定程度上調和了殘留地方貴族和中央集權的矛盾,保留了郡縣製度讓朝廷來任命官員,但是也讓地方貴族來舉薦和擔當中央地方的職位,另外一個方麵,原本的一個以純血統論的老貴族階層也在這場變革中漸漸演化成為了一個新的統治階級,就是士族。
但是沒想到這些新興的士族階層,隨著時間的演化,走的路子仍然偏離了原有積極的一麵,也漸漸的變成了霸占鄉土下層,並與中央朝廷相互爭權奪利的路子。
如今關東士族反抗董卓,不一定是為了所謂的荒淫殘暴,而是在政治上麵的分配動到了原本關東士族的利益,關西人董卓突如其來的霸占了朝政,讓幸幸苦苦好不容易搞死了外戚和宦官的以袁家為代表的關東士族沒能夠在這場衝突中獲取應有的政治利益,所以才形成了今天的這樣的局麵……
雖然斐潛不清楚董卓碩派出去的使者團已經被袁家所殺,但是不妨礙他猜測董卓出動軍隊屠殺陽人常氏也是釋放出一種決不妥協的信號!
現如今已經是沒有辦法坐下來談了,便隻好用武力來解決矛盾紛爭!
崔厚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平穩,說道:“常家首級已築京觀於城東,洛陽此地日漸危矣……”這已經是董卓進了洛陽第二次搭建京觀了,上一次陽城集社,殺了幾百人,也是在城東搭建了京觀,現在常家上下千人首級的規模,竟然比上次的還要大……
斐潛能理解崔厚話語中隱藏的一絲悲傷,畢竟崔家在洛陽多年,相比也和常家略有往來,現在轉眼之間,已經是陰陽相隔,昔日的朋友成為了刀下之鬼,在情緒上肯定有些不好受。
除此之外,斐潛也聽出了崔厚的擔憂,崔家也就比常家略大一些而已,常家一日之內被屠殺,真要是董卓舉起屠刀斬向崔家,以現在崔家的實力又能抵抗多久?
斐潛說道:“永原兄,如今人為刀俎,洛陽已是烽煙將起,不知所備之事如何了?”斐潛將話題轉向崔厚準備的事務上,主要的意思就是提點崔厚,現在的局麵已經是混亂不堪了,時間緊迫,沒有空暇去感懷傷情,隻能是關注眼下之事。
崔厚說道:“一應事務均在準備之中,不過……嗯,尚有家眷一事,愚兄卻不知要如何開口……”
見崔厚吞吞吐吐的樣子,斐潛想了想,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卻也是自己的疏忽了,光顧考慮黃忠方麵了,一時間沒能將崔厚這個方麵的顧慮考慮進來,難怪崔厚急急的趕過來,便說道:“倒是小弟疏忽,望永原兄見諒!漢升之行尚未走遠,若是永原兄有所掛念,可先行遣派些人手,護衛令翁與漢升一行前去荊襄暫居如何?一路之上有仲景之妙手,或可應保令翁無恙。荊襄僻壤雖不比河洛富碩,但必定使令翁賓至如歸也。”
崔厚聞言大喜,便向斐潛拱手謝過,當即出門安排人員去了,不一會兒便安排了四五十個人手,護衛崔厚之父崔毅去追趕黃忠了。
斐潛與崔厚一起將崔毅送出二三裏地,然後才在崔毅一再要求下,停住了腳步,目送崔毅一行遠去。
這個事情也算是給斐潛敲了一個警鍾,還好補救的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