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說魃道(小白的鬼故事係列)》最新章節...


    門轟的一聲開了,出乎意料,並沒有費沈東太大的力。


    甚至因為之前用了太多的力氣去推,他一頭朝裏栽了進去,而就在這刹那,一片光霍地朝我彈射了過來,直刺得我一時間沒能睜開眼。


    好亮……幾乎有點白晝般的感覺。


    隨後才發覺,那並不是自然光,而是一盞高高懸掛在牆角上的照明燈。同時,我們也並沒有隨著門開而跑到外麵,我們依舊在這條地道裏,所不同的,隻是從一個地下室,進入了另一個地下室而已。


    原來除了井底通入的那扇門之外,這地方是還存在著另一扇門的,這扇門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光明的世界,一個用電燈照出光明的世界。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而當眼睛徹底適應了內裏的光線後,我才明白,為什麽小小一盞照明燈,可以耀眼得讓四周亮如白晝。


    那扇開啟的門雖然沒把我們帶出著地下世界,卻把我們帶進了一座封存在地下的廟,一座金碧輝煌的廟,金碧輝煌得足以將小小一盞照明燈,擴散出白日般的光華。


    因為廟裏至少供著上百尊神態各異的佛像,佛像全是金塑的,圍在一口被八根手臂粗的鎖鏈懸空在離地半米高地方的碩大紅漆棺材周圍。棺材頭部一尊至少有三米高的羅漢盤腿坐在那裏,兩隻手張開著,就好像古埃及那種守護棺材的雕像,守著這口巨大的棺材。


    這尊三米多高的羅漢也是金的,金光燦爛的顏色襯得那口大紅棺材分外的刺眼,一時看得我頭有點暈,腦子裏空落落的,從之前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的壓抑,到現在突然而來的璀璨,這落差讓人有點不知所措。“這什麽地方……”穩了穩呼吸,我問沈東。


    他正直愣愣看著周圍那些安放在菩薩像邊上的箱子。


    箱子不少,大大小小的,淩亂散步在這間不大的密室各處。很老式的那種木條板封箱,每個箱子都被用封條封著,上麵草草幾個字:民國十二年六月封。


    忽然皺了皺眉,他輕輕嘀咕了一句:“啊?這難道是……”


    我等著他的下文,他卻沒繼續往下說,隻是有些突兀地轉過身,問了我一句:“你知不知道1923年的時候,在紫禁城裏發生過的那件事?”


    我怔了怔:“什麽事?”


    “1923年……沒錯應該是1923年,也就是民國十二年。那年六月,紫禁城建福宮起了場大火,把整個建福宮花園和儲藏在裏麵無數曆代帝王收藏的珍寶燒成了灰燼。”


    “沒聽說過……”


    “火災的起因,當時誰也說不清楚,但最可能的一個就是,因為長年累月私吞庫裏的珍寶,那些太監害怕溥儀的追查,所以索性一把火把一切都燒了。”


    “全部……為什麽要這麽做?”


    “你不知道當初太監的監守自盜有多猖獗,猖獗到溥儀的大婚剛剛完畢,皇後鳳冠上那些珍珠玉翠就馬上被替換成了贗品。”


    “……這麽大膽子?”


    “嗯,這種事情每個朝代幾乎都這樣,不過到了清末就更加變本加厲了而已。都說,那場火把儲藏在建福宮裏的那些寶物全燒毀了,包括溥儀恐怕也是這麽認為的。不過,現在看來,並非如此。”


    “怎麽說?”


    “據說建福宮裏曾收藏了不下兩千尊金佛。”


    金佛?聽他這麽說,我下意識朝周圍那些閃閃發亮的金佛掃了一眼:“你的意思是……”


    沒再言語,沈東走到一隻箱子邊,扯開上麵的封條將箱蓋用力撬開。


    隨著哢嚓一聲響,灰塵抖落後箱子蓋下顯出層破棉花。棉花被很工整地鋪壓著,密密層層貼著邊,一絲不苟。


    沈東把那些棉花翻了起來,隨即露出下麵一大團淡黃色的東西,走近細看,原來是一大堆發黴變質了的米。正詫異著怎麽包那麽仔細的箱子裏居然放的是這種東西的時候,沈東把手伸了進去,在裏頭攪了攪,片刻朝我看了一眼,把手從箱子裏抽了出來。


    手伸出來的刹那我倒抽了口氣。


    他手裏拽著條綠得透亮的東西。晶瑩剔透得仿佛琉璃似的,纏在他手指上,好像一長串碧綠色的水珠,在燈光下熠熠閃爍著,漂亮得讓人窒息。


    那是一大串至少有兩米來長的祖母綠念珠。


    “而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六百年前印度朝貢的五百金身羅漢和一具將近四米高的足金大佛。”邊說,邊轉身走到棺材邊,沈東將這串祖母綠掛到那尊守在棺材頭的大佛手指上,一邊在那尊巨大的金像上拍了拍:“就知道應該不會有人舍得讓這些東西就那麽白白都葬身火海,不過,還真沒想到它們都被藏在這兒。”說著,走回箱子邊,他把手又伸進去撈了兩下,這回撈上來的是一大把龍眼大小潔白滾圓的珍珠。


    “見過這種珍珠麽寶珠,它就是東珠。”


    這是我頭一回看到這麽大粒的珍珠,但吸引我注意的倒不是珠子本身。“為什麽都和米放在一起……”眼見著一粒粒枯黃的米粒順著他指縫往下掉,覺得有些困惑,我問他。


    “不知道。”他聳肩,一邊轉過身,將另一口箱子用力撬了開來:“再看看還有些什麽。”


    第二口箱子裏同樣壓著很厚一層棉花和米,把這些撥開後,沈東一聲驚歎,從裏頭捧出把紅得耀眼的東西:“我日!寶珠,你有見過這麽多的紅寶石嗎!”


    我當然沒見過,除了仿冒的。


    一顆顆拇指大小的紅寶石,被用縷花的金鏈條盤著,綴成一串三股的鏈子,捧在手裏很大的一把,燈光閃閃爍爍著,好像一團跳躍的火焰。


    “真好看……”忍不住從他手裏接了過來捧在掌心裏細看,這真是相當相當迷人的一樣東西,沒有經過切割,這一粒粒鵝卵石般的小石頭以自身的清澈反射著燈的光亮,嵌在金托子上好像一滴滴紅水珠似的,讓人打從心裏的愛不釋手。“這是什麽,項鏈麽?”


    “不是,是種手鏈。”說著,沈東拉過我的手腕,將那串晶瑩剔透的東西小心盤了上去,繞兩個彎將搭扣扣上,大小居然剛剛好。“真漂亮不是。”將我的手腕抬起,紅寶石鏈子順勢朝下滑了一滑,剛好纏在那根鎖麒麟上,黑的骨舍利同鮮紅色的寶石串順勢纏在了一起,弄得鈴兒郎當滿滿一手臂。


    但奇怪是並沒有因此覺得累贅,反顯出種特別奇怪的和諧來,仿佛本就該是在一起的。我晃了晃手腕,它們叮當作響,聲音很是好聽。“是蠻好看,不過戴街上恐怕會讓人打劫。”嘴上這麽說,一時卻舍不得脫下來,我把它們舉在燈光下看了又看,越看越喜歡,甚至一閃念間覺得,如果它真是自己的就好了,這麽想著的時候忽然發覺沈東正看著我,那目光似乎有些意味深長。


    我被這目光看得有點窘,忙收手想把鏈子取下來,但試了幾次,沒有成功。它和鎖麒麟纏得太緊了,一扯反而糾纏得更加厲害,每一個間隔都彼此纏繞在一起,仿佛被粘住了。


    這不禁叫我窘迫得更加厲害。


    所幸隻是那麽一小會兒,沈東很快就轉開了視線,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一匹剛從箱子裏取出來的白玉馬上,嘴裏感慨似的輕歎了口氣:“故宮都沒見有這寶貝,不知道老劉在,看了是什麽感覺。不過寶珠,你說,周家人知不知道這麽個地方。”


    “……應該不知道吧。”繼續解著那條紅寶石鏈子,我應了一聲。


    “為什麽。”


    “如果醇親王府裏原來的主人都不知道有這麽個寶藏,周家怎麽可能知道呢。”


    聽我這麽說,沈東抬起頭再次看了我一眼。片刻放下手裏的玉馬,點點頭:“說得也是……不過,真的很奇怪,其實相隔的年代也並不太久,為什麽醇親王府的後人會不知道自己家地底下會埋著這麽一批寶藏?沒道理的。”


    的確。


    1923到1945年,中間也不過就隔了二十幾年。把紫禁城裏的珍寶轉移到這裏絕對不會是什麽小手筆的動靜,裏頭至少牽扯進內務府太監和醇親王府參與者兩撥人,這麽大的一件事情,在當年斷不可能不留下一絲一毫訊息的。既然轉移了出來,自然就是要用來分贓的,兩邊的人怎麽可能不給後輩繼承者一點關於這批寶藏藏匿地點的消息呢,以致後輩走投無路到要靠賣祖傳的家產來維持生計,沒道理,真是沒道理。


    除非……


    腦子裏忽然閃過個奇怪的念頭,但沒有說出口。我發覺紅寶石鏈子上原本的搭扣不見了,上上下下翻了個遍,始終找不到沈東用來把它扣牢在我手腕上的那兩個小小的扣子。“沈東,幫下忙好麽,”


    “怎麽了。”正低頭撬著第三口箱子,沈東聽到我叫他,回了下頭。


    “這東西的扣子……”話還沒說完,我一呆,“沈東你怎麽了……”


    他莫名地看了看我,似乎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哪裏不對勁:“我怎麽了?”於是反問我。


    “你流鼻血了。”


    一行黑紅色的液體正順著他的鼻子朝下他,而他渾然不覺。聽我這麽說,他伸手朝鼻子上抹了一把,然後朝手上沾到的液體看了看,皺皺眉:“確實。”


    “怎麽搞的……”


    “沒事,”見我緊張起來,他鬆開眉朝我笑笑:“沒事,就一點鼻血而已,可能這裏太悶了。”


    他若無其事的神情讓我心裏略微寬了寬。的確這地方真的很悶,又悶又濕熱,仿佛淤積了一個夏季的熱氣,全被地道送進這裏來了。隨著箱子的開啟,悶熱裏摻雜進了一股股發黴的味道,之前光顧著看這些寶藏沒有留意,現在驀地覺察,一時有種透不過氣來的感覺。


    “沈東,我們快找出口吧。”於是一下子想起了目前的狀況,我趕緊對沈東道。


    他卻並沒有聽見我的話,一陣清脆的斷裂聲吞掉了我的話音,他在將第三口箱子成功打開後,翻開裏頭的棉花和米,吹了聲口哨:“我敢說,故宮裏的藏品都沒這裏多,隨便一件就發達了,你知道這玩意什麽價錢麽。”說著,從箱子裏抓出一把通體碧綠的如意,朝我晃了晃。


    我哪有那心思去猜這些:“還是走吧,可能再往前走一點就到出口那扇門了。”說完我轉身走向進來時的那扇門,卻很快發現,那扇門已經關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狐說魃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心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心沙並收藏狐說魃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