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幻的寶塔勾勒出道道神紋、神光,萬萬萬大道神篆,在金色華光中沉浮遊動,遍布在一方天宇。


    寶塔綻放著輝芒,混合著滿山的霞光霧靄,凝匯成點點滴滴的金色雨露,飄灑點綴在巍峨聳立的無上神山。使得神山之上,生機、生長如大海波濤,神木聖靈,紛紛湧湧。


    ………


    蒼離盤坐在一塊神石上,身邊泉水湧動,激蕩起片片水霧,恍惚間朦朦朧朧。右手伸展開來,一滴滴金露,落入掌心處,又在刹那間化作細密的水霧,順著指尖流溢。


    燭龍則顯化龍蛇之軀,神目晦明,若有風雨雷霆,四時變化之功。


    “這位陽山之主,好大的氣魄,也好大的心思…”


    燭龍蛇軀蜿蜒,盤恒在一根粗大的石柱上,赤紅的鱗甲,漫溢著淡紅的氣息,將整個石柱也染成紅色了一般,淡然道。


    “祂這是要以身為器,別溯一源,與吾之證道器,徹徹底底並駕齊驅,不相上下了。”


    “這種想法,真是妙到巔毫…”


    “妙到毫巔…”


    蒼離把玩著手掌中殘存的金露,感受著那絲絲清涼氣息,低聲自語。


    你這是…要顯示自己不弱於人?


    蒼離心頭驟然劃過,這一莫名念頭。


    祂畢竟是衍化證道之器,與道果合之的存在。


    可以說,祂,就是器道之因,器道之始。


    祂,最先開啟了器道的源流。


    又如何,看不出,這寶塔神形的種種玄機,溢散的道理玄奧。


    雖然,那尊塔狀神形中最為精妙處,最為精深法。一直深深的匿藏在最為本源處,無法言之,更無從揣度毫厘。


    但,有時侯,一以觀之,片麵而語,就可以看到、知曉許多了。


    就比如,嶽鑒初見蒼離那證道器,便可知其‘微言大義’一般。


    蒼離,也在這一刻似有所悟。


    ………………


    嶽鑒背顯三十六道神光,頂門之處亦有一道玄黃大道靈光,湧動不休,轟鳴不斷。


    十尊神聖法身,分立在嶽鑒周圍身畔,以一種玄奧軌跡,不停變換著本身的方位痕跡。


    這十尊法身神聖,皆是各顯神威,氣息威嚴雖不盡相同。但是,卻又互相補益,使得這股氣息愈發浩大莫測。同時,祂們的上額間上,也顯露出一道先天篆錄之紋。


    十尊法身神聖,十道先天紋錄篆刻,一筆一畫間,恍如淵深,身上披著濃密的清輝。


    清輝濃密不散,並不斷將清輝灌輸入嶽鑒頂門上飛騰的靈光上,似要孕育著什麽驚天動地的無上存在一般。


    在光輝循環往複之時,一點靈光驟然越過山巔,落入了其中一尊神聖額頭間上,那道隱隱扭曲的先天篆錄內。


    那尊神聖金霞披身,緩緩睜開神目,輕輕的對著嶽鑒道:“大兄,吾已見過了那位神道正宗了。”


    “並將祂們,安置在了山間一處陽泉洞內。”


    之道,化身之法亦不過是用一點本命靈光,即可造就一尊化身,一道法相。


    化身萬千,之妙,不滅之根。


    即是‘一’,也是‘萬’。


    說的便是之威,之能。


    雖然,因為本源滯構。那一點靈光而成的化身法體,本身根源微弱,無法發揮出太大的威能神力。


    但對於處理一些,無法分身他顧的事物,還是有著一些用處的。


    就比如,那剛剛前去迎接蒼離、燭龍的‘天甲’,就是這尊神聖,無法動用真身,無奈下分離出的一縷真靈本源,化生而來的一尊化身。


    “嗯…”


    嶽鑒沉吟半晌後,輕聲說道:“這…還是吾等失了禮數啊!”


    故友遠來,避而不見,難免祂們不會聯想到什麽。


    更何況,這一門大道,畢竟是脫胎與蒼離大道之內。


    種種玄妙,能瞞得了別人,但卻不見得能在蒼離麵前有所匿藏。


    “諸位,大功將成,還請助吾一臂之力。”


    “依之,共踏大道正途。”


    嶽鑒正想著心事時,陡然間被一股沛然難當的雄渾之力,自頭頂澎湃洶湧間,竟將祂的心神都撼動了一下,迫使祂連忙收斂了心神,沉聲道。


    “正該如此…”


    “合該如此…”


    這十尊先天神聖,氣息濤濤,齊聲喝道。


    “吾先來…”


    天甲為十大神聖之首,在一眾神聖中,威望智慧、神通法力亦僅次與嶽鑒,自然也應當首當其衝。


    一股鬱鬱蔥蔥的生機,璀璨亦而來…


    “吾為陰木…”


    天乙目光明亮,氣質雖然陰沉,依舊不失其中生機蔓延。


    天地之間,無論如何高遠無量的大道真法,也離不開五行生滅的奧妙。


    隻因,它是在這浩瀚無垠的時空寰宇間,最為基本質樸的法與理。


    陰、陽、金、木、水、火、土…


    萬物根本,混元一切,貫穿了大千寰宇,過去、未來…


    在盤古始祖那開天辟地,揮動出第一道至高的斧光開始。


    清、濁、天、地,就已經化作了陰陽衍化後混沌分離的產物了。


    它們,為大道,為一切之始,為最終之末…


    而五行循環,生滅相克。則是天地誕生後的具象,囊括一切,八荒天地,無極無量萬萬萬眾生。


    就連三千先天神聖,與道同在,也在五行循環之內超脫不得。


    隻因五行之道浩大無垠,雖執之者眾多,但能見其真意者,卻為寥寥。


    其中最為佼佼者,便是如今那各執一方天地大勢的五方大尊了。


    各掌一行之道,為其中集大成就者。


    然而,這十尊神聖,同時出世,氣運相連下,執掌的大道權柄,也沾染了幾分五行大道的根源。


    別抒機心下,將五行劃出陰陽之別。


    陽金(天庚),陰金(天辛),陽木(天甲),陰木(天乙),陽火(天丙),陰火(天丁),陽水(天壬),陰水(天癸),陽土(天壬)陰土(天癸)…


    這,就是十大神聖,所掌大道權柄,真正的本源所在。


    在這十道威能各異,神韻不一,但卻又相互依存的神光下。


    一分法力,互克互存,似是滾雪球般,不斷壯大,並湧向嶽鑒頂門上,那一抹奇異靈光。


    那枚綻放在嶽鑒頭頂的,小小靈光,在十大神聖的威嚴下。雖是如同燭火般飄搖不定,像似下一刻,就會熄滅了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之諸神紀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酆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酆讀並收藏洪荒之諸神紀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