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說完這個故事,佛台上的香也剛好燃盡,淡淡的沉香繞梁不散。


    緊閉著雙眼的李長生眼角的淚水在悄悄地滑落。


    佛堂外夜幕來降臨,寺裏的僧人已經各自回到屋歇息。


    夜色中有倦鳥低鳴,淨道低頭看著自己最愛的弟子,輕輕地歎息。


    在師傅的懷裏喝了半碗參湯,李長生閉上眼睛,在老和尚的佛堂前沉沉睡去......


    佛台上的菩薩低眉看著地板上弟子,有一道淡淡的佛光籠罩在他的身上。


    淨道老和尚起身推開佛堂邊的木窗,讓一地的月光安靜地灑落在李長生的身上。


    誰的三生三生?我的三生三生。


    這一夜李長生沒有做夢。


    ......


    ”聽了我講的故事,你有何想法?”


    清晨的陽光,如昨晚的月亮,亦是灑在李長生的身上。


    “師傅,那個故事裏的小白狼是弟子麽?那個與佛祖約定了三生三世的契約的小白狼是弟子麽?”


    李長生看著老和尚,低低地問道。


    “誰的三生三世,重要麽?是你如何,不是你又如何?”淨道看著他,淡淡地說道,臉上流露出無限的慈悲。


    “如果是弟子,這一世恐怕要負約,弟子願來生再來青燈古佛前,再來完成與佛祖的約定。”李長生抬看著佛台上的菩薩,靜靜地說道。


    “你想怎樣?”淨道看著他,認真地問道。


    “求師傅成全弟子與那日來寺裏上香白裙女子的一段塵緣,弟子願化身石橋,在她必經的路上,陽光下,風雨中,隻為能再見她一麵......”


    李長生有氣無力地說道。


    “縱然我成全了你,又如何?你今生的緣份已經錯過了。”


    老和尚看著地板上不甘心的弟子,心痛地說道。


    “如師傅願成全弟子,弟子願此生化為石橋,受五百年的風吹雨打,這一世的輪回,我一定不去喝那碗孟婆湯,希望來世的佛前能再遇見......讓我能完成那千年之前,三生三世的約定......”


    這一次,李長生沒有流淚,臉上露出了堅毅的決心。


    “就算我許你,隻是你那塵世中的父母兄弟姐妹怎麽辦?他們會為了你傷心一世.....”


    淨道不忍心再看他的樣子,即便心如磐石的他,也有些動容。


    “如果不能如願,弟子生不如死,既然這樣,還不如向死而生。”


    李長生看著他,臉上露出的是堅毅的神色,沒有絲毫的恐懼。


    ......


    老和尚被李長生的話深深地震驚了,他低頭看著麵前這個就要失去生機的弟子,喃喃低語。


    <a id="wzsy" href="http://m.bqgxsydw.com">筆趣閣小說閱讀網</a>


    便是他修行千年,也無力說服麵前這個意誌堅決的弟子。


    “你在菩薩麵前靜思三日,如若三日後你繼續堅持這個心願,為師便成全你。”


    老和尚靜靜地看著躺在佛前的弟子,看著一地金色的春光......


    李長生掙紮著點點頭,臉上露出了歡喜的笑容。


    縱然化身石橋,那又如何?縱然癡迷今生,哪又如何?


    因為我願意啊!


    這一句我願意,道盡了世間萬法,道盡了佛堂中三千道藏。


    ......


    三日後,老和尚告訴寺中的僧眾,自己最喜歡的弟子已經離開。


    三日後,在白雲鎮通往須彌山不空寺的山澗外,有一道破舊的木橋,一夜之間變成了石橋。


    來寺裏禮佛的香客紛紛稱讚寺裏出錢修建石橋的功德。


    眾僧莫名其妙,隻有老和尚低眉不語。


    一月後,李老太爺和劉氏來寺裏找到老和尚......


    “這石橋


    便是你們的兒子,我最疼愛的弟子......”


    老和尚領著李老太爺和劉氏來到石橋前,輕輕地撫著著石橋,眼裏的淚水在晃動。


    三人坐在石橋邊上,老和尚將李長生的故事告訴了李老太爺和劉氏。


    “我可憐的兒子呀......”劉氏抱著石橋的欄杆,痛哭出聲。


    老和尚看著傷心的二人,輕輕地歎息了一聲,不露悲喜。


    靜靜地說道:“他的三生三世,要他自己走完,他有向死而生的智慧,你們應該為他歡喜,人生隻是一段經曆而已,活著也隻是一把量尺,終有盡頭......”


    李老太爺看著老和尚,喃喃說道:“請大師準許為我兒蓋一道木簷,為他遮擋風雨,也算是我們這一世父母的心意。”


    劉氏一聽,也使輕點點頭,掏出絲巾一邊擦著臉上的淚水,一邊看著老和尚。


    “他想經曆五百年風雨,你們想為們遮擋風雨,也罷,就如了你們的意吧。”


    老和尚輕輕地點點頭,轉過身往山中的寺院行去。


    過了沒多久,上山禮佛的香客們發現,原來山澗石橋上麵又蓋了一道木廊。


    在走廊的兩道的木簷上牌子寫著:風雨橋。


    劉氏本想寫母子橋,李老太爺不同意。


    後來跟老和尚商量了一番,便起名風雨橋。


    世上本無風雨橋,自此以後,世人紛紛效仿,修建了許多的風雨橋,卻無人知道其中的含義。


    唯有不空寺中的淨道老和尚,和須彌山下白雲鎮中的李老太爺和劉氏知道緣由,但是三人都沒有說出來。


    此後數年間,清風郡的宋家小姐每年都來要不空寺禮佛敬香。


    他很好奇白雲鎮上的李家公子自從上次躲了自己的一回後,就再也不見蹤影,也再沒從李家人嘴裏聽到他的消息。


    每年來不空寺她都會跟寺裏知客僧打聽李長生的消息,然而寺中僧人誰也不知道他的去向。


    幾年過去,李長生成了謎,而宋家小姐也再未嫁人,雖然有無數的媒人上門說親。


    直到她二十五歲的那一年,在一個夏季的午後。


    在一場暴雨山洪後,她終於知道了李長生的下落......


    那天午後,宋玉兒帶著小紅和小草從白雲鎮往須彌山上去,行致風雨橋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夏日裏的暴寸引發了山洪。


    望著天陰沉的天空和漫天的暴雨,宋家小姐撫著風雨橋的石欄,輕輕地說道:“還好有這座風雨橋,否則我們三人就成落湯雞了。”


    小草跟在邊上捂著嘴笑:“小姐,哪有說自己是落湯雞的,就算要說也是鳳凰......”


    小紅點點頭,看著宋玉兒傻笑。


    宋玉兒想了想,臉上也紅上,半晌才道:“都是一個意思......”


    正在三人說笑間,風雨橋中間的石板突然裂開了幾塊,一座石橋一分為二,欲往不空寺的三人望著斷開的石橋,暗暗叫苦。


    小草嚷嚷道:“小姐,我來白跑了一趟,今日裏是去不了不空寺了。”


    宋玉兒看著麵前斷開的石橋,眉頭輕輕地皺了起來。


    咬著嘴唇說:”待雨停了,我們回白雲鎮去住,明天等橋修好了再上山......”


    ......


    回到白雲鎮的李家,宋玉兒將半路遇到的事告訴了劉氏。


    劉氏聽後臉色慘白,沒有回話扭頭就去找李老太爺......留下莫名奇妙的宋玉兒。


    第二天一早,李老太爺領著劉氏和宋家小姐、小紅、小草來到了風雨橋前。


    劉氏撫著石橋的欄杆嚎淘大哭,李老太爺扶著她,臉上也有淚水流下......


    百思不得其解的宋玉兒看著傷心欲絕


    的二人,輕輕問道:“不就是石橋破損,找人修好不就行了嗎?需要多少銀兩,我來出。”


    正在此時,對麵的山道上有不空寺的僧人,抗著青橋板往風雨橋走來。


    看著對麵哭泣的劉氏和李老太爺,走在僧人後麵的淨道老和尚長長地歎息了一聲。


    李老太爺看見了老和尚,連忙行禮,出聲問道:“請問大師,這好好的青石板為何從中斷開?”


    宋玉兒也是一臉疑惑地望著老和尚。


    老和尚撫著石橋,低頭看著山澗下斷裂開的石板,低頭不語。


    沉思了半晌,才喃喃地說道:“昨日暴雨,山上有泥石流滑坡......他為了給上山的香客示警,不惜以身殉道......”


    劉氏一聽,抱著李老太爺器得更凶了。


    宋玉兒一呆,脫口問道:“大師,請問他是誰?”


    老和尚沒有馬上回答她,隻是指揮身後的僧人,抬著重新打磨好的石板鋪在斷裂開來的橋麵。


    然後看著李老太爺,輕輕說道:“你們還沒有告訴她實情麽?”


    李老太爺搖搖頭。


    劉氏將宋玉兒叫過來,拉著她的手往石橋上摸去。


    淚流滿麵地說道:“這橋就是我的兒子,你的未婚夫李長生啊......”


    話未說完,抱著她又哭了起來。


    宋玉兒一聽如雷轟頂,撫著石橋的欄杆說:“這橋是橋,人是人,何來這一說?”


    老和尚輕輕地搖搖頭,道:“待石橋修好,去寺中再說吧。”


    話完不再言語,靜靜地看著幾個僧人補橋修補。


    ......


    “為了那一世的情緣,你從狼人變成今生的模樣,許了三生三世的願,卻依然錯過了今生的緣份......來世絕不去喝那一碗孟婆湯......”


    老和尚的佛堂裏,宋玉兒哭倒在劉氏的身上。


    劉氏望著淨道大師和李老太爺,也是無語凝噎。


    李老太爺則是長噓短歎,跟老和尚說人生為何如此艱難。


    老和尚看著眾人,左手拈花,右手捏了一個法印,不悲不喜。


    淡淡地說:“長生自跟我了就一心向佛,不肯修行武道......後來終於修行了其中二道手印,雲:無畏、禪定,然而降魔、去念卻始終不得入其門。”


    看著眼前幾個人沒有說話,他繼續輕聲說道。


    “後來化身三石橋前,他看著我說:師傅,待來生我再修行這兩大手印,今生就讓我以無畏、禪定之心化身石橋吧......”


    “你的夢中是我,眼有也隻有我,可是我卻因為自己的私心,讓小紅去考驗你......原來錯過,就是一生的情緣......”


    哭醒的宋玉兒,嘴裏喃喃地念叨。


    生不欲死,是她此刻的寫照。


    ......


    後來的後來,往來不空寺的香客們經常在風雨橋上,遇到低眉扶琴的蒙麵女子,身後站著紅裙青衣的小紅與小草......


    再到後來,蒙麵女子不再來,隻有小紅跟小草經常來石橋邊上燃香祭拜。


    鬱鬱而終的宋玉兒,在臨終前嘴裏一直喃喃念叨:“如有來生,我決不放開你的手!”


    得知消息的劉氏,去了一趟清風郡。


    陪在馬氏的身邊,兩位白頭人再次送走了黑發人。


    不空寺的老和尚得到消息後,低著看著那日午後撿起的那片菩提樹葉,輕聲說道:“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的正在過去,願你們未來不再分離......”


    老和尚低眉看著手裏的菩提葉。


    佛台上的菩薩低眉看著慈悲的老和尚。


    一切如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斷修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列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列夕並收藏道斷修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