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安市在江北聚集地中隻能算是一個小城市,人口十四萬,麵積約有一萬平方公裏。當然這裏大部分地區都是荒漠,人們攔河築壩,依湖而居。
城市小,基礎設施自然很落後,市醫院是一棟三層的破爛小樓,不過占地麵積倒是頗大。李東背著小丫頭去掛了號,然後徑直去了兒科。
坐診醫生是一位中年阿姨,穿著白大褂,留著短發,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目光很慈祥。
“病人發病多長時間了?”中年阿姨一邊檢查小丫頭,一邊詢問著李東病情。
“已經三天了,前兩天還好,沒想到今天加重了。”
李東有點臉紅,要不是家裏窮,也不至於讓弟弟妹妹們硬挺,說起來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
中年女醫生大概也是見怪不怪了,仔細看了看小丫頭的體溫計,又看了舌頭,摸了摸小丫頭的頭,轉身就去開藥了。
“不用擔心,隻是普通的感冒,小丫頭抵抗力太弱了,平時注意要加強營養。”
李東接過了藥方,連忙點頭稱是,說起來心酸,小丫頭今年都四歲了,可是個子還沒人家三歲的小孩高,身體很單薄,頭發枯黃,一看就知道營養不良。
去藥房拿了藥,又讓護士給打了一針退燒針,總共花了10元,剛好是李東一天的工錢。記下了護士叮囑的注意事項,李東這才帶著小丫頭出了門。外麵的天已經黑了,明顯能感覺到一股涼意撲麵而來。
沒有直接回家,李東背著小丫頭來到了順達百貨商店,這是市裏最大的一家商店,麵積足有500多平米。順達百貨據說是市長弟弟的產業,因為貨源充足,價格實惠,倒是深受一般百姓的親賴。
進了商店,溫度明顯提高了不少,李東來到了副食區,首先挑了一袋奶粉,上麵標價5元,省著點能喝一個月,這是目前最適合小丫頭的營養品了。
又去了糧食區,稱了5斤的大米,這是末世培育出來的旱稻,和小麥的生長條件幾乎差不多。大米是精糧,價格很貴,每斤2元,一共花了10元。
這些大米是準備給小丫頭熬粥喝的,家裏平時吃的那些雜糧明顯不適合病人,太粗糙了又沒多少營養。
買完了東西,李東正準備離開,想了想,又轉身回到副食區買了一包糖果。不管怎麽說,今天是自己第一次拿工資,多多少少也要給弟弟妹妹們帶一些禮物回去,反正也不貴,一包隻要2塊錢。
回到家裏,弟弟妹妹們已經回來了,看見李東進來,嘰嘰喳喳的圍了上來。李東連忙做了一個噓聲的動作,轉頭努嘴示意了一下背後睡著了的小丫頭。
大家明白過來,立馬就安靜了下來,老四更是雙手用力的捂住了嘴,生怕吵醒了小丫頭。李東背著小丫頭來到了她的床前,輕輕脫去了棉襖和鞋子,把她塞進了被窩裏,嗯,炕還是熱的。
替小丫頭掖了掖被子,李東輕著腳步離開了房間,順手關了門。回到客廳,大家又開始發問起來,李東也沒不耐煩,一一回答了。
把手上的袋子放在了桌子上,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了購物袋上。李東不慌不忙的拿出了一包糖果,遞給了二妹,讓她給大家分分。
沒有理會身後傳來的歡呼聲,李東來到了廚房,呂秀梅正在準備晚飯,看見李東過來了,連忙放下了菜刀,用圍裙擦了擦雙手,著急的問道:
“東子,小五怎麽樣了,醫生怎麽說?”
“沒什麽大礙,隻是普通感冒,打過針已經睡著了。”李東安慰道。
“謝天謝地,總算沒事。”
“對了,阿娘,我給小五買了奶粉和大米,到時你給她好好補補,醫生都說營養不良了。”李東提醒道。
呂秀梅聽了,一時有些發愣,是啊,小丫頭身體這麽瘦弱,難怪經常生病,是自己沒本事啊,拖累了孩子們。
李東一看阿娘發呆,就知道她在自責,立馬打岔道:“阿娘,晚上吃什麽啊?”
“除了雜糧糊,還能有什麽啊。”呂秀梅果然回過神來,沒好氣的回答道。
在末世,由於缺水,糧食產量很低,根本不夠吃,江北每年都還要花高價從蜀川聚集地大量購買糧食。
也許大家會問,既然都吃不飽了,那為什麽還要生那麽多孩子?其實道理很簡單,這裏是末世,人,才是一個聚集地的根本,人越多,聚集地的實力就越強,生存下去的幾率也就越大。
因此,各大聚集地都是鼓勵生育,拚命擴充人口,如果哪一天糧食真的不夠了,這也意味著戰爭就要來了。如今的各大聚集地其實都是通過戰爭打出來的,隻是隨著聯邦的成立以及糧食產量的逐漸提高,戰爭才慢慢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李東家有七口人,五個孩子,他們家每個月都可以從政府機構免費領取50斤的雜糧,每個孩子10斤,一直領到16歲成年為止,這就是江北聚集地的生育獎勵政策。
當然了,雜糧雖然能吃,但是口味就不那麽可口了,吃慣了精糧的人絕對難以下咽。一般雜糧都是四成麵粉、一成米糠、兩層豆渣和三成藻粉混合而成。
藻粉的原料是科學家們培育出的一種可食用藻類,雖然營養價值低,但是容易生產,而且產量很大,一般都是搭配主糧食用。
離開了廚房,李東回到了臥室,一把躺在了床上。李家的房子是一套臨街的老舊平房,這還是李父結婚時花了所有的積蓄買下來的。
房子不大,隻有103平米,總共有5間房子,呂秀梅夫婦住了一間,兩個弟弟住了一間,小丫頭和姐姐住了一間,李東獨自住了一間,剩下的一間是廚房。房子後麵還帶了一個40平米的院子,呂秀梅在裏麵種了一些蔬菜,多少也能改善一下夥食。
“大哥,吃飯了。”大妹敲門道。
“知道了,就來。”李東連忙爬了起來。
晚飯的主食就是雜糧糊,而且還是定量的,呂秀梅早就分好了。李東掃了一眼,今晚菜色不錯,除了鹹菜,還燒了一個燉蘿卜,大概是為了給自己補補身體。
吃完了晚飯,大家就去睡覺了,一是為了省電,二是晚上挺冷的,還是炕上舒服。
城市小,基礎設施自然很落後,市醫院是一棟三層的破爛小樓,不過占地麵積倒是頗大。李東背著小丫頭去掛了號,然後徑直去了兒科。
坐診醫生是一位中年阿姨,穿著白大褂,留著短發,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目光很慈祥。
“病人發病多長時間了?”中年阿姨一邊檢查小丫頭,一邊詢問著李東病情。
“已經三天了,前兩天還好,沒想到今天加重了。”
李東有點臉紅,要不是家裏窮,也不至於讓弟弟妹妹們硬挺,說起來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
中年女醫生大概也是見怪不怪了,仔細看了看小丫頭的體溫計,又看了舌頭,摸了摸小丫頭的頭,轉身就去開藥了。
“不用擔心,隻是普通的感冒,小丫頭抵抗力太弱了,平時注意要加強營養。”
李東接過了藥方,連忙點頭稱是,說起來心酸,小丫頭今年都四歲了,可是個子還沒人家三歲的小孩高,身體很單薄,頭發枯黃,一看就知道營養不良。
去藥房拿了藥,又讓護士給打了一針退燒針,總共花了10元,剛好是李東一天的工錢。記下了護士叮囑的注意事項,李東這才帶著小丫頭出了門。外麵的天已經黑了,明顯能感覺到一股涼意撲麵而來。
沒有直接回家,李東背著小丫頭來到了順達百貨商店,這是市裏最大的一家商店,麵積足有500多平米。順達百貨據說是市長弟弟的產業,因為貨源充足,價格實惠,倒是深受一般百姓的親賴。
進了商店,溫度明顯提高了不少,李東來到了副食區,首先挑了一袋奶粉,上麵標價5元,省著點能喝一個月,這是目前最適合小丫頭的營養品了。
又去了糧食區,稱了5斤的大米,這是末世培育出來的旱稻,和小麥的生長條件幾乎差不多。大米是精糧,價格很貴,每斤2元,一共花了10元。
這些大米是準備給小丫頭熬粥喝的,家裏平時吃的那些雜糧明顯不適合病人,太粗糙了又沒多少營養。
買完了東西,李東正準備離開,想了想,又轉身回到副食區買了一包糖果。不管怎麽說,今天是自己第一次拿工資,多多少少也要給弟弟妹妹們帶一些禮物回去,反正也不貴,一包隻要2塊錢。
回到家裏,弟弟妹妹們已經回來了,看見李東進來,嘰嘰喳喳的圍了上來。李東連忙做了一個噓聲的動作,轉頭努嘴示意了一下背後睡著了的小丫頭。
大家明白過來,立馬就安靜了下來,老四更是雙手用力的捂住了嘴,生怕吵醒了小丫頭。李東背著小丫頭來到了她的床前,輕輕脫去了棉襖和鞋子,把她塞進了被窩裏,嗯,炕還是熱的。
替小丫頭掖了掖被子,李東輕著腳步離開了房間,順手關了門。回到客廳,大家又開始發問起來,李東也沒不耐煩,一一回答了。
把手上的袋子放在了桌子上,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了購物袋上。李東不慌不忙的拿出了一包糖果,遞給了二妹,讓她給大家分分。
沒有理會身後傳來的歡呼聲,李東來到了廚房,呂秀梅正在準備晚飯,看見李東過來了,連忙放下了菜刀,用圍裙擦了擦雙手,著急的問道:
“東子,小五怎麽樣了,醫生怎麽說?”
“沒什麽大礙,隻是普通感冒,打過針已經睡著了。”李東安慰道。
“謝天謝地,總算沒事。”
“對了,阿娘,我給小五買了奶粉和大米,到時你給她好好補補,醫生都說營養不良了。”李東提醒道。
呂秀梅聽了,一時有些發愣,是啊,小丫頭身體這麽瘦弱,難怪經常生病,是自己沒本事啊,拖累了孩子們。
李東一看阿娘發呆,就知道她在自責,立馬打岔道:“阿娘,晚上吃什麽啊?”
“除了雜糧糊,還能有什麽啊。”呂秀梅果然回過神來,沒好氣的回答道。
在末世,由於缺水,糧食產量很低,根本不夠吃,江北每年都還要花高價從蜀川聚集地大量購買糧食。
也許大家會問,既然都吃不飽了,那為什麽還要生那麽多孩子?其實道理很簡單,這裏是末世,人,才是一個聚集地的根本,人越多,聚集地的實力就越強,生存下去的幾率也就越大。
因此,各大聚集地都是鼓勵生育,拚命擴充人口,如果哪一天糧食真的不夠了,這也意味著戰爭就要來了。如今的各大聚集地其實都是通過戰爭打出來的,隻是隨著聯邦的成立以及糧食產量的逐漸提高,戰爭才慢慢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李東家有七口人,五個孩子,他們家每個月都可以從政府機構免費領取50斤的雜糧,每個孩子10斤,一直領到16歲成年為止,這就是江北聚集地的生育獎勵政策。
當然了,雜糧雖然能吃,但是口味就不那麽可口了,吃慣了精糧的人絕對難以下咽。一般雜糧都是四成麵粉、一成米糠、兩層豆渣和三成藻粉混合而成。
藻粉的原料是科學家們培育出的一種可食用藻類,雖然營養價值低,但是容易生產,而且產量很大,一般都是搭配主糧食用。
離開了廚房,李東回到了臥室,一把躺在了床上。李家的房子是一套臨街的老舊平房,這還是李父結婚時花了所有的積蓄買下來的。
房子不大,隻有103平米,總共有5間房子,呂秀梅夫婦住了一間,兩個弟弟住了一間,小丫頭和姐姐住了一間,李東獨自住了一間,剩下的一間是廚房。房子後麵還帶了一個40平米的院子,呂秀梅在裏麵種了一些蔬菜,多少也能改善一下夥食。
“大哥,吃飯了。”大妹敲門道。
“知道了,就來。”李東連忙爬了起來。
晚飯的主食就是雜糧糊,而且還是定量的,呂秀梅早就分好了。李東掃了一眼,今晚菜色不錯,除了鹹菜,還燒了一個燉蘿卜,大概是為了給自己補補身體。
吃完了晚飯,大家就去睡覺了,一是為了省電,二是晚上挺冷的,還是炕上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