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呂秀梅生慶生過後,李東又在家裏待了一個月,思前想後,還是決定應該來一次荒漠探險。如果按部就班的發展,估計要等個好幾年時間才能把空間擴張到足夠大。
每次想到自己還要蟄伏個幾年時間,李東就有種緊迫感,他想盡快強大起來,命運應該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這次他選擇主動出擊,獨自去尋找一個廢墟城市,然後拚命擴大空間,為自己的未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雖然此行有點冒險,但是李東有外掛,空間裏有吃的有喝的,危險時刻還能進入空間避嫌,這樣算來,其實也沒有多少危險。
而且為了防止迷路,李東不光準備了指南針,還設計了一條絕對安全的路線。他打算沿著長江向東探索,雖然長江早就斷流了,但是古河道還在,可以作為參照物。
“阿娘,我有事要和你商量。”
這一天,李東終於決定出發了,臨行前他把空間裏所有的成熟蔬菜都清空了,這些應該足夠商鋪銷售半個月了。
“什麽事啊,難道是貨源出了問題?”最近家裏的生意好到誇張,呂秀梅狠狠的賺了一筆,因此她生怕會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貨源沒事,我才剛給商鋪補滿了貨,這次足足有1500多斤,應該能撐一個星期以上。”李東安慰道,阿娘有點開始進入商人的角色了。
“哦,那就好,那你有什麽事啊?”
“是這樣的,有一個供應商想請我去考察農場,順便商量一下明年的供貨事宜,因此我可能要出一趟遠門,大概要一個星期吧。”李東忐忑的說道,希望能得到阿娘的容許。
“什麽,這麽長的時間,他家農場在哪啊?”呂秀梅吃驚的問道。
“不遠,就在隔壁的池寧市,據說那邊辦了一個交流大會,所以要多待幾天。”李東斟酌著回道。
呂秀梅聽了,有些掙紮,她知道大兒子遲早要離開自己的羽翼下,但是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麽早。但是呢,男孩子總歸是要獨自去麵對社會的,為了大兒子的未來,呂秀梅還是決定提前放手,放他自己去拚搏。
想到這裏,呂秀梅咬了咬牙,開口叮囑道:“好吧,我答應了,但是你要照顧好自己,遇事多冷靜,千萬別意氣用事。”
李東見阿娘答應了,差點高興的蹦了起來,他沒有想到這麽容易就成功了。其實,呂秀梅答應的主要原因還是李東顯得太成熟了,尤其是開始做生意以後,幾乎和成人沒什兩樣了。
晚上,呂秀梅開始替大兒子準備行李,裝滿了一整個藤箱,要不是李東反複勸說,估計三個箱子都不一定塞得下。為了怕大兒子在路上餓了,呂秀梅還特地起了個大早,蒸了十幾個饅頭,全給打包了。
“阿娘,我走了,你放心吧,出不了事,我一定準時回來。”李東臨走前還在安慰阿娘。
“大果,你回來一定要給偶帶好吃的啊。”小丫頭滿含期待的說道,在她的世界裏,沒有什麽事情比吃的還重要。
“好,大哥記住了,一定給你帶好吃的。”李東向小丫頭保證道。
說完,李東擺了擺手,轉身就出發了。他的計劃是先搭乘班車去梧桐市,下車後馬上購買一輛自行車,然後再沿著長江向東而行。
如果李東沒有記錯的話,池寧市的東邊應該是梧湖市,前世江北的第二大城市。盡管過去了五百多年,但是荒漠裏幹旱少雨,應該還剩下不少破銅爛鐵。
來到車站,李東買了一張車票,花了8塊錢,差不多是普通人一天的工資,看來路費還是挺貴的。
去池寧市的路況不怎麽好,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也沒人維護。一路顛顛簸簸的過了五個小時,李東終於踏上了池寧市的土地,這是他從小到大第一次遠行。
隨便找了個飯館吃了頓午飯,李東向老板打聽了一下哪裏有賣自行車的。經過指點,他來到了市中心的明茂商城,據說這裏什麽東西都能買到。
明茂商城的購物模式還挺先進的,居然類似前世的大型超市,顧客可以自選商品,統一在出口處結賬。
李東沒花多少時間就找到了自行車專區,經過對比,最終購買了一輛山地自行車。價格有點小貴,但是還沒有超出李東的承受範圍,關鍵是自行車很輕便,非常適合在荒漠中騎行。
不僅是自行車,趁著這次難得的機會,李東還購買了一個睡袋,一袋大米,一個火鍋,一桶酒精,還有一些廚房餐具和調味品。畢竟要在野外生活一個星期,這些東西都是必備的。
同時,李東還特地購買了一把很大的鋼筋剪,這樣可以方便自己快速的收集廢棄鋼鐵。這把鋼筋剪很貴,幾乎和自行車差不多的價格,心疼了李東好久。
下午,李東騎著自行車就出發了,其餘的東西都放進了空間裏,隻留了一個小包作為掩護。
經過一個下午的長途跋涉,李東終於離開了市區的範圍,環顧四周,再也看不見任何人煙,空曠安靜。
天快黑了,李東連人帶車進入了空間裏,熱了幾個饅頭,簡單的對付了一頓。填飽肚子後,李東倒頭就睡了,今天實在是太累了。
空間裏沒有黑夜,為了怕睡過頭,李東特地調了鬧鍾。早上起來,梳洗了一番,又啃了幾個饅頭,李東迎著朝陽重新出發。
到了傍晚時分,李東終於看見了一座半掩埋在砂石底下的廢墟,盡管已經過去了500多年,卻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龐大規模。
夜晚的廢墟裏很危險,裏麵有很多毒蛇蠍子之類的毒蟲,雖然是冬季,但是由於白天氣溫高,它們並沒有完全消失。因此李東決定就地休息,養精蓄銳,等到明天再去探險。
空間裏,李東正在準備晚餐,他準備弄一個火鍋,湯底是從商城裏買的,倒是方便了許多。唯一的遺憾是沒有羊肉,涮羊肉可是他的最愛。主食是大米飯,米飯煮的很香,李東足足吃了兩大碗。
每次想到自己還要蟄伏個幾年時間,李東就有種緊迫感,他想盡快強大起來,命運應該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這次他選擇主動出擊,獨自去尋找一個廢墟城市,然後拚命擴大空間,為自己的未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雖然此行有點冒險,但是李東有外掛,空間裏有吃的有喝的,危險時刻還能進入空間避嫌,這樣算來,其實也沒有多少危險。
而且為了防止迷路,李東不光準備了指南針,還設計了一條絕對安全的路線。他打算沿著長江向東探索,雖然長江早就斷流了,但是古河道還在,可以作為參照物。
“阿娘,我有事要和你商量。”
這一天,李東終於決定出發了,臨行前他把空間裏所有的成熟蔬菜都清空了,這些應該足夠商鋪銷售半個月了。
“什麽事啊,難道是貨源出了問題?”最近家裏的生意好到誇張,呂秀梅狠狠的賺了一筆,因此她生怕會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貨源沒事,我才剛給商鋪補滿了貨,這次足足有1500多斤,應該能撐一個星期以上。”李東安慰道,阿娘有點開始進入商人的角色了。
“哦,那就好,那你有什麽事啊?”
“是這樣的,有一個供應商想請我去考察農場,順便商量一下明年的供貨事宜,因此我可能要出一趟遠門,大概要一個星期吧。”李東忐忑的說道,希望能得到阿娘的容許。
“什麽,這麽長的時間,他家農場在哪啊?”呂秀梅吃驚的問道。
“不遠,就在隔壁的池寧市,據說那邊辦了一個交流大會,所以要多待幾天。”李東斟酌著回道。
呂秀梅聽了,有些掙紮,她知道大兒子遲早要離開自己的羽翼下,但是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麽早。但是呢,男孩子總歸是要獨自去麵對社會的,為了大兒子的未來,呂秀梅還是決定提前放手,放他自己去拚搏。
想到這裏,呂秀梅咬了咬牙,開口叮囑道:“好吧,我答應了,但是你要照顧好自己,遇事多冷靜,千萬別意氣用事。”
李東見阿娘答應了,差點高興的蹦了起來,他沒有想到這麽容易就成功了。其實,呂秀梅答應的主要原因還是李東顯得太成熟了,尤其是開始做生意以後,幾乎和成人沒什兩樣了。
晚上,呂秀梅開始替大兒子準備行李,裝滿了一整個藤箱,要不是李東反複勸說,估計三個箱子都不一定塞得下。為了怕大兒子在路上餓了,呂秀梅還特地起了個大早,蒸了十幾個饅頭,全給打包了。
“阿娘,我走了,你放心吧,出不了事,我一定準時回來。”李東臨走前還在安慰阿娘。
“大果,你回來一定要給偶帶好吃的啊。”小丫頭滿含期待的說道,在她的世界裏,沒有什麽事情比吃的還重要。
“好,大哥記住了,一定給你帶好吃的。”李東向小丫頭保證道。
說完,李東擺了擺手,轉身就出發了。他的計劃是先搭乘班車去梧桐市,下車後馬上購買一輛自行車,然後再沿著長江向東而行。
如果李東沒有記錯的話,池寧市的東邊應該是梧湖市,前世江北的第二大城市。盡管過去了五百多年,但是荒漠裏幹旱少雨,應該還剩下不少破銅爛鐵。
來到車站,李東買了一張車票,花了8塊錢,差不多是普通人一天的工資,看來路費還是挺貴的。
去池寧市的路況不怎麽好,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也沒人維護。一路顛顛簸簸的過了五個小時,李東終於踏上了池寧市的土地,這是他從小到大第一次遠行。
隨便找了個飯館吃了頓午飯,李東向老板打聽了一下哪裏有賣自行車的。經過指點,他來到了市中心的明茂商城,據說這裏什麽東西都能買到。
明茂商城的購物模式還挺先進的,居然類似前世的大型超市,顧客可以自選商品,統一在出口處結賬。
李東沒花多少時間就找到了自行車專區,經過對比,最終購買了一輛山地自行車。價格有點小貴,但是還沒有超出李東的承受範圍,關鍵是自行車很輕便,非常適合在荒漠中騎行。
不僅是自行車,趁著這次難得的機會,李東還購買了一個睡袋,一袋大米,一個火鍋,一桶酒精,還有一些廚房餐具和調味品。畢竟要在野外生活一個星期,這些東西都是必備的。
同時,李東還特地購買了一把很大的鋼筋剪,這樣可以方便自己快速的收集廢棄鋼鐵。這把鋼筋剪很貴,幾乎和自行車差不多的價格,心疼了李東好久。
下午,李東騎著自行車就出發了,其餘的東西都放進了空間裏,隻留了一個小包作為掩護。
經過一個下午的長途跋涉,李東終於離開了市區的範圍,環顧四周,再也看不見任何人煙,空曠安靜。
天快黑了,李東連人帶車進入了空間裏,熱了幾個饅頭,簡單的對付了一頓。填飽肚子後,李東倒頭就睡了,今天實在是太累了。
空間裏沒有黑夜,為了怕睡過頭,李東特地調了鬧鍾。早上起來,梳洗了一番,又啃了幾個饅頭,李東迎著朝陽重新出發。
到了傍晚時分,李東終於看見了一座半掩埋在砂石底下的廢墟,盡管已經過去了500多年,卻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龐大規模。
夜晚的廢墟裏很危險,裏麵有很多毒蛇蠍子之類的毒蟲,雖然是冬季,但是由於白天氣溫高,它們並沒有完全消失。因此李東決定就地休息,養精蓄銳,等到明天再去探險。
空間裏,李東正在準備晚餐,他準備弄一個火鍋,湯底是從商城裏買的,倒是方便了許多。唯一的遺憾是沒有羊肉,涮羊肉可是他的最愛。主食是大米飯,米飯煮的很香,李東足足吃了兩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