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居委會的一群人,李東馬上加入了收銀員的隊伍中。他家的商店采用的是自助式的購物模式,顧客進入店裏可以任意挑選蔬菜。
門口用柵欄設置成了三個出口,其中兩個是稱重和結賬的出口,另外一個則是入口,安裝了單向門,隻能進不能出。陽明社區本身就是高級小區,這裏居民的素質還是能夠保障的,這也是李東把商店弄成自助式的主要原因。
兩個收銀台,李東和呂秀梅各負責一台,姥姥和姥爺負責稱重,還好是電子秤,通過昨晚的教學,他們已經都能熟練使用了。
本來這個時間點,大部分人都應該是在工作崗位上,隻有一些老人家可能會出來逛逛。但是這裏是家屬小區,離市區又遠,能夠住在這裏的人,基本上都是家庭主婦,所以即便是這個時間點,店裏也是爆滿。
“小夥子,生菜怎麽沒有啦?”一位老奶奶生氣的問道,她是聽人介紹專門過來買生菜的,結果居然沒有了。
“對不住啊奶奶,早上人實在是太多了,都賣光了。要不您看看玉米吧,這個絕對供應充足。”李東頭也不抬的回答道,一心二用的替顧客算賬:“大姐,一共是35塊錢3毛,零頭就給您免了,您給35塊就行。”
“小夥子,那玉米怎麽賣啊?”老奶奶看來不想空手而歸。
“兩塊錢一斤,絕對是社區最低價。”李東回道,接過一張50塊的鈔票,辨了一下真偽,找給了大姐15塊錢。
“玉米帶不帶皮啊?”老奶奶又在大聲詢問。
旁邊的一位大媽估計是受不了她的大嗓門,主動替李東回答:“可以不帶皮,但要自己剝。。”
“大爺,一共是49塊錢,收您100,找您51塊錢。”李東算的又快有準。
“等等!!我有一塊錢,給你。”大爺急忙從口袋裏掏出了一枚一元錢硬幣,這是他剛剛買早點時找的零錢。
“那行,找您50塊,您收好。”
李東接過硬幣,取了一張50的紙幣找給了大爺。估計他也是忙昏頭了,一點也沒有發現不妥,雙方都樂嗬嗬的完成了交易。
“小夥子,你這玉米棒子怎麽不剝皮啊,奶奶手上沒勁,剝不開,能不能拿回家讓我那大孫子剝皮啊。”老奶奶又在那裏大聲嚷道。
“奶奶,您不剝皮稱重,我另外補你兩個玉米棒子,行不?”李東也是被問煩了,隨口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行啊,那奶奶謝謝小夥子你了。”老奶奶得到了令自己滿意的答案,終於開心起來。
很快,輪到了老奶奶結賬。
“老姐姐,您就買四個玉米啊,怎麽不多買點?”姥姥還是第一次遇到買的如此少的顧客,一般顧客哪個不是買個十斤八斤的。
“弄錯了,這兩個是搭頭。”老奶奶立即糾正道,把其中最大的兩個玉米撥弄到一邊。
李東腦袋一轉就知道是遇到老賴了,鑽了自己的漏洞,反正也沒幾個錢,隻能自認倒黴,於是在一旁勸道:
“姥姥,就按她說的稱重吧。”
姥姥無奈,鬧大了還影響做生意,隻能咬牙切齒的給她稱了,一共是八兩。
“奶奶,一塊六毛錢,謝謝惠顧。”李東麵無表情的說道。
“小夥子,奶奶身上沒有一毛的,一塊五行不?”老奶奶遞過來兩個一元的硬幣。
“行……”李東已經無力吐槽了。
臨近中午,路人們都回家做飯了,店裏顧客也少了起來。李東抽空去飯館叫了份外賣,這一上午大家都累壞了,呂秀梅也沒了做飯的心思。
“姥姥姥爺,要不你們下午就別幹了,我去找個臨時工,就我這個大小夥也吃不消啊。”李東看二老累的不輕,連忙建議。
“是啊,爹娘你們下午就休息吧,要是累出個好歹,那可就糟了。”呂秀梅也在一旁勸道。
“沒事,我和你爹身體好的很。”雖然姥姥的回答的中氣十足,但李東仍然聽出勉強。
“好了,老婆子,別逞強了,下午就休息吧。要死累出病了,花的錢更多。”還是姥爺明事理,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從不含糊。
“就你多嘴。”姥姥瞪了姥爺一下。
“姥姥,姥爺說的對。今天剛開業,所以人多,平時肯定輕鬆很多,你就別在意了。”李東繼續勸道。
姥姥終於不再堅持了,但是不願回房休息,而是選擇留下看店,上午她可以看見了好幾個人偷吃了西紅柿和黃瓜。那會她正在忙著稱重,也沒功夫搭理他們,但是心裏還是心疼的要死。
李東這次沒有反對,隻要不是累著就行,讓她休息估計也是閑不住,還不如就在店裏到處走走看看。
“先生,你的外賣。”店員終於把飯菜送過來了。
“謝謝了。”
李東接過袋子,付了餐費,一共是45塊錢,還是比較豐盛的。打開飯盒,招呼家人開始吃飯,三菜一湯,有魚有肉。
吃完飯,讓二老上樓去休息了,李東寫了一個招聘臨時工的告示掛在了門口。呂秀梅正在核對蔬菜的銷售情況,當然剩下最多的還是玉米棒子,起碼還剩下三千多斤,上午隻賣出了不到兩千斤。
其次是白蘿卜,也剩下不少,大概還有300多斤。意外的是青椒也剩下不少,約莫100多斤,看來這裏的人不怎麽習慣吃辣。其它蔬菜基本都賣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品相不好的,隻能留下自己吃了。
招聘告示貼出沒多久,就有人上門應聘了。來人是一對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看樣子應該是姐妹倆。
“工作很簡單,就是打個下手,負責稱重什麽的。時間是半天,工資10塊錢,怎麽樣,願意做嗎?”李東問道。
“可以,能長期做嗎?”王芳搶先回答道。之前兩人都做了自我介紹,另外一個叫王靜,她們果然是一對親姐妹。
“這個要看情況,主要忙不過來,我們當然請兼職。你也看到了,我們這是新店,還不知道以後是什麽情況。”李東解釋道,他沒有一口拒絕。
“那好吧,我們就住在對麵,如果你要人的話就去喊一聲。”王芳選擇了退而求其次。
有了兩姐妹的幫忙,再加上上午賣的都差不多了,下午明顯輕鬆了不少。唯一的高峰期出現在五點到六點之間,人潮比早上那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到了最後甚至還出現了搶購的熱潮,讓李東重新認識到了陽明社區居民驚人的購買力。到了六點半,賣出最後三斤半的玉米,至此所有蔬菜全部售罄。李東大大鬆了一口氣,店裏差點都快被擠爆了。
接下來,呂秀梅帶著兩姐妹把“家樂福”裏裏外外都仔細打掃了一遍,李東看她倆幹活賣力,私下給她們一人加了五塊錢。
七點鍾,送走了王家姐妹,李東拉上了大門。晚飯是姥姥做的,大家匆匆吃了幾口飯就去休息了。李東決定歇業兩天,反正這批蔬菜也足夠消耗幾天了,而且老家那邊也要補貨了,明後天無論如何都要回去一趟。
門口用柵欄設置成了三個出口,其中兩個是稱重和結賬的出口,另外一個則是入口,安裝了單向門,隻能進不能出。陽明社區本身就是高級小區,這裏居民的素質還是能夠保障的,這也是李東把商店弄成自助式的主要原因。
兩個收銀台,李東和呂秀梅各負責一台,姥姥和姥爺負責稱重,還好是電子秤,通過昨晚的教學,他們已經都能熟練使用了。
本來這個時間點,大部分人都應該是在工作崗位上,隻有一些老人家可能會出來逛逛。但是這裏是家屬小區,離市區又遠,能夠住在這裏的人,基本上都是家庭主婦,所以即便是這個時間點,店裏也是爆滿。
“小夥子,生菜怎麽沒有啦?”一位老奶奶生氣的問道,她是聽人介紹專門過來買生菜的,結果居然沒有了。
“對不住啊奶奶,早上人實在是太多了,都賣光了。要不您看看玉米吧,這個絕對供應充足。”李東頭也不抬的回答道,一心二用的替顧客算賬:“大姐,一共是35塊錢3毛,零頭就給您免了,您給35塊就行。”
“小夥子,那玉米怎麽賣啊?”老奶奶看來不想空手而歸。
“兩塊錢一斤,絕對是社區最低價。”李東回道,接過一張50塊的鈔票,辨了一下真偽,找給了大姐15塊錢。
“玉米帶不帶皮啊?”老奶奶又在大聲詢問。
旁邊的一位大媽估計是受不了她的大嗓門,主動替李東回答:“可以不帶皮,但要自己剝。。”
“大爺,一共是49塊錢,收您100,找您51塊錢。”李東算的又快有準。
“等等!!我有一塊錢,給你。”大爺急忙從口袋裏掏出了一枚一元錢硬幣,這是他剛剛買早點時找的零錢。
“那行,找您50塊,您收好。”
李東接過硬幣,取了一張50的紙幣找給了大爺。估計他也是忙昏頭了,一點也沒有發現不妥,雙方都樂嗬嗬的完成了交易。
“小夥子,你這玉米棒子怎麽不剝皮啊,奶奶手上沒勁,剝不開,能不能拿回家讓我那大孫子剝皮啊。”老奶奶又在那裏大聲嚷道。
“奶奶,您不剝皮稱重,我另外補你兩個玉米棒子,行不?”李東也是被問煩了,隨口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行啊,那奶奶謝謝小夥子你了。”老奶奶得到了令自己滿意的答案,終於開心起來。
很快,輪到了老奶奶結賬。
“老姐姐,您就買四個玉米啊,怎麽不多買點?”姥姥還是第一次遇到買的如此少的顧客,一般顧客哪個不是買個十斤八斤的。
“弄錯了,這兩個是搭頭。”老奶奶立即糾正道,把其中最大的兩個玉米撥弄到一邊。
李東腦袋一轉就知道是遇到老賴了,鑽了自己的漏洞,反正也沒幾個錢,隻能自認倒黴,於是在一旁勸道:
“姥姥,就按她說的稱重吧。”
姥姥無奈,鬧大了還影響做生意,隻能咬牙切齒的給她稱了,一共是八兩。
“奶奶,一塊六毛錢,謝謝惠顧。”李東麵無表情的說道。
“小夥子,奶奶身上沒有一毛的,一塊五行不?”老奶奶遞過來兩個一元的硬幣。
“行……”李東已經無力吐槽了。
臨近中午,路人們都回家做飯了,店裏顧客也少了起來。李東抽空去飯館叫了份外賣,這一上午大家都累壞了,呂秀梅也沒了做飯的心思。
“姥姥姥爺,要不你們下午就別幹了,我去找個臨時工,就我這個大小夥也吃不消啊。”李東看二老累的不輕,連忙建議。
“是啊,爹娘你們下午就休息吧,要是累出個好歹,那可就糟了。”呂秀梅也在一旁勸道。
“沒事,我和你爹身體好的很。”雖然姥姥的回答的中氣十足,但李東仍然聽出勉強。
“好了,老婆子,別逞強了,下午就休息吧。要死累出病了,花的錢更多。”還是姥爺明事理,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從不含糊。
“就你多嘴。”姥姥瞪了姥爺一下。
“姥姥,姥爺說的對。今天剛開業,所以人多,平時肯定輕鬆很多,你就別在意了。”李東繼續勸道。
姥姥終於不再堅持了,但是不願回房休息,而是選擇留下看店,上午她可以看見了好幾個人偷吃了西紅柿和黃瓜。那會她正在忙著稱重,也沒功夫搭理他們,但是心裏還是心疼的要死。
李東這次沒有反對,隻要不是累著就行,讓她休息估計也是閑不住,還不如就在店裏到處走走看看。
“先生,你的外賣。”店員終於把飯菜送過來了。
“謝謝了。”
李東接過袋子,付了餐費,一共是45塊錢,還是比較豐盛的。打開飯盒,招呼家人開始吃飯,三菜一湯,有魚有肉。
吃完飯,讓二老上樓去休息了,李東寫了一個招聘臨時工的告示掛在了門口。呂秀梅正在核對蔬菜的銷售情況,當然剩下最多的還是玉米棒子,起碼還剩下三千多斤,上午隻賣出了不到兩千斤。
其次是白蘿卜,也剩下不少,大概還有300多斤。意外的是青椒也剩下不少,約莫100多斤,看來這裏的人不怎麽習慣吃辣。其它蔬菜基本都賣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品相不好的,隻能留下自己吃了。
招聘告示貼出沒多久,就有人上門應聘了。來人是一對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看樣子應該是姐妹倆。
“工作很簡單,就是打個下手,負責稱重什麽的。時間是半天,工資10塊錢,怎麽樣,願意做嗎?”李東問道。
“可以,能長期做嗎?”王芳搶先回答道。之前兩人都做了自我介紹,另外一個叫王靜,她們果然是一對親姐妹。
“這個要看情況,主要忙不過來,我們當然請兼職。你也看到了,我們這是新店,還不知道以後是什麽情況。”李東解釋道,他沒有一口拒絕。
“那好吧,我們就住在對麵,如果你要人的話就去喊一聲。”王芳選擇了退而求其次。
有了兩姐妹的幫忙,再加上上午賣的都差不多了,下午明顯輕鬆了不少。唯一的高峰期出現在五點到六點之間,人潮比早上那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到了最後甚至還出現了搶購的熱潮,讓李東重新認識到了陽明社區居民驚人的購買力。到了六點半,賣出最後三斤半的玉米,至此所有蔬菜全部售罄。李東大大鬆了一口氣,店裏差點都快被擠爆了。
接下來,呂秀梅帶著兩姐妹把“家樂福”裏裏外外都仔細打掃了一遍,李東看她倆幹活賣力,私下給她們一人加了五塊錢。
七點鍾,送走了王家姐妹,李東拉上了大門。晚飯是姥姥做的,大家匆匆吃了幾口飯就去休息了。李東決定歇業兩天,反正這批蔬菜也足夠消耗幾天了,而且老家那邊也要補貨了,明後天無論如何都要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