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完了手續,李東拿著文件回了家,呂秀梅看見了李東手裏的袋子,有些好奇,隨口問道:“東子,你手裏拿著啥呢?”
“哦,你說這個啊,我正有事和你商量呢?”李東將文件袋遞給了阿娘。
“什麽東西啊,神神秘秘的。”呂秀梅打開文件袋,發現盡是一些許可證明,也看不出什麽名堂。
“阿娘,我打算開一個磨麵粉的小作坊,以後社區的麵粉都歸咱家包了。”李東故作高深的說道。
“東子,你可別唬弄阿娘,你哪來的那麽多麵粉啊,人家社區能同意你胡來?”呂秀梅一副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的態度。
“我不是說了嗎,小麥我有的是,麵粉我們自己加工,還能多掙點加工費。明天我就去買磨麵機,回來就放在倉庫裏,等小麥到了,咱們就開工。”李東輕鬆說道。
“這能行嗎?不會虧本吧,我可聽說居委會都是在虧本供應啊。”
幾個月的時間,呂秀梅也是摸透了陽明社區的底細,知道供給困難,這才有了家樂福成長的空間。她可不想兒子虧本賺吆喝,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放心吧,阿娘,我有內部供貨渠道,虧本還不至於,頂多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李東安撫道。
“秀梅,你就別操心了,東子辦事,我看一準沒問題。”姥姥不知什麽時候出現在了一旁,她勸了一句大女兒,又轉身向李東問道:
“東子,這麽說作坊還要招人吧?”
“是啊,畢竟是個體力活,咱家除了我都幹不了這活,我也忙,應該會招兩個工人吧。”李東解釋道,他怕姥姥姥爺非要逞強,那可就糟了。
“太好了,東子,你看你表哥他們咋樣?晚上讓他們在一樓打個地鋪,工資就按照一般人給就行。”姥姥滿懷期待道,她也是見到幾個孫子很辛苦,想著東子這裏怎麽說都比老家強。
“姥姥,我這暫時隻招短期工,一般是幹一個月歇兩個月,活比較重,工資也就600塊錢,您可別讓表哥他們因此丟了原來的工作。”
李東有些猶豫,簽證不是問題,找周組長可以辦個臨時簽證。可關鍵是工作時間啊,一個月600塊錢,光是來回路費就要差不多30塊,有點不值得。
“足夠了,你表哥他們也不是每天都有活,一個月幹死幹活也就200多塊錢,就這還不包括吃喝。行了,一個月頂三個月的工資,還有什麽可猶豫的,我這就寫信回家,讓他們盡快趕過來。”姥姥說完就去找姥爺準備寫信了。
“東子,就按你姥姥說的辦吧,都不容易,能幫一點是一點。”呂秀梅也提了一句。
“行吧,那我就晚幾天開工,等表哥他們到來。”都這樣了,李東也隻能點頭答應了。
次日,李東去了大百貨中心,準備挑一台小型的磨麵機和封口機。
“先生,這台就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了,質量絕對杠杠的,隻要不是24小時工作,就沒問題。”店主賣力推銷。
“行了,就這台吧,另外送我一個封口機行吧,也沒幾個錢。”李東買東西時總想占點便宜。
“成,這單我就算不賺錢了。”店主故意裝出一副肉疼的表情,這演技絕對是奧斯卡級別的。
隨後李東又去包裝廠預訂了一萬條編織袋,袋子正麵印有“家樂福”三個大字,下麵是地址和保質期之類的說明,側麵各印了一行小字“陽明社區專供”。這是李東照抄前世的經驗,一方麵可以升品牌檔次,同時還能增強顧客的忠誠度。
廠家速度很快,下午訂單就全部完成了,李東沒有用空間走私,而是老老實實的用船運回了倉庫。有時候需要高調,有時候需要低調,李東還是能把握的。
路過碼頭時,李東還往倉庫裏放進了差不多六成的小麥,今晚就可以開始運輸了,天黑後也沒人會注意具體數量。
“阿娘,晚上我要加班運送小麥了。你可要看好了倉庫,別讓人給偷了。”李東把看守倉庫的這個重任交給了阿娘。
“放心吧,阿娘比你精明。”
吃過晚飯,李東就去找了氣墊船的船長,雙方約定了具體時間,白天貨物多,居委會也不可能同意李東連續霸占好幾天。
回到碼頭,李東雇了一艘小貨船和四名搬運工。很快,小麥就被運到了浮動碼頭,氣墊船已經停在那裏了。由於氣墊船是小型的,運力有限,一次最多隻能運送兩噸,而且還不能連續作業,一晚上頂多來回五趟。所以,這一趟李東隻運來了兩萬斤的小麥,剛好一晚運完。
接下來的四晚,李東用了同樣的方法終於把那六成的小麥給運回了倉庫。最後一晚,他打發走了阿娘,把剩下的四成小麥混在了一起,神不知鬼不覺。
“阿娘,我去火車站接表哥他們了,也不知道火車有沒有誤點。”
姥姥已經收到了家裏的回信,確定來的人是大舅家的大表哥呂正偉和二舅家的三表哥呂正泰。上次寄信隨同寄去還有居委會開出的招工證明,表哥他們已經把臨時簽證都辦好了,到達時間就是今晚。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商量的,剛好一家一個,至於怎麽說服三舅的,李東也管不著。
“路上小心點,接到人馬上就回來。”呂秀梅叮囑道。
“知道了。”
……
“三弟,快醒醒,火車快到站了。”呂正偉搖醒了靠在他肩膀上睡覺的堂弟。
“哦,現在幾點了?”呂正泰還有些犯迷糊。
“都快晚上七點了,看看簽證還在不在,馬上就要下車了。”呂正偉隔著衣服摸了摸自己的簽證,這是他人生的新起點,容不得半點馬虎。
“肯定在呢,別看我睡著了,我可一直在捏著簽證,這不還在嘛。”呂正泰從口袋裏掏出簽證晃了晃。
“嗚嗚、嗚、吱……”
火車終於停了,呂正偉帶著堂弟跟著人群順利過了安檢,出口處,兩人在人群裏開始尋找表弟的身影。
“表哥,這邊。”李東一下子發現了表哥他們,實在是這兩人太顯眼了,說不好聽點,那就是穿著太土了。
“東子,這裏怎麽走啊?”呂正偉兄弟倆好不容易擠到李東麵前,一臉茫然。
“沒事,你們跟著我就行。”李東從正泰手裏接過一個大箱子。
出了車站,李東帶著二人上了一輛出租車,來到了東營碼頭。這一路上,呂正偉他們可算是開了眼界了,以前他們還認為首府頂多就是比屏安市麵積大一點、人口多一點、經濟好一點而已,真是不出門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啊。
又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船,李東終於回到了陽明社區。就算隻是夜景,也讓兩兄弟又開了一次眼界,也終於知道了為何奶奶那麽顯擺大姑家的居住環境了。
“哦,你說這個啊,我正有事和你商量呢?”李東將文件袋遞給了阿娘。
“什麽東西啊,神神秘秘的。”呂秀梅打開文件袋,發現盡是一些許可證明,也看不出什麽名堂。
“阿娘,我打算開一個磨麵粉的小作坊,以後社區的麵粉都歸咱家包了。”李東故作高深的說道。
“東子,你可別唬弄阿娘,你哪來的那麽多麵粉啊,人家社區能同意你胡來?”呂秀梅一副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的態度。
“我不是說了嗎,小麥我有的是,麵粉我們自己加工,還能多掙點加工費。明天我就去買磨麵機,回來就放在倉庫裏,等小麥到了,咱們就開工。”李東輕鬆說道。
“這能行嗎?不會虧本吧,我可聽說居委會都是在虧本供應啊。”
幾個月的時間,呂秀梅也是摸透了陽明社區的底細,知道供給困難,這才有了家樂福成長的空間。她可不想兒子虧本賺吆喝,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放心吧,阿娘,我有內部供貨渠道,虧本還不至於,頂多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李東安撫道。
“秀梅,你就別操心了,東子辦事,我看一準沒問題。”姥姥不知什麽時候出現在了一旁,她勸了一句大女兒,又轉身向李東問道:
“東子,這麽說作坊還要招人吧?”
“是啊,畢竟是個體力活,咱家除了我都幹不了這活,我也忙,應該會招兩個工人吧。”李東解釋道,他怕姥姥姥爺非要逞強,那可就糟了。
“太好了,東子,你看你表哥他們咋樣?晚上讓他們在一樓打個地鋪,工資就按照一般人給就行。”姥姥滿懷期待道,她也是見到幾個孫子很辛苦,想著東子這裏怎麽說都比老家強。
“姥姥,我這暫時隻招短期工,一般是幹一個月歇兩個月,活比較重,工資也就600塊錢,您可別讓表哥他們因此丟了原來的工作。”
李東有些猶豫,簽證不是問題,找周組長可以辦個臨時簽證。可關鍵是工作時間啊,一個月600塊錢,光是來回路費就要差不多30塊,有點不值得。
“足夠了,你表哥他們也不是每天都有活,一個月幹死幹活也就200多塊錢,就這還不包括吃喝。行了,一個月頂三個月的工資,還有什麽可猶豫的,我這就寫信回家,讓他們盡快趕過來。”姥姥說完就去找姥爺準備寫信了。
“東子,就按你姥姥說的辦吧,都不容易,能幫一點是一點。”呂秀梅也提了一句。
“行吧,那我就晚幾天開工,等表哥他們到來。”都這樣了,李東也隻能點頭答應了。
次日,李東去了大百貨中心,準備挑一台小型的磨麵機和封口機。
“先生,這台就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了,質量絕對杠杠的,隻要不是24小時工作,就沒問題。”店主賣力推銷。
“行了,就這台吧,另外送我一個封口機行吧,也沒幾個錢。”李東買東西時總想占點便宜。
“成,這單我就算不賺錢了。”店主故意裝出一副肉疼的表情,這演技絕對是奧斯卡級別的。
隨後李東又去包裝廠預訂了一萬條編織袋,袋子正麵印有“家樂福”三個大字,下麵是地址和保質期之類的說明,側麵各印了一行小字“陽明社區專供”。這是李東照抄前世的經驗,一方麵可以升品牌檔次,同時還能增強顧客的忠誠度。
廠家速度很快,下午訂單就全部完成了,李東沒有用空間走私,而是老老實實的用船運回了倉庫。有時候需要高調,有時候需要低調,李東還是能把握的。
路過碼頭時,李東還往倉庫裏放進了差不多六成的小麥,今晚就可以開始運輸了,天黑後也沒人會注意具體數量。
“阿娘,晚上我要加班運送小麥了。你可要看好了倉庫,別讓人給偷了。”李東把看守倉庫的這個重任交給了阿娘。
“放心吧,阿娘比你精明。”
吃過晚飯,李東就去找了氣墊船的船長,雙方約定了具體時間,白天貨物多,居委會也不可能同意李東連續霸占好幾天。
回到碼頭,李東雇了一艘小貨船和四名搬運工。很快,小麥就被運到了浮動碼頭,氣墊船已經停在那裏了。由於氣墊船是小型的,運力有限,一次最多隻能運送兩噸,而且還不能連續作業,一晚上頂多來回五趟。所以,這一趟李東隻運來了兩萬斤的小麥,剛好一晚運完。
接下來的四晚,李東用了同樣的方法終於把那六成的小麥給運回了倉庫。最後一晚,他打發走了阿娘,把剩下的四成小麥混在了一起,神不知鬼不覺。
“阿娘,我去火車站接表哥他們了,也不知道火車有沒有誤點。”
姥姥已經收到了家裏的回信,確定來的人是大舅家的大表哥呂正偉和二舅家的三表哥呂正泰。上次寄信隨同寄去還有居委會開出的招工證明,表哥他們已經把臨時簽證都辦好了,到達時間就是今晚。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商量的,剛好一家一個,至於怎麽說服三舅的,李東也管不著。
“路上小心點,接到人馬上就回來。”呂秀梅叮囑道。
“知道了。”
……
“三弟,快醒醒,火車快到站了。”呂正偉搖醒了靠在他肩膀上睡覺的堂弟。
“哦,現在幾點了?”呂正泰還有些犯迷糊。
“都快晚上七點了,看看簽證還在不在,馬上就要下車了。”呂正偉隔著衣服摸了摸自己的簽證,這是他人生的新起點,容不得半點馬虎。
“肯定在呢,別看我睡著了,我可一直在捏著簽證,這不還在嘛。”呂正泰從口袋裏掏出簽證晃了晃。
“嗚嗚、嗚、吱……”
火車終於停了,呂正偉帶著堂弟跟著人群順利過了安檢,出口處,兩人在人群裏開始尋找表弟的身影。
“表哥,這邊。”李東一下子發現了表哥他們,實在是這兩人太顯眼了,說不好聽點,那就是穿著太土了。
“東子,這裏怎麽走啊?”呂正偉兄弟倆好不容易擠到李東麵前,一臉茫然。
“沒事,你們跟著我就行。”李東從正泰手裏接過一個大箱子。
出了車站,李東帶著二人上了一輛出租車,來到了東營碼頭。這一路上,呂正偉他們可算是開了眼界了,以前他們還認為首府頂多就是比屏安市麵積大一點、人口多一點、經濟好一點而已,真是不出門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啊。
又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船,李東終於回到了陽明社區。就算隻是夜景,也讓兩兄弟又開了一次眼界,也終於知道了為何奶奶那麽顯擺大姑家的居住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