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記得回頭把計劃書拿給我看看,簡單實用就好,不要弄的太複雜了。”李東臨走之前又交待了一句。
離開了農場,李東又去東營碼頭上轉了轉,最近他在哪裏買下了一間比較大的倉庫,準備開辦一家中型的麵粉廠。這裏的交通十分發達,倒是一處不錯的辦廠地點。
空間裏的小麥又到了收獲時間,而且這次的產量很大,李東可是足足種了三千多畝的小麥。目前,無人農機正在進行收割,估計再過幾天就能完成了。
按照預估,李東這次大概能夠收獲三千噸的小麥。以陽明社區的那家小作坊,自然是處理不了這麽多小麥的。逼不得已,他隻好把小作坊遷到了碼頭區這裏,準備把它升級為中型麵粉廠。
“餘廠長,廠子籌備的怎麽樣了?”
餘廠長是李東通過獵頭公司找到的工廠負責人,他四十出頭,在麵粉加工行業有著十幾年的從業經曆。他的上一份工作就是某中型麵粉廠的副廠長,隻是出了安全事故,最後隻能引咎辭職。
“李總,你放心,工廠手續都辦妥了,機器也都調試好了,員工也招齊了,可以隨時進行生產。”餘廠長回答的鏗鏘有力,這次的工作機會來之不易,他很慎重。
“好,那就先安排工人們進行試生產吧,過幾天就會有大批小麥過來了,注意做好接收工作。”李東滿意的點了點頭。
“您放心,絕對沒有問題,等會我就去通知工人們上班了。”餘廠長答應道。
離開了麵粉廠,李東接著又去了碼頭的倉庫,這裏如今堆積了不少小麥。這些小麥既有空間裏的產出,也有從外麵收購來的。畢竟麵粉廠一旦開工了,靠著目前空間裏的那些小麥,肯定是跟不上消耗的。
而且,空間小麥屬於優質品類,它們和其它小麥是分開存放的,生產時也是分開生產。家樂福當然也會出售普通麵粉,以前都是直接從供貨商那裏批發的,如今有了自己的工廠,剛好可以省掉這個中間環節。
這間倉庫就相當於麵粉廠的一個中轉站,這是李東特地要求的,為的就是掩飾空間小麥的出處。餘廠長雖然有些質疑,認為此事多此一舉,但見李東堅持,最後也隻能遵守。
已經好幾天沒進空間了,今天難得有空閑,李東念頭一動就閃進了空間。如今的空間可是大變樣了,不僅麵積擴大了,而且植被也增多了。
那些以前種植的花草樹木如今都開花結果了,平日家裏麵吃的水果基本上都是李東從空間裏麵摘的。原先沿著希湖種植的一圈樹苗,如今長得鬱鬱蔥蔥了,終於有了點樹林的感覺。
希湖裏的水產養殖,李東一個人能力有限,有沒有自動化的裝備,目前還是維持著原來的規模。通常每個星期,李東都會捕撈一次,除了自家吃的,剩下的大部分都放在了家樂福進行出售,獲利不多,但著實籠絡了一批高級顧客。
至於牧場,李東後來都沒怎麽花心思了,隻是讓它自己慢慢擴張。但即使如此,如今也有上千畝了,李東圈了幾個圍欄,前後購買的牛羊加在一起也有上百頭了。
除了牛羊,李東還收購了一些其它的動物,像是雞、鴨、鵝、家豬、馬、驢子、麅子和野鹿等之類的食草動物,食肉的暫時養不起。還有一些繁殖能力比較強的,像是兔子,在沒有足夠的防護措施下,李東為了慎重起見,也是沒有輕易涉足。
來到種植區,原來的菜地如今隻剩下大概一畝地了,大多是一些瓜果類的蔬菜。自從有了小雨農場,李東也是漸漸縮小了蔬菜的種植規模,畢竟人力有限,單從效率上來講,有點得不償失。
李東最後來到了麥田邊,一眼望去,都是金黃色的麥穗,可惜空間沒有風,不然就可以看到迷人的麥浪了。
麥田裏,兩台無人收割機正在忙著收割莊稼,後麵的一台是李東追加的訂單。他前段時間一口氣又下了10台訂單,前幾天剛剛到貨了兩台,這會剛好派上了用場。
已經收割完的麥田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袋小麥,這是收割機上的自動封裝機的傑作。李東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小麥搬進空間外的碼頭倉庫。小麥都被裝袋好了,一袋大概一百五十斤,剛好處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
搬著搬著,李東慢慢的發現不對勁了,特麽的所有的小麥袋子上都是濕的。這不可能啊,如果是個別袋子,還有可能是某些“越獄”的動物留下的痕跡。
但是所有的袋子都是濕的,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要知道,空間裏可是不下雨的,那這些水是從哪裏來的,李東大惑不解。
暫時放下了疑惑,李東花了半天時間把已經收割好的小麥全部搬到了倉庫裏。然後,他馬上給餘廠長打了個電話,讓他趕緊安排人過來運走小麥。
這些小麥已經浸水了,需要馬上進行烘幹處理,不然發芽了就隻能賣給啤酒廠了,也不知道人家收不收。餘廠長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立即組織了員工進行搶運,幸好倉庫距離麵粉廠不遠,時間上還來得及。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李東一有空閑就進入空間,他想弄明白這件事,可是一直都沒有發現任何跡象。直到一個多星期後,李東偶然間再次進入空間,一下子就驚呆了。
空間裏竟然下雨了,雖然雨勢不大,隻相當於小雨的水準。李東最後也隻能接受這個結果,據他推測,空間裏之所以下雨,可能是因為空間麵積足夠大了,逐漸形成了一種局部小氣候。
當然,空間下雨對於李東來說有利有弊,好的一方麵是他以後再也不用為灌溉發愁了,這可節省了他很多時間和精力。不利的一方麵是他需要抓緊時間搭建一批房屋了,包括他自己的住宅和動物們的圈舍,淋雨了是會生病的,令他不得不重視。
離開了農場,李東又去東營碼頭上轉了轉,最近他在哪裏買下了一間比較大的倉庫,準備開辦一家中型的麵粉廠。這裏的交通十分發達,倒是一處不錯的辦廠地點。
空間裏的小麥又到了收獲時間,而且這次的產量很大,李東可是足足種了三千多畝的小麥。目前,無人農機正在進行收割,估計再過幾天就能完成了。
按照預估,李東這次大概能夠收獲三千噸的小麥。以陽明社區的那家小作坊,自然是處理不了這麽多小麥的。逼不得已,他隻好把小作坊遷到了碼頭區這裏,準備把它升級為中型麵粉廠。
“餘廠長,廠子籌備的怎麽樣了?”
餘廠長是李東通過獵頭公司找到的工廠負責人,他四十出頭,在麵粉加工行業有著十幾年的從業經曆。他的上一份工作就是某中型麵粉廠的副廠長,隻是出了安全事故,最後隻能引咎辭職。
“李總,你放心,工廠手續都辦妥了,機器也都調試好了,員工也招齊了,可以隨時進行生產。”餘廠長回答的鏗鏘有力,這次的工作機會來之不易,他很慎重。
“好,那就先安排工人們進行試生產吧,過幾天就會有大批小麥過來了,注意做好接收工作。”李東滿意的點了點頭。
“您放心,絕對沒有問題,等會我就去通知工人們上班了。”餘廠長答應道。
離開了麵粉廠,李東接著又去了碼頭的倉庫,這裏如今堆積了不少小麥。這些小麥既有空間裏的產出,也有從外麵收購來的。畢竟麵粉廠一旦開工了,靠著目前空間裏的那些小麥,肯定是跟不上消耗的。
而且,空間小麥屬於優質品類,它們和其它小麥是分開存放的,生產時也是分開生產。家樂福當然也會出售普通麵粉,以前都是直接從供貨商那裏批發的,如今有了自己的工廠,剛好可以省掉這個中間環節。
這間倉庫就相當於麵粉廠的一個中轉站,這是李東特地要求的,為的就是掩飾空間小麥的出處。餘廠長雖然有些質疑,認為此事多此一舉,但見李東堅持,最後也隻能遵守。
已經好幾天沒進空間了,今天難得有空閑,李東念頭一動就閃進了空間。如今的空間可是大變樣了,不僅麵積擴大了,而且植被也增多了。
那些以前種植的花草樹木如今都開花結果了,平日家裏麵吃的水果基本上都是李東從空間裏麵摘的。原先沿著希湖種植的一圈樹苗,如今長得鬱鬱蔥蔥了,終於有了點樹林的感覺。
希湖裏的水產養殖,李東一個人能力有限,有沒有自動化的裝備,目前還是維持著原來的規模。通常每個星期,李東都會捕撈一次,除了自家吃的,剩下的大部分都放在了家樂福進行出售,獲利不多,但著實籠絡了一批高級顧客。
至於牧場,李東後來都沒怎麽花心思了,隻是讓它自己慢慢擴張。但即使如此,如今也有上千畝了,李東圈了幾個圍欄,前後購買的牛羊加在一起也有上百頭了。
除了牛羊,李東還收購了一些其它的動物,像是雞、鴨、鵝、家豬、馬、驢子、麅子和野鹿等之類的食草動物,食肉的暫時養不起。還有一些繁殖能力比較強的,像是兔子,在沒有足夠的防護措施下,李東為了慎重起見,也是沒有輕易涉足。
來到種植區,原來的菜地如今隻剩下大概一畝地了,大多是一些瓜果類的蔬菜。自從有了小雨農場,李東也是漸漸縮小了蔬菜的種植規模,畢竟人力有限,單從效率上來講,有點得不償失。
李東最後來到了麥田邊,一眼望去,都是金黃色的麥穗,可惜空間沒有風,不然就可以看到迷人的麥浪了。
麥田裏,兩台無人收割機正在忙著收割莊稼,後麵的一台是李東追加的訂單。他前段時間一口氣又下了10台訂單,前幾天剛剛到貨了兩台,這會剛好派上了用場。
已經收割完的麥田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袋小麥,這是收割機上的自動封裝機的傑作。李東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小麥搬進空間外的碼頭倉庫。小麥都被裝袋好了,一袋大概一百五十斤,剛好處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
搬著搬著,李東慢慢的發現不對勁了,特麽的所有的小麥袋子上都是濕的。這不可能啊,如果是個別袋子,還有可能是某些“越獄”的動物留下的痕跡。
但是所有的袋子都是濕的,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要知道,空間裏可是不下雨的,那這些水是從哪裏來的,李東大惑不解。
暫時放下了疑惑,李東花了半天時間把已經收割好的小麥全部搬到了倉庫裏。然後,他馬上給餘廠長打了個電話,讓他趕緊安排人過來運走小麥。
這些小麥已經浸水了,需要馬上進行烘幹處理,不然發芽了就隻能賣給啤酒廠了,也不知道人家收不收。餘廠長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立即組織了員工進行搶運,幸好倉庫距離麵粉廠不遠,時間上還來得及。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李東一有空閑就進入空間,他想弄明白這件事,可是一直都沒有發現任何跡象。直到一個多星期後,李東偶然間再次進入空間,一下子就驚呆了。
空間裏竟然下雨了,雖然雨勢不大,隻相當於小雨的水準。李東最後也隻能接受這個結果,據他推測,空間裏之所以下雨,可能是因為空間麵積足夠大了,逐漸形成了一種局部小氣候。
當然,空間下雨對於李東來說有利有弊,好的一方麵是他以後再也不用為灌溉發愁了,這可節省了他很多時間和精力。不利的一方麵是他需要抓緊時間搭建一批房屋了,包括他自己的住宅和動物們的圈舍,淋雨了是會生病的,令他不得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