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最後和代表工商局的周局長簽了一份合作備忘錄,雖然沒有什麽法律效應,但是隻要對雙方都有利,這份協議就會一直履行下去。
拿到了備忘錄,李東就將這件事情交給了賈林負責,他的主要工作又轉回了空間上。可以預見,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由於旱情,缺糧將成為一種常態。
因此,不管是為了自身的利益,還是為災情盡一份力,他都別無選擇,隻能拚命的擴大空間麵積,提高小麥產量。
時間很快到了年底,李東的努力也有了回報,有了廢品回收站和冶煉廠源源不斷的鋼鐵原材料,他把空間又擴大了兩倍,達到了史無前例的三萬多畝。
在這三萬多畝的麵積中,小麥種植占了大部分麵積,大概有兩萬六千多畝。僅僅是在上個星期的收成中,李東一口氣向麵粉廠提供了兩萬五千多噸的優質小麥。
剩下的麵積中,希湖占了一千五百畝,牧場占了一千多畝,李東還試種了一千多畝的旱稻。旱稻不同於小麥,它需要更細致的嗬護,用水量也比小麥要多一些。
如果不是空間裏會自動降雨,否則關是鋪設灌溉設備,就夠李東喝一壺了。目前,旱稻的長勢還可以,由於空間不缺水,產量預估會比外麵的多上不少。
在這半年的時間裏,李東前前後後一共向麵粉廠提供了七萬一千噸的小麥。再經過麵粉廠的二次加工,這批小麥總共為李東帶來了五億多元的收入,堪稱暴利。
這些隻是李東獲得的基本收入,還沒有算上家樂福的利潤。如果再加上家樂福的收益,那麽平均一噸小麥,李東起碼能夠獲得一萬兩千塊的收益。
就在上個月,李東終於還清了銀行和朱斌的欠款,這還是他故意延長了時間,免得被人懷疑。有了充足的資金支持,李東又向家樂福和小雨農場和各投入了五千萬,用於擴張。
江北銀行和朱斌也不是傻子,自然也被家樂福的盈利能力給驚呆了,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跟進。隻有國土局有些拮據,最後隻投入了一千萬,股份被稀釋到了百分之八。
小雨農場有了李東這個大財主的全力支持,花起錢來那是毫不手軟。大棚的麵積由最初的一千多畝,擴張到了如今的一萬五千畝,已經達到了極致。
李佑這段時間正在和周邊的幾家農場商議,準備擴大小雨農場的麵積。李東原則上是支持的,而且現在正是旱情最嚴重的時候,時機也是剛剛好。
至於家樂福,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了。前段時間,賈林又並購了一家中型連鎖超市,將家樂福的門店數量提高到了五十八家。其中,購物中心兩家,大賣場十八家,其它的都是社區超市。
這些收購雖然有些趁火打劫的味道,但商場如戰場,李東也不是心慈手軟的人。發展現在的這個規模,家樂福的門店基本上已經覆蓋到了首府的各個地方。
下一步,家樂福的發展方向就是向外擴張了。隻是受限於物流的速度,離開了小雨農場的支持,家樂福的發展可就沒有那麽一帆風順了。
李東也在思考解決的辦法,目前最實際的方法就是在當地同樣建立農場,配合家樂福的發展戰略。隻是這樣一來,就該他頭疼了,畢竟他隻是一個人,分身乏術,肯定忙不過來。
朱斌倒是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參考建議,既然新鮮的蔬菜供應不了,那就改成脫水蔬菜。雖然無論從口感上還是營養上,脫水蔬菜肯定不如新鮮蔬菜,但這是末世,吃飽才是第一選擇。
“李佑,脫水蔬菜工廠建立的怎麽樣了?”李東特地給李佑打了一個電話,賈林那邊已經催了好幾天了。
這家工廠是由小雨農場和家樂福共同投資的,雙方各占了百分之五十的股份,由小雨農場負責經營。廠址也選在了小雨農場裏麵,畢竟這裏原材料產地,能夠節約運輸成本和時間。
“老板,設備已經到齊了,目前正在安裝。員工也都招齊了,呂正偉正帶著他們在培訓呢。”李佑介紹道,這家工廠相當於小雨農場的子公司,呂正偉是李東親自指定的新任廠長,他的資曆和能力都夠了。
“我也不多說了,告訴正偉,讓他抓緊時間,家樂福那邊正等著這批蔬菜開業呢。”李東催促道。
賈林已經在隔壁的茂林市選好了分店的店址,所有的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就指望著通過這批脫水蔬菜來打響知名度。
“知道了,我會提醒他的。不過老板,如果加上工廠,農場的水源可就不夠用了,您看,是不是再新建一個儲水庫。”
其實李佑的心裏很清楚,雖然農場的發展有他的一份功勞,但關鍵還是在李東身上。如果沒有李東提供的充足的、便宜的水源,農場早就如同周邊農場一樣陷入困境了。
“嗯,最近運水確實有些頻繁了,這樣吧,你和王總商量一下,看能不能一次性建個一百萬立方米的儲水庫?如果技術上可行,那就盡快施工,如果不行,那就多建幾個小儲水庫。”
李東總想做到一次到位,有了空間這個最大的依仗,他可是信心百倍。
“額,老板,那這投入可不少啊,您前段時間才剛投入了五千萬,是不是先緩一緩,我們可以慢慢來。”李佑委婉的勸道,他覺得李東這個步子邁的太大了。
“沒事,資金上的事你就不用管了,反正是我私人投資,與農場無關。”李東現在多的隻剩下錢了,再加上如今通貨膨脹有點高,他還巴不得早點投資出去呢。
“那好吧,還有我和安北農場已經談好了,準備全資收購他們的農場,老板,您看是不是抽個時間過來看一看?”李佑匯報道,像這種收購的大事,肯定是需要李東親自點頭同意的。
“那就後天吧,你到時約一下國土局的張局長,我們一起去現場看看。”李東回想了一下這幾天的行程安排,發現隻有後天上午才有空閑。年底了,事情格外多,他還算好的,阿爹和阿娘可是連續好多天晚歸了。
拿到了備忘錄,李東就將這件事情交給了賈林負責,他的主要工作又轉回了空間上。可以預見,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由於旱情,缺糧將成為一種常態。
因此,不管是為了自身的利益,還是為災情盡一份力,他都別無選擇,隻能拚命的擴大空間麵積,提高小麥產量。
時間很快到了年底,李東的努力也有了回報,有了廢品回收站和冶煉廠源源不斷的鋼鐵原材料,他把空間又擴大了兩倍,達到了史無前例的三萬多畝。
在這三萬多畝的麵積中,小麥種植占了大部分麵積,大概有兩萬六千多畝。僅僅是在上個星期的收成中,李東一口氣向麵粉廠提供了兩萬五千多噸的優質小麥。
剩下的麵積中,希湖占了一千五百畝,牧場占了一千多畝,李東還試種了一千多畝的旱稻。旱稻不同於小麥,它需要更細致的嗬護,用水量也比小麥要多一些。
如果不是空間裏會自動降雨,否則關是鋪設灌溉設備,就夠李東喝一壺了。目前,旱稻的長勢還可以,由於空間不缺水,產量預估會比外麵的多上不少。
在這半年的時間裏,李東前前後後一共向麵粉廠提供了七萬一千噸的小麥。再經過麵粉廠的二次加工,這批小麥總共為李東帶來了五億多元的收入,堪稱暴利。
這些隻是李東獲得的基本收入,還沒有算上家樂福的利潤。如果再加上家樂福的收益,那麽平均一噸小麥,李東起碼能夠獲得一萬兩千塊的收益。
就在上個月,李東終於還清了銀行和朱斌的欠款,這還是他故意延長了時間,免得被人懷疑。有了充足的資金支持,李東又向家樂福和小雨農場和各投入了五千萬,用於擴張。
江北銀行和朱斌也不是傻子,自然也被家樂福的盈利能力給驚呆了,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跟進。隻有國土局有些拮據,最後隻投入了一千萬,股份被稀釋到了百分之八。
小雨農場有了李東這個大財主的全力支持,花起錢來那是毫不手軟。大棚的麵積由最初的一千多畝,擴張到了如今的一萬五千畝,已經達到了極致。
李佑這段時間正在和周邊的幾家農場商議,準備擴大小雨農場的麵積。李東原則上是支持的,而且現在正是旱情最嚴重的時候,時機也是剛剛好。
至於家樂福,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了。前段時間,賈林又並購了一家中型連鎖超市,將家樂福的門店數量提高到了五十八家。其中,購物中心兩家,大賣場十八家,其它的都是社區超市。
這些收購雖然有些趁火打劫的味道,但商場如戰場,李東也不是心慈手軟的人。發展現在的這個規模,家樂福的門店基本上已經覆蓋到了首府的各個地方。
下一步,家樂福的發展方向就是向外擴張了。隻是受限於物流的速度,離開了小雨農場的支持,家樂福的發展可就沒有那麽一帆風順了。
李東也在思考解決的辦法,目前最實際的方法就是在當地同樣建立農場,配合家樂福的發展戰略。隻是這樣一來,就該他頭疼了,畢竟他隻是一個人,分身乏術,肯定忙不過來。
朱斌倒是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參考建議,既然新鮮的蔬菜供應不了,那就改成脫水蔬菜。雖然無論從口感上還是營養上,脫水蔬菜肯定不如新鮮蔬菜,但這是末世,吃飽才是第一選擇。
“李佑,脫水蔬菜工廠建立的怎麽樣了?”李東特地給李佑打了一個電話,賈林那邊已經催了好幾天了。
這家工廠是由小雨農場和家樂福共同投資的,雙方各占了百分之五十的股份,由小雨農場負責經營。廠址也選在了小雨農場裏麵,畢竟這裏原材料產地,能夠節約運輸成本和時間。
“老板,設備已經到齊了,目前正在安裝。員工也都招齊了,呂正偉正帶著他們在培訓呢。”李佑介紹道,這家工廠相當於小雨農場的子公司,呂正偉是李東親自指定的新任廠長,他的資曆和能力都夠了。
“我也不多說了,告訴正偉,讓他抓緊時間,家樂福那邊正等著這批蔬菜開業呢。”李東催促道。
賈林已經在隔壁的茂林市選好了分店的店址,所有的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就指望著通過這批脫水蔬菜來打響知名度。
“知道了,我會提醒他的。不過老板,如果加上工廠,農場的水源可就不夠用了,您看,是不是再新建一個儲水庫。”
其實李佑的心裏很清楚,雖然農場的發展有他的一份功勞,但關鍵還是在李東身上。如果沒有李東提供的充足的、便宜的水源,農場早就如同周邊農場一樣陷入困境了。
“嗯,最近運水確實有些頻繁了,這樣吧,你和王總商量一下,看能不能一次性建個一百萬立方米的儲水庫?如果技術上可行,那就盡快施工,如果不行,那就多建幾個小儲水庫。”
李東總想做到一次到位,有了空間這個最大的依仗,他可是信心百倍。
“額,老板,那這投入可不少啊,您前段時間才剛投入了五千萬,是不是先緩一緩,我們可以慢慢來。”李佑委婉的勸道,他覺得李東這個步子邁的太大了。
“沒事,資金上的事你就不用管了,反正是我私人投資,與農場無關。”李東現在多的隻剩下錢了,再加上如今通貨膨脹有點高,他還巴不得早點投資出去呢。
“那好吧,還有我和安北農場已經談好了,準備全資收購他們的農場,老板,您看是不是抽個時間過來看一看?”李佑匯報道,像這種收購的大事,肯定是需要李東親自點頭同意的。
“那就後天吧,你到時約一下國土局的張局長,我們一起去現場看看。”李東回想了一下這幾天的行程安排,發現隻有後天上午才有空閑。年底了,事情格外多,他還算好的,阿爹和阿娘可是連續好多天晚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