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郝淑雯的話之後,曹誌強三兩口啃完手中瓜,又隨意的拿毛巾擦了擦嘴。


    「那是當然。」曹誌強又拿過一塊西瓜道,「你以為這幾天我在幹嗎?我不光在寫劇本,我還在跟徐導演不斷的討論該怎麽拍,甚至還畫了不少分鏡頭。


    這一天天的,忙得我都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了。


    要不是我們最終討論結束,徐導演已經去準備劇組了,我也沒空過來看你。」


    「這麽說,你真打算拍這個電影啊?」郝淑雯笑問。


    「那可不。」曹誌強道,「我連錢都掏了。」


    「不是吧?」郝淑雯放下劇本,拿過毛巾擦了擦眼淚,「八字還沒一撇呢,你連錢都提前給了?別是個騙子,提前拿錢跑路了吧?」


    「放心!」曹誌強嗬嗬一笑,「我是跟北影簽的合同,錢也是打給的北影,人家大單位,錯不了。」


    「那你打了多少錢啊?」郝淑雯又問。


    「十萬!」曹誌強道,「我先期給了他十萬塊。」


    「十萬塊,這麽多?」郝淑雯皺了皺眉。


    「不算多。」曹誌強歎口氣,「北影是大單位,少了這個數,人家都不給你立項。


    再者說,錢少了,質量上不去,就可惜了我的這個劇本。


    所以這拍電影啊,投資方麵還是不要太小氣。


    要麽就不投資,要投資就一次投資個夠,不能摳摳搜搜。」


    郝淑雯點點頭:「那這十萬塊錢,夠拍完這部戲嗎?」


    「不好說,應該夠了。」曹誌強搖搖頭。


    「這個電影啊,隻是個現代都市劇,服化道方麵花錢不多,人物也不多,主要是考驗演員的演技,正常來說,十萬塊足夠了。


    就算真的不夠,應該也不會超過二十萬的成本。」


    確實,這時期國內拍電影,簡直堪稱良心價。


    因為在這時期,不管演電影也好,演電視也罷,演員都是拿固定工資,除非是大製作,才會集給一點獎金。


    通常來說,如果是拍電視劇,每一***根據角色的重要性,給個十塊二十塊的獎金,最多也就是給五十塊。


    比如後來八六版《西遊記》裏演孫悟空的那位老師,他當時在劇組拿的錢最高,這個最高是多少呢?平均下來,也不過是每集八十元而已。


    當然了,說是八六班西遊記,其實這個電視劇早已經開拍了。


    早在去年,也就是1982年的時候,西遊記就已經在揚州開拍,隻是服化道方麵太費勁,所以到現在都沒拍完。


    實際上,在這一年,西遊記才剛入佳境,唐僧也才剛開始出場。


    然而,演員真正表演的部分其實很少,整個劇組大部分時間都在倒弄服化道,尤其是道具上了。


    而大部分的資金,也基本都投入在了服化道上,演員本身拿的薪水屈指可數。


    如無意外,這部八六版西遊記,要拍攝整整六年才能拍攝完畢,其中九成的經費都是在服化道跟差旅費上麵了。


    還有之前爆火的《少林寺》,主角李聯傑的片酬是一天一塊錢,拍了兩年,片酬總共才七百塊錢。


    由此可知,在這個時期的國內,不管是拍電影也好,拍電視也罷,演員方麵都是支出最低的部分,真正花錢大頭,反而是服化道等技術方麵的投資。


    對此,曹誌強不覺得有什麽問題,畢竟特殊時代特殊情況。


    演員覺得薪水低,那得看跟誰比。


    實際上在這個時期,國內演員大部分都是拿工資的國企職工,他們拿的薪水其實已經比普通工人高很多了。


    隻是影視圈這


    個行當畢竟跟普通工廠不一樣,關鍵就是看名氣,名氣大的,想要變現也容易。


    同樣是李聯傑,他在出名之後,立刻就有香江人開出一百萬的支票給他,隻為讓他去香江拍一部戲。


    在這個時期,沒多少人能抵禦一百萬的誘惑,也沒多少人能抵禦去香江發展的橄欖枝。


    因為在這個時期,幾乎大部分的國內演員,都夢想去香江發展,其次就是出國,反正很少能耐下心在國內的。


    隻可惜,雖然大部分人想潤出去,可這時期想潤出去也沒那麽容易,隻有那些頭部演員才有機會潤。


    比如李聯傑,宮雪等等。


    其他普通演員,你想潤都沒機會。


    當然了,這時候潤,好壞真不好說,不是所有人潤出去都能更上一層樓的。


    事實上,國家目前雖然來去自由,不禁止國人出國,但國內的國籍卻超級難,基本是出去容易回來難。


    考慮到以後三十年國內的騰飛,總起來說,還是國內機會更多一點。


    實際上,對曹誌強來講,考慮到他本人的年齡因素,如果他隻是想更多的個人享受,潤出去是最好的途徑。


    以曹誌強的外掛,加上他穿越者的身份,當然還有他優秀的外語功底,不說去歐美日,哪怕去港澳台定居,也能早早過上逍遙自在大富豪生活。


    還有男女關係這事兒,在國內雖然控製比較嚴格,但在國外,你隻要有錢,大家對三妻四妾這事兒看的都很開。


    因此,從個人享受角度,曹誌強真應該早早潤出去,而不是繼續在國內待著。


    畢竟國內雖然後來發展迅速,但真正騰飛是兩千年以後,確切的說是加入to之後。


    在之前的八十年代跟九十年代,國內其實長期都處在一個比較貧窮的狀態,很難有特別大的享受。


    而這二十年,反而是曹誌強生命中最美好的二十年。


    所以,曹誌強如果真的隻是考慮個人享受,他早就應該想辦法潤出去了。


    就算不想放棄國籍,這也不是大問題,可以去國外隻拿綠卡,或者幹脆去香江,隻拿永居權,不放棄中國的國籍。


    香江的永居權,隻是沒了內地的戶口,並不等於放棄國籍,這方麵是可以取巧的。


    但問題在於,沒了內地戶口,有些事情就不方便做了。


    比如國企幹部,你一個香江永居權的人,還想當國企幹部,想啥呢。


    其實曹誌強並不排斥去香江拿個居留權,但這也得分情況。


    京城這裏,他已經取得了一定地位,如果此時放棄一切去香江,未必就能吃得開。


    香江也不是誰去都行的。


    那邊此時經濟不錯,但本地的土豪流氓一大堆,而且那地方目前還是英國佬的天下,他此時過去闖蕩,不一定是好事兒。


    還是留下來擇機而動比較好。


    真要闖蕩香江,那也得等自己翅膀硬了,成了真正的猛龍了,然後再背靠國家,在一群超級保鏢的保護下,去過江闖一闖。


    這才是真正的穩妥!


    這才是真正的不是猛龍不過江!


    「對了誌強。」郝淑雯突然道,「你說你還要自演?你打算自己演男主角嗎?」


    「這個嘛。」曹誌強一頓,放下手中啃了一半的西瓜。


    「也不一定,我本人沒有太強烈的當演員的心思,隻是徐慶冬導演說,我對這個劇本最了解,對人物也最了解,而且我也足夠年輕,演十六歲的阿秋最合適。


    否則的話,海選演員浪費時間不說,關鍵新來的演員還要重新講戲,隔了一層,未必就能完美演繹出阿秋的故


    事。


    不過最重要的是,我目前已經在國內有了一定的名氣。


    我本人的加入,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這部戲的票房,防止我的投資打水漂。」


    的確,雖然曹誌強很謙虛,但再怎麽謙虛,也不能忽視一些基本事實。


    比如他本人的馬甲強子跟阿強,目前都已經是名人的事實。


    強子不必說,自從在詩刊上發表了一篇《見與不見》,他的名字就已經被很多人所知,隻是那時候的範圍終究有限,更多是在愛詩人的圈子中嶄露頭角罷了。


    等他發了自己的第一本詩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之後,就突然一飛衝天,名氣不再局限於極少數的愛詩人的小圈子,而是擴大到了廣大知識分子圈子,尤其是文藝青年的圈子裏去。


    主要是這本詩集裏的內容呢,通俗易懂,卻又不失高雅,特別適合用來裝逼。


    所以這本詩集已經發布,大多數人都喜歡看,喜歡讀。


    之後,重修版《江湖行》再次發布後,這部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的內容為主,添加了一些新詩,順便還附加了一部武俠《破碎虛空》的連體怪,就開始以一種少見的威力大殺四方。


    喜歡高雅詩歌的,喜歡這部《江湖行》。


    喜歡武俠的,也喜歡這部《江湖行》。


    反正不管你是文藝青年,還是下裏巴人,幾乎都是《江湖行》這部書所針對的人群。


    但總起來說,《江湖行》更偏向大眾一些。


    而隻有大眾的,才是最賺錢的。


    所以,隨著《江湖行》的熱銷,不但曹誌強跟他的紅光出版社賺錢賺的盆滿缽滿,還讓詩人強子這個筆名,也跟著名滿天下。


    香江大學為何會發來邀請函?不就是因為曹誌強的名氣已經夠大了嗎?


    雖然這不是互聯網的時代,通信方麵沒那麽快。


    但對於著名詩人跟著名武俠作家來講,這時期的名氣傳播速度是很快的。


    因此,雖然曹誌強還不能算是一朝天下知,但這一兩個月的時間,已經足夠讓他的名氣響徹大江南北了。


    當然,如果隻是這樣,那也就罷了,關鍵曹誌強還有一個歌手阿強的馬甲,這個名氣一點也不比強子的名氣弱。


    沒錯,之前曹誌強推出的單曲《紅旗飄飄》,雖然因為定位錯誤,錄音磁帶的銷量並不高。


    道現在為止,也隻賣出去了五萬多盤單曲錄音磁帶,外加兩萬六千多張黑膠唱片。


    然而,這個單曲的銷量不好,不等於這首歌曲不出名。


    實際上,由於央視台的新欄目「廣而告之」正式出現後,第一個節目就是主打愛國風的《紅旗飄飄》mtv,因此造成的影響是轟動的。23sk.


    隨著央視的傳播,這首歌瞬間就贏得了國內大江南北廣大群眾的喜愛。


    也正因為大家太喜歡這首歌了,以至於央視原本隻決定播放一周的《紅旗飄飄》mtv,不得不又演唱了一周播放。


    至於央視另外一個讓大家不要亂扔垃圾的公益廣告,不得不延後播放。


    然而,當第二周過去,廣而告之開始播放勸大家不要亂扔垃圾的小品廣告的時候,很多人反而不滿了。


    因為他們還想聽那首《紅旗飄飄》,還想看那個充滿愛國激情以及祖國大好河山的mtv,為此,很多人還給央視寫信,要求再播放一周。


    看到大家這麽熱烈,於是央視不得不繼續播放《紅旗飄飄》這首歌的mtv,隻是不再在廣而告之播放,而是放在晚上新聞聯播之前播放。


    與此同時,央視還以弘揚愛國主義為借口,與文化部的錄音錄相


    所,還有華夏音像公司,一起聯合出品製作了一批錄像帶,開始在新華書店等各大平台售賣這個mtv的錄像帶。


    別說,雖然這首歌的單曲錄音帶賣的一般,但《紅旗飄飄》的mtv錄像帶,卻居然賣的挺火。


    截至目前為止,央視牽頭售賣的《紅旗飄飄》錄像帶,已經賣出去四萬兩千多盤。


    以國內錄像帶的銷售來說,這個成績相當不錯,畢竟此時國內有錄像機的屈指可數,價格也特別昂貴。


    要知道,此時國內一盤空白vhs錄像帶,零售價就要八十八元,是普通人近兩個月的工資,根本不是普通家庭能買得起的。


    而《紅旗飄飄》mtv錄像帶因為有內容,當然不能八十八元,實際上是賣九十八元。


    當然了,錄像帶的價格這麽搞,成績卻這麽好,主要還是買錄像帶的群體,大都是各個單位,很少有個人購買。


    公款購買錄像帶,跟花自己的錢購買錄音磁帶,那是完全不同的。


    隻不過,錄像帶雖然成績不錯,但因為分成單位太多,到華夏音像公司手裏,也就所剩無幾。


    一盤《紅旗飄飄》錄像帶,去掉空白錄像帶的成本價78元,實際毛利20元。


    這20元,還要跟央視、文化部錄像所、新華書店等單位分。


    最終,一盤《紅旗飄飄》錄像帶,實際能分到華夏音像公司手裏的錢,也就隻有可憐的三元錢。


    就這,還是看在曹誌強有徐大爺跟王大爺這兩尊大佛在背後撐腰的麵子上,要不然,他連這三元錢都分不到。


    原創者卻拿不到作品的利潤大頭,難怪這時期……咳咳,懂的都懂。


    總之,雖然單曲錄音磁帶的銷售情況很一般,但《紅旗飄飄》這首歌卻火遍大江南北。


    同樣的,作曲作詞加演唱加表演的歌手阿強,也隨著這首歌的熱播,走進廣大老百姓的耳朵裏。


    再加上,曹誌強之前又通過中央廣播電台打了個植入廣告,以評論《紅旗飄飄》這首歌曲的形式,讓播音員把詩人強子就是歌手強子的事情廣而告之。


    這下子,算是徹底打通了詩人強子跟歌手阿強的通道。


    如此一來,曹誌強的名氣,瞬間就起來了。


    雖然曹誌強本人的名字沒有出現在歌曲跟書籍中,但隻要在電影宣發過程中說明這點,應該問題不大。


    開玩笑,曹誌強現在也是個自帶流量的人了。


    隻要把他曹誌強就是強子加阿強的身份一公開,妥妥的爆款新聞。


    就算不對外說他的真名,繼續用阿強這個小號混演藝圈,也一樣可以增加一部作品的知名度,減少撲街風險。


    更不用說,他即將推出的王炸爆款《怒放的生命》了。


    他相信,一旦這款《怒放的生命》一經推出,必然能夠爆火。


    到那時候,歌手阿強的名字,知名度必然遠超詩人強子,成為真正的流量明星!


    等他那個歌手阿強的馬甲,變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時候,那阿強這個名子,確實可以算是個票房保障。


    到時候,隻要電影情節不是特別拉胯,以這個年代國內老百姓的接受能力,那部改編自《言葉之庭》的電影,還真能虧本不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四合院,開局是八十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居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居易並收藏重生四合院,開局是八十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