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已罷。


    花愷終究沒有問出太宗遺寶的位置所在。


    倒不是駱老頭不肯說,也沒有繼續遮掩的理由,連九曲蟠龍珠都舍得交出來,又說了這麽多隱密,花愷也不認為他還有什麽好隱瞞的。


    所以他自己也沒有掩飾自己的目的,直接問了出來。


    而是藏寶之地,天下間隻有三人知道,而那三個人,其中一個,自然是那位李二陛下,現在李治都已經作古了,遑論他。


    第二個,就是後世之人喜歡稱之為大唐軍神的那位,李靖。


    第三個,是淩煙功臣之首,長孫無忌。


    前者先李二就已病死,後者因為反對李治立武曌為後,被當時的禮部尚書許敬宗伺機誣陷,被削爵流放,後自縊而死。


    堂堂開國首勳,國朝宰輔,淩煙閣之首,李二的大舅子,落了這麽個下場,也是令人唏噓。


    駱賓王手中那顆九曲蟠龍珠,就是這位長孫無忌臨終前交給他。


    花愷自己猜測,這老頭對於武後這麽旗幟鮮明地反對,甚至痛恨,估計有那位長孫輔機的影響在。


    這世上,已經無人知道那藏寶之地。


    但是,據說在這顆九曲蟠龍珠中,就隱藏著藏寶之地的奧秘。


    除了這顆蟠龍珠,還有一件名叫“九龍杯”的寶物,兩者結合,就能解開其中的奧秘,獲得寶藏所在。


    隻不過那件九龍杯,現在落在武後手上。


    花愷頓時沒了多少興趣,至少暫時沒有了想法。


    想從武則天手上拿東西,就算他有老呂的本事,也不知道行不行啊。


    ……


    盛唐華韻,詩酒風流。


    花愷終於有點體會了。


    這些武林絕頂,江湖高人,一點也不像花愷印象中的那樣。


    無論是他想象的,還是小說影視中看到的,江湖中人應該都隻有一身武功,來去如風,雖然不至於是文盲,也斷不會做那附庸風雅之舉。


    事實是他錯了。


    就連他的便宜師父老呂同誌,也是留下過數百詩篇的騷人。


    此刻庭院之中,廊橋殘斷,亭台缺角,畫樓傾覆,花樹斷折。已是斷壁殘垣,處處零落。


    但在夜幕籠罩,月光傾灑下,也是別有一番意境。


    當然,這是那幫騷人說的,花愷一點都不認可!


    吃飽了撐的,這幫東西騷意大起,非要來這殘破的庭院,說要飲酒論詩,不負風華。


    一旁那張若虛坐於一塊斷牆之上,橫琴在膝,十指輕撫,意態疏狂,琴音錚錚,叮叮咚咚,如月光成溪,潺潺作響。


    公孫姐妹雙劍在手,劍光如虹,翩然起舞。


    老呂同誌倒臥殘石,手中依然美酒不離,滿臉酡紅,手搭膝蓋,和著琴音打著拍子,口中喃喃吟唱,不知唱的什麽荒腔怪調,活脫脫一個退休老幹部戲曲愛好者外加老酒鬼的形象。


    居然連那個一直冷臉端著老男神範的楊尹安也發起了騷,此刻正在對月吟詩,雙手背負,抬頭四十五度角,眼神迷離,口中抑揚頓挫。


    駱老頭和柳十員這老貨竟然在旁邊一臉陶醉地應和。


    這畫風之奇詭,轉折之大,花愷隻能眼角抽抽。


    翻了半天白眼,花愷目光落到了公孫姐妹身上,一群大老爺們發騷能看?至少美人還能養眼。


    這一看,真的就是挪不動眼了。


    人如月下花仙,劍如驚天長虹。


    他覺得曹子建的洛神賦用在這裏,才更加合適。真個是翩若驚鴻,婉若遊龍……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


    真的是醉了,酒讓人醉,劍讓人醉,人也讓人醉。


    花愷胸中似乎有一團火,想吐吐不出,這時他倒是羨慕那些騷人,若他有謫仙的半分才華造詣,就能張口吐出一篇名流千古的名篇來。


    月光映照下,臉有些通紅,憋得難受,花愷隻能喃喃念著那幾句洛神賦,念著念著,很自然地想起老杜的那段詩篇,張口就吐了出來:“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癡色沮喪(注),天地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所幸他神智尚存,知道剩下的部分念出來就得出事,停了下來。


    不過哪怕隻是這幾句,也已經是搞事情了。


    老杜寫詩的水平真沒幾人能比上,不出意外的,引得各自發騷的諸人側目。


    而舞劍的公孫姐妹,在花愷目光落在她們身上時就已感覺到,之後聽到他癡癡念著曹子建的洛神賦,公孫大娘雖是臉色依舊清冷,心中卻在輕啐,公孫二娘是柳眉倒豎,差點就想將劍氣偏一偏,教訓教訓這姓花長得花心也花的花癡,但是接下來的幾句詩詞卻讓兩人心中都是一震。


    兩人對視一眼,各自都看到對方眼中的驚喜。


    手中劍光大盛,劍勢頓時一變,不再是令人迷醉的嬌美,而是矯健迅疾,來去如電,劍嘯如雷。


    正如詩中的“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原本被花愷幾句詩吸引了目光的諸人,頓時被兩姐妹的劍光粘住了目光。


    那張若虛目光一凝,手中一頓,潺潺的琴音乍變,像是在配合著兩姐妹的劍勢一般,急急切切,驟如雷霆。


    一時間,場中隻有劍光縱橫,琴音繚繞。


    人劍交映,時如風湧雲動,聲威浩大難敵,時如細柳扶風,輕柔精妙至極。


    不知多久,人停劍收,劍光乍斂,琴音漸消。


    真個是“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多謝張公子相助。”


    公孫姐妹先是收劍抱拳,對張若虛道了聲謝,又看像花愷,直接彎腰下拜:“多謝花公子成全。”


    “……”


    幹嘛?我咋了?道哪門子謝?


    “哈哈哈哈,好詩,好劍,好樂,今日得飲佳釀,得聽好詩,得見好劍,得聞好樂,興盡矣!諸位告辭!”


    一道身影霍然竄起,如大鵬穿空,竟是柳十員那老頭直接飛身離去,轉瞬即沒,不見蹤影,空中隻留下他的粗豪大笑。


    “花前月下,美人劍舞,詩酒俱佳,空前矣,某亦興盡,諸位江湖再見。”


    青衫飄飄,又走了一個,是楊尹安,身後諸多長歌弟子飛身而起,追隨自肖掌門離去。


    公孫姐妹對視一眼,清聲道:“花公子,今日助我姐妹悟劍,我二人必銘記此恩,他日必報,公子若有閑暇,不妨至揚州七秀坊一遊。”


    說完,竟也飛身掠空,像兩朵粉色煙雨漸漸消散。


    他還在懵比中,忽然耳中傳來低語:“徒兒,為師尚有俗事,先去也,三月之內,你自行回華山吧,莫要忘了多帶些好酒。”


    再看那巨石上,老呂同誌不知道什麽時候也消失了。


    庭院中隻剩下張若虛與駱賓王。


    “花兄,你我意氣相投,本該與你把臂同歡,隻是某還要送駱先生至揚州一行,先行拜別,此物便贈於花兄,聊表心意,他日再見。”


    張若虛振袖而起,抱著長琴對花愷長身一拜,拋給花愷一物,便抓著駱賓王橫空而去。


    空中還傳來他那清朗笑聲:“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哈哈哈哈,快哉,快哉!”


    “……”


    原本還琴劍並起,詩酒交歡的庭院中,霎時間隻剩下花愷一個孤零零的身影,在風中淩亂……


    幹什麽?你們都幹什麽?!


    這不應該是小爺抄詩裝比,你們一個個驚為天人嗎?


    怎麽不按劇本來的!


    不讓小爺裝就算了,一個個輪流著裝,裝就裝吧,還裝完就跑,幹什麽!


    花愷真的快哭了……


    嗯?


    欲哭無淚,看向張若虛拋來的東西,是一卷書。


    花愷忽有感應,打開了技能麵板:


    【平沙落雁曲】:出自劍俠世界,張若虛所譜琴音絕學。


    【等級評價】:藍(3星)


    【學習消耗】:1000


    注:需有綠色以上琴藝方能學習。


    ——


    【西河劍器】:出自劍俠世界,公孫姐妹舞劍時聽聞詩詞所悟劍。


    【等級評價】:藍(3星)


    【學習消耗】:1000


    ——


    手中的書卷是《平沙落雁曲》,這《西河劍器》是哪來的?


    花愷持續懵比……


    ……


    ……


    ps:等級體係稍微做點更改,原本是“白綠藍青黃橙金赤紫”,每種顏色分深淺,現在改成每種顏色分一至九星,比較直觀好記些,其他沒什麽影響,就是提一句。


    其實本來開始寫時連等級都不大想設定的,希望在故事內容中慢慢體現。作者菌有些強迫症,至少要能通過自己的邏輯。畢竟就算同一把刀握在不同人手中發揮的作用都全然不同,現實個人實力也不可能像遊戲等級一樣一概而論,太過直白也少了些韻味。但是如果不寫,估計會有不少讀者會糾結這點,幹脆就寫了個數據法則,直接數據化,能有個自圓其說的理由,希望不會讓書友們感覺太突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界社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油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油果並收藏萬界社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