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愷與包拯談沒多久,公孫策忽然又帶著楊六郎進來。
“小叔父,快回去吧,府裏來人說,宮中來使,說是聖上相召,請小叔父進宮呢!”
看楊六郎的模樣,似乎這是件好事,很為他高興。
至於花愷,聞言也不可能有什麽激動,隻是心中微動,知道這是他的一個機會了。
若非如此,他才不會管你什麽皇帝。
“包大人,那在下就告辭了,還望勿怪。”
“無妨,聖上召見,自然不能怠慢,花小友請自便。”
兩相告辭後,花愷直接離開開封府。
包拯一行將他們送出府外,又回到書房中,與公孫策、展昭說了剛才之事。
沉吟一番又道:“公孫先生與展護衛以為,這位花小友所言,有幾分可信?”
展昭以為他有懷疑之意,有些急道:“大人或許不知,花兄此人,劍法如神,是屬下生平僅見,當今之世,怕是沒有幾人能逃過他一劍,倘若他有歹意,展昭說句大逆之言,便是禁宮之中,也未必能攔住他,更何況一位潘相?”
包拯好奇道:“哦?他真有如此厲害?”
展昭正色道:“隻比屬下所言更強,不會弱。屬下曾因誤會,與花兄交過手,說來慚愧,若非花兄有意相讓,恐怕展昭接不下他三劍。”
公孫策訝道:“既如此,他為何不直接將凶手殺了,為那祁家村報仇?平日聽展護衛所言,江湖中人,一向快意恩仇,想是不會有什麽顧忌才對。”
包拯也沒對他的話有什麽不滿,他雖然鐵麵無私、正直剛硬,可也不是不知形勢、隻會一味執著自己臆想的迂腐之人。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過是說說而已。
這天下之大,也有法外之地。律法雖嚴,卻管不到這些地方。硬要去管,不僅彰顯不了律法嚴明公正,反而有可能搞得天下大亂,實非他所想。
當然,這不代表他就完全不管,若是犯到了他手上,那又另當別論。
展昭道:“這更證明了花兄心存道義,不會擅動私刑。”
包拯點頭道:“聽聞北伐之中,楊將軍所部,是他拚死相救,才得以絕處逢生,反敗為勝,由此看來,這位花小友,應是位忠義之人。”
公孫策目光一閃道:“其實無謂去揣測過多,隻以常理推斷,這位花公子所言倒也並非不可能。”
包拯眼一亮:“哦?公孫先生有何高見?”
公孫策若有深意地笑道:“原因有三,其一,是實證……”
“展護衛曾言,那祁家村之人,都是死於遼軍軍中刀法,且有此造詣者,天下間也隻有宋遼兩國那幾處地方,這就將凶手的範圍圈定了。”
手中又舉起剛才包拯給他看的箭鏃:“還有此物,是遼國景帝的斡魯朵所有,隻是那支親衛軍早已被遷去守陵,以遼人的規矩,連皇親貴族都不敢私鑄,所以此物也應絕跡,當然,也不排除遼人還有收藏,此事無法判斷,暫且按下……”
公孫策笑問展昭道:“如果假設不是遼人,展護衛可知還有誰最有可能藏有此物?”
展昭聞言略一沉吟,搖頭道:“展昭不知。”
包拯此時笑道:“自是那位潘相。”
“哦?”
公孫策解釋道:“展護衛有所不知,七年前,太宗皇帝也曾起兵北伐,兵圍南京,遼國景帝親率大軍,與先帝決戰於此,雙方互有勝敗,也各有繳獲,當時,調度總理大軍糧草兵器一應軍需的,便是韓國公,若說誰最有可能藏有此物,除了朝廷,便是他了。”
“當然,凡事無絕對,僅此一點,也隻是嫌疑罷了。還有其二其三,便是動機、時機。”
包拯接口道:“此話怎講?”
“這二者其實可以合二為一。”
“殺人總有理由,尤其是如此殘忍屠殺一村之民,有誰會無緣無故,如此大傷天和?祁家村與世無爭,若說尋仇,如此手段,怕是有血海深仇,太過牽強。”
“再者,此次北伐乃是暗中發起,別說遼人,便是大人在此之前也沒有得到半點風聲吧?”
包拯點頭:“不錯。”
“由此看來,此次戰事極為隱秘,再從之後的戰果來看,韓國公所率西路大軍,應是用了奇襲之策,才一鼓連下四州……”
公孫策此時拿出一張地圖指著一處道:“大人請看,此處便是祁家村,地處寰、代兩州之間,學生雖不知其中詳細,但若是奇襲,為保風聲不露,此處的祁家村受到牽連,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動機、時機皆已相符,韓國公怕是嫌疑不小。”
他竟憑著隻言片語,三言兩語間,就將事情經過給猜了個七七八八。
包拯與展昭皆是眼露讚歎之色。
包拯道:“公孫先生果真妙算,如此說來,此案怕是真與潘相脫不開幹係了。”
公孫策此時微露猶疑:“大人,真要接下此案?此案若是真與韓國公有牽扯,怕是不好查啊。隻是韓國公此人,就難以下手,更何況,韓國公之女,可是當朝皇後啊!”
包拯撫須微歎:“我又如何不知?隻是,本府若是不查,又如何對得起那祁家村上下數十條人命?如何有顏麵再見那祁二?”
公孫策還想再勸:“大人,就是查明了,證實是他所為,那又如何?不說他位高僅重,女兒又貴為當朝皇後,隻憑他家中那一麵丹書鐵券,大人就無法定他的罪啊。”
包拯雙眼微眯:“公孫先生不必再說,此案本府必要查明,否則,這天地公理何在?律法嚴明又何存!”
幾句話說得斬釘截鐵,已經沒有半點猶豫。
公孫策隨他多年,早明了他心性,之所以勸阻也不過是略盡人事罷了,話已至此,他也不好再多說,隻好回道:“是。”
……
離開開封府的花愷,並不知開封府中的對話,也不知道,潘美這廝竟然還有個當皇後的女兒。
不過他很快就知道了。
出了開封府,花愷在街上還遇到了個小意外,讓他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不過因為楊六郎催得急,他也就沒有多做停留。
回到天波府中,已經有所謂的宮中使者在等待催促。
花愷一看便知,這是個太監。
原本楊業想讓楊六郎陪著他進宮,楊六郎身為保靈侯,又官居殿前司都指揮,是有資格無詔進宮的,卻被這太監攔下了。
雖然這太監阻攔的理由讓人挑不出理來,但花愷卻能感覺到他有些刻意,不過這時候也不好去計較。
不說皇帝根本沒理由算計他,就算是,他也不懼。
經過一係列繁雜的程序,他才被孤身帶進皇宮中,見到了那位宋真宗,趙恒。
出乎他意料的是,這位宋真宗身旁,還有一位身穿鳳袍、頭戴鳳釵,雍容華貴的年輕婦人。
還沒等他有什麽念頭,這位年輕婦人一見他麵,就說了一句聽似讚歎的話:“這位就是一人一劍奪萬軍之魄的英雄人物?真是年輕!如此年輕,又如此貌美若處子之人,怎就有這般大本事?”
花愷:“……”
“小叔父,快回去吧,府裏來人說,宮中來使,說是聖上相召,請小叔父進宮呢!”
看楊六郎的模樣,似乎這是件好事,很為他高興。
至於花愷,聞言也不可能有什麽激動,隻是心中微動,知道這是他的一個機會了。
若非如此,他才不會管你什麽皇帝。
“包大人,那在下就告辭了,還望勿怪。”
“無妨,聖上召見,自然不能怠慢,花小友請自便。”
兩相告辭後,花愷直接離開開封府。
包拯一行將他們送出府外,又回到書房中,與公孫策、展昭說了剛才之事。
沉吟一番又道:“公孫先生與展護衛以為,這位花小友所言,有幾分可信?”
展昭以為他有懷疑之意,有些急道:“大人或許不知,花兄此人,劍法如神,是屬下生平僅見,當今之世,怕是沒有幾人能逃過他一劍,倘若他有歹意,展昭說句大逆之言,便是禁宮之中,也未必能攔住他,更何況一位潘相?”
包拯好奇道:“哦?他真有如此厲害?”
展昭正色道:“隻比屬下所言更強,不會弱。屬下曾因誤會,與花兄交過手,說來慚愧,若非花兄有意相讓,恐怕展昭接不下他三劍。”
公孫策訝道:“既如此,他為何不直接將凶手殺了,為那祁家村報仇?平日聽展護衛所言,江湖中人,一向快意恩仇,想是不會有什麽顧忌才對。”
包拯也沒對他的話有什麽不滿,他雖然鐵麵無私、正直剛硬,可也不是不知形勢、隻會一味執著自己臆想的迂腐之人。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過是說說而已。
這天下之大,也有法外之地。律法雖嚴,卻管不到這些地方。硬要去管,不僅彰顯不了律法嚴明公正,反而有可能搞得天下大亂,實非他所想。
當然,這不代表他就完全不管,若是犯到了他手上,那又另當別論。
展昭道:“這更證明了花兄心存道義,不會擅動私刑。”
包拯點頭道:“聽聞北伐之中,楊將軍所部,是他拚死相救,才得以絕處逢生,反敗為勝,由此看來,這位花小友,應是位忠義之人。”
公孫策目光一閃道:“其實無謂去揣測過多,隻以常理推斷,這位花公子所言倒也並非不可能。”
包拯眼一亮:“哦?公孫先生有何高見?”
公孫策若有深意地笑道:“原因有三,其一,是實證……”
“展護衛曾言,那祁家村之人,都是死於遼軍軍中刀法,且有此造詣者,天下間也隻有宋遼兩國那幾處地方,這就將凶手的範圍圈定了。”
手中又舉起剛才包拯給他看的箭鏃:“還有此物,是遼國景帝的斡魯朵所有,隻是那支親衛軍早已被遷去守陵,以遼人的規矩,連皇親貴族都不敢私鑄,所以此物也應絕跡,當然,也不排除遼人還有收藏,此事無法判斷,暫且按下……”
公孫策笑問展昭道:“如果假設不是遼人,展護衛可知還有誰最有可能藏有此物?”
展昭聞言略一沉吟,搖頭道:“展昭不知。”
包拯此時笑道:“自是那位潘相。”
“哦?”
公孫策解釋道:“展護衛有所不知,七年前,太宗皇帝也曾起兵北伐,兵圍南京,遼國景帝親率大軍,與先帝決戰於此,雙方互有勝敗,也各有繳獲,當時,調度總理大軍糧草兵器一應軍需的,便是韓國公,若說誰最有可能藏有此物,除了朝廷,便是他了。”
“當然,凡事無絕對,僅此一點,也隻是嫌疑罷了。還有其二其三,便是動機、時機。”
包拯接口道:“此話怎講?”
“這二者其實可以合二為一。”
“殺人總有理由,尤其是如此殘忍屠殺一村之民,有誰會無緣無故,如此大傷天和?祁家村與世無爭,若說尋仇,如此手段,怕是有血海深仇,太過牽強。”
“再者,此次北伐乃是暗中發起,別說遼人,便是大人在此之前也沒有得到半點風聲吧?”
包拯點頭:“不錯。”
“由此看來,此次戰事極為隱秘,再從之後的戰果來看,韓國公所率西路大軍,應是用了奇襲之策,才一鼓連下四州……”
公孫策此時拿出一張地圖指著一處道:“大人請看,此處便是祁家村,地處寰、代兩州之間,學生雖不知其中詳細,但若是奇襲,為保風聲不露,此處的祁家村受到牽連,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動機、時機皆已相符,韓國公怕是嫌疑不小。”
他竟憑著隻言片語,三言兩語間,就將事情經過給猜了個七七八八。
包拯與展昭皆是眼露讚歎之色。
包拯道:“公孫先生果真妙算,如此說來,此案怕是真與潘相脫不開幹係了。”
公孫策此時微露猶疑:“大人,真要接下此案?此案若是真與韓國公有牽扯,怕是不好查啊。隻是韓國公此人,就難以下手,更何況,韓國公之女,可是當朝皇後啊!”
包拯撫須微歎:“我又如何不知?隻是,本府若是不查,又如何對得起那祁家村上下數十條人命?如何有顏麵再見那祁二?”
公孫策還想再勸:“大人,就是查明了,證實是他所為,那又如何?不說他位高僅重,女兒又貴為當朝皇後,隻憑他家中那一麵丹書鐵券,大人就無法定他的罪啊。”
包拯雙眼微眯:“公孫先生不必再說,此案本府必要查明,否則,這天地公理何在?律法嚴明又何存!”
幾句話說得斬釘截鐵,已經沒有半點猶豫。
公孫策隨他多年,早明了他心性,之所以勸阻也不過是略盡人事罷了,話已至此,他也不好再多說,隻好回道:“是。”
……
離開開封府的花愷,並不知開封府中的對話,也不知道,潘美這廝竟然還有個當皇後的女兒。
不過他很快就知道了。
出了開封府,花愷在街上還遇到了個小意外,讓他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不過因為楊六郎催得急,他也就沒有多做停留。
回到天波府中,已經有所謂的宮中使者在等待催促。
花愷一看便知,這是個太監。
原本楊業想讓楊六郎陪著他進宮,楊六郎身為保靈侯,又官居殿前司都指揮,是有資格無詔進宮的,卻被這太監攔下了。
雖然這太監阻攔的理由讓人挑不出理來,但花愷卻能感覺到他有些刻意,不過這時候也不好去計較。
不說皇帝根本沒理由算計他,就算是,他也不懼。
經過一係列繁雜的程序,他才被孤身帶進皇宮中,見到了那位宋真宗,趙恒。
出乎他意料的是,這位宋真宗身旁,還有一位身穿鳳袍、頭戴鳳釵,雍容華貴的年輕婦人。
還沒等他有什麽念頭,這位年輕婦人一見他麵,就說了一句聽似讚歎的話:“這位就是一人一劍奪萬軍之魄的英雄人物?真是年輕!如此年輕,又如此貌美若處子之人,怎就有這般大本事?”
花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