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澹澹,乾坤晦暗。魔焰滔滔,妖魅鬼亂。
問人間俗世,可得清淨一方?
書生意氣,狐女多情。道士揮劍,為天地清。
雖天雷蕩蕩,難滌鬼魅人心。
是魔非魔,神聖不聖,千秋功過誰人話?】
————
神州大地,有國號曰“涼”。
大涼國中有一淄川縣,居太行以東,魯地之中。
縣外東去幾裏,有一黑石山,因地處偏僻,野獸出沒,向來人跡難見。
隻是常有往來經過的獵人、樵夫之屬,經年累月,也在山中踏出了一條小路來。
是夜,山中黑沉,霧氣重重。
小路上隱隱得見有一盞燈飄著,燈火在霧氣中跳動,忽閃忽滅,隱約照出一個書生身影。
這書生手提燈籠,腳下深一步、淺一步,臉色酡紅泛光,兩眼迷離,顯是飲過了酒。
小路崎嶇,白天都不好行走,黑夜之中,還是喝醉了酒,走了不多時,便果見書生一個跟鬥,便翻滾了出去。
“哎呦!”
周寧痛呼出聲,他隻是個弱書生,哪裏經得起這麽重重一摔。
將將爬起,揉了揉身上幾塊疼痛難當之處,見燈籠掉在一旁,好在並未傾倒燒著,否則沒了這燈,他今夜便走不出這林子了。
經這一摔,他神誌也清醒了許多,心中早已後悔不已。
他今日本是心中苦悶難宣,便想出城,尋一友人飲酒傾述。
他那友人住處頗為僻遠,在縣城外黑石山腳下。
苦悶之餘,他也顧不得許多。
想他周寧自幼熟讀詩書,熟通經義,自問胸中之才不弱於人,隻恨當今天子昏潰,奸臣當道,朝堂腐朽。
才學再高,無錢無勢,卻連個功名都考不上,隻能在縣中縣令門下做一個門客幕賓。
今日因建言不為縣令所納,心中愈發苦悶難當,便去了城外尋那友人。
不想一時興起,不記天時,月兔已升。
友人本待留他在家中眠宿,待次日再回轉,否則山林路險,又有走獸出沒,恐有不虞。
他本就心惱自身無所作為,又酒意上頭,反被友人話語所激,偏要來一次夜闖黑石山不可。
友人也飲多了酒,攔他不住,便有了當下。
如今事已至此,周寧也隻好強自壯起膽子,看了看四周漆黑如墨,濃霧重重,不禁有些畏縮。
摸爬著過去,要撿起燈籠,卻不想手摸了過去,竟摸到一溫軟之物。
心中奇怪,向旁摸了兩下,終於撿起燈籠。
提著燈,往前一照,就著昏暗搖曳的火光一看,突見一把漆黑發絲淩亂糾結,發絲間隱隱露出一張青蒼發白的人臉,混著已經烏黑暗紅的血塊血絲。
“鬼!”
頓時驚呼,癱坐在地,手腳並用,連連後爬。
砰一聲背後撞到一棵樹上,無法再退,卻因背後有了依靠,反倒踏實鎮靜了些許。
緊緊靠在樹杆上,哆哆嗦嗦好些光景,才覺出些不對來。
那“鬼”一動不動,隻是趴伏地上,若真是鬼怪,豈不早來害他性命?豈會這般?
這怕不是個死人?
當下左右為難,猶豫不決。
周寧隻是個文弱書生,君子遠庖廚,莫說死人,便是死雞他也沒見過啊。
但若真是人,他這般置之不顧,任其曝屍荒野,非仁也,這豈非又有違聖賢教誨?
越想越清醒,更想起剛才觸及那“鬼”,分明猶有溫熱,分明是個活人。
頓時有了決斷,提起燈籠,慢慢地摸了過去。
就著昏暗的燈火,忐忑地打量地上那“鬼”的模樣。
隻見“鬼”滿身狼藉,披頭散發,身上衣物破碎,露出的肌膚上盡是血痕遍布。
雖然猙獰可怖,但總還是個人模樣,周寧懸起的心反倒是略略放下了些。
又壯著膽子撩開亂發,不由低呼一聲。
隻見一張年不過十來歲的少年臉龐,雖滿臉血汙,卻難掩其俊美。
“如此人物,怎會在這荒山野嶺中,還受了這般重傷?怕不是遭了強人?”
“這該死的強人,怎生這般歹毒。”
周寧自說自話,忿恨地說了一句,又伸手探了探地上這人的脈搏鼻息,果是活人,再無猶豫。
將燈籠掛到一旁的樹枝上,吃力地將人抬起。
這少年看著削瘦,竟是出乎意料地沉重。
他不過是區區文弱書生,也不曾做過甚力氣活,這般可是費了他九牛二虎之力,才將人背到背上,腰都直不起來。
將燈籠挾到腋下,幾乎是三步一停地沿路而返。
這一來可是幾乎將他半條命給折騰沒了,卻也沒想過把背上半死不活的人拋下。
如此艱難行走,直走到晨曦破曉,才將將走出黑石山,人卻已沒有半分力氣。
別說背人,自己都半分動彈不得。
好在不久,就遇上了見他徹夜不歸,尋了出來的家中仆人,這才得以順利返家。
“夫君何以此時方歸?”
周寧的夫人早已得了通報,迎出門來,臉有急色,微帶埋怨。
周寧顧不上疲憊,施了一禮:“昨日與淩生相談甚暢,便多飲了些酒,誤了時辰,累夫人焦心,倒是為夫不是。”
“夫君無恙便好,快快進屋。”
周夫人見丈夫形容狼狽,連忙扶起,迎進屋中歇息。
這時才看到仆人背著的狼藉少年,吃了一驚:“這是作甚?”
周寧才把氣喘勻,頓時記起。
先是著仆人把人背去廂房安置,又喚了人去請大夫,才與夫人解釋前因後果。
而後稍做清洗,又歇了些時,用過膳食,正想去廂房探詢那少年傷情,忽聞仆人來報。
“老爺,縣尊夫人著人來請,喚老爺前去一見。”
“縣尊夫人?”
周寧心下疑惑,隻是略微猜測,倒並無齷齪。
他是縣令幕賓,常往來縣衙後堂,與縣令家中親眷多有熟識,縣尊夫人徐氏,他也是常常得以拜見,時有因家中事召他相商,拿問主意。
當下也不敢怠慢,匆匆沐浴,換了幹淨衣裳,交待一番夫人好生照顧那少年,便往縣衙去了。
來到縣衙,隨仆從行至一廳堂,堂中設有一神案,案上供著三清神像。
一年輕婦人在神像前拜了幾拜,才起身回轉。
周寧見怪不怪,徐氏平素篤信道家,時時參拜。
徐氏招呼周寧落座,才道:“今日休沐,尚要勞動周先生,實是不該,在此告罪了。”
周寧連忙起身:“夫人嚴重了,學生為縣公門下賓客,此乃份所應當。”
徐氏點點頭,笑道:“縣公有先生相助,實是幸事。”
“夫人過譽了,不知夫人此番喚學生所為何事?”
“倒無甚大事。”
徐夫人直言道:“我聽聞泰山有神女碧霞元君,甚是靈驗,我早有朝拜之願,隻是不曾有暇。今日縣公應知府大之邀,去了州府,怕是要多日不返。”
“我一人在家中,也無甚事,正好趁此時機圓了心願,隻是如此前去,未免心不誠。我知周先生才學過人,便想求先生揮灑墨寶,寫一篇禱詞,不知……”
周寧聞言,心下微歎。
一歎自己,讀了這多年聖賢書,卻淪落到這般田地,隻能為人寫些驕文麗詞。
二也歎徐氏,這位夫人如今也年將三十,卻仍未育有一子一女。這泰山娘娘相傳於此甚是靈驗,徐氏如此,也可想而知。
嘴上卻已答道:“此事容易,自無不可,隻是還請夫人容學生一日。”
徐夫人大喜:“自是應當,如此多謝先生。”
又說了幾句話,周寧便告辭離去,回到家中思構禱文不提。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問人間俗世,可得清淨一方?
書生意氣,狐女多情。道士揮劍,為天地清。
雖天雷蕩蕩,難滌鬼魅人心。
是魔非魔,神聖不聖,千秋功過誰人話?】
————
神州大地,有國號曰“涼”。
大涼國中有一淄川縣,居太行以東,魯地之中。
縣外東去幾裏,有一黑石山,因地處偏僻,野獸出沒,向來人跡難見。
隻是常有往來經過的獵人、樵夫之屬,經年累月,也在山中踏出了一條小路來。
是夜,山中黑沉,霧氣重重。
小路上隱隱得見有一盞燈飄著,燈火在霧氣中跳動,忽閃忽滅,隱約照出一個書生身影。
這書生手提燈籠,腳下深一步、淺一步,臉色酡紅泛光,兩眼迷離,顯是飲過了酒。
小路崎嶇,白天都不好行走,黑夜之中,還是喝醉了酒,走了不多時,便果見書生一個跟鬥,便翻滾了出去。
“哎呦!”
周寧痛呼出聲,他隻是個弱書生,哪裏經得起這麽重重一摔。
將將爬起,揉了揉身上幾塊疼痛難當之處,見燈籠掉在一旁,好在並未傾倒燒著,否則沒了這燈,他今夜便走不出這林子了。
經這一摔,他神誌也清醒了許多,心中早已後悔不已。
他今日本是心中苦悶難宣,便想出城,尋一友人飲酒傾述。
他那友人住處頗為僻遠,在縣城外黑石山腳下。
苦悶之餘,他也顧不得許多。
想他周寧自幼熟讀詩書,熟通經義,自問胸中之才不弱於人,隻恨當今天子昏潰,奸臣當道,朝堂腐朽。
才學再高,無錢無勢,卻連個功名都考不上,隻能在縣中縣令門下做一個門客幕賓。
今日因建言不為縣令所納,心中愈發苦悶難當,便去了城外尋那友人。
不想一時興起,不記天時,月兔已升。
友人本待留他在家中眠宿,待次日再回轉,否則山林路險,又有走獸出沒,恐有不虞。
他本就心惱自身無所作為,又酒意上頭,反被友人話語所激,偏要來一次夜闖黑石山不可。
友人也飲多了酒,攔他不住,便有了當下。
如今事已至此,周寧也隻好強自壯起膽子,看了看四周漆黑如墨,濃霧重重,不禁有些畏縮。
摸爬著過去,要撿起燈籠,卻不想手摸了過去,竟摸到一溫軟之物。
心中奇怪,向旁摸了兩下,終於撿起燈籠。
提著燈,往前一照,就著昏暗搖曳的火光一看,突見一把漆黑發絲淩亂糾結,發絲間隱隱露出一張青蒼發白的人臉,混著已經烏黑暗紅的血塊血絲。
“鬼!”
頓時驚呼,癱坐在地,手腳並用,連連後爬。
砰一聲背後撞到一棵樹上,無法再退,卻因背後有了依靠,反倒踏實鎮靜了些許。
緊緊靠在樹杆上,哆哆嗦嗦好些光景,才覺出些不對來。
那“鬼”一動不動,隻是趴伏地上,若真是鬼怪,豈不早來害他性命?豈會這般?
這怕不是個死人?
當下左右為難,猶豫不決。
周寧隻是個文弱書生,君子遠庖廚,莫說死人,便是死雞他也沒見過啊。
但若真是人,他這般置之不顧,任其曝屍荒野,非仁也,這豈非又有違聖賢教誨?
越想越清醒,更想起剛才觸及那“鬼”,分明猶有溫熱,分明是個活人。
頓時有了決斷,提起燈籠,慢慢地摸了過去。
就著昏暗的燈火,忐忑地打量地上那“鬼”的模樣。
隻見“鬼”滿身狼藉,披頭散發,身上衣物破碎,露出的肌膚上盡是血痕遍布。
雖然猙獰可怖,但總還是個人模樣,周寧懸起的心反倒是略略放下了些。
又壯著膽子撩開亂發,不由低呼一聲。
隻見一張年不過十來歲的少年臉龐,雖滿臉血汙,卻難掩其俊美。
“如此人物,怎會在這荒山野嶺中,還受了這般重傷?怕不是遭了強人?”
“這該死的強人,怎生這般歹毒。”
周寧自說自話,忿恨地說了一句,又伸手探了探地上這人的脈搏鼻息,果是活人,再無猶豫。
將燈籠掛到一旁的樹枝上,吃力地將人抬起。
這少年看著削瘦,竟是出乎意料地沉重。
他不過是區區文弱書生,也不曾做過甚力氣活,這般可是費了他九牛二虎之力,才將人背到背上,腰都直不起來。
將燈籠挾到腋下,幾乎是三步一停地沿路而返。
這一來可是幾乎將他半條命給折騰沒了,卻也沒想過把背上半死不活的人拋下。
如此艱難行走,直走到晨曦破曉,才將將走出黑石山,人卻已沒有半分力氣。
別說背人,自己都半分動彈不得。
好在不久,就遇上了見他徹夜不歸,尋了出來的家中仆人,這才得以順利返家。
“夫君何以此時方歸?”
周寧的夫人早已得了通報,迎出門來,臉有急色,微帶埋怨。
周寧顧不上疲憊,施了一禮:“昨日與淩生相談甚暢,便多飲了些酒,誤了時辰,累夫人焦心,倒是為夫不是。”
“夫君無恙便好,快快進屋。”
周夫人見丈夫形容狼狽,連忙扶起,迎進屋中歇息。
這時才看到仆人背著的狼藉少年,吃了一驚:“這是作甚?”
周寧才把氣喘勻,頓時記起。
先是著仆人把人背去廂房安置,又喚了人去請大夫,才與夫人解釋前因後果。
而後稍做清洗,又歇了些時,用過膳食,正想去廂房探詢那少年傷情,忽聞仆人來報。
“老爺,縣尊夫人著人來請,喚老爺前去一見。”
“縣尊夫人?”
周寧心下疑惑,隻是略微猜測,倒並無齷齪。
他是縣令幕賓,常往來縣衙後堂,與縣令家中親眷多有熟識,縣尊夫人徐氏,他也是常常得以拜見,時有因家中事召他相商,拿問主意。
當下也不敢怠慢,匆匆沐浴,換了幹淨衣裳,交待一番夫人好生照顧那少年,便往縣衙去了。
來到縣衙,隨仆從行至一廳堂,堂中設有一神案,案上供著三清神像。
一年輕婦人在神像前拜了幾拜,才起身回轉。
周寧見怪不怪,徐氏平素篤信道家,時時參拜。
徐氏招呼周寧落座,才道:“今日休沐,尚要勞動周先生,實是不該,在此告罪了。”
周寧連忙起身:“夫人嚴重了,學生為縣公門下賓客,此乃份所應當。”
徐氏點點頭,笑道:“縣公有先生相助,實是幸事。”
“夫人過譽了,不知夫人此番喚學生所為何事?”
“倒無甚大事。”
徐夫人直言道:“我聽聞泰山有神女碧霞元君,甚是靈驗,我早有朝拜之願,隻是不曾有暇。今日縣公應知府大之邀,去了州府,怕是要多日不返。”
“我一人在家中,也無甚事,正好趁此時機圓了心願,隻是如此前去,未免心不誠。我知周先生才學過人,便想求先生揮灑墨寶,寫一篇禱詞,不知……”
周寧聞言,心下微歎。
一歎自己,讀了這多年聖賢書,卻淪落到這般田地,隻能為人寫些驕文麗詞。
二也歎徐氏,這位夫人如今也年將三十,卻仍未育有一子一女。這泰山娘娘相傳於此甚是靈驗,徐氏如此,也可想而知。
嘴上卻已答道:“此事容易,自無不可,隻是還請夫人容學生一日。”
徐夫人大喜:“自是應當,如此多謝先生。”
又說了幾句話,周寧便告辭離去,回到家中思構禱文不提。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