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善劍者不拔,善抱1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2。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3;修之於邦4,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5,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譯文]
善於建樹的不可能拔除,善於抱持的不可以脫掉,如果子孫能夠遵循、守持這個道理,那麽祖祖孫孫就不會斷絕。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身,他的德性就會是真實純正的;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家,他的德性就會是豐盈有餘的;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鄉,他的德性就會受到尊崇;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邦,他的德性就會豐盛碩大;把這個道理付諸於天下,他的德性就會無限普及。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來觀察別身;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以自鄉察看觀照別鄉;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觀照天下。我怎麽會知道天下的情況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注釋]
1、抱:抱住、固定、牢固。
2、子孫以祭祀不輟:輟,停止、斷絕、終止。此句意為:祖祖孫孫都能夠遵守“善建”、“善抱”的道理,後代的香火就不會終止。
3、長:尊崇。
4、邦:一本作“國”。
5、故以身觀察,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自身察看觀照別人;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以自鄉察看觀照別鄉。
[引語]
本章講“道”的功用,即“德”給人們帶來的益處。本章是四十七章和五十二章的重要補充。例如,四十七章說:“不出戶,知天下”;五十二章說:“即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要做到這一點,還要做到“塞其兌,閉其門”。那麽在本章裏,老子講了修身的原則、方法和作用。他說,修身的原則是立身處世的根基,隻有鞏固修身之要基,才可以立身、為家、為鄉、為天下,這就是“道”。老子認為這是唯一正確的認識方式和途徑。
[評析]
善劍者不拔,善抱1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2。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3;修之於邦4,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5,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譯文]
善於建樹的不可能拔除,善於抱持的不可以脫掉,如果子孫能夠遵循、守持這個道理,那麽祖祖孫孫就不會斷絕。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身,他的德性就會是真實純正的;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家,他的德性就會是豐盈有餘的;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鄉,他的德性就會受到尊崇;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邦,他的德性就會豐盛碩大;把這個道理付諸於天下,他的德性就會無限普及。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來觀察別身;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以自鄉察看觀照別鄉;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觀照天下。我怎麽會知道天下的情況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注釋]
1、抱:抱住、固定、牢固。
2、子孫以祭祀不輟:輟,停止、斷絕、終止。此句意為:祖祖孫孫都能夠遵守“善建”、“善抱”的道理,後代的香火就不會終止。
3、長:尊崇。
4、邦:一本作“國”。
5、故以身觀察,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自身察看觀照別人;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以自鄉察看觀照別鄉。
[引語]
本章講“道”的功用,即“德”給人們帶來的益處。本章是四十七章和五十二章的重要補充。例如,四十七章說:“不出戶,知天下”;五十二章說:“即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要做到這一點,還要做到“塞其兌,閉其門”。那麽在本章裏,老子講了修身的原則、方法和作用。他說,修身的原則是立身處世的根基,隻有鞏固修身之要基,才可以立身、為家、為鄉、為天下,這就是“道”。老子認為這是唯一正確的認識方式和途徑。
[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