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星期天。
錄完歌之後,陳耘終於舒了一口氣,加上今天又是周末,早飯後陳耘就拉著陳依依去三環的公園玩玩,在路上,幾個路人的聊天引起了他倆的主意。
“哎,你聽說了沒?今天在市區小港灣廣場有詩詞書畫藝術博覽會,據說來自全市區20多個地方的400多家參展單位前來參展呢,咱去看看?”
“你不說我還忘了。這個消息我半個多月前就聽說了,走。這個必須去長長見識。”
“陳耘,我們也去好不好?”陳依依也來了興趣,她對畫畫也是有所了解,今天能有這樣一個機會,確實很難得。
兩人一拍即合開車去了書畫展場地。
離廣場還有100多米,車就進不去了。來這裏參觀的人非常的多,廣場入口處有幾個警察在維護秩序,陳耘和陳依依排了半天隊後,終於進了廣場。
廣場內根據展覽的作品分類被分為幾個大區,大區內又分為很多小區,每一個區裏麵是每個參展單位的參展作品。一眼望去,山水畫,風景畫,帝國畫,油畫。以及那些書法篇章足足有幾百幅之多。
陳耘的注意力不在畫上,他注意的是這個世界的詩詞。而陳依依的注意力則是在那些山水畫上麵。陳依依喜歡唱歌,也喜歡畫畫,尤其是擅長畫山水畫。能有這麽一個珍貴的學習機會,當然是不能錯過。陳依依如饑似渴的學著這些畫風和方法,連身邊的走遠了都沒有看到。
陳耘關注的是這個世界的書法水平,說實話,這個世界的書法水平還是蠻不錯的,文體還是那種文體,正楷,草書,隸書等等,風格沒有變。變了的隻是書法家的名字。而且一些流傳下來的國寶級書法也沒有陳耘的世界中那麽出名。陳耘一路看下去,在一副作品麵前停了下來。
眼前的這幅書法作品給人第一的直覺,絕對是曆史文物。首先這幅書法作品用的宣紙已經發黃,其次書寫用的筆墨也有一點點輕微的褪色。最後是右下方的那一個印章,天龍2715印。
很顯然,這是一副兩千多年前的書法作品。但是這個書法作品確給陳耘一種很別扭的感覺,那種感覺說不出來,就像一根魚刺卡在嗓子裏,吐不出來,咽不下去非常的難受。
而且連屢試不爽的係統也給他顯示出了????的標識。
“真是奇了怪了,到底哪裏不對呀?”陳耘仔仔細細的把這幅書法看了好幾遍。這種奇怪的感覺反而越發的清晰了。
這時候這個區的負責人,一個上了年紀的老者走了過來:“這個小夥子我看你對這幅作品很有興趣呀,都看了這麽長時間了。”
陳耘看了看這個老者,點點頭:“大爺,我是對這個作品很有興趣。隻不過我有興趣的不是裏麵的內容,而是這幅書畫的本身。恕小子我膽大,這幅作品應該是高人臨摹的吧?”
老者聽完大驚,這幅作品確實是高仿品,但是能看出來是高仿品的人很少。但凡能看出來的,無一不都是書法界的名家。眼前這個明顯還是上學階段的小子竟然能看出來這是個高仿品,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小夥子,你的眼光很毒辣呀。不知道你是怎麽看出來的?這確實是一部高仿品。這部作品從今天開始擺在這裏到現在你是第一個看出他是高仿品的人。”
“看來我的感覺還是們沒有錯的。書法界高仿作品,無非是這麽幾種方法。臨摹偽造,魚目混珠。勾描線條,著色填墨。改頭換麵,張冠李戴。模仿特征,造假作偽。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木版水印,充當真跡。如果小子我沒有猜錯的話,你這幅作品應該半真半假吧,這一副作品真跡應該是損壞的。或者是有遺失的部分,被高人補齊了對吧?”
“哎呦喂,小子用地懂得不少啊。”旁邊也在欣賞這幅書法的遊客們被陳耘的話吸引過來:“小兄弟給具體說說唄,現在書畫造假水平太高了,一不小心就上當。”
老者也笑嗬嗬的看著陳耘,準備聽聽這個小夥子有什麽說法。
“既然諸位想聽,那我就簡單的說說這六種造假方法的過程。大家覺得我說的還湊合那就聽聽,覺得我說的不對,那就當聽個樂子。”陳耘拱拱手,說“先說第一個。臨摹偽造,魚目混珠。仿品字畫流傳已久,有同時代的仿品,也有後人仿古人的偽品,很多曆史名家在世時就有模仿品,仿得像的傳到後世很難辨別真偽。這些名人的後代跟著他學畫,有的學得很精,臨摹之作幾可亂真,這種仿品稱之為“門內假”,甚至有的仿品原作者還為其題款,那就更難識別真假。”
見眾人恍然大悟的表情,陳耘繼續說道:“第二種,勾描線條,著色填墨。作偽者用紙或絹覆於字畫原作上,用細碳條或尖鉛筆雙勾描下線條輪廓,如果是書法,即在空心中填墨;若是繪畫,則按線條輪廓對照原作模仿著色。這種偽作乍看還像,但仔細端詳就會發現整幅作品氣韻滯鈍,筆鋒呆板少神,墨色缺少濃淡。這種手法以偽造名人題款和名家書法為多。所以大家在賣賣書法作品的時候,這一點一定要重視起來。......”
陳耘侃侃而談,這些都是地球上的書法鑒定家總結出來的經驗,在這個世界還沒有流傳,今天被陳耘這麽一總結,眾人頓時受益良多。圍過來的人越來越多,陳耘到最後不得已挺高了聲音,繼續說:“最後一個方法,也就是這部書法作品用的高仿方法,改頭換麵,張冠李戴。作偽者利用殘破字畫或無款字畫,采取挖、洗、添、改、移等各種手段,將無款作品變成有款作品,將近代作品改成古代作品,將一般作品改成名家作品,曾使不少功力不深、見識不廣的投資者上當受騙,甚至行裏人也難免落入圈套。不過這股作品明顯比我說的這點要複雜很多,所以很難辨別真假。”
“好!說得好!今天長見識了。”
“小夥子年紀不大,見識不小。今天真是見了世麵又長了知識,沒白來。”
錄完歌之後,陳耘終於舒了一口氣,加上今天又是周末,早飯後陳耘就拉著陳依依去三環的公園玩玩,在路上,幾個路人的聊天引起了他倆的主意。
“哎,你聽說了沒?今天在市區小港灣廣場有詩詞書畫藝術博覽會,據說來自全市區20多個地方的400多家參展單位前來參展呢,咱去看看?”
“你不說我還忘了。這個消息我半個多月前就聽說了,走。這個必須去長長見識。”
“陳耘,我們也去好不好?”陳依依也來了興趣,她對畫畫也是有所了解,今天能有這樣一個機會,確實很難得。
兩人一拍即合開車去了書畫展場地。
離廣場還有100多米,車就進不去了。來這裏參觀的人非常的多,廣場入口處有幾個警察在維護秩序,陳耘和陳依依排了半天隊後,終於進了廣場。
廣場內根據展覽的作品分類被分為幾個大區,大區內又分為很多小區,每一個區裏麵是每個參展單位的參展作品。一眼望去,山水畫,風景畫,帝國畫,油畫。以及那些書法篇章足足有幾百幅之多。
陳耘的注意力不在畫上,他注意的是這個世界的詩詞。而陳依依的注意力則是在那些山水畫上麵。陳依依喜歡唱歌,也喜歡畫畫,尤其是擅長畫山水畫。能有這麽一個珍貴的學習機會,當然是不能錯過。陳依依如饑似渴的學著這些畫風和方法,連身邊的走遠了都沒有看到。
陳耘關注的是這個世界的書法水平,說實話,這個世界的書法水平還是蠻不錯的,文體還是那種文體,正楷,草書,隸書等等,風格沒有變。變了的隻是書法家的名字。而且一些流傳下來的國寶級書法也沒有陳耘的世界中那麽出名。陳耘一路看下去,在一副作品麵前停了下來。
眼前的這幅書法作品給人第一的直覺,絕對是曆史文物。首先這幅書法作品用的宣紙已經發黃,其次書寫用的筆墨也有一點點輕微的褪色。最後是右下方的那一個印章,天龍2715印。
很顯然,這是一副兩千多年前的書法作品。但是這個書法作品確給陳耘一種很別扭的感覺,那種感覺說不出來,就像一根魚刺卡在嗓子裏,吐不出來,咽不下去非常的難受。
而且連屢試不爽的係統也給他顯示出了????的標識。
“真是奇了怪了,到底哪裏不對呀?”陳耘仔仔細細的把這幅書法看了好幾遍。這種奇怪的感覺反而越發的清晰了。
這時候這個區的負責人,一個上了年紀的老者走了過來:“這個小夥子我看你對這幅作品很有興趣呀,都看了這麽長時間了。”
陳耘看了看這個老者,點點頭:“大爺,我是對這個作品很有興趣。隻不過我有興趣的不是裏麵的內容,而是這幅書畫的本身。恕小子我膽大,這幅作品應該是高人臨摹的吧?”
老者聽完大驚,這幅作品確實是高仿品,但是能看出來是高仿品的人很少。但凡能看出來的,無一不都是書法界的名家。眼前這個明顯還是上學階段的小子竟然能看出來這是個高仿品,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小夥子,你的眼光很毒辣呀。不知道你是怎麽看出來的?這確實是一部高仿品。這部作品從今天開始擺在這裏到現在你是第一個看出他是高仿品的人。”
“看來我的感覺還是們沒有錯的。書法界高仿作品,無非是這麽幾種方法。臨摹偽造,魚目混珠。勾描線條,著色填墨。改頭換麵,張冠李戴。模仿特征,造假作偽。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木版水印,充當真跡。如果小子我沒有猜錯的話,你這幅作品應該半真半假吧,這一副作品真跡應該是損壞的。或者是有遺失的部分,被高人補齊了對吧?”
“哎呦喂,小子用地懂得不少啊。”旁邊也在欣賞這幅書法的遊客們被陳耘的話吸引過來:“小兄弟給具體說說唄,現在書畫造假水平太高了,一不小心就上當。”
老者也笑嗬嗬的看著陳耘,準備聽聽這個小夥子有什麽說法。
“既然諸位想聽,那我就簡單的說說這六種造假方法的過程。大家覺得我說的還湊合那就聽聽,覺得我說的不對,那就當聽個樂子。”陳耘拱拱手,說“先說第一個。臨摹偽造,魚目混珠。仿品字畫流傳已久,有同時代的仿品,也有後人仿古人的偽品,很多曆史名家在世時就有模仿品,仿得像的傳到後世很難辨別真偽。這些名人的後代跟著他學畫,有的學得很精,臨摹之作幾可亂真,這種仿品稱之為“門內假”,甚至有的仿品原作者還為其題款,那就更難識別真假。”
見眾人恍然大悟的表情,陳耘繼續說道:“第二種,勾描線條,著色填墨。作偽者用紙或絹覆於字畫原作上,用細碳條或尖鉛筆雙勾描下線條輪廓,如果是書法,即在空心中填墨;若是繪畫,則按線條輪廓對照原作模仿著色。這種偽作乍看還像,但仔細端詳就會發現整幅作品氣韻滯鈍,筆鋒呆板少神,墨色缺少濃淡。這種手法以偽造名人題款和名家書法為多。所以大家在賣賣書法作品的時候,這一點一定要重視起來。......”
陳耘侃侃而談,這些都是地球上的書法鑒定家總結出來的經驗,在這個世界還沒有流傳,今天被陳耘這麽一總結,眾人頓時受益良多。圍過來的人越來越多,陳耘到最後不得已挺高了聲音,繼續說:“最後一個方法,也就是這部書法作品用的高仿方法,改頭換麵,張冠李戴。作偽者利用殘破字畫或無款字畫,采取挖、洗、添、改、移等各種手段,將無款作品變成有款作品,將近代作品改成古代作品,將一般作品改成名家作品,曾使不少功力不深、見識不廣的投資者上當受騙,甚至行裏人也難免落入圈套。不過這股作品明顯比我說的這點要複雜很多,所以很難辨別真假。”
“好!說得好!今天長見識了。”
“小夥子年紀不大,見識不小。今天真是見了世麵又長了知識,沒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