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淩的廚藝沒啥問題,但燒大席的話心裏還沒有點沒底。


    連他自己吃慣了家裏的菜,時間長了,也會嘴饞紅白喜事吃的席。


    不過心裏沒底歸心裏沒底,但憑他的把勢肯定是做不瞎就是了。


    而且當燒大席的廚子也不是沒好處。


    起碼雜事少,不用他去幹雜活。


    像王來福這種本身跟外人來往少的家庭,去跟人親戚家報喪的活也別扭。


    當廚子能落個清淨。


    王來福跟人來往少不假,可陳淩去了之後發現村裏人去的卻很不少了。


    估計也是這時候都不忙了吧。


    知道這次陳淩是廚子,看到他過來後都跟他打招呼,開他的玩笑。


    讓他今天第一頓可得做香點。


    別在家天天擺弄好吃的,那家夥香的滿村子飄香味,整天饞別人。


    到了出來燒席了就藏一手。


    那就可得說道說道。


    陳淩笑罵:“想吃好的,就都給我打柴去。”


    “別說打柴,俺們給你刷鍋都行。”


    “就是,讓俺們幹啥,俺們就給你幹啥,就指望好好吃上幾天你燒的席麵嘞。”


    “哈哈,你們不知道,富貴他馬上也要蓋大棚了,到時候還得管飯,你們掰著手指頭算算吧,這次加起來都能吃他七八天,保管給咱們吃煩了。”


    “……”


    “好了好了,人家本家的人開始過來了,都別在這兒說笑話了。”陳淩瞧見王聚勝他們過來了。


    就趕緊讓人住嘴。


    王聚勝幾個兄弟這是剛從縣城回來……有置辦孝服的,有買炮仗的。


    王來福家裏沒幾個人,但他們本家侄子兄弟足夠多,這類事就交給自己人辦放心一點。


    “富貴,你來燒席就按你的菜譜來行了哈,你找個人去買菜吧,寫個單子安排他們幹活就行啦。”


    王來順走過來,說道。


    他是支書,又是王來福親兄弟,今天自然而然就是在這邊管事了。


    “行,小超,學成,你們幾個就到老河灣跟水庫撈魚去吧。”


    陳淩看了眼王聚勝,見他沒啥精神就沒喊他,給幾個年輕的安排了一下,又對王立輝道:“立輝哥,到縣城買菜的事,就你跟寶梁去吧,我先寫個單子。”


    過白事不比過紅事。


    紅事搞個半扇豬肉,辦的喜氣洋洋,鄉親們都說好。


    白事就不用搞太熱鬧。


    豬肉也不用買太多。


    第一天燒鍋鮮魚湯,這個陳淩拿手,也好讓來吊喪和幫忙的鄉親們有一到家就有碗羹湯喝。


    魚肉便宜不說,河裏又多得是。


    這季節水位下降之後,又特別好撈。


    何樂而不為。


    陳淩在紙上寫完單子,交給王立輝兩人。


    兩人看過之後,發現買的菜量不大,青菜少,豬肉也不多。


    除了煙酒必買的,主要就是讓他們磨麵、打油,買豆腐、粉條、雞蛋之類的。


    這在白事的家裏,花錢也足夠少了。


    兩人看了下單子,生怕陳淩挨人念叨,就說:“富貴,這肉是不是少了點?這才五斤肉,夠今天用嗎?這來了人,起碼得讓人在碗裏看到兩三塊肉啊!”


    “放心,肯定夠,還有別的菜呢,就怕你們吃不完,不夠去我家拿,行了吧?”


    陳淩嗬嗬一笑:“對了,你說到這個,咱們晚上要是在這兒的話,那你們記得再弄幾個豬頭回來,那玩意兒便宜得很,等買回來我給你們收拾。”


    “嘿,好,你都這麽說了,俺們就聽你安排。”


    陳寶梁一想,陳淩也不是沒經過事了,他們自家建房擺滿月酒啥的,做菜用多少肉心裏也都有數。


    就不再多說。


    和王立輝去他家套驢車去了。


    “髒娃兒,你去找嬸子、嫂子們借點碗筷,桌椅板凳。”


    安排完,就走進王來福的家中,準備去收拾一下鍋灶。


    王來福的家距離王立山家不遠。


    也就是從村子西口的打麥場向東走,走個四五戶人家,就是王立山的家。


    王來福就在王立山家南邊的第三戶。


    這家的院子裏也沒個像樣的門,連院牆都是土坯的。


    看來前兩年村裏的房子被大水衝垮之後,很多建材不怎麽花錢,他們也沒能把房子翻建好。


    而院子的柵欄門也是破破爛爛,上麵編織了許多野棗樹的樹枝,帶著長長的圪針刺。


    在以前這樣的門,山裏人家幾乎都是這麽弄。


    防狼肯定防不住。


    是防止黃鼠狼、山狸子等鑽進家裏來偷吃家禽。


    陳淩瞄了眼門側吊上去的白紙幡。


    院子裏王來福的兩個兒子正在跟人一起架靈棚。


    正巧王來福的婆娘迎出來,“富貴來了,快進來,正等你哩,看看俺家的鍋能用不,要是不能用俺趕緊去別家借。”


    “先別著急啊四嬸子,我看看你家白麵還剩多少,夠不夠蒸饃的,不能第一天就讓人喝掛麵湯吧。”


    陳淩攔住王家四嬸子。


    四嬸子是個矮小微黑的老太太。


    王來福死了,四嬸子並沒有多傷心。


    這倒也是,老頭子活著也沒啥用,家裏的事指望不上他,外麵的事也指望不上他。


    之前的時候,連兩個兒子都不怎麽看得起這個爹。


    也就是這幾年王來福開始知道幹活了,家裏才有所好轉。


    “哦,對對對,還是富貴你想得全乎,白麵是不多了,蒸饃俺估摸著夠蒸兩三鍋的,你來看看吧……”


    四嬸子說著,把陳淩領進了他們家倉房。


    掀開盛米麵的缸,讓他去看。


    這年頭燒席的廚子一般也是不管蒸饅頭之類的活,隻管燒菜就行了。


    但不管怎麽說,也得心裏有數。


    有的菜就得就主食吃,配米飯饅頭才香。


    陳淩瞧了一眼:“行,夠今天用的,我說過讓寶栓他們回來磨麵了。”


    接著又去看大鍋。


    這時候王聚坤也來了,這次他做不了廚子,但王來福是他四叔,怎麽也得過來。


    老頭子這次都拄上拐棍了。


    貓腰弓低,像是個幹巴巴的老蝦似的。


    陳淩見狀趕緊過去扶他。


    來了也是說讓陳淩按他自己的菜譜做,村裏也沒啥講究,有酒有肉,把人招待好了就行。


    陳淩滿口應是。


    隨後就又去找人去別的鄉親家裏借大鍋。


    王立山就說不用借,去他家直接用行了。


    陳淩一想也是,那就在王立山家蒸饅頭,在王來福這邊院子裏燒菜行了。


    很快,陳淩燒席的事傳開後,好些漢子忙完別的就都圍過來幫忙,擺桌子,洗碗,殺魚的。


    那真是,就指望這幾天吃幾頓好的呢。


    剛過來的時候,陳淩心裏還有點沒底,看到大家夥這樣鬧哄哄的熱鬧起來了,他也沒啥感覺了。


    就跟家裏一樣。


    燒灶,煉豬油。


    這個煉油是必須的,這年頭山裏人節儉得嚇人。


    尤其是油,不管誰家都是能省就省。


    雖說燒席的事多數聽廚子的。


    那也不能大手大腳的來。


    就用買回來的肉,切下肥肉多煉點油吧。


    晌午飯菜一般就是豬肉燉粉條。


    用的肉不能少,按百碗菜的講究,炒進去十五斤肉,才能顯得每人碗裏有肉呢。


    陳淩隻讓人買了五斤肉。


    是他取了巧。


    沒做熬菜,而是用這些肉做了一道粉絲丸子湯。


    這菜聽起來是當不了紅白喜事上的主菜的。


    就是在村裏,似乎也夠不上讓人吃飽,跟大鍋菜相比都差得有點遠。


    但凡事都是不試不知道。


    這一大鍋粉絲丸子湯,剛出鍋連香味都不濃。


    也就陳淩扔了把香菜的事,那香味‘嗖’的就出來了。


    盛一碗嚐一嚐吧。


    好家夥,好多人連蒸饃都不吃了,捧著碗稀裏嘩啦的就幹喝這丸子湯。


    每人都是連喝兩三碗。


    也就是這第一天,人不算多。


    不然都還不夠人喝的。


    陳淩都沒來得及去燒第二道菜。


    他本來是準備了兩菜一湯的。


    另外兩道菜雖說沒有豬肉用了,但是有魚肉啊,魚肉多得是呢。


    這季節水裏全是下水魚。


    也就是順著水流往下遊,在低窪處找藏身之地過冬的魚兒。


    抓這種魚再簡單不過。


    在小河或者小溪裏找個狹窄的口子。


    隻在口子上放一個竹筐,半個小時後再去看,筐子底部魚都滿了。


    大魚小魚什麽魚都有。


    這季節尤其是泥鰍為多。


    一旦這些魚多了,那些食肉的魚就會混在其中。


    陳淩自己就撈到過好多身上帶傷的魚。


    這些混在其中的食肉魚,肉質大多都還不錯,陳淩準備晚上做魚湯跟酸菜魚。


    一般人家辦喪事,晌午這頓油水足,能看到肉。


    晚上大多就是掛麵湯了。


    相當的素。


    陳淩這菜拿出來,那妥妥的沒問題。


    “走,富貴,出門放幾個炮去,你以前不最愛放炮嘛。”王學生喊他。


    一邊就往他懷裏塞煙。


    這是廚子該拿的那份,陳淩接過來就塞進褲兜裏。


    煙是不值幾塊錢,來都來了,是那麽回事。


    “哪兒炮?不是王八城買的,我不放啊。”陳淩把圍裙解下來,笑道。


    王八城開礦的多,那炸藥勁兒足,煙花廠的炮也遠近聞名。


    比如二踢腳,放起來就比一般的躥得更高,也要更響,放起來賊過癮。


    正好第一天,來吊喪的人不多,放幾個炮玩玩也沒啥。


    “哎嗨,先別放炮,快看那邊,有一群仙鶴飛過來。”(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1995小農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公好龍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公好龍A並收藏我的1995小農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