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總賬其實陳淩還沒來得及仔細去算。


    王素素坐完月子之後,小兩口倒是有粗略的算過。


    畢竟又添了兩個小娃娃,家裏有多少錢得搞清楚。


    後來的時候,孫豔紅、韓闖他們隔三差五來分錢,越來越多。


    也就二舅哥做辣條的時候,把賬目理清楚了。


    結果誰也沒想到,到了年底這個時候,梁越民那邊來了個大爆發。


    分紅直接比陳淩之前的存款加起來還要多。


    再加上這次來,又整了一出新品飲料。


    冠上‘富貴山莊’的名字之後,跟著紅燒牛肉麵賣的那叫一個火熱。


    梁越民自己都說,他沒能在可口可樂上做出來的成就,全被陳淩在另外的方向做成了。


    再按照目前的趨勢去算一下飲料帶來的分成。


    好家夥,真的可以躺平了。


    這次是徹徹底底可以躺平了。


    在眼下的年代,陳淩的情況,說一句‘日進鬥金,財富自由’是絕對不誇張的。


    ……這有了錢,孫豔紅說什麽開新店,都是小意思。


    有底氣,敢花錢。


    那就不管是飯店,還是小栗子想要的玩具店、零食店,就都無所謂了。


    哪怕是兩個店一起開起來,這都不算事。


    餘啟安回去了要辦狗場。


    孫豔紅到了年底就要忙活著開店。


    梁越民作為老板脫不開身。


    餘邦金等人也是礙於今年是個特殊的年景,加上跟著孫豔紅賺了錢,全鑽進了錢眼裏不出來了。


    就連那些之前每年冬春晚上出來鬥狗、賽狗的,也各有各的忙。


    其實這個時候,陳淩在市裏已經沒什麽人玩了。


    老周他們也早就走了。


    加上現在又快要過年了,那就沒什麽說的,趕緊回去吧。


    回去的時候,自然還是拖家帶口的,連帶著老人孩子,乃至是柳銀環、秦月茹一起回來的。


    到了這個時候,買東西、置辦年貨也比之前快了。


    陳淩一口氣買了幾件樣式不同的大衣。


    他自己的,媳婦的,都有。


    換做往常,肯定要逛很久,但到了回家前,這一切就都快了。


    看順眼的就買。


    有用得到的,能拿的回去的就買。


    就這樣,他們在臘月二十的時候趕了回去。


    依然是走水路,趕夜路。


    到了藤河鄉,陳淩再回家開車,把人和東西接回去。


    往年過了臘八,村裏就逐漸有了過年的氛圍。


    彈棉花、扯新布。


    新年穿的棉衣要做出來。


    鄉下沒誰舍得花錢買成衣。


    很多就是棉衣外傳,或找裁縫來做。


    然後是磨新麵、新米。


    當年的新麥子、新稻穀,磨完後,大年夜做年饃、年糕。


    找畫匠,畫新年的新神像。


    老神像要在年前焚燒升天。


    再然後,換笤帚、門簾。


    ……總之,吃的、穿的、用的,都要忙碌的換新的,為的就是迎新年。


    哪怕再窮的人家也會熱鬧的準備起來。


    起碼把門簾要做個新的。


    但今年不太一樣了。


    陳淩要在城東建養殖場,陳王莊大半村子的人全去了,上工就有錢。


    剩下的,基本就是幹不了活,和抹不開臉在陳淩手底下幹活的。


    搞的整個村子到了年底,一點熱鬧的年味都沒有。


    整的提前出現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


    按說,中國人,還是鄉下人,這麽看重過年,不該這樣的。


    都到了臘月二十了。


    也該守在家裏準備過年的東西了。


    結果根本不是這樣的。


    今年村裏的鄉親們賺錢上癮了。


    從水庫的小龍蝦,到秋天買野果子,還有村民接待遊客食宿,雜七雜八,賺到的錢比往年多得多。


    他們是越幹越來勁。


    越幹越興奮。


    加上陳淩那邊又管飯,給工錢給的又不少,還男女老少都讓去。


    這家夥,誰不去誰傻子啊。


    搞的王立獻他們幾個做監工的,想停工兩天,辦點年貨都不行。


    鄉親們幹活的熱情太高漲了。


    沒辦法,大家都窮怕了。


    誰不願意自己手裏能多攢一點錢?


    手頭寬鬆點,日子過好一點,誰不想啊?


    這麽好的機會,不是經常有的,不能錯過。


    所以有一家算一家,每天都是在城東林場忙活。


    以至於陳淩他們回到村裏的時候,上午九點,村裏村外看不到什麽人影。


    隻有一群狗在麥田到處遊蕩,互相追逐打鬧。


    更遠處的,則是大雁。


    村裏人少了,大雁又來吃麥苗了。


    加上村民們對大雁有故意縱容的意思,它們就來的異常勤快,已經把這裏當成了另一個基地。


    “這事兒鬧的,回來過年了,結果村裏沒啥人,一點年味都感覺不到,還不如在市裏呢,市裏可比這裏熱鬧!”


    王存業四下張望,他念念不忘村裏的老夥計,但老夥計們基本也在城東幹活呢。


    甚至到了現在,家裏的羊都給他牽走了,臨時養在了城西的廢棄麵粉廠裏,每天有人集中照料。


    “不用急的爹,過了二十五就停工,總不能為了賺錢,一口氣幹到大年三十吧?沒那樣的事!”


    陳淩拍拍丈人的背:“先回家,回家把過年的東西收拾收拾,翻箱倒櫃的,把舊東西清理清理,該扔的扔,該洗的洗,再怎麽說,咱們自己也要準備好啊。”


    高秀蘭接過話:“那隻好這樣了,收拾收拾家裏,下午再去醫院看看杜鵑那邊好些了沒,前陣子打電話,說有反應要生了。”


    “叔叔,我今天跟媽媽去外婆家,你什麽時候接我?我的小鸚鵡還沒教好呢!”


    王素素抱著睿睿還沒吭聲,小胖子已經搶先問話了。


    “你說吧,要不就等你爸爸來?你姥姥和姥爺那麽想你,你難道不多住幾天?”陳淩伸手把他抱下來。


    又把小栗子抱下來。


    等到抱睿睿的時候,臭小子跟個油滑的老鼠一樣,嗖的一下就從他手臂下麵出溜了下去。


    吱哇亂叫的,邁著小短腿就往莊子跑。


    “牛牛!牛牛!”


    “哞~”


    小白牛緩緩起身,溫和的注視過來。


    倒是小青馬鼻子探出一顆大腦袋,噴了兩道粗氣,在冬日的清晨化作兩道白煙後,就把一顆碩大的頭顱放在圍牆上,靜悄悄的在旁邊眨著大眼睛裝老實。


    “回來了,回來了!我們回來了!”


    小栗子掄著小胳膊,尖聲的大叫。


    她最開心,不用像是小胖子一樣,跟著媽媽回外婆家,可以一直跟著陳淩到處玩,興奮地不行。


    睿睿跑在前頭,她就在後麵跟著。


    兩個小家夥,一前一後撲到小白牛身前,抱住小白牛低垂下來的頭顱來回撫摸,喊著牛牛想我沒有。


    小胖子則是一點心情也沒有,悶悶不樂道:“我餓了叔叔,走不動路了,還是在你家吃口飯,再去外婆家吧!”


    柳銀環見狀沒好氣的揪他耳朵:“看你那樣,去外婆家跟上刑場似的。”


    “那就再玩半天吧,下午暖和了再去。”


    陳淩看他那小可憐的模樣,伸手摸摸他腦袋瓜:“放好東西,叔叔先帶你們去縣城喝牛肉湯、吃油條,上午去叔叔新建的鹿場玩。


    反正咱們有車呢,什麽時候鹿場建好了,把鹿趕過去的時候,叔叔就去喊你過來,好不好?”


    陳淩喜歡逗孩子,但是嘛,在小胖子這種心情真的不好的時候。


    他還是有分寸的。


    該哄還是要哄。


    果然,這麽一說,小胖子果然心情好了不少,不再哭喪著臉。


    “那叔叔你一定不要忘了,還有,還有,明年我也要養一隻小梅花鹿的!”


    “好,不會忘,必須早早的去接你。”


    陳淩保證道:“待會兒咱們喊上六妮兒,六妮兒記下來,到時候六妮兒提醒我,行了吧?”


    “行,那咱們快走吧!”


    小胖子來到鄉下是怎麽玩都不夠的。


    鄉下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公路和那麽多車,到處是廣闊天地,有好吃好玩的,這麽快樂,自然舍不得離開。


    “等等,不要急,先回家放下東西,緩口氣哈。”


    陳淩轉過身拿東西,這時,遠處的土路上有人騎著車子過來,是王來運。


    “富貴回來了?去城東看過了沒有?”


    “沒呢,這才剛到家,來運叔你這是有事?”


    “沒啥,俺是去你棚裏掰點蘑菇,你那蘑菇長得可太快了,之前還說趕不上賣呢,現在一看,沒到過年呢,就生了那麽多,一捧一捧的。


    立獻帶著他女婿他們幾個替你賣了一部份了。


    剩下就是用工的時候燒菜吃。


    蘑菇燒肉,那家夥,大鍋菜好吃得很。


    俺們這一天天的,比以前生產隊還有幹勁。”


    “謔,蘑菇都賣了幾批了?”


    陳淩一聽這話,大為詫異,臨走前他把事情交給王立獻、王聚勝幾個來管。


    發工錢,安排活,都是他們幹。


    現在聽到他們替自己做主賣蘑菇,也不覺得有啥。


    蘑菇這種耽誤不得,長老了再不及時采摘就爛了。


    所以沒有抵觸和別的想法。


    聽到這事,隻覺得驚訝。


    好像帶著村民們集體幹活,這樣也挺不錯的。


    “賣了,是立獻他女婿小方,給你賣王八城去了。”


    王來運是看到陳淩回來,專門找過來的,說起近來的事,興奮得很:“知道你在市裏也有忙的事,就沒跟你打電話細致匯報。


    現在啊,挖完樹了,你那鹿場建的可好了。


    大夥說,每天給算工錢,之前還按照每棵樹來算工錢。


    富貴太仁義了。


    可得把你這個養牲口的地方給建的漂亮點。


    大夥不會瓦工的,會和泥。


    不會和泥的,會答棚子。


    實在不行,劈柴、鋸木頭都是會的,糊頂棚也是會的。


    反正大夥有活都是搶著幹。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嘛。


    你去看吧,鹿場圍牆還沒建,牲口圈先給你建上了。


    還給你挖了排水溝、排糞溝。


    立獻說,他都沒想到過要搞排糞的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1995小農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公好龍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公好龍A並收藏我的1995小農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