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過話說回來,咱們家這倆鱔魚長得有點太快了吧。”


    “撈回來後,都是別人來家裏的時候喂它們東西,咱自己就沒怎麽喂過,咋就有魚苗了?我這些天也沒見缸裏有魚籽啊……”


    隨後,王素素又很驚奇的說道。


    陳淩搖搖頭:“我也想不通!”


    他內心的疑惑並不比王素素少。


    其實鱔魚這玩意兒吧,跟別的魚還不太一樣。


    在鱔魚苗的時候都是雌性,等長到20多厘米長,就開始變性,但是一百條裏大概也就有四五條會變成雄性,變性的概率比較小。


    等再長到30厘米到40厘米,鱔魚就會有超過50%的幾率變成雄性。


    等長到50厘米以上,鱔魚就會全部變成雄性。


    這也就是說,鱔魚這一輩子是先雌後雄,既當娘也當爹。


    現在缸裏既然出現了鱔魚苗,說明是一公一母。


    在隻有兩條鱔魚的情況下,這樣的概率還是相當小的。


    也不知道是洞天溪水帶來的神奇效果,還是紅鱔這個品種本身就足夠奇異。


    想了想,陳淩就把水草撈出來,在缸壁四周觀察了一下,水草上也看了看,不過並沒有發現魚籽的痕跡。


    “難道這方麵也跟普通黃鱔不一樣,沒產魚籽直接生的魚苗?”


    晃了晃腦袋,陳淩是越來越搞不懂這兩個怪魚。


    索性也不再多想,就去後院又搬了口水缸過來,把兩條紅鱔撈出來放了進去,不然跟魚苗待在一塊,吃起魚苗來可就不好了。


    這養大之後,可都是錢呐。


    然後陳淩就在心裏做著打算,心想接下來這些紅鱔苗,可得挑個幾條出來,放在洞天好好培育一下。


    這家夥之前的兩條紅鱔就沒咋往洞天裏放過,也就最開始放了兩瓢溪水,剩下都是晚上收進去,白天放出來,也不過斷斷續續在洞天待了四五個晚上而已。


    結果就跟吹氣球似的,一個月時間長成野外一兩年才能長成的模樣,要是直接放在洞天喂養,會不會在更短時間內長成呢?


    要好好地試驗一番才行。


    “阿淩你今天要去城裏賣藥材嗎?”


    “是啊,你有東西要買?”


    “沒有,我的意思是,你要去縣城的話,我今天就不出門了。”


    吃早飯的時候,王素素的心情還沒有平複。


    好家夥,兩條紅鱔竟然產了那麽多的魚苗。


    就算按孫豔紅之前出的價格,一條一千塊錢,這上百條魚苗長起來,賣的錢也足夠讓王素素心驚肉跳的了。


    家裏有這樣的寶貝,怎麽還敢離開人?


    必須得守著才放心啊。


    “嗯,那你今天就在家歇歇吧。”


    “正好縣城逢集,我有點事要辦,估計會晚點回來。”


    陳淩應了一聲,又對著王素素交代了幾句,就去後院套上牛車,趕了出來。


    臨走前,小白牛還眯著眼睛‘眉開眼笑’的對著王素素哞哞叫了兩聲,仿佛在告別一樣。


    王素素也笑著拍了拍它的大腦袋,並囑咐陳淩不要忘了喂它草料和水。


    隨後這才目送著牛車慢悠悠的走出巷子。


    淩雲這邊是四、九逢集,集市的規模比鄉裏逢集要大上不少。


    尤其陳王莊距離縣城更近些。


    村民趕集的話,往縣城走會方便一些,去的更勤。


    出村時陳淩就見到道上不少人三三兩兩的往縣城走。


    大多數是走路去的,挎著籃子或者咯吱窩夾著尿素袋子去買東西,也有蹬著車子去擺攤的。


    比如陳大誌就是這樣。


    帶著高高的一摞子笤帚、簸箕、竹凳等,用繩子捆在後座上。


    山路狹窄,又是坑坑窪窪的,被陳大誌這麽一搞,陳淩在後邊趕著牛車根本過不去。


    起初他不知道前邊是誰,心裏還罵哪個王八蛋擋路。


    等過了兩道山梁,山路變寬之後,陳淩趕著牛車超過去,才發現是陳大誌。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既然遇上了,兩人就在路上閑聊起來。


    陳淩要去賣藥材,在城隍廟那條老街,也就是老淩中和老醫院那邊,陳大誌也要去那邊擺攤,正好順路。


    “富貴你這藥材采的還真不少啊,都兩個大袋子了。”


    “嗨,就是些不值錢的東西。”


    “哈哈,咱們這邊的藥材你還想多值錢?現在參娃娃都跑深山裏去了,想找值錢的藥材可不是那麽容易哩。”


    也確實,不管啥年代,野生人參都是稀罕玩意兒。


    隻要在山裏遇上了,不管長沒長成,都會被采下來。


    烏雲山以前也是有人參的,不過由於過度采挖,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基本絕跡了。


    現在想找人參都得在深山老林子裏去找。


    不過深山多有豺狼虎豹,還有熊瞎子之類的,除非不要命了,一般人是不去的。


    “對了,你家那兩條鱔魚不比啥參娃娃值錢?好好養著,再有出高價的就賣掉唄。”


    “你前陣子是沒見,好家夥水庫裏一天天的沒斷過人,全是撈鱔魚的,咱們村的,外村的,天天圍著水庫打轉,也想撈兩條大紅的鱔魚上來,不過都沒有你運氣好,連影子都摸不著。”


    “就連二柱雇了幾個人天天守著都不行。”


    對於陳大誌這話,陳淩隻是笑了笑。


    其實這事兒他是知道的。


    當時他也覺得,既然水庫裏有這兩條紅鱔,說不定還會有別的,還想是不是水庫小龍蝦給影響的,出現了基因突變啥的。


    結果沒想到,除了他家的兩條以外,其他人還真就連影子都沒摸著。


    陳大誌現在提起這茬,無非是告訴陳淩這玩意兒目前就他家有,而且又值不少錢,該賣就賣,省得老招人惦記,日子也過不安寧。


    知道陳大誌是好心,陳淩也沒說別的,兩人就一路閑聊著進了縣城。


    這時也不過早上八點左右,集市上就已經有不少行人。


    尤其城隍廟的那條老街,不光是人多,臨街的人家,很多用門板擺成台子,上麵放著各式各樣的商品,多是吃食點心,還有日用的東西,這下搞得牛車都過不去了。


    陳淩隻好讓陳大誌先在外邊幫他看著牛車,自己扛了兩大袋藥材去另一頭的老藥鋪賣掉。


    “謔,還有十來天才端午呢,這就有賣粽子的了。”


    扛著藥材沒走多遠,陳淩聞到了粽子的清香,打眼一瞧,是個戴著鬥笠的老頭,挑著兩個木桶剛放到一棵皂莢樹下,木桶蓋子掀開,熱騰騰的氣冒出來,粽子的香味更濃了。


    陳淩早晨吃飽飯的肚子又有些咕咕叫,走過去問了問,才兩毛錢一個,心說等賣完藥材之後一定買它一籃子。


    結果正準備繼續往前走,就聽到一個頗為驚喜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富貴,你這是又扛了兩袋子啥?”


    陳淩扭身一看,就見兩個中年男女,正滿臉笑意的望著他。


    “兩個月沒見,差點不敢認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1995小農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公好龍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公好龍A並收藏我的1995小農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