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一大早就從楊靖這裏收了一萬六,這讓地攤老板天然就對楊靖有一個好印象。


    這老板笑著說道:“這倆老頭挺厲害的,我們這片兒都認識這倆老頭。不過這倆老頭殺價太狠了,我們這些賣東西的都不喜歡他們倆。這次他們倆終於是踢到鐵板了吧!哈哈!先生,您這手幹的漂亮!”


    楊靖無所謂的聳了聳肩膀,正要準備離開這個地攤繼續逛呢,結果眼角一掃之下,一抹天青色的光芒忽然映入眼簾。


    “咦......”楊靖輕咦了一聲,轉過頭再想看一看那一抹天青色的光芒呢,卻發現再也找不到了。


    那一抹淡淡的天青色光芒是如此的別致,以至於僅僅是眼角一掃,可那種天青色卻仿佛魔咒一般深深的印到了楊靖的腦海深處。


    從小到大,楊靖還不曾見過如此讓他身心皆震的天青色呢,可為什麽在這裏偏偏就出現了這種顏色?


    要知道現在可是淩晨最黑的時分,僅僅依靠著一個小電燈泡照亮,可偏偏就在如此昏暗的條件下,還能見到如此驚心動魄的顏色,這實在是讓楊靖有些措不及手。


    這下子,楊靖就是想走也不走了!


    剛才那一抹忽然出現的顏色真的是太勾人心魄了,楊靖覺得,如果自己要是找不到剛才那一抹天青色的話,這次穿越似乎都會變得索然無味。


    看到楊靖再次蹲了下來,地攤老板笑了起來,低聲說道:“先生,這裏都是我剛剛收上來的碎瓷片,雖然賣給我這些碎瓷片的人說這都是從他家後院的菜地裏挖出來的,可誰不知道呢?這濃濃的土腥子味兒,一看就是生坑的東西。不過咱可不管那些,這些瓷片都是古瓷片,隻要貨好,咱就敢收。您說是吧?”


    楊靖抬起頭來衝著老板笑了笑,並沒有接話。


    那地攤老板也不以為忤,繼續笑著說道:“先生,剛才您這麽照顧我的買賣,這些古瓷片我也就不給您多要錢了,反正我收上來的時候也沒有花多少錢,您要是想要,二十塊錢一片您隨便挑。”


    楊靖微微點了點頭,這個價格對於剛剛從現代穿越過來的他來講,真心不算貴。前幾年他在金陵上大學的時候,朝天宮古玩市場上的碎瓷片大都是幾十元一片的,古瓷碎片則都是大幾百一片,有的甚至能賣出上千的價格來。二十塊錢,在這個時代雖然也不便宜,但在楊靖的心理中已經算是極為便宜的了。


    地攤的這半邊全都是碎瓷片,而且很多碎瓷片上幹脆就還帶著幹枯的泥土,正如剛才地攤老板所說的那樣,這些碎瓷片顯然都是才出土沒多久的生坑碎瓷片。


    不過生坑不生坑的都無所謂了,人家敢賣,楊靖就敢買!這他妹的是鬼市,還是二十三年前的鬼市,沒人管!


    楊靖帶著手套在這些碎瓷片中輕輕的扒拉著,可是找來找去的就是找不到剛才發出那抹天青色光芒的碎瓷片,這讓楊靖有些鬱悶。


    這一堆碎瓷片沒有一千也有八百,要想在短時間內找到那塊碎瓷片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看到楊靖蹲在地上挑了半天也沒有找到想要的,地攤老板提醒道:“這些碎瓷片雖然都是古瓷碎片,可我也沒那心思和時間捯飭,您要是挑的話,還請小心一些,別再弄碎了。”


    楊靖擺了擺手,那老板也就不再說話了。


    忽然,楊靖的視線被一塊大小如同火柴盒一樣的瓷片吸引住了。這塊碎瓷片上麵還掛著少許的泥土呢,雖然沒有剛才那種天青色的光芒閃耀,可那種同樣的顏色卻是讓楊靖怦然心動。


    不動聲色的把這塊碎瓷片扒拉到了這堆碎瓷片的邊緣,楊靖繼續在裏麵扒拉。


    或許是這塊碎瓷片讓楊靖的運氣再次回歸,在接下來的十來分鍾的時間裏,楊靖一共扒拉出了二十來片帶有相同顏色的碎瓷片,這其中,就包括了剛才把他吸引住的那塊散發著天青色光芒的碎瓷片。


    這些碎瓷片都不大,最大的一塊反而就是楊靖挑出來的第一塊,最小的一片比大拇指甲蓋也大不了多少。


    這個時候,攤子上又來人了,地攤老板招呼那個顧客,無暇顧及到這邊,楊靖不動聲色的把這些挑出來的碎瓷片放在一起,然後悄然的發動了鑒定技能。


    “北宋汝窯天青釉手拉功夫茶杯影月杯碎片,1120年,薛定宏。”


    “果然是汝窯的碎瓷片!”看到這個鑒定結果,楊靖心中大定,但接下來的聖戒忽然又出現的那個消息,才更讓楊靖心花怒放。


    “宿主一共發現二十一片汝窯碎瓷片,這些碎瓷片如果修複後,可恢複成為一個完整的天青釉手拉功夫茶杯影月杯。”


    “這些碎瓷片竟然全都來自同一個整器,而且如果能夠修複的話,這些碎瓷片竟然還能組成一個完整的汝瓷影月杯!”楊靖驚喜的在心裏暗道,這個驚喜真的是來的太大了。


    這可是汝瓷啊,要是能修複的話,還能得到一個完整的整器,這太牛逼了有沒有?


    宋朝的“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這個排序,不是亂來的。本來,按窯場的出現次序,應該是定窯先行,但在曆史上的重要性而言,則汝窯地位無出其右。


    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而汝瓷恰恰就是應了這句老俗話。


    汝窯出現在北宋晚期宋徽宗的時代。政治史上,那是一個不知所謂的混亂時代,藝術史上,卻是中國文藝複興的巔峰。趙佶作為朝廷上的皇帝或許不合格,但作為藝術家之中的皇帝,卻當之無愧。憑著絕逸群倫的天才和生命力,他不但自身的創作成就高超,而且獨具慧眼,賞識了無數卓爾不凡的藝術家。如果他不是搞垮了國家,後世的名聲大概不致太差。而汝窯的出現,正是他的文化大業下的一道手筆。


    宋徽宗是個非常虔誠的道教徒。道教講求清淨無為,凡事要與大自然和諧合一。我們可以想象,既有藝術家脾氣又有大把錢花的徽宗,一定把自己的生活打點得一絲不苟,極有品位。北宋宮廷一直使用的瓷器原本是定窯的瓷器,定窯的顏色是白色,對道教徒而言,這種顏色太刺眼,於是趙佶把心一橫,重新訂造,開始了汝窯曇花一現的曆史。


    汝窯的色澤傳說是來自天上。後周世宗柴榮,曾經燒造過一種名為“柴窯”的瓷器,卻在北宋已經失傳,隻剩下當年立下的口諭:“雨過天青雲**,者(這)般顏色作將來”。


    宋徽宗傾盡人力物力,就是要超越前朝,製作出可與之匹敵的汝窯。汝瓷成品的顏色、效果如出一轍——汝窯的瓷胎,不是白色的,而是帶著淡紫,叫做“香灰胎”;而瓷器的釉色,不論是半透明抑或不透明,都顯出一種非常柔和悅目的天青色,並常常帶有輕微的釉裂紋,稱為“蟹爪紋”。這種顏色和效果,後世一直在模仿,但卻一直未超越!


    無論是南宋的官窯和哥窯,抑或清代的雍正和乾隆,盡管最後都做出了自己的風格,但在模仿技術而言,卻隻能做到襲貌遺神的程度!


    古籍記載,汝窯的顏色如此細膩,是因為釉中加入了瑪瑙粉末。但根據英國最新的化驗報告顯示,盡管瑪瑙粉末與釉內的主要礦物互不排斥,卻無助於成色的改變或提升。這個消息對於矢誌重現汝窯的藝術家固然是一大打擊,對於存世汝窯的珍貴價值卻是一次肯定,因為連這唯一可能破解汝窯秘方的線索也斷了,這項文化遺產就更形稀罕了!


    而且金滅北宋後,汝窯也隨之消亡,前後隻有二十年,傳世品稀少,彌足珍貴,到現在僅存也就是七十來件左右。其中苔北故宮博物院23件,燕京故宮博物院17件,滬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基金會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能夠曝光的,也就是五六件的樣子。這對於收藏家而言,這簡直是“恐龍級”的珍品!


    如此難以仿製的難度,如此稀少的傳世品,這就造成了華夏瓷器史上“汝瓷為尊”的地位。古玩界更是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說法。


    連汝瓷的碎瓷片都如此的珍貴,更何況汝瓷整器呢?


    這就是汝窯,這就是汝瓷!


    說個毫不誇張的話,單純從價值上來說的話,如果真的能夠把這些碎瓷片修複成為一個完整的整器,其價值絕對不在剛才買的那件龍泉哥窯盤子之下,甚至還要超出!


    “這些碎瓷片也是絕對屬於不能放過的珍品啊!”楊靖心中想著,手開始動了起來。


    他又在那堆碎瓷片中隨便挑出了二十來片碎瓷片,然後和剛剛挑出來的那堆汝瓷混在了一起,這才開口對地攤老板說道:“老板,我一共挑出了四十五塊碎瓷片,多少錢啊?”


    那老板也光棍,直接說道:“五片我就不要錢了,您給我八百就成了!”


    “老板,你不數一數了?”


    “甭數了,幾塊碎瓷片而已,再說了,我還信不過您嗎?”這老板倒是光棍,或許是剛才楊靖剛從他這兒花了一萬六,所以這老板對楊靖很放心,再加上他現在正在招呼另外一個客戶,所以幹脆連看都不看了。


    或許這老板正想呢,人家連一萬六都毫不含糊的掏出來了,還能貪百八十的小便宜嗎?


    楊靖樂得清閑,給老板要了幾張報紙,然後撕開,開始一個個的包裹那些碎瓷片。包完了之後,楊靖點出八張“四人頭”的百元大鈔遞給老板後,裝好了這些碎瓷片站起身來就閃人。


    看了看表,不知不覺之間竟然在這個攤子上用了將近一個小時,眼看著潘家園舊貨市場就要開門了,楊靖也不由自主的加快了步伐。


    可他走了沒多遠,視線就又被一個攤位給吸引住了。


    這個攤子不是地攤,而是一個三輪攤。所謂的三輪攤就是指攤主沒有把攤子擺在地上,而是用一個麵積比三輪車後車廂大兩圈的硬木板,直接鋪在三輪車的後車廂上,準備向外賣的物件就擺在木板上。


    這種攤子也是當年老燕京經常見到的一種攤子。早些年燕京城裏查的嚴的時候,很多販子都用這種形式賣東西。東西就在車上擺著,一旦發現有人來查,把貴重易碎的東西往車廂裏一放,然後推車就跑,誰也追不上......


    這個攤子就是這麽一個三輪攤。


    不過這個三輪攤上擺放的東西卻是讓楊靖挺動心的。


    三輪攤不大,但擺放的東西卻不少,因為這個攤子除了底下那個硬木板之外,還另外豎起了三塊三合板,這三塊三合板是可以折疊的,不用的時候往下一放就能和底下的木板疊在一起,撐起來之後,這些三合板上麵就可以懸掛很多小零碎物件。


    這個攤子主要是賣“紅色收藏品”的。


    所謂“紅色收藏品”,就是圈子裏對有關於華夏太祖爺的物件的統稱。(ps:那啥,老墨寫這一段的時候也很為難,怎麽稱呼主.席是一個大難題。直接寫主.席的名字,一個是大不敬,再一個是肯定被和諧星號,所以老墨想來想去隻能用“太祖爺”來尊稱了,還請各位看官勿究。)


    這其中包括最常見的“太祖爺像章”、“太祖爺語錄”、“太祖爺畫像”、“太祖爺瓷塑像”、《毛選》等物品、


    這個攤子的三個豎起來的三合板上懸掛的都是太祖爺像章,而底下那塊大的硬木板上擺放的則是太祖爺語錄和《毛選》。


    早華夏人民的心目中,太祖爺有著無法超越的地位,說太祖爺被萬民敬仰那是絕對一點都不為過!因為太祖爺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再加上太祖爺早就離我們而去,因此有關於太祖爺的“紅色收藏品”現在越發的興盛起來。


    太祖爺像章種類有八萬種之多,數量達五億枚,已經被列為“現代文物”。太祖爺像章收藏比起傳統藝術品市場雖然起步時間短,但實際上目前太祖爺像章收藏隊伍不斷擴大,凸顯出供與求矛盾,從而使像章市場行情不斷高漲。盡管如此,一些行家認為,與國外徽章市場價值相比,太祖爺像章目前的價格仍然遠遠沒有到位,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可能超越傳統藝術品的價值。


    在楊靖傳過來之前的2017年,太祖爺像章的收藏已經越來越火爆了,雖然太祖爺像章的數量很多,但一些數量較少乃至稀少的像章,價格已經相當的昂貴了,據說世上僅存有一對的黑玉和白玉打造的像章,其中那枚黑玉打造的像章在九十年代末就被一名澳洲的藏家以1200萬的價格買走了......國內僅剩的那枚白玉打造的像章,鬼知道現在值多少錢啊!


    當然,之所以能夠賣出如此離譜的價格,主要就是因為稀少的緣故。一些當年生產數量較多的像章,大多還都在十來塊錢一個的程度上。


    這個攤子上擺放的像章,大多數都是屬於那種當年生產數量較多的像章品種,即便是在2017年,這種像章也不過才二三十塊錢一個,至於現在更便宜,老板直接一口價,五毛一個......


    這些像章當然引不起楊靖的興趣來了,把他吸引過來的是懸掛在一張三合板邊緣的大像章。


    這個像章的個頭果真是很大,楊靖估摸著直徑沒有十厘米也有九厘米,這比一般直徑隻有兩三厘米的像章大出好多倍來。


    最關鍵的是,這個像章竟然偶爾還會發出熒光來。隻要老板攤位上的電瓶燈燈光被遮擋住,這個像章就會發出熒光來,而把楊靖吸引過來的正是這偶爾發射出來的熒光。


    這個像章竟然是一塊極為罕見的夜光像章。


    有關於夜光像章,楊靖在使用穿越技能之前也得到過一些資料。在2017年的時候,國內曾經有紅色收藏品的愛好者曾經給太祖爺像章排出過最珍貴的名次,其中有一對直徑在九厘米的夜光大像章以336萬的價格排名第六。


    那對夜光大像章楊靖也曾經看到過圖片,而眼前這個大像章,怎麽看怎麽都和曾經看過的圖片上的夜光大像章是一模一樣的!


    這枚像章是陶瓷材料,正麵是太祖爺的側麵像,背景為三麵相疊的紅旗,下方則是紫禁城城門樓子。在有微弱燈光照射的情況下,這枚像章就是一枚普通的陶瓷大像章,可一旦燈光被遮住,那麽這枚像章就會散發出熒光,發射出來的熒光恰好是太祖爺的側麵頭像!


    “我靠,這不就是太祖爺的夜光大像章嗎?”楊靖看了好一會兒,這才終於確定了這枚像章的身份。如果這枚大像章真是傳說中的夜光大像章的話,那豈不是意味著拿回去就能拍出上百萬的價格來?最關鍵的是,這枚大像章的品相絕對超過了9.5品,保存的很好,這麽好的品相,比自己曾經在圖片上看到過的那一對夜光大像章的品相還要好啊!


    這要是帶回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赫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赫墨並收藏逍遙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