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武則天與佛教的關係還遠遠不止這些。武則天在登基做皇帝之後,更是以實際行動推廣了佛教在華夏的傳播和弘揚。


    有兩個關於“禁屠令”的小故事就可以從側麵說明武則天在推動佛教發展的方麵做出的貢獻。


    武則天信佛,所以她當皇帝之後,就頒布了一道禁屠令,就是不準殺生,不準吃大魚大肉,作為每個人都遵守的生活信條就不大容易,所以當時好多人覺得不吃肉很難受,那麽皇帝不讓吃肉,自己又想吃肉怎麽辦?所以就有很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情出現了。


    武則天派當朝宰相巡查,從驛站一站一站走。那驛丞一看大人物來了,都想巴結宰相,要給宰相吃點好東西,給他上了一盆羊肉。


    驛丞挺機靈,說這羊是狼咬死的,宰相一聽,是狼咬死的,沒關係,吃吧。吃完以後,又端上一盤魚,說不對呀,皇帝說魚也不能打撈啊。這個驛丞一下沒詞了,說魚也是狼咬死的,這個宰相說,你怎麽這麽笨,要說這魚是水獺咬死的。


    第二個故事講的是在頒布禁屠令期間,有一個小官家裏生了兒子,這個小官很開心,想請同僚吃飯,偷偷宰了一隻羊,給每個同事分了一點羊肉。


    有一個同僚特別不地道,他吃也吃了,吃完以後,還把一塊肉塞進袖子裏,回家以後,就給武則天修了一份奏章,說同事某某某違反了禁屠令,私自宰了一隻羊,證物在此,把羊肉也端上去。


    第二天,武則天上朝把生兒子的官員叫來,說我聽說你生了一個兒子,可喜可賀,拿塊肉出來,說這玩意哪來的?這個小官嚇得麵如土色,跪在那兒就起不來了。


    這個時候武則天說話了,她說我是頒布了禁屠令,我是希望大家有慈悲之心,無緣無故不要亂殺生,但是遇到紅白喜事,我不幹預,所以你殺羊也好,吃肉也好,我不怪罪你,但是以後你請客,可千萬挑好了客人,就是那個人告訴我的。那個告密者麵紅耳赤,整個朝廷都想啐他。


    事實上,不僅僅是這些民間流傳的小故事,武則天在當皇帝之後是真的做出了很多對佛教推廣相當有益的事情。這其中對於佛經的引進和翻譯就是一項重要的舉措。


    世人皆知唐三藏曆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在西天取回大量的佛經的故事。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武則天對於佛經的引進和推廣,作用甚至比唐三藏要更大。


    這裏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當初曾經有一部佛經給了武則天做皇帝的借口,或者說是武則天在某部佛經中找到了支持她做女皇的理論基礎。


    這部佛經就是著名的《大雲經》。


    武則天以女身當上皇帝,在中國曆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為了證明她登上皇位的合理性,就隻能從儒家、道家經典以外尋找依據。所以,當她看到佛教支持女人當皇帝的教義後,自然喜出望外,將其中相關的教義頒行天下,並大力弘揚起佛法來。而這部佛經就是《大雲經》。


    《大雲經》裏講述了這麽一個故事。淨光天女曾在同性燈佛那裏聽過《大般涅槃經》,後來在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她以凡胎降生到了人間,並且再次聽聞了佛法深義。雖然她身為女人,但後來成為國王,得到了轉輪王所統領的四分之一的疆土,並且教化所屬領域內的男女老少排除各種邪見、異見,廣做菩薩事業。


    天授元年,也就是武則天改唐為周的那一年的七月,僧人懷義與法明等撰《大雲經疏》,將上麵的故事附會為“佛”對武則天當女皇的“授記”,也就是預言。


    有了這個預言,武則天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做上皇帝。因此,武則天便把《大雲經》向天下頒布。並令長安、洛陽與各州分別置大雲寺一座,寺內各藏《大雲經》一本,由僧人升高座講解。


    這樣一來,也就讓天下人都知道武則天是彌勒下凡,應該取代李唐當皇帝。隨後,武則天便在這一年的九月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周。


    華夏的儒學是極力反對女子幹政的,所以唐朝以後,屢屢有人拿《大雲經》說事,無不以它來指摘武則天偽造佛典,欺騙天下。


    那麽佛經中有女人當皇帝的教義嗎?答案是:有。佛經中有一篇女人來世為王的故事。


    佛陀說他涅槃七百年後,在南天竺有一個小國,叫做無明;國內有條河,叫做黑闍;這條河的南岸,有座叫榖熟的城;城內有個國王,叫做等乘;國王與夫人生育有一個女兒,名叫增長。將來的一天,國王等乘會突然去世。到時,大臣們會讓他的女兒增長來繼承王位。她登上王位後,出現的情形將是天下威伏,閻浮提中所有的國家都會來承奉她,沒有拒絕和違抗的。


    這個故事表明至少從該佛典記載時起,就已經明確了女人可以當皇帝的教義。


    佛教在受到唐太宗的壓製之後,到武則天執政時完全恢複了所喪失的地位,不能不說武則天是中興佛法的宗主。


    武則天當上皇帝後,她派人把禪宗北宗的領袖神秀接到洛陽,然後把他抬上轎子,自己親自跪拜。她的這種做法,引來高官和百姓的爭相追隨,每天都有數萬人前來跪拜這個高僧。


    她還親自迎接另一位海歸的高僧。武則天跟佛教結緣,意味著她的合法性逐步升高。而中國佛教也進入了一個全麵繁盛的階段,最盛就是在武則天的武周王朝。


    佛教繁盛當時有三個表現形式:第一是佛經大量地被翻譯出來。


    武則天時期翻譯了一本最重要的佛經《華嚴經》,當時女皇陛下總覺得晉朝時翻譯的六十“華嚴”欠缺太多,感覺到非常地遺憾,於是,她就派了特使到印度去求這部經的完整本子。


    於闐國的一位法師手上正好有這個本子,她就連法師一起請到中國來,這個法師就是實叉難陀。將法師請來了之後,讓他主持翻譯《華嚴經》。


    而實叉難陀法師來的時候,所帶來的《華嚴經》,也不完整。但是比晉譯的經多出了九千頌,一共有四萬五千頌,大經的教義已經能夠看得出來了。當時譯場的規模非常大,武則天自己也常常前去參與。翻譯出來後,她甚至親自為《華嚴經》寫序、開經。


    這就是那首著名餓《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華嚴經》主張萬世萬物共榮共生,是一個相當有氣魄的經典。唐朝以譯經著稱的大師有幾十位,生活在武周時代的就有十五位。


    第二就是武則天時期對於建設寺院也有重要貢獻,她在全國各州都建立了一所大雲寺,史書記載,唐朝的名寺有三十八所,其中在武周時期建立的占30%以上。有佛寺就必然有僧人,薛懷義做了白馬寺的住持,白馬寺本來有三百多個和尚,但在武周時期,住持薛懷義的侍從就有一千多人。


    第三個貢獻是造像,唐朝所有的造像藝術中,武則天時代是最高明,對佛教的宣傳也達到了鼎盛時期。武則天跟佛教結緣,對於佛教有很大的作用,武則天本人和佛教都達到了自己的巔峰狀態。


    武則天這麽尊崇佛教,她為自己的墓葬安排這麽多的佛像來陪葬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ps:鞠躬感謝“愛葬死海”300的打賞,“屋頂看星空”200的打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赫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赫墨並收藏逍遙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