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黃口小兒,竟想要發動南巡,借著南巡的名義,想要前來削藩?”


    南昌,寧王府。


    書房當中,寧王將一封密信拍在桌上,怒氣衝衝的發狠道。


    曆朝皇帝多有南巡,目的都不是為了簡單的遊山玩水,更是為了視察天下。其中不乏就有,借著南巡名義,鎮壓地方勢力的情況。


    所以但凡皇帝發起南巡,起碼都是車船數千,兵將數萬,動用的人力物力,都足以起一場戰爭。


    由此可見,南巡的原因是什麽。


    至於魚龍白服的情況,根本就不可能出現。


    隋煬帝當初為了南巡天下,加強王朝的統治力,甚至舉國之力,建造運河,貫通南北。


    隻不過這樣一來,導致隋朝國力消耗太大,不僅沒有加強統治,反而讓地方勢力看見了機會,各大門法紛紛反叛。


    唐朝的李家,也隻是原先的地方門閥之一。


    所以皇帝南巡,很容易就會激起地方反叛,正德皇帝的南巡事宜,也一直在暗地中籌備。


    “多謝唐先生,要是沒有唐先生帶來的消息,恐怕本王現在還被蒙在鼓裏。”


    寧王將目光一轉,向書房中靜坐的周星祖,拱手道謝。


    “食君之俸,忠君之事,這是屬下應該做的。”


    周星祖起身作揖,絲毫不像一個間諜組織的頭領,反而一副名士風範。


    寧王仗著輩分,對正德皇帝都滿臉不屑,直呼黃口小兒,但卻對周星祖十分敬重,表現的絲毫不像一位君主,談話時都持弟子之禮。


    “現在對於天下局勢,唐先生有何指教。”


    寧王誠懇的詢問道。


    周星祖起身應道:“正德皇帝廷議南巡之事時,正可借著南巡的名義,打出清君側的旗號,起兵重演靖難。”


    他的回答,讓寧王眼前一亮。


    正德皇帝現在籌備南巡,毫無疑問就是準備拿他開刀。


    到時候皇帝率百官和軍隊來到江南,憑借手中兵馬和正統的名份,恐怕江南各州的官員,全部無一敢反。說不定還沒等到他們反叛,正德皇帝輕飄飄的一句話,就將他們的官職罷免。


    在這一波清洗之後,寧王這十幾年的籌備積累,也將赴之一空。那時候再發動起事,就絕對是有敗無勝,九死一空。


    說到底,起兵反叛,打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


    而周星祖提出的時機,正好點到了最恰當的位置。


    天下百姓們,哪裏知道,正德皇帝南巡的深意。他們隻明白,皇帝南巡耗資巨大,途徑的各州府,不禁要負擔起隨行軍隊的糧草,更要承擔相關的勞役。


    至於戒嚴,封路,更是家常便飯。


    打著皇帝南巡名義,增設雜稅,貪汙銀兩的官員,也絕對少見。


    說到底朝廷的開支,最後都將由黎民百姓負擔。


    這不知道會讓多少百姓家破人亡,餓死街頭。所以百姓們對於皇帝南巡,絕對是最為反對的。到時候隻需要高呼一聲,清君側便是名正言順,開戰以後,也更容易收到百姓們的支持。


    “好,唐先生對天下局勢洞若觀火,堪稱無雙國士。要是大業有成,唐先生當為第一功。”寧王興奮的擊掌稱讚,感覺這個計策,完全說到了他的心坎裏。


    周星祖麵上波瀾不驚,口中連道不敢,一副神棍的樣子,不清楚他弟底細的人,還真以為他諸葛再世。


    其實他隻不過,是正好記得一些曆史而已。


    沒記錯的話,曆史上的寧王之亂,也正好是借著正德南巡的契機,才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舉兵起事。實際上周星祖隻不過是將,寧王在曆史上就定下的計劃,提前告訴他了而已。


    再結合當前的局勢,周星祖發現,這個計劃起身沒有一點毛病,起事的時機非常恰當。這也是為什麽,寧王之亂初期,叛軍能夠一路高歌猛進的原因。


    寧王會敗,其實都是敗在軍隊的戰鬥力。


    如果在真實曆史上,周星祖短時間還真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但偏偏是在一個武俠世界,他自信能夠改變局勢,以碾壓的姿態,解決全部問題。


    而現在大局方針已定,接下來就是一些瑣碎的具體步驟。


    寧王連忙招來李士實,王倫等謀士將領,開始策劃起兵之事。


    這些事情,便用不著周星祖操心,他行禮後離開了書房,站在院子當中,看著一株桃花樹:“寧王的情緣值,現在還僅是88,難道是我做的不夠多嗎?”


    “或許等到他起事成功後,情緣值才能衝上90?”


    “還是永遠都上不了90?”


    周星祖歎了口氣,他算是見識到了,什麽叫做君心難測。


    麵對一位身懷野心的藩王,情緣值實在太難刷了。


    是不是該換個簡單點的辦法?


    周星祖的係統中探出一個提示聲,第七環劇情任務,已經觸發,那便是【寧王起事】!


    ……


    紫禁城,太和殿上。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落在丹壁之前。


    文武百官隨著一聲鍾響,手持牙牌,低頭邁入殿中,執勤的金吾衛,手持長戟,屹立在殿外。


    掌印大太監劉瑾,帶著一群小太監,站在龍座旁,扯著嗓子高呼道:“百官拜見,恭迎陛下上朝。”


    “拜見吾皇。”


    一百三叩之後,正德皇帝身著龍袍,端坐在龍座上,是名副其實的真命天子。


    他一抬手道:“眾愛卿免禮。“


    文武百官起身,進入了奏問的流程。


    接下來有事著呈奏,百官議事,小事由內閣大臣決定,大事才會讓正德皇帝拍板。


    按照明朝完善的內閣製度來說,有沒有皇帝,起身朝廷都照樣能轉,說不定還能轉的更好。但正德皇帝能有一定的決定權,可見已掌握了朝中的實權。


    突然在朝會間歇時,正德皇帝出聲道:“眾卿,朕欲南巡,視察天下,可否?”


    皇帝曆來很少主動在朝會上提出事情,但往往提出的都是大事。


    四名內閣大臣對視一眼,果然要出大事了。


    皇帝南巡,可不就是衝著寧王去的嗎?


    這段時間正德皇帝在暗地中的頻頻舉動,早已在為南巡做準備。雖然極度機密,普通的官員不知道,但作為內閣大臣,他們不可能沒有察覺到一點風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祖的電影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萌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萌俊並收藏星祖的電影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