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四年,十月。


    寧王於潼關之下,大敗朝廷二十萬大軍,斬首五萬,俘虜十五萬。


    其中十萬就地遣散歸鄉,五萬精銳就地收編。


    經此一戰,朝廷精銳盡喪,寧王大軍不減反增,一共二十五萬兵馬,長驅直入北境,攻城略地,兵鋒直至京城。


    真龍易主,天下震動。


    有識之士都能夠看出,朝廷的底蘊已經盡敗,寧王打下京城,隻是時間問題。靖難之役,真的在數十年後,再度重演。


    而且寧王贏得天下的速度,還要超越當年的成祖朱棣。


    要知道朱棣的靖難之役,至少還持續了數年,但寧王起兵到現在,卻連一年都沒到。


    更震驚天下的,還是那場潼關之戰。


    誰都沒想到,二十萬大軍駐守潼關,竟然隻支撐了一天,當夜就被大敗破關。


    在聽聞了潼關之戰的過程後,天下士人都不禁為止歎息,民間百姓甚至將王守仁,稱為“趙括第二”。想來在青史之上,這個惡名是再也洗刷不掉了。


    宮中的正德皇帝,聽到戰報後,當場大罵三聲廢物,昏厥在地,直至三日後方醒。


    唐伯虎連殺三位化勁宗師的消息,更是讓整個江湖震動。


    隱約當中,他已被稱為天下第一高手。


    就連李尋歡,都排在他身後。


    ……


    “主上,大軍已至京城。”


    周星祖錦袍飄飄,騎在一匹駿馬上,朝沈煉點點頭。


    潼關之戰,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


    其中潼關收俘,就用了將近十天。


    畢竟多達十五萬的俘虜,還有遍地死屍,處理起來可不簡單。


    幸好當夜天降大雨,否則大營繼續燒起來,說不得要將潼關百裏,都燒成了一片焦土。由此可見,那場雨是來的多麽及時。


    在他看來,這雨或許就是真龍易主,天命轉移的一個象征,說是祥瑞也不為過。


    而且比起中看不中用的祥瑞來說,這場雨帶來的實際作用,反而要更大許多。


    至於剩下的時間,大部分都用在趕路上了。途徑的各路官府,自然也全是望風而降,沒有一地膽敢反抗。


    寧王則在受降之後,將大部分的官員,都就地留任。對於他來說,現在首要目的,並不是清洗各地的官府,而是打下京城,登上九五之位。


    據說前些時候,寧王帳下一些臣子,都已經在暗中勸進,但卻被寧王以“名不正,言不順”的借口拒絕。看來成為大明真龍之後的寧王,也變的睿智了很多,並沒有沒有被野心衝昏頭腦。


    現在寧王親提十萬大軍,已經來到了大明京城,高聳的城牆之下。


    這十萬大軍,是寧王帳下最精銳的甲士,至於其他的兵力,則都被他分散開來,駐守在各地關隘。其中就有五萬大軍,在周星祖的建議下,由大將率,駐防山海關。


    他可不希望因為寧王之亂,給關外異族,入關的機會。


    “朝廷的底蘊,果然還是深厚啊。”


    “雖然大軍已經盡喪,就連化勁宗師都已經死了三位,但紫禁城內,竟然還有三位化勁宗師。”


    周星祖遠眺京城,隻見京城上空,一隻貴氣的蛟龍,盤旋蒼穹。


    這隻蛟龍便是朝廷之前的真龍,可惜真龍天命,已經轉移到寧王身上。按照真龍唯一的定律,便蛻化成了一隻蛟龍。但這條蛟龍,氣度也要超過尋常的野蛟,一身貴氣難以言述,可惜神色顯得有些萎靡不振,並且龜縮在城內,不敢往外一步。


    反觀代表寧王的真龍,則遨遊在天空,威風凜凜的,盯著城內的蛟龍,張牙舞爪要將其吞噬。


    城內的蛟龍則縮起身子,不敢上前,竟然有種可憐兮兮,讓人心疼的感覺。


    這不免讓周星祖感到有些好笑,他從蛟龍身上的貴氣就能看出,正德皇帝要是開城門投降的話,或許還能夠保證他這一脈族人的富貴。


    至於正德皇帝本人,自然是沒有活命的道理,生病暴斃才是他的歸宿。


    若是死戰,那就也免不了身死族滅的下場。


    但蛟龍身旁的三顆赤星,還是十分引人矚目。而且這三顆赤星的光芒大盛,每一顆都不弱於周星祖,這也讓他感到心驚。


    “大軍攻城了。”


    周星祖收回目光,大軍前方已經響起了戰鼓聲。


    三萬前軍發起衝鋒,在護城河外,搭起浮橋,開始攀登城牆。


    口中不斷呼喝著“清君側,靖國難”的口號,仿佛時間又倒轉回了數十年前。


    而現在駐守京城的隻剩下一萬不到的禦林軍,他們戰在城牆上,看著城外遮天蔽日的旗幟,臉上都不禁浮現出惶恐之色。


    至於其他的兵馬,早在之前就被調往潼關,其中也包括了四萬禦林軍。


    “其實京城作為首都,朝廷年年都在修繕,河寬牆高,城門厚重,想要破城絕非易事。”


    “一萬兵馬在糧草充足的情況下,守上三五年都不奇怪。”


    “但現在城內人心浮動,能守兩日都算他厲害。”


    在明知朝廷必敗的情況下,願意死守城門的將領,還能剩幾個?


    光是這兩日,周星祖桃花庵內的屬下,就為他送上了數十份投誠信。裏麵有禦林軍大將的,也有朝中重臣的,就連幾名內閣大學士,也在投誠名單當中。


    畢竟地位越高的人,往往越怕死。


    他們可不會願意正德皇帝陪葬,無非是換個人跪而已,絲毫沒有一點心理壓力。


    所以說,最可怕的還是人心。


    正當周星祖遐想之際,京城北門突然響起一陣轟鳴聲,隻見北門吊橋被放下,一位大將帶人控製住城門,在城牆上高呼道:“末將撥亂反正,迎王爺進城。”


    “好,城門開了。”


    “京城破了!”


    寧王在一輛戰車上,憑欄遠眺,拍手大笑道。


    在他身邊的將領謀士們,也全部麵露喜色,跪地恭賀道。


    戰場之上,城門開了的喊聲,也響徹雲霄,甲士們立即接過了城門的防禦,大軍開始殺入城中,肅清城內的敵人。城上的守軍,見事不可為,也都放下刀甲,選擇投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祖的電影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萌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萌俊並收藏星祖的電影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