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九德,曰孝,曰忠,曰仁,曰義,曰禮,曰智,曰信,曰恕,曰能。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古今大德者,星河燦爛,天下善行人,日月爭輝。然金無足赤,人亦不能完也,更何況時境更改,今人不可以今解定古論。今之論者,隻談各占一字而已。餘孤陋寡聞之處,看官莫笑。


    孝者,順贍父母、敬悌兄弟是也。古今孝者無算,漢埋兒奉母郭巨當推。想那天下最愛者,莫於愛子,能憂母食而棄子,實乃孝之大也,以致天不忍絕其嗣。此法雖不足誇,亦是大孝之人。


    忠者,盡心事君、守矩於民是也。天下忠者難數,商叔齊、伯夷苦心難尋。周武伐紂,以暴製暴,實為正理,叔齊、伯夷能冒死進諫,不食周粟,自死首陽,雖是愚忠,亦是大忠之人。


    仁者,愛人後己、揚善無私是也。中土仁者比比皆是,能擔大仁者,宋趙匡胤為是。雖是竊取強奪江山,卻能優待前主,對有功之臣,不行兔死狗烹之事。一統天下,使百姓免於荼毒;募兵而製,致蒼生得以休息;防患黃害,脫眾生於滅頂之外;文化靖國,引學子進樂園之內。實乃大仁之人。


    義者,公正合宜、廉恥節道是也。戰國有左伯桃赴楚艱難,得遇羊角哀,結為兄弟,共期富貴。然道路凶險,堪堪廢命之際,左伯桃並糧共衣與弟;蒸蒸榮華之時,羊角哀自刎而死為兄,實乃是大義之人。


    禮者,尊老憐幼、言行守製是也。危難而不離故主以圖榮華,漏賞而不怨君上以邀爵位,明誌而不類蛇鼠而隱退,孝悌而不棄老母以逃生,被焚而不生咒怨以立王名,介子推實乃是大禮之人。


    智者,廣知明理、通時審勢是也。戰國吳起,通曉三家思想,曆仕三國高位,大小凡七十六戰,全勝六十四,其餘鈞解。能一敵十,大破強秦威武之師,能恤士卒,古今罕有出其右者。改法易製、強國盛邦,雖被戕害,亦能與敵玉石俱焚。雖有貪忤之名,不掩大智之譽。


    信者,實言踐諾、不因利改是也。漢山陽範巨卿,繁瑣忘約,為不失信,竟拔劍自刎,魂遊千裏,以全信名。此舉雖於偏執,卻是守諾之事,不失為大信之人。


    恕者,寬人律己、容物達人是也。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曾於國難時與兄爭位,被管仲箭射假死,迷惑對方,進而成就王位。但桓公不計前嫌、以德報怨,方創就一段千古君臣佳話,確為大恕之人。


    能者,勝任於事、和睦於人是也。忠武侯孔明,生於亂世,自幼孤獨,卻能不出茅廬而三分天下,依托弱主而再興漢室。改連弩、製木牛、通書法、精文章,鎮南征北,病故亦能震懾敵軍,清廉自律,萬載皆聞先賢名聲,生前人譽與管仲、蕭何並論,死後得敵國武興王追贈,可謂大能之人。


    人有德,而使天地恩泰、宇宙平和。然世上多有紛爭不平之事,隻因人有九德,卻有十病。德力微弱,自難速利於人,故不能蔚然成風;病勢巨大,且易快意於心,故足以大行其道。紅塵紛亂,誘惑繁多,煩惱頗巨,人不能糾治根本,隻以私心邪念為續,無異於飲鴆止渴。十病不除,世道不正,人心不寧。


    一病者,隻能同難,不可共貴。漢高祖劉邦,出身農家,不過小吏,得蕭何、張良、韓信等相助,方成絕世之功。然一朝富貴,卻沉猜決誅,殺韓信、英布、彭越等一幹功臣,疑蕭何、樊噲等患難故交,鏟除功臣、立白馬之盟,與患難時判若兩人。此乃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之病也。


    二病者,趨炎附勢、落井下石。漢將周亞夫以少敵多,隻三月平定七國之亂,為漢室立下卓著功勳。隻因耿直諫言、觸犯龍威被糾治下獄。當朝廷尉身為司法高官,不思審明緣由,一味揣測聖意,竟以“地下謀反”之名羞辱於他,令周亞夫絕食而死。此乃落井下石之病也。


    三病者,粉飾己罪、推過脫失。新朝帝王莽,雖有篡奪之實,卻有賢良之名。改製王田、禁奴買賣,俱是與民休息之策;官營鹽鐵、山河國有,皆為固國強邦之計。當時之士,少有阻諫之語;光武前臣,多出咒怨之詞。不過是推脫罪名之病作祟也。


    四病者,貪婪吝嗇、利令智昏。楚懷王國力強盛、顯赫一時,卻貪圖小利,擅悔盟約,羞辱盟友,自侮於人,三戰皆北,從此沒落。此乃利令智昏之病也。


    五病者,氣有笑無、嫉賢妒能。戰國龐涓,魏國名將,因妒孫臏之能,設計陷害、黥麵臏刑,以沒孫臏之名。卻不想因果不爽,孫臏引怯戰之兵、行減灶之計,誘使龐涓輕進馬陵,自刎而死。實乃是嫉賢妒能之病害也。


    六病者,搬弄是非、睚眥必報。中山君饗都士,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飧得士。司馬子期身為人臣,食人之祿、不思報人之恩,引敵入國、遺醜千古,實乃是睚眥必報之病患之。


    七病者,多疑詭詐、暴戾好殺。周王姬胡,諡號為厲,隻因暴虐成性、奢侈專橫,致使百姓道路以目,殊不知川壅而潰、傷人必多之理,因而致家國不幸,此乃是暴戾好殺之病也。


    八病者,偏執自負、外強中幹。漢室何進,貴為外戚,執掌軍權,因不聽從他人良諫,給權宦喘息之機,召董卓引狼入室,也因此身首異處,漢室傾危。此乃外強中幹之病。


    九病者,鋪張奢侈,聲色犬馬。隋煬帝承襲開皇盛世,聲名籍甚,雖有創立科舉、開鑿運河、戰功卓著之舉,卻遍地大興土木、充斥民女,更有任意車、烏銅鏡屏之流,足顯聲色犬馬之病。


    十病者,失信忘義、欲壑難填。世上之人無數,見利忘義者眾多,隻為取利,不畏鬼神,多行不義之事,少有憐憫之情。隻因凡間有法不責眾之例,故而世人入鋌而走險之行。


    嗚呼!屠戮萬物之徒,空為萬物之長!人心叵測,非天地所能窺視;利欲物害,非鬼神所能禁止。物欲橫流,行小善唯恐鬼神不知、難有福報;疚愧輒悔,作小惡惟懼鬼神所曉、施以禍損。人之倦矣,焉鬼神獨能安乎?


    人心惡,難酬鬼神之善,世情薄,怎有業報之厚。百善孝為先,倘人能以孝行天下,邦能以舉孝為己任,雖有礙功績,卻能清平世氣;萬惡貪為首,若人能以潔為根本,官能以廉恥為準繩,既為國家之幸,亦為蒼生之福。


    鬼神乃人之臆想,杜撰附會。德少病多,才是世上真情。人心如此,鬼神安得其靜?故後世人但有鬼神之說,無不羨慕其寧靜淡泊、閑雲野鶴,孰不聞欺己欺人乃是心意根源;良善輩總有因果之論,不過勸人莫傷天害理、淪喪道德,隻不知追名逐利方是紅塵本真。


    是為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烈神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懷興原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懷興原創並收藏烈神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