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天兵圍剿初失利天庭調派孫悟空
誰人知我辛苦,父母妻兒親朋。莫管凡夫譏笑聲,笑看明朝新空。
不忘昨日之恥,磨礪難改初衷,但能證我不枉生,定論不問曾經。
上回說到壯繆侯與赤城王緝拿成道失利,玉帝甚是憤怒,令李天王率一萬精兵下界擒拿,李天王持符前往調兵不提。那玉帝因老君一派坐視不理而怒氣未消,道:“那李成道師從菩提,武德星君,速去綁來菩提老匹夫,令他伏法!”眾人心下凜然,想那菩提老祖乃是上古得道之人,傳下孫悟空地煞變化及筋鬥雲,那猴子便敢號稱齊天大聖,而如今有傳下李成道天罡變化之數及光華刃,便可輕鬆挫敗三大護法上神,那老祖法力自然了得,慢不說是一個小小武德星君,即便是天庭百員天將,恐也不能討得便宜,玉帝此說,不過是喝給朝臣聽罷了。
那武德星君溫吞吞領旨,磨嘰嘰而行,帶了數個親隨,一路上緩慢而至,實不知該如何勸動老祖前來天宮。其實那玉帝見武德星君走後,也是暗暗心驚,唯恐菩提老祖上得天來,到時言語不和難以收場,隻是當著這文武百官,不好更改而已。那武德星君隻顧思量自己,卻不知勸諫朕收回成命,看來也不過是一武夫,終不堪大用。玉帝密令黃門官,著紫微大帝率兵駐守在南天門外,但有異動,速速救駕,黃門官奔出不提。
再說那武德星君,隻望慢行,卻是那天庭神馬腳步快,慢騰騰行了一日,竟然到了靈台山。武德星君還不知如何開口,卻見那靈台山凋敝枯敗、樓閣殘破,山上並無一人,仔細尋了一遭,也是難見那老祖及弟子。武德星君長歎一聲:“如此最好!”連忙率人疾馳回天宮,稟告玉帝,隻道那菩提已遁入西土,化身成樹了。
玉帝聽罷,手扶額頭,低眉沉思,甲子神王文卿示意眾人退下。想這玉帝也著實不易,先有孫悟空大鬧天宮,三界之內都道是天庭無能,讓玉帝顏麵盡失,想這孫悟空雖是有幾分本事,但天宮若是擒拿於他,亦非難事。不過請來如來佛祖,倒是給了西教入主中原的機會。那孫悟空犯的乃是十惡不赦之罪,怎麽能壓上五百年就不了了之?這李成道的法力,絕非孫猴子可以比擬,如是奈何?如來為使佛法光大,特命唐三藏西去取經,為防中途而廢才設法尋找幾個能夠保護唐僧的取經人。如今,佛經已然東傳,光大佛法之事指日可待,佛祖定然不會再出手救助天庭之事。玉皇大帝越想越氣,對葛天師言道:“那孫悟空無視法度,擾亂朝綱,大開忤逆之例,責成大鴻臚削去其齊天大聖之銜,速傳旨人主,人間不得修建孫氏廟宇,史籍不得載其名姓。”葛天師道:“陛下,那孫悟空擾亂天庭,其罪當誅,如今西教已然封其為佛,不若令孫悟空製伏李成道,無論是敗是勝,天庭俱可得漁翁之利。”玉帝緊縮眉頭,點頭應允。葛天師承著聖意,前往花果山調遣孫悟空不提。
再說李天王,整頓衣冠、點了炮號,早令軍中主簿撰好擒妖討伐檄文,播傳三界。文曰:
三清六禦布告三界萬靈知悉:
蓋三界升平、萬靈樂享,俱由三清宣道清明、六禦守道有方。萬眾遵守天道,各司其職、各守其分,故天愈高而恩愈廣,地愈厚而德愈彰。三皇五帝,建章立製,懲佞誅暴,方使天道興隆;高風之德,禪位傳寶,而有綱常之紀。六禦統天,尊奉仁道,偃旗息鼓,息止刀兵,乃致天下安寧,此三界興隆之正理也。
夫李成道者,假公正之名,煽動是非、大行誅戮;借均寡之義,蠱惑人心,見異思遷。破三界之綱,泯天倫之常,實乃亂世之魔星、禍道之孽障。饕餮橫行,傷化欺天,提劍逆行,殘賢害善,自是黔首痛恨、民怨重重,宅宅求天兮誅妖孽,戶戶焚香兮咒其亡。上天懷仁德之心,絕濫殺之義,宣示法紀,望其思悟,然李妖不思悔改,覬覦天之寶器、不唯己之猥瑣,癡心改天換地,妄想執掌乾坤,所愛者揚名、所惡者滅頂。嗚呼!量些許雕蟲之技何以欺天?未脫皮毛之形怎敢侮道?妖孽不除,天下難安,李妖伏法,則三界幸甚、萬靈幸甚!
師出則有名、名正而言順,今征討大元帥、天庭金身護法大神托塔天王李率萬千天兵於此,宣李妖四大不赦之罪:
其罪者一:不遵天道、破壞綱常。偷習欺天之術,竊學亂世之能,心不存君師,目無視道理,不顧綱常、惡毒備至,惑掩天明,杜絕正聲,不尊天地、不恤黎民,逞一時之妖邪,塗萬民於水火。倚魔性而念不正之為正,恃身強而亂不常之為常。實乃三界首惡也。
其罪者二:擅斬天官,欺壓良善。目無王法,以私仇之憤褻三界之規,冤而不令申,可見其心之鄙,亂刃之紛下,彰顯其心之毒。天神勸止,竟亂神力作,以刀兵之能,辱司法之正,不守人神之別,無視尊卑之分,擅奪立殺,不俟天恩,直為不赦之罪爾。
其罪者三:欺天妄想,以孽自居。深受天地養育之恩,而行桀紂暴虐之事,汙世害神、包藏禍心,自暇擎天之玉柱,實為無道之妖魔。口出欺天滅祖之狂言,悖逆倫理道德之不遜,非是圖口舌之快,實乃謀篡逆之殃。
其罪者四:縱容奴從,禍亂塵世。李妖之奴,冒充神獸,愚心昧目,追隨惡首,為虎作倀,惡爪毒牙,狂吠天下、助紂為虐。李妖一無教化,二無懲處,竟鼓動奴從攻擊上神,囂張之態溢於言表。
嗚呼!天地自洪荒,少有此癡心之賊,乾坤至萬古,決禁此悖逆之漢。李妖欲以螳螂之螯,禦萬車之陣,幸玉皇果決,誅逆揚善,保天地之正氣於乾坤,留厚德之正道於宇宙。即日起,三界之內一切神仙佛聖、妖魔精怪,應嚴遵天旨、恪守臣道、奮力擒妖、以正塵寰。今征討大元帥領三清法旨、玉皇聖諭,率天兵數萬、大將千員,剿李妖之枉法。三界之內,不論神仙鬼怪,凡擒得李成道者,在天則除授天師、賞長生丹一粒;在地則授予神籍,近天庭之威嚴。無論尊卑,俱享天界之供奉。倘有肖小不識時務、助妖反叛,定誅殺不怠,打散元神,永世不得超生。凡兵將者,畏守不前、懼敵怕戰者,俱以通敵罪論處。
如今,王師出征,以正義戰無名,以精銳伐妖孽,三軍齊備,弓弩高張,厲火在前,驚雷後合,舉炎炎焚枯木,以滄海覆燼碳,焉有不勝之理!李妖必望風而逃、土崩瓦解,實乃神佛修德之際,將士立功之時。成功奮戰者,必秉書史冊,千秋萬世享受榮華,亙古恒存承惠恩澤。惟三軍將士同心同德,共鑄不世之功,成就千古美名!可不勖哉!
布告三界,鹹使知聞,三清六禦急急如律令!
檄文自是發下不提。
那李天王率著萬千虎狼之師,浩浩蕩蕩直奔鳳鳴山而來,看看來至在鳳鳴山前,李天王勒住陣腳,令旗一擺,圍繞鳳鳴山擺下五方大陣,將山上山下圍得水泄不通,猶如天上星羅密布,煞是壯觀,但見:東布青龍嘯天陣,南擺朱雀焰雲形,西置白虎撲山隊,北排玄武覆水宮,中央勾陳得位,灑下天羅地網。但見
炮聲震天,鑼鳴蕩地;
炮聲震天,九霄雲外飛霹靂;鑼鳴蕩地,四海汪洋怒驚濤。
旌旗招展,斧鉞生輝;
旌旗招展,帶動厲風獵霄漢;斧鉞生輝,晃動日月攢金光。
刀槍閃爍鋪瑞雪,劍戟森嚴掛秋霜。
那李成道亦聞聽洞外戰鼓山響、螺號長鳴,帶著應天邁步出洞。原來洞中還有幾個修道的地仙,見壯繆侯前來招安李成道,指望依靠,因此前來拜望,這是卻見無數天兵下來,早嚇得四散奔逃,唯恐被天神認出。
李天王令士卒喊道:“逆賊李成道,此時天兵下界,還不來束手就擒,更待何時!”李成道指天罵道:“爾等一眾奸佞小人,枉食天祿,無顧賢良。如今李某據理力爭,卻被爾等視為大逆不道,爾等危言聳聽,蠱惑聖聰,是何居心?”那三太子早已按捺不住,正待上前廝殺,卻被李天王牢牢扼住手腕。李天王轉臉對西方太極天皇大帝言道:“大帝,這李成道冥頑不靈、執迷不悟,還請大帝示下。”西方太極天皇大帝言道:“此次乃是天王禦軍剿賊,老夫不過坐鎮督軍,天王不必過謙,號令則是。”李天王道:“大帝,卑職官微言輕,恐三軍不從,如今大事當前,還應有德高望重之神號令,方為名正言順。”西方太極天皇大帝麵沉不答,轉頭對北極戰神言道:“你可前去擒拿,不可丟了仙家風骨!”那北極戰神領命而出,疾馳到兩軍陣前,成道見來將迅猛,讓開一箭之地。但見來將,麵色幽青垂怒,腮下長髯飄飄,兩道漆眉漫卷,目似烏珠閃光。頭戴盤龍冠,身穿鎖子甲,腰束白玉帶,外罩大紅袍。坐下烏雲千裏騅,手使一柄湛金槍。此人來動凶猛,轉瞬間旋到眼前,成道喝道:“來將通名,再送死不遲!”那將喝道:“在下乃是西方太極天皇大帝駕下北極戰神是也,奉大帝旨意前來拿你問罪!”
成道言道:“聽聞尊駕乃是西方太極天皇大帝駕下首屈一指之將,有萬夫不當之勇,今日一見,果然風采。想那西方太極天皇大帝部眾,必是明白事理之人,在下隻願天庭公正……”還未說完,隻聽得北極戰神喝道:“住口!本將奉命而來,專為擒你,不問是非曲直。但要講理,待本將將你綁縛大理寺,自有神明主持公道。”那應天聞聽,長嘯一聲,言道:“仙官勿怒,在下乃是神獸獬豸,有辨別曲直之能。我主卻是負屈,望上官明察。”北極戰神怒道:“不想你這小小禽獸也敢助紂為虐、為虎作倀,如今你二人有二路可走,若是明智,束手就擒,若是愚頑,待某敗爾等就擒!看槍!”一槍刺來,應天躲避不及,正中前臂。應天大叫一聲,連忙跌去,頓時血流如注。成道大怒,也不言語,催出光華刃,與北極戰神戰在一處。但見:
槍有千鈞重,凶狠誅妖精,
刀無半兩輕,金仙難提擎。
北極戰神因複命,凡間聖帝為揚名。
乒乒乓乓、乓乓乒乒,
隻打得風狂雲不靜,隻聽得地覆天翻聲。
哪堪堪,風雷滾滾火光迸,
怎奈奈,戰鼓驚動上清宮。
二人打鬥了半個多時辰,北極戰神便處於下風之勢。成道言道:“將軍雖然見罪於我,但亦是職責所在、臣子之禮,某不與你一般見識。你速速退去,稟告天庭某的心思,某絕不偷襲。”北極戰神言道:“食君之祿、擔君之憂,雖然某不能製伏於你,亦要以死效命!未聞金鳴,誓死不退!”成道感其勇武,心生敬佩,但如今首戰,若不得勝,天庭必然更加刁難。想到此處,連用三招雷火斬,北極戰神避閃不及,小臂中了一刀。西方太極天皇大帝見了,忙令鳴金。北極戰神退去,成道也不追趕。
那北極戰神自知不是成道對手,此番成道也是有意饒過,但為將者,唯君命是從,倘若再戰,仍要盡力拚殺。待返上雲頭,北極戰神叩頭謝罪。西方太極天皇大帝令起,對李天王道:“這李成道凶橫,非三太子難敵。”李天王道:“量這妖逆不過是仗著法寶傍身,必無十分本事。倘若圍困其不得出,必然困死。不戰而屈人之兵。”西方太極天皇大帝道:“他也是得道之人,喝風飲露、長生不老,如何困死?如今之計,隻得速戰,令其疲憊,方好擒拿。”二人正在理論,隻見天邊閃出一雲,還未等帳下兵卒呼喝回避,須臾之間便到眼前。那雲上立著一個五短身材、尖嘴猴腮之人,手拿著大棒,不是孫悟空又是誰?
孫悟空見了西方太極天皇大帝,作揖嬉笑道:“不知老倌兒尋我,有何貴幹?”紫微大帝倒也不怒,笑道:“孫大聖,你保那唐僧西去,勞苦功高……”不待說完,孫悟空連聲說道:“好說好說。”轉過頭望見地上,一群金甲神手持刀槍,將一人一獸團團圍住,問道:“老倌兒,這又是何方的妖怪?”紫微大帝道:“大聖,這正是請你相助之事,那妖怪俗名李成道,擅斬天官、目無法紀,自稱三界無人可敵,故而請你來擒拿於他。”悟空嬉笑道:“好說好說。”西方太極天皇大帝又一望道:“實不相瞞,這妖怪法力高深,師從方寸山菩提老祖,道行恐怕還要在你之上,大聖如果怯戰,還是回花果山去吧。”那悟空猴急,怎忍得他人來激,惱得三屍神暴跳,順耳取出金箍棒,迎風一晃碗口來粗,叫道:“老倌兒後麵觀陣,看俺老孫手段。”不待西方太極天皇大帝號令,早已飛出雲端,來到李成道麵前。好個鬥戰勝佛!但見:
身披鎖子黃金甲,頭戴鳳翅紫金冠。
腳踏藕絲步雲履,筋鬥雲上坐蒲團。
萬斤鐵棒稱如意,地煞變化鎮大千。
一心要做齊天聖,誰想萬裏護金蟬。
修成正果成大道,不過閑居花果山。
那悟空扛著棒子,來到地上,繞著成道轉了一圈,嬉笑道:“妖怪,俺老孫棒下不死無名之鬼,快快通名受死。”成道見來者如此模樣,已猜到是孫悟空,於是言道:“尊駕可是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那猴子跳上磐石,笑道:“看來你這小妖還有些見識,正是老孫,你若害怕,速速離去。”成道深揖道:“小弟拜見師兄。”那猴子竟然笑將起來:“好說好說,不過俺隻有八戒、悟淨、白龍馬三個師弟,你又是怎麽論的。”成道言道:“小弟師從菩提老祖,聽恩師提起過師兄。”悟空驚詫:“師傅怎麽說?”成道正色道:“師傅誇獎師兄天賦異稟。”悟空等了等,見沒了下文,催促道:“還有嗎?”成道言道:“師傅對師兄頗為掛念,但自責管教無方,才致使你闖下大禍。望師兄勤衍善道,不可為惡。”悟空言道:“如此說來,你並非妖怪,天上那老倌兒還讓我擒了你去。”成道言道:“正邪自有公論,想必師兄深諳此理。”那猴子聽出此處的弦外之音,點頭道:“正是正是。”
此時,天上南極戰神早已不耐煩,喝道:“孫悟空,還不動手,更待何時?!”那孫悟空跳上雲頭,對西方太極天皇大帝言道:“老倌兒,下麵的非是什麽妖精,乃是俺老孫的同門師弟。”西方太極天皇大帝厲聲喝道:“你這猴子,我方才便已告知,他是你的同門,定是你降他不住,才臨陣退縮。今日如若你不將他擒獲,我定稟明玉帝你抗旨之罪。雖是天兵拿你無奈,但蕩平你的花果山、殺盡你的猴子猴孫,卻易如反掌,你好自為之吧。”
那悟空急的抓耳撓腮,思量這西方太極天皇大帝乃是玉皇肱骨之臣,手握百萬天兵,倘若得罪於他,自己倒是無妨,可是滿山子孫定要遭殃。思前想後,留戀起這來之不易的正果,於是翻下雲頭,呼號著向成道打來。李成道怒目圓睜,也不搭話,舉刀相迎。孫悟空也不再言語,動起手來。二人打鬥凶狠,但見:
光華刃刀鋒伶俐,定海針神力非常。
風風火火,好似秋風摜落葉,亦如工筆勾勒巧;
霹霹靂靂,哪堪泰山穹壓頂,又像寫意潑墨上。
一個是盤古元神呼轉世,一個是萬年精華佛道揚。
但聽得呼呼風響,白光劈下,地動山搖,日月隱光去。
又一見紛紛棍來,神針點地,金石崩裂,妖魔遁無形。
二人鬥下五百回合,不分高下。一則是成道念及同門之誼,讓悟空成此之功,也好被天庭倚重,二是悟空有老君無數仙丹妙藥傍體,又被佛祖封為鬥戰勝佛有佛法護身。不想悟空此時已非大鬧天宮之時,一路西行,性子早已被磨去不少,如今功成名就,倒貪戀起富貴來。二人鬥了兩個時辰難分勝負。見拿不下成道,猴子心中焦慮,拔下毫毛迎風一散,念個咒,刹那間竟有百十個悟空,一齊向成道打來。一時間成道雙拳難敵四手,早已被悟空打了幾棒。那金箍棒雖無奈於成道,但畢竟是十足勁道,隻打得成道疼痛不已。成道大怒,心想有意成全悟空之功,不想這廝卻下狠手,口中念動咒語,催開光華刃四下衝突。想這光華刃專為克製悟空而來,但見刀鋒過處,沾著就死、碰著就亡,轉眼間已打死了七八十個悟空分身,驚得悟空一身冷汗,連忙收了法相。
成道言道:“孫悟空,我念同門之義,留你性命,不想你欲以我為功,今日你如若速速退去,我仍不與你為仇,且此時退去,天宮也可交代,若一味貪功,休怪我無禮!”孫悟空看得明白,自知不是對手,成道言語又頗為有理,於是嬉笑道:“師弟好法力!為兄並非非要拿你,不過近來手癢,切磋而已。兄弟神勇,可喜可喜。不如與俺賭個變化,也好耍耍。”成道笑道:“師兄差矣。當初你挑中的是地煞變化,我學的乃是天罡變化之數。你又怎能敵我?!”那猴子道:“我的數多,必然勝你!”成道笑道:“也好,就讓師兄點評小弟的技藝。”說著變成孫悟空的模樣,與那猴子竟然一般無二,但見:
寶甲鮮明裹瓏身,金冠翎尾月兩輪,
火眼金睛神目電,雲靴腳下筋鬥雲。
心高氣傲難服馴,尖嘴呲牙弼馬溫。
身形神態無二致,神仙難辨假與真。
猴子笑道:“這有何難?你看我變來!”說著竟然變成李成道模樣。成道心裏好笑:那光華刃乃是老祖親傳之寶,看你孫悟空如何變出。於是從耳中掏出如意金箍棒,不經意間,竟摸到耳有三隻,頓感一驚,方悟出此中原委,眼中猶如噴出火來。正是:龍虎易描骨難畫,眉眼易露心難清。
畢竟不知後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誰人知我辛苦,父母妻兒親朋。莫管凡夫譏笑聲,笑看明朝新空。
不忘昨日之恥,磨礪難改初衷,但能證我不枉生,定論不問曾經。
上回說到壯繆侯與赤城王緝拿成道失利,玉帝甚是憤怒,令李天王率一萬精兵下界擒拿,李天王持符前往調兵不提。那玉帝因老君一派坐視不理而怒氣未消,道:“那李成道師從菩提,武德星君,速去綁來菩提老匹夫,令他伏法!”眾人心下凜然,想那菩提老祖乃是上古得道之人,傳下孫悟空地煞變化及筋鬥雲,那猴子便敢號稱齊天大聖,而如今有傳下李成道天罡變化之數及光華刃,便可輕鬆挫敗三大護法上神,那老祖法力自然了得,慢不說是一個小小武德星君,即便是天庭百員天將,恐也不能討得便宜,玉帝此說,不過是喝給朝臣聽罷了。
那武德星君溫吞吞領旨,磨嘰嘰而行,帶了數個親隨,一路上緩慢而至,實不知該如何勸動老祖前來天宮。其實那玉帝見武德星君走後,也是暗暗心驚,唯恐菩提老祖上得天來,到時言語不和難以收場,隻是當著這文武百官,不好更改而已。那武德星君隻顧思量自己,卻不知勸諫朕收回成命,看來也不過是一武夫,終不堪大用。玉帝密令黃門官,著紫微大帝率兵駐守在南天門外,但有異動,速速救駕,黃門官奔出不提。
再說那武德星君,隻望慢行,卻是那天庭神馬腳步快,慢騰騰行了一日,竟然到了靈台山。武德星君還不知如何開口,卻見那靈台山凋敝枯敗、樓閣殘破,山上並無一人,仔細尋了一遭,也是難見那老祖及弟子。武德星君長歎一聲:“如此最好!”連忙率人疾馳回天宮,稟告玉帝,隻道那菩提已遁入西土,化身成樹了。
玉帝聽罷,手扶額頭,低眉沉思,甲子神王文卿示意眾人退下。想這玉帝也著實不易,先有孫悟空大鬧天宮,三界之內都道是天庭無能,讓玉帝顏麵盡失,想這孫悟空雖是有幾分本事,但天宮若是擒拿於他,亦非難事。不過請來如來佛祖,倒是給了西教入主中原的機會。那孫悟空犯的乃是十惡不赦之罪,怎麽能壓上五百年就不了了之?這李成道的法力,絕非孫猴子可以比擬,如是奈何?如來為使佛法光大,特命唐三藏西去取經,為防中途而廢才設法尋找幾個能夠保護唐僧的取經人。如今,佛經已然東傳,光大佛法之事指日可待,佛祖定然不會再出手救助天庭之事。玉皇大帝越想越氣,對葛天師言道:“那孫悟空無視法度,擾亂朝綱,大開忤逆之例,責成大鴻臚削去其齊天大聖之銜,速傳旨人主,人間不得修建孫氏廟宇,史籍不得載其名姓。”葛天師道:“陛下,那孫悟空擾亂天庭,其罪當誅,如今西教已然封其為佛,不若令孫悟空製伏李成道,無論是敗是勝,天庭俱可得漁翁之利。”玉帝緊縮眉頭,點頭應允。葛天師承著聖意,前往花果山調遣孫悟空不提。
再說李天王,整頓衣冠、點了炮號,早令軍中主簿撰好擒妖討伐檄文,播傳三界。文曰:
三清六禦布告三界萬靈知悉:
蓋三界升平、萬靈樂享,俱由三清宣道清明、六禦守道有方。萬眾遵守天道,各司其職、各守其分,故天愈高而恩愈廣,地愈厚而德愈彰。三皇五帝,建章立製,懲佞誅暴,方使天道興隆;高風之德,禪位傳寶,而有綱常之紀。六禦統天,尊奉仁道,偃旗息鼓,息止刀兵,乃致天下安寧,此三界興隆之正理也。
夫李成道者,假公正之名,煽動是非、大行誅戮;借均寡之義,蠱惑人心,見異思遷。破三界之綱,泯天倫之常,實乃亂世之魔星、禍道之孽障。饕餮橫行,傷化欺天,提劍逆行,殘賢害善,自是黔首痛恨、民怨重重,宅宅求天兮誅妖孽,戶戶焚香兮咒其亡。上天懷仁德之心,絕濫殺之義,宣示法紀,望其思悟,然李妖不思悔改,覬覦天之寶器、不唯己之猥瑣,癡心改天換地,妄想執掌乾坤,所愛者揚名、所惡者滅頂。嗚呼!量些許雕蟲之技何以欺天?未脫皮毛之形怎敢侮道?妖孽不除,天下難安,李妖伏法,則三界幸甚、萬靈幸甚!
師出則有名、名正而言順,今征討大元帥、天庭金身護法大神托塔天王李率萬千天兵於此,宣李妖四大不赦之罪:
其罪者一:不遵天道、破壞綱常。偷習欺天之術,竊學亂世之能,心不存君師,目無視道理,不顧綱常、惡毒備至,惑掩天明,杜絕正聲,不尊天地、不恤黎民,逞一時之妖邪,塗萬民於水火。倚魔性而念不正之為正,恃身強而亂不常之為常。實乃三界首惡也。
其罪者二:擅斬天官,欺壓良善。目無王法,以私仇之憤褻三界之規,冤而不令申,可見其心之鄙,亂刃之紛下,彰顯其心之毒。天神勸止,竟亂神力作,以刀兵之能,辱司法之正,不守人神之別,無視尊卑之分,擅奪立殺,不俟天恩,直為不赦之罪爾。
其罪者三:欺天妄想,以孽自居。深受天地養育之恩,而行桀紂暴虐之事,汙世害神、包藏禍心,自暇擎天之玉柱,實為無道之妖魔。口出欺天滅祖之狂言,悖逆倫理道德之不遜,非是圖口舌之快,實乃謀篡逆之殃。
其罪者四:縱容奴從,禍亂塵世。李妖之奴,冒充神獸,愚心昧目,追隨惡首,為虎作倀,惡爪毒牙,狂吠天下、助紂為虐。李妖一無教化,二無懲處,竟鼓動奴從攻擊上神,囂張之態溢於言表。
嗚呼!天地自洪荒,少有此癡心之賊,乾坤至萬古,決禁此悖逆之漢。李妖欲以螳螂之螯,禦萬車之陣,幸玉皇果決,誅逆揚善,保天地之正氣於乾坤,留厚德之正道於宇宙。即日起,三界之內一切神仙佛聖、妖魔精怪,應嚴遵天旨、恪守臣道、奮力擒妖、以正塵寰。今征討大元帥領三清法旨、玉皇聖諭,率天兵數萬、大將千員,剿李妖之枉法。三界之內,不論神仙鬼怪,凡擒得李成道者,在天則除授天師、賞長生丹一粒;在地則授予神籍,近天庭之威嚴。無論尊卑,俱享天界之供奉。倘有肖小不識時務、助妖反叛,定誅殺不怠,打散元神,永世不得超生。凡兵將者,畏守不前、懼敵怕戰者,俱以通敵罪論處。
如今,王師出征,以正義戰無名,以精銳伐妖孽,三軍齊備,弓弩高張,厲火在前,驚雷後合,舉炎炎焚枯木,以滄海覆燼碳,焉有不勝之理!李妖必望風而逃、土崩瓦解,實乃神佛修德之際,將士立功之時。成功奮戰者,必秉書史冊,千秋萬世享受榮華,亙古恒存承惠恩澤。惟三軍將士同心同德,共鑄不世之功,成就千古美名!可不勖哉!
布告三界,鹹使知聞,三清六禦急急如律令!
檄文自是發下不提。
那李天王率著萬千虎狼之師,浩浩蕩蕩直奔鳳鳴山而來,看看來至在鳳鳴山前,李天王勒住陣腳,令旗一擺,圍繞鳳鳴山擺下五方大陣,將山上山下圍得水泄不通,猶如天上星羅密布,煞是壯觀,但見:東布青龍嘯天陣,南擺朱雀焰雲形,西置白虎撲山隊,北排玄武覆水宮,中央勾陳得位,灑下天羅地網。但見
炮聲震天,鑼鳴蕩地;
炮聲震天,九霄雲外飛霹靂;鑼鳴蕩地,四海汪洋怒驚濤。
旌旗招展,斧鉞生輝;
旌旗招展,帶動厲風獵霄漢;斧鉞生輝,晃動日月攢金光。
刀槍閃爍鋪瑞雪,劍戟森嚴掛秋霜。
那李成道亦聞聽洞外戰鼓山響、螺號長鳴,帶著應天邁步出洞。原來洞中還有幾個修道的地仙,見壯繆侯前來招安李成道,指望依靠,因此前來拜望,這是卻見無數天兵下來,早嚇得四散奔逃,唯恐被天神認出。
李天王令士卒喊道:“逆賊李成道,此時天兵下界,還不來束手就擒,更待何時!”李成道指天罵道:“爾等一眾奸佞小人,枉食天祿,無顧賢良。如今李某據理力爭,卻被爾等視為大逆不道,爾等危言聳聽,蠱惑聖聰,是何居心?”那三太子早已按捺不住,正待上前廝殺,卻被李天王牢牢扼住手腕。李天王轉臉對西方太極天皇大帝言道:“大帝,這李成道冥頑不靈、執迷不悟,還請大帝示下。”西方太極天皇大帝言道:“此次乃是天王禦軍剿賊,老夫不過坐鎮督軍,天王不必過謙,號令則是。”李天王道:“大帝,卑職官微言輕,恐三軍不從,如今大事當前,還應有德高望重之神號令,方為名正言順。”西方太極天皇大帝麵沉不答,轉頭對北極戰神言道:“你可前去擒拿,不可丟了仙家風骨!”那北極戰神領命而出,疾馳到兩軍陣前,成道見來將迅猛,讓開一箭之地。但見來將,麵色幽青垂怒,腮下長髯飄飄,兩道漆眉漫卷,目似烏珠閃光。頭戴盤龍冠,身穿鎖子甲,腰束白玉帶,外罩大紅袍。坐下烏雲千裏騅,手使一柄湛金槍。此人來動凶猛,轉瞬間旋到眼前,成道喝道:“來將通名,再送死不遲!”那將喝道:“在下乃是西方太極天皇大帝駕下北極戰神是也,奉大帝旨意前來拿你問罪!”
成道言道:“聽聞尊駕乃是西方太極天皇大帝駕下首屈一指之將,有萬夫不當之勇,今日一見,果然風采。想那西方太極天皇大帝部眾,必是明白事理之人,在下隻願天庭公正……”還未說完,隻聽得北極戰神喝道:“住口!本將奉命而來,專為擒你,不問是非曲直。但要講理,待本將將你綁縛大理寺,自有神明主持公道。”那應天聞聽,長嘯一聲,言道:“仙官勿怒,在下乃是神獸獬豸,有辨別曲直之能。我主卻是負屈,望上官明察。”北極戰神怒道:“不想你這小小禽獸也敢助紂為虐、為虎作倀,如今你二人有二路可走,若是明智,束手就擒,若是愚頑,待某敗爾等就擒!看槍!”一槍刺來,應天躲避不及,正中前臂。應天大叫一聲,連忙跌去,頓時血流如注。成道大怒,也不言語,催出光華刃,與北極戰神戰在一處。但見:
槍有千鈞重,凶狠誅妖精,
刀無半兩輕,金仙難提擎。
北極戰神因複命,凡間聖帝為揚名。
乒乒乓乓、乓乓乒乒,
隻打得風狂雲不靜,隻聽得地覆天翻聲。
哪堪堪,風雷滾滾火光迸,
怎奈奈,戰鼓驚動上清宮。
二人打鬥了半個多時辰,北極戰神便處於下風之勢。成道言道:“將軍雖然見罪於我,但亦是職責所在、臣子之禮,某不與你一般見識。你速速退去,稟告天庭某的心思,某絕不偷襲。”北極戰神言道:“食君之祿、擔君之憂,雖然某不能製伏於你,亦要以死效命!未聞金鳴,誓死不退!”成道感其勇武,心生敬佩,但如今首戰,若不得勝,天庭必然更加刁難。想到此處,連用三招雷火斬,北極戰神避閃不及,小臂中了一刀。西方太極天皇大帝見了,忙令鳴金。北極戰神退去,成道也不追趕。
那北極戰神自知不是成道對手,此番成道也是有意饒過,但為將者,唯君命是從,倘若再戰,仍要盡力拚殺。待返上雲頭,北極戰神叩頭謝罪。西方太極天皇大帝令起,對李天王道:“這李成道凶橫,非三太子難敵。”李天王道:“量這妖逆不過是仗著法寶傍身,必無十分本事。倘若圍困其不得出,必然困死。不戰而屈人之兵。”西方太極天皇大帝道:“他也是得道之人,喝風飲露、長生不老,如何困死?如今之計,隻得速戰,令其疲憊,方好擒拿。”二人正在理論,隻見天邊閃出一雲,還未等帳下兵卒呼喝回避,須臾之間便到眼前。那雲上立著一個五短身材、尖嘴猴腮之人,手拿著大棒,不是孫悟空又是誰?
孫悟空見了西方太極天皇大帝,作揖嬉笑道:“不知老倌兒尋我,有何貴幹?”紫微大帝倒也不怒,笑道:“孫大聖,你保那唐僧西去,勞苦功高……”不待說完,孫悟空連聲說道:“好說好說。”轉過頭望見地上,一群金甲神手持刀槍,將一人一獸團團圍住,問道:“老倌兒,這又是何方的妖怪?”紫微大帝道:“大聖,這正是請你相助之事,那妖怪俗名李成道,擅斬天官、目無法紀,自稱三界無人可敵,故而請你來擒拿於他。”悟空嬉笑道:“好說好說。”西方太極天皇大帝又一望道:“實不相瞞,這妖怪法力高深,師從方寸山菩提老祖,道行恐怕還要在你之上,大聖如果怯戰,還是回花果山去吧。”那悟空猴急,怎忍得他人來激,惱得三屍神暴跳,順耳取出金箍棒,迎風一晃碗口來粗,叫道:“老倌兒後麵觀陣,看俺老孫手段。”不待西方太極天皇大帝號令,早已飛出雲端,來到李成道麵前。好個鬥戰勝佛!但見:
身披鎖子黃金甲,頭戴鳳翅紫金冠。
腳踏藕絲步雲履,筋鬥雲上坐蒲團。
萬斤鐵棒稱如意,地煞變化鎮大千。
一心要做齊天聖,誰想萬裏護金蟬。
修成正果成大道,不過閑居花果山。
那悟空扛著棒子,來到地上,繞著成道轉了一圈,嬉笑道:“妖怪,俺老孫棒下不死無名之鬼,快快通名受死。”成道見來者如此模樣,已猜到是孫悟空,於是言道:“尊駕可是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那猴子跳上磐石,笑道:“看來你這小妖還有些見識,正是老孫,你若害怕,速速離去。”成道深揖道:“小弟拜見師兄。”那猴子竟然笑將起來:“好說好說,不過俺隻有八戒、悟淨、白龍馬三個師弟,你又是怎麽論的。”成道言道:“小弟師從菩提老祖,聽恩師提起過師兄。”悟空驚詫:“師傅怎麽說?”成道正色道:“師傅誇獎師兄天賦異稟。”悟空等了等,見沒了下文,催促道:“還有嗎?”成道言道:“師傅對師兄頗為掛念,但自責管教無方,才致使你闖下大禍。望師兄勤衍善道,不可為惡。”悟空言道:“如此說來,你並非妖怪,天上那老倌兒還讓我擒了你去。”成道言道:“正邪自有公論,想必師兄深諳此理。”那猴子聽出此處的弦外之音,點頭道:“正是正是。”
此時,天上南極戰神早已不耐煩,喝道:“孫悟空,還不動手,更待何時?!”那孫悟空跳上雲頭,對西方太極天皇大帝言道:“老倌兒,下麵的非是什麽妖精,乃是俺老孫的同門師弟。”西方太極天皇大帝厲聲喝道:“你這猴子,我方才便已告知,他是你的同門,定是你降他不住,才臨陣退縮。今日如若你不將他擒獲,我定稟明玉帝你抗旨之罪。雖是天兵拿你無奈,但蕩平你的花果山、殺盡你的猴子猴孫,卻易如反掌,你好自為之吧。”
那悟空急的抓耳撓腮,思量這西方太極天皇大帝乃是玉皇肱骨之臣,手握百萬天兵,倘若得罪於他,自己倒是無妨,可是滿山子孫定要遭殃。思前想後,留戀起這來之不易的正果,於是翻下雲頭,呼號著向成道打來。李成道怒目圓睜,也不搭話,舉刀相迎。孫悟空也不再言語,動起手來。二人打鬥凶狠,但見:
光華刃刀鋒伶俐,定海針神力非常。
風風火火,好似秋風摜落葉,亦如工筆勾勒巧;
霹霹靂靂,哪堪泰山穹壓頂,又像寫意潑墨上。
一個是盤古元神呼轉世,一個是萬年精華佛道揚。
但聽得呼呼風響,白光劈下,地動山搖,日月隱光去。
又一見紛紛棍來,神針點地,金石崩裂,妖魔遁無形。
二人鬥下五百回合,不分高下。一則是成道念及同門之誼,讓悟空成此之功,也好被天庭倚重,二是悟空有老君無數仙丹妙藥傍體,又被佛祖封為鬥戰勝佛有佛法護身。不想悟空此時已非大鬧天宮之時,一路西行,性子早已被磨去不少,如今功成名就,倒貪戀起富貴來。二人鬥了兩個時辰難分勝負。見拿不下成道,猴子心中焦慮,拔下毫毛迎風一散,念個咒,刹那間竟有百十個悟空,一齊向成道打來。一時間成道雙拳難敵四手,早已被悟空打了幾棒。那金箍棒雖無奈於成道,但畢竟是十足勁道,隻打得成道疼痛不已。成道大怒,心想有意成全悟空之功,不想這廝卻下狠手,口中念動咒語,催開光華刃四下衝突。想這光華刃專為克製悟空而來,但見刀鋒過處,沾著就死、碰著就亡,轉眼間已打死了七八十個悟空分身,驚得悟空一身冷汗,連忙收了法相。
成道言道:“孫悟空,我念同門之義,留你性命,不想你欲以我為功,今日你如若速速退去,我仍不與你為仇,且此時退去,天宮也可交代,若一味貪功,休怪我無禮!”孫悟空看得明白,自知不是對手,成道言語又頗為有理,於是嬉笑道:“師弟好法力!為兄並非非要拿你,不過近來手癢,切磋而已。兄弟神勇,可喜可喜。不如與俺賭個變化,也好耍耍。”成道笑道:“師兄差矣。當初你挑中的是地煞變化,我學的乃是天罡變化之數。你又怎能敵我?!”那猴子道:“我的數多,必然勝你!”成道笑道:“也好,就讓師兄點評小弟的技藝。”說著變成孫悟空的模樣,與那猴子竟然一般無二,但見:
寶甲鮮明裹瓏身,金冠翎尾月兩輪,
火眼金睛神目電,雲靴腳下筋鬥雲。
心高氣傲難服馴,尖嘴呲牙弼馬溫。
身形神態無二致,神仙難辨假與真。
猴子笑道:“這有何難?你看我變來!”說著竟然變成李成道模樣。成道心裏好笑:那光華刃乃是老祖親傳之寶,看你孫悟空如何變出。於是從耳中掏出如意金箍棒,不經意間,竟摸到耳有三隻,頓感一驚,方悟出此中原委,眼中猶如噴出火來。正是:龍虎易描骨難畫,眉眼易露心難清。
畢竟不知後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