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神將難勝眾地仙天師共取觀世鏡
名利多擾語紛紛,笑看風雲謙做人,
自恃狂言何足事,不語是非平常心。
上回說到建太歲等人前往天庭謝恩,卻被阻在禁宮之外,玉帝特恩旨令眾人前往演武場比試。待眾人到來,邱天師鳴炮歡迎,激起眾將敵意,又命十二人守擂,三十餘江輪流攻打。那將太歲、除青龍不負眾望,贏了數將,卻不想正在打鬥之際,有天將悶聲襲來,直取除青龍。除青龍側目觀瞧,隻覺又有人殺來,卻不想如此之快,一時間被吳明遠殺得緊,無力回身,忙撤出一步,用刀柄去擋,卻不想那將迅猛,一斧之下,竟然將刀柄砍斷,想那大斧必有數萬斤之重。除青龍踉蹌倒退幾步,甩了手中兵刃,正要去換,不想那二將哪裏肯依,緊緊逼來,揮斧便砍。除青龍連忙閃過,大怒不已,喝道:“刀來!”見白光閃過,除青龍手中明晃晃祭出光華刃。
閱兵台上邱天師看得真切,暗吸了一口冷氣,對雷聲普化天尊言道:“天尊,那除青龍手中的兵刃乃是李成道的護身之寶,莫非這除青龍乃是李成道所化不成?!”雷聲普化天尊道:“速速鳴金!”除青龍剛要大開殺戒,隻聽得金鉦聲響,也隻得罷手。
雷聲普化天尊喝道:“除青龍,你掌中之兵乃是仙家利器,有傷亡絕滅之害!如今令你等攫取富貴,乃是陛下的一片恩德,汝怎能祭起寶物,輕毀他人性命?速速收起,令你倒換兵器再戰!雷部眾將聽令:此後若還有人違犯天規,立即擊殺!”那雷部眾將高聲唱諾,除青龍見了如今氣勢,也隻得收起光華刃,另去換了兵刃。
“執小耗”走到場中,對雷聲普化天尊道:“天尊,除青龍等接了數戰,末將有些技癢,願意領教眾位天官手段。天尊可令其等一個個前來比試,也可令其全來,在下一並打發便是了!”邱天師喝道:“小小匹夫!爾等也敢開此狂妄之口!眾將聽令,就按這廝意思,齊心協力將其鏟除,令其知曉人外有人!”卻不想眾將並未領旨,個中有躍躍欲試的,剛要竄出,但見周圍人未動,再思量十二仙的手段,也不敢妄動。雷聲普化天尊道:“天師稍安勿躁!今日比試,當點到為止,非是較量出個死活。”又轉對“執小耗”言道:“執小耗,你乃是得道的修為之人,怎能如此狂傲!縱是為了富貴,也該謙忍方是。何人迎戰執小耗?”
隻聽得一聲呼喝:“某來也!”但見一書生模樣跳到場***手道:“在下張元伯,領教尊駕武藝!”“執小耗”大驚:“足下莫非汝南雞黍張劭乎?”張元伯道:“不才正是在下。”“執小耗”道:“足下高義,足矣名揚千古,在下幸甚。”張元伯道:“足下過獎,實不敢受!”二人還未交手,早惱了邱天師,喝道:“張元伯,為何還不動手?!”張元伯聽到此處,一拱手道:“得罪了!”揮刀砍來,那刀名為泰山寶環刀,乃是百煉之寶,那“執小耗”手使一柄七聖刀,兩口寶刀你來我往,隻打得火光四濺、龍吟陣陣。戰到三十幾合,張元伯自知難以勝卻,卻依然拚盡全力。“執小耗”亦是要保全其的名聲,因此並未痛下狠手。待打到一百合,張元伯跳出圈外,一拱手言道:“慚愧!”回到隊中。
邱天師道:“還有哪將敢上台比試?”那三十餘將中無人應聲,天師自覺尷尬,言道:“王善,你乃靈官之首,當年力敵孫悟空,他也不能勝你,如今你便再大展神威一番!”那王靈官施禮言道:“三位大人,末將非是畏懼,隻因其剛剛戰過一陣,身乏體累,不忍下手。末將願等其休息片刻,抑或換將來戰!”邱天師拍案而起道:“大膽王善!戰與不戰,豈是你一個小小靈官可以做主的,貪生怕死,你敢違抗軍法麽?!”雷聲普化天尊連忙言道:“天師錯意了!王善隻是宅心仁厚,不忍趁人之危而已。日後本官必然多加管束便了!”那邱天師忘了王善乃是雷聲普化天尊帳下人物,不好發作,隻得坐下。天尊言道:“王善,當遵天師之命,前去迎戰。”王善領命,天尊又道:“眾將聽令!今日比武,點到為止,不可傷了對方性命!”眾將稱是。
待王善飛到場中,“執小耗”又是一揖,言道:“多謝靈官美意!”王善喝道:“某允你休息,非是體恤爾等疲乏,乃是顧及某的名聲。既然到了場中,某便隻識得你是敵手,絕不會手下留情,要小心了!”“執小耗”拜謝。那王善發喊一聲,揮動風火輪便打,那風火輪好生厲害,風中帶火、火中帶雷,“執小耗”連忙挺刀招架。打鬥數十合,仍無破綻,“執小耗”心中暗暗佩服王靈官武藝。後人仿詩證曰:
金睛朱發赤須髯,金甲綠靴袍鳳帶。
威儀凶猛凜然氣,誅妖隨處夜與白。
五百靈官充為首,道家宮觀第一宅。
人有三分修持在,靈官七分感應來。
正當二人交手之際,隻聽得一聲哨響,一隻冷箭射向“執小耗”,那邊早有眾人高呼:“帝君小心!”不想那“執小耗”身邊金光一閃,來箭並未射中,轉瞬消失不見,原來是被吸附到觀世鏡中。不想此一發喊,驚得閱兵台上三位主官甚是錯愕。邱天師道:“天尊,看來那李成道果然來至天庭,其不奉詔擅闖天庭,便是抗旨。老朽須奏稟玉帝,治下他的罪狀!”雷聲普化天尊一把拉住道:“天師稍待。這李成道既然敢來,想必已有準備,倘若天師此時大張旗鼓前去搬兵,必然引起李成道狗急跳牆。而此時禁宮毫無防備,倘若其打將進去,你我誰能擋之?挑起災難之罪,便是我等三人。”邱天師道:“那我等就在此處結果這廝!此處有三十餘將,又有雷部眾將在此,隻要天尊下令,李妖及其黨羽必然無處可遁。”天尊道:“天師可曾望見剛才有人施放暗箭,卻不能傷害於他,隻因其隨身攜帶觀世鏡,此乃三界至寶,我等法力低微,不足以降服於他。當初李成道反天時,便是先例。”邱天師道:“天尊,老朽早奉密詔。”那天尊剛要跪接,被天師攔住,道:“陛下知曉十二罪臣前來比武,乃令老夫抓住時機,就地斬殺。”雷聲普化天尊怔了一怔,言道:“陛下可有旨意,要斬殺李成道?”一句話問得天師啞口無言。
那王善見有人施放冷箭,跳出圈外,收起兵刃道:“在下不曾想有人欲暗中助我,既然如此,在下便是輸了!”“執小耗”道:“足下武藝三界皆知,必然不是足下所為,不如就比到一百合,也不輸了足下名聲。”王善道:“在下自知力怯,絕無可勝之理,如今有人施放暗箭,既是有意傷足下性命,也是傷了在下清名,在下認輸!”那邱天師見王善不戰而退,怒道:“王善退下!速換將來戰!”
“執小耗”喝道:“無恥賊人,膽敢施放冷箭!何不現身比試一番,倘若懼怕我等,你等全都上來,也讓爺爺痛快一番!”邱天師道:“康妙威素有聖名,何不上台伸張天庭誌氣?”那康妙威勒馬而出,威風氣度自然非比尋常,後人仿詩證曰:
不上弱小盡仁慈,鷹口救雛樂好施。
四方威名能仁聖,金斧瓜錘左右執。
那康妙威出得陣來,卻並未衝殺,勒馬言道:“天師恕罪,康某乃是馬戰之將,他乃是步鬥之神,某有寶馬利刃,他難有輔助之兵,勝之不武。”言罷勒馬而回。邱天師臉色大變,又言道:“三壇海會大神,這天庭之上,唯有三公子乃名副其實‘萬人敵’,為何今日怯戰?”那哪吒腳踩風火輪,出來道:“天師如何不知,他已敵過二陣,尚未休息,某此時接戰,勝了也有損威名。還請天師諒解。”那康妙威乃是玉帝近侍,執掌四方土地,那哪吒乃是天王之子,素有定海之能,皆是權勢人物,邱天師又羞又怒,但看在李天王麵上,也不好責罵。
李天王道:“二位上官,恒元宮眾將殺氣騰騰,恐是欲與眾將殊死一搏,再比下去,恐有亂事。還請二位上官定奪。”那天尊不言語,邱天師剛要發號施令,隻見身後有通明殿黃門郎官跑來,附耳幾句,邱天師神情恭謹,點頭稱是。隨後喝令道:“今日比試到此為止。各將暫回駐所,非詔不得私相較量。倘若有人因勝敗糾結,尋釁滋事,必將嚴懲!”那場上眾人聽聞,施了禮,各回府邸。
雷聲普化天尊與邱天師、李天王急赴禁宮,將演武場之事奏報玉帝。玉帝道:“千裏眼、順風耳已奏報此中詳節,不想那些罪人確是有些本領。三位愛卿不知,那些罪臣早已謀劃火燒演武場、刺殺三位愛卿,朕因此方令人傳命停試。”三人跪倒謝恩。
雷聲普化天尊奏道:“陛下,如今這場武試已決近半,隻是不知該如何了斷,還請陛下聖裁。”玉帝問道:“場中可有得勝之人?”那雷聲普化天尊道:“天庭眾將有三十八位已遴選而出,隻是還未曾殿試。恒元宮亦有五人上場比試。”玉帝看罷名冊,言道:“此事卿等三人定奪,擬定後報朕得知便可。”三人領命,商議後,雷聲普化天尊將三十六將名冊報來,奏請玉帝赦封三十六人為天將,官升一級,另有賞賜。三十六人中唯獨少了康妙威與哪吒,玉帝看罷眾人名諱,命宮人壓蓋寶璽。
李天王奏道:“陛下,那恒元宮眾仙此番亦有下場比試者,為臣鬥膽奏請陛下多少有所賞賜,勿絕了他等渴盼天門之心。”玉帝言道:“他等十二人能遵聖命,也算是知過能改,便複了他等的神籍吧,以觀後效。”李天王領旨自去。
那邱天師在校場受了哪吒等的奚落,好生煩惱,奏請玉帝懲治二人,玉帝哪理會這等小事,因此也就寬慰邱天師幾句,痛斥了二將無法無天了事。不過世事難料,數百年後邱天師見罪下獄,那康妙威、李哪吒竟然被封為“仁聖元帥”、“中壇元帥”,似乎也是巧合,此乃後話。
邱天師見玉帝隻做得和事老,多說也是無意,複言道:“此番恒元宮眾人前來天庭,並非隻是十二仙,那李成道幻化成執小耗模樣,也來天庭比武,其乃犯下抗旨之罪。微臣早命人趁機下手,隻不過那李妖觀世鏡甚是厲害,被他化險為夷。望陛下傳旨,令李成道上繳聖物,勿致眾神有所不平。”
玉帝早有此意,一心想著如何令李成道上繳觀世鏡,見如今有了由頭,便命人請來老君,召集文武,言道:“李成道不服道家規矩、違背天庭法製,在恒元宮輕開殺戮,不知眾卿有何看法?”那武德星君言道:“陛下,那李成道久不服管製,倘若允許其在人間肆意妄為,恐人間又掀起大亂,三界將無寧日。微臣以為,應當派下天使,責問李成道之失!”遊奕靈官奏道:“陛下,李成道對天庭派往恒元宮的陪臣大開殺戮,其心必異,陛下不應養虎為患,及早救治,方有利於太平。”眾官紛紛附和。玉帝問老君道:“太上,不知那李成道忤逆我教戒律之情,太上作何看法?”老君言道:“此乃政事,本座不便多言。”玉帝複道:“太上,那李成道手握一寶,乃是上古盤古大神的隨身之物,如今喚作觀世鏡,可收天地萬物,可映前世未來。李成道仗著此寶,所以不服約束,按我教法旨,此物應上繳天庭,不知太上意下如何?”老君道:“那觀世鏡確為萬寶之尊,但這三界內唯有李成道能駕馭此物,即便上繳府庫,李成道若是收回,也是須臾之間。與其空費周折,不如息事寧人。想那人間,倘若無為而治,亦當久安。”玉帝言道:“太上差矣,世人愚鈍,倘若無神明佐佑,天下必然動蕩。若是李成道恃寶而驕、不能實行道法,人心自然偏離。太上可是認同?”老君言道:“正是。”玉帝笑道:“邱天師,速速傳下旨意,令李成道將觀世鏡上繳天庭府庫。”邱天師又擔了這個差事,自是不樂,但天命難違,隻得下得天來。帶著一行從眾,徑往恒元宮來。
那恒元宮三公九卿見邱天師來,早早跪伏在宮前,邱天師命平身,那三公九卿趕忙前來噓寒問暖。邱天師正色道:“眾位,速請同元帝君接旨!”那司徒連忙遣了人,去天恩殿通報,一行人簇擁著邱天師徑往裏走。
成道殿內而出,命黃門官速擺供品,焚香設拜。見了一行人擁著天師,甚是不悅。那建太歲喝道:“同元帝君接旨,恒元宮大小官員跪拜於後!”那幫天官聽了,方知失禮,連忙跪在成道之後。邱天師宣讀完旨意,隻稱是三界諸神法器,悉數歸收天宮庫府,以息三界之爭,今同元帝君觀世鏡,理應收歸,以息諸神之怨。宣罷旨意,用手相攙成道言道:“帝君,別來無恙。”成道不悅道:“天師到此,實乃恒元宮蓬蓽生輝,隻是這觀世鏡乃是上古聖物,藏於府庫之中,難照天下蒼生福祉,恐有違天意,還請玉帝斟酌一二。”邱天師笑道:“此番玉帝收回觀世鏡,實是百官不平、太上應允,否則玉帝必然不會奪人所愛。還望帝君為百官表率,勿要辜負了聖恩。”成道言道:“天師一路辛苦,今日便在敝宮小酌幾杯,以盡孤地主之誼。”二人攜手進了大殿,命三公九卿陪宴。
酒過三巡,邱天師道:“帝君,老夫還要回天複命,不便在此耽擱,還請帝君將觀世鏡交與貧道,供於天宮之上。”成道解下玉佩,放於桌上,邱天師稱謝,伸手來拿,卻是拾之不起。天師大驚,滿麵羞赧,言道:“帝君,老夫貪杯了,手上乏力,還望帝君準了老夫施用法術。”成道笑而不語。那邱天師踩天罡、邁奇步,念動咒語作起法來,恨不得將觀世鏡捏碎,用了全力,卻如蟻撼泰山一般。邱天師滿臉羞愧,對成道言道:“帝君,老夫經師不到、學藝不精,令帝君見笑了,還請帝君恩旨,令老夫領了此寶,赴天交差。”成道言道:“正如天師所見,此物乃是上古聖物,唯有孤可駕馭,若非孤手,任是三界何等修為,也是拾之不起。即便是孤親送上天,也必然壓塌天宮,遺禍後世。還望天師向玉帝據實而稟。”邱天師知是成道做下手腳,但如今卻無計可施,隻得施禮而出。
玉帝聽完邱天師述說,也是不得要領,隻得傳旨四大天師速速前去恒元宮,務必將觀世鏡取來。四大天師領命,徑到恒元宮,向成道說明來意,成道複將觀世鏡取出,放在地上,那四大天師齊齊作起法術,果然是道法高深,隻見香風陣陣、瑞氣騰騰,氤氳中可見金甲,光輝裏便是力士。正是:後天法力誠威武,先天道象乃本源。
不知後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名利多擾語紛紛,笑看風雲謙做人,
自恃狂言何足事,不語是非平常心。
上回說到建太歲等人前往天庭謝恩,卻被阻在禁宮之外,玉帝特恩旨令眾人前往演武場比試。待眾人到來,邱天師鳴炮歡迎,激起眾將敵意,又命十二人守擂,三十餘江輪流攻打。那將太歲、除青龍不負眾望,贏了數將,卻不想正在打鬥之際,有天將悶聲襲來,直取除青龍。除青龍側目觀瞧,隻覺又有人殺來,卻不想如此之快,一時間被吳明遠殺得緊,無力回身,忙撤出一步,用刀柄去擋,卻不想那將迅猛,一斧之下,竟然將刀柄砍斷,想那大斧必有數萬斤之重。除青龍踉蹌倒退幾步,甩了手中兵刃,正要去換,不想那二將哪裏肯依,緊緊逼來,揮斧便砍。除青龍連忙閃過,大怒不已,喝道:“刀來!”見白光閃過,除青龍手中明晃晃祭出光華刃。
閱兵台上邱天師看得真切,暗吸了一口冷氣,對雷聲普化天尊言道:“天尊,那除青龍手中的兵刃乃是李成道的護身之寶,莫非這除青龍乃是李成道所化不成?!”雷聲普化天尊道:“速速鳴金!”除青龍剛要大開殺戒,隻聽得金鉦聲響,也隻得罷手。
雷聲普化天尊喝道:“除青龍,你掌中之兵乃是仙家利器,有傷亡絕滅之害!如今令你等攫取富貴,乃是陛下的一片恩德,汝怎能祭起寶物,輕毀他人性命?速速收起,令你倒換兵器再戰!雷部眾將聽令:此後若還有人違犯天規,立即擊殺!”那雷部眾將高聲唱諾,除青龍見了如今氣勢,也隻得收起光華刃,另去換了兵刃。
“執小耗”走到場中,對雷聲普化天尊道:“天尊,除青龍等接了數戰,末將有些技癢,願意領教眾位天官手段。天尊可令其等一個個前來比試,也可令其全來,在下一並打發便是了!”邱天師喝道:“小小匹夫!爾等也敢開此狂妄之口!眾將聽令,就按這廝意思,齊心協力將其鏟除,令其知曉人外有人!”卻不想眾將並未領旨,個中有躍躍欲試的,剛要竄出,但見周圍人未動,再思量十二仙的手段,也不敢妄動。雷聲普化天尊道:“天師稍安勿躁!今日比試,當點到為止,非是較量出個死活。”又轉對“執小耗”言道:“執小耗,你乃是得道的修為之人,怎能如此狂傲!縱是為了富貴,也該謙忍方是。何人迎戰執小耗?”
隻聽得一聲呼喝:“某來也!”但見一書生模樣跳到場***手道:“在下張元伯,領教尊駕武藝!”“執小耗”大驚:“足下莫非汝南雞黍張劭乎?”張元伯道:“不才正是在下。”“執小耗”道:“足下高義,足矣名揚千古,在下幸甚。”張元伯道:“足下過獎,實不敢受!”二人還未交手,早惱了邱天師,喝道:“張元伯,為何還不動手?!”張元伯聽到此處,一拱手道:“得罪了!”揮刀砍來,那刀名為泰山寶環刀,乃是百煉之寶,那“執小耗”手使一柄七聖刀,兩口寶刀你來我往,隻打得火光四濺、龍吟陣陣。戰到三十幾合,張元伯自知難以勝卻,卻依然拚盡全力。“執小耗”亦是要保全其的名聲,因此並未痛下狠手。待打到一百合,張元伯跳出圈外,一拱手言道:“慚愧!”回到隊中。
邱天師道:“還有哪將敢上台比試?”那三十餘將中無人應聲,天師自覺尷尬,言道:“王善,你乃靈官之首,當年力敵孫悟空,他也不能勝你,如今你便再大展神威一番!”那王靈官施禮言道:“三位大人,末將非是畏懼,隻因其剛剛戰過一陣,身乏體累,不忍下手。末將願等其休息片刻,抑或換將來戰!”邱天師拍案而起道:“大膽王善!戰與不戰,豈是你一個小小靈官可以做主的,貪生怕死,你敢違抗軍法麽?!”雷聲普化天尊連忙言道:“天師錯意了!王善隻是宅心仁厚,不忍趁人之危而已。日後本官必然多加管束便了!”那邱天師忘了王善乃是雷聲普化天尊帳下人物,不好發作,隻得坐下。天尊言道:“王善,當遵天師之命,前去迎戰。”王善領命,天尊又道:“眾將聽令!今日比武,點到為止,不可傷了對方性命!”眾將稱是。
待王善飛到場中,“執小耗”又是一揖,言道:“多謝靈官美意!”王善喝道:“某允你休息,非是體恤爾等疲乏,乃是顧及某的名聲。既然到了場中,某便隻識得你是敵手,絕不會手下留情,要小心了!”“執小耗”拜謝。那王善發喊一聲,揮動風火輪便打,那風火輪好生厲害,風中帶火、火中帶雷,“執小耗”連忙挺刀招架。打鬥數十合,仍無破綻,“執小耗”心中暗暗佩服王靈官武藝。後人仿詩證曰:
金睛朱發赤須髯,金甲綠靴袍鳳帶。
威儀凶猛凜然氣,誅妖隨處夜與白。
五百靈官充為首,道家宮觀第一宅。
人有三分修持在,靈官七分感應來。
正當二人交手之際,隻聽得一聲哨響,一隻冷箭射向“執小耗”,那邊早有眾人高呼:“帝君小心!”不想那“執小耗”身邊金光一閃,來箭並未射中,轉瞬消失不見,原來是被吸附到觀世鏡中。不想此一發喊,驚得閱兵台上三位主官甚是錯愕。邱天師道:“天尊,看來那李成道果然來至天庭,其不奉詔擅闖天庭,便是抗旨。老朽須奏稟玉帝,治下他的罪狀!”雷聲普化天尊一把拉住道:“天師稍待。這李成道既然敢來,想必已有準備,倘若天師此時大張旗鼓前去搬兵,必然引起李成道狗急跳牆。而此時禁宮毫無防備,倘若其打將進去,你我誰能擋之?挑起災難之罪,便是我等三人。”邱天師道:“那我等就在此處結果這廝!此處有三十餘將,又有雷部眾將在此,隻要天尊下令,李妖及其黨羽必然無處可遁。”天尊道:“天師可曾望見剛才有人施放暗箭,卻不能傷害於他,隻因其隨身攜帶觀世鏡,此乃三界至寶,我等法力低微,不足以降服於他。當初李成道反天時,便是先例。”邱天師道:“天尊,老朽早奉密詔。”那天尊剛要跪接,被天師攔住,道:“陛下知曉十二罪臣前來比武,乃令老夫抓住時機,就地斬殺。”雷聲普化天尊怔了一怔,言道:“陛下可有旨意,要斬殺李成道?”一句話問得天師啞口無言。
那王善見有人施放冷箭,跳出圈外,收起兵刃道:“在下不曾想有人欲暗中助我,既然如此,在下便是輸了!”“執小耗”道:“足下武藝三界皆知,必然不是足下所為,不如就比到一百合,也不輸了足下名聲。”王善道:“在下自知力怯,絕無可勝之理,如今有人施放暗箭,既是有意傷足下性命,也是傷了在下清名,在下認輸!”那邱天師見王善不戰而退,怒道:“王善退下!速換將來戰!”
“執小耗”喝道:“無恥賊人,膽敢施放冷箭!何不現身比試一番,倘若懼怕我等,你等全都上來,也讓爺爺痛快一番!”邱天師道:“康妙威素有聖名,何不上台伸張天庭誌氣?”那康妙威勒馬而出,威風氣度自然非比尋常,後人仿詩證曰:
不上弱小盡仁慈,鷹口救雛樂好施。
四方威名能仁聖,金斧瓜錘左右執。
那康妙威出得陣來,卻並未衝殺,勒馬言道:“天師恕罪,康某乃是馬戰之將,他乃是步鬥之神,某有寶馬利刃,他難有輔助之兵,勝之不武。”言罷勒馬而回。邱天師臉色大變,又言道:“三壇海會大神,這天庭之上,唯有三公子乃名副其實‘萬人敵’,為何今日怯戰?”那哪吒腳踩風火輪,出來道:“天師如何不知,他已敵過二陣,尚未休息,某此時接戰,勝了也有損威名。還請天師諒解。”那康妙威乃是玉帝近侍,執掌四方土地,那哪吒乃是天王之子,素有定海之能,皆是權勢人物,邱天師又羞又怒,但看在李天王麵上,也不好責罵。
李天王道:“二位上官,恒元宮眾將殺氣騰騰,恐是欲與眾將殊死一搏,再比下去,恐有亂事。還請二位上官定奪。”那天尊不言語,邱天師剛要發號施令,隻見身後有通明殿黃門郎官跑來,附耳幾句,邱天師神情恭謹,點頭稱是。隨後喝令道:“今日比試到此為止。各將暫回駐所,非詔不得私相較量。倘若有人因勝敗糾結,尋釁滋事,必將嚴懲!”那場上眾人聽聞,施了禮,各回府邸。
雷聲普化天尊與邱天師、李天王急赴禁宮,將演武場之事奏報玉帝。玉帝道:“千裏眼、順風耳已奏報此中詳節,不想那些罪人確是有些本領。三位愛卿不知,那些罪臣早已謀劃火燒演武場、刺殺三位愛卿,朕因此方令人傳命停試。”三人跪倒謝恩。
雷聲普化天尊奏道:“陛下,如今這場武試已決近半,隻是不知該如何了斷,還請陛下聖裁。”玉帝問道:“場中可有得勝之人?”那雷聲普化天尊道:“天庭眾將有三十八位已遴選而出,隻是還未曾殿試。恒元宮亦有五人上場比試。”玉帝看罷名冊,言道:“此事卿等三人定奪,擬定後報朕得知便可。”三人領命,商議後,雷聲普化天尊將三十六將名冊報來,奏請玉帝赦封三十六人為天將,官升一級,另有賞賜。三十六人中唯獨少了康妙威與哪吒,玉帝看罷眾人名諱,命宮人壓蓋寶璽。
李天王奏道:“陛下,那恒元宮眾仙此番亦有下場比試者,為臣鬥膽奏請陛下多少有所賞賜,勿絕了他等渴盼天門之心。”玉帝言道:“他等十二人能遵聖命,也算是知過能改,便複了他等的神籍吧,以觀後效。”李天王領旨自去。
那邱天師在校場受了哪吒等的奚落,好生煩惱,奏請玉帝懲治二人,玉帝哪理會這等小事,因此也就寬慰邱天師幾句,痛斥了二將無法無天了事。不過世事難料,數百年後邱天師見罪下獄,那康妙威、李哪吒竟然被封為“仁聖元帥”、“中壇元帥”,似乎也是巧合,此乃後話。
邱天師見玉帝隻做得和事老,多說也是無意,複言道:“此番恒元宮眾人前來天庭,並非隻是十二仙,那李成道幻化成執小耗模樣,也來天庭比武,其乃犯下抗旨之罪。微臣早命人趁機下手,隻不過那李妖觀世鏡甚是厲害,被他化險為夷。望陛下傳旨,令李成道上繳聖物,勿致眾神有所不平。”
玉帝早有此意,一心想著如何令李成道上繳觀世鏡,見如今有了由頭,便命人請來老君,召集文武,言道:“李成道不服道家規矩、違背天庭法製,在恒元宮輕開殺戮,不知眾卿有何看法?”那武德星君言道:“陛下,那李成道久不服管製,倘若允許其在人間肆意妄為,恐人間又掀起大亂,三界將無寧日。微臣以為,應當派下天使,責問李成道之失!”遊奕靈官奏道:“陛下,李成道對天庭派往恒元宮的陪臣大開殺戮,其心必異,陛下不應養虎為患,及早救治,方有利於太平。”眾官紛紛附和。玉帝問老君道:“太上,不知那李成道忤逆我教戒律之情,太上作何看法?”老君言道:“此乃政事,本座不便多言。”玉帝複道:“太上,那李成道手握一寶,乃是上古盤古大神的隨身之物,如今喚作觀世鏡,可收天地萬物,可映前世未來。李成道仗著此寶,所以不服約束,按我教法旨,此物應上繳天庭,不知太上意下如何?”老君道:“那觀世鏡確為萬寶之尊,但這三界內唯有李成道能駕馭此物,即便上繳府庫,李成道若是收回,也是須臾之間。與其空費周折,不如息事寧人。想那人間,倘若無為而治,亦當久安。”玉帝言道:“太上差矣,世人愚鈍,倘若無神明佐佑,天下必然動蕩。若是李成道恃寶而驕、不能實行道法,人心自然偏離。太上可是認同?”老君言道:“正是。”玉帝笑道:“邱天師,速速傳下旨意,令李成道將觀世鏡上繳天庭府庫。”邱天師又擔了這個差事,自是不樂,但天命難違,隻得下得天來。帶著一行從眾,徑往恒元宮來。
那恒元宮三公九卿見邱天師來,早早跪伏在宮前,邱天師命平身,那三公九卿趕忙前來噓寒問暖。邱天師正色道:“眾位,速請同元帝君接旨!”那司徒連忙遣了人,去天恩殿通報,一行人簇擁著邱天師徑往裏走。
成道殿內而出,命黃門官速擺供品,焚香設拜。見了一行人擁著天師,甚是不悅。那建太歲喝道:“同元帝君接旨,恒元宮大小官員跪拜於後!”那幫天官聽了,方知失禮,連忙跪在成道之後。邱天師宣讀完旨意,隻稱是三界諸神法器,悉數歸收天宮庫府,以息三界之爭,今同元帝君觀世鏡,理應收歸,以息諸神之怨。宣罷旨意,用手相攙成道言道:“帝君,別來無恙。”成道不悅道:“天師到此,實乃恒元宮蓬蓽生輝,隻是這觀世鏡乃是上古聖物,藏於府庫之中,難照天下蒼生福祉,恐有違天意,還請玉帝斟酌一二。”邱天師笑道:“此番玉帝收回觀世鏡,實是百官不平、太上應允,否則玉帝必然不會奪人所愛。還望帝君為百官表率,勿要辜負了聖恩。”成道言道:“天師一路辛苦,今日便在敝宮小酌幾杯,以盡孤地主之誼。”二人攜手進了大殿,命三公九卿陪宴。
酒過三巡,邱天師道:“帝君,老夫還要回天複命,不便在此耽擱,還請帝君將觀世鏡交與貧道,供於天宮之上。”成道解下玉佩,放於桌上,邱天師稱謝,伸手來拿,卻是拾之不起。天師大驚,滿麵羞赧,言道:“帝君,老夫貪杯了,手上乏力,還望帝君準了老夫施用法術。”成道笑而不語。那邱天師踩天罡、邁奇步,念動咒語作起法來,恨不得將觀世鏡捏碎,用了全力,卻如蟻撼泰山一般。邱天師滿臉羞愧,對成道言道:“帝君,老夫經師不到、學藝不精,令帝君見笑了,還請帝君恩旨,令老夫領了此寶,赴天交差。”成道言道:“正如天師所見,此物乃是上古聖物,唯有孤可駕馭,若非孤手,任是三界何等修為,也是拾之不起。即便是孤親送上天,也必然壓塌天宮,遺禍後世。還望天師向玉帝據實而稟。”邱天師知是成道做下手腳,但如今卻無計可施,隻得施禮而出。
玉帝聽完邱天師述說,也是不得要領,隻得傳旨四大天師速速前去恒元宮,務必將觀世鏡取來。四大天師領命,徑到恒元宮,向成道說明來意,成道複將觀世鏡取出,放在地上,那四大天師齊齊作起法術,果然是道法高深,隻見香風陣陣、瑞氣騰騰,氤氳中可見金甲,光輝裏便是力士。正是:後天法力誠威武,先天道象乃本源。
不知後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