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鳳鳴山上多刺客雷風校尉劫後生
琢磨金銀成財奴,算計天下為獨夫。
私心何必多加減,乾坤早有大乘除。
上回說到成道拘來凡人張生和紀道人指證太尉任無別售賣生死符、秘食小兒心一事,太尉任無別惱羞成怒,從此不來朝見。成道恨其畏罪潛逃,令四處搜捕,卻仍不見任無別蹤影。數日不見太尉來朝,亦不見天庭回複,但從任無別失蹤日起,鳳鳴山周邊便時有守山天兵被殺,元神亦被三昧真火焚化,但何人所為不得而知。衛尉多次派人前往查驗,隻見到凶手多者殺死四五人,少者也有一二人,都是刀刀斃命,每次行事後都會留下金箋紙,上寫道“替天行道”四字。鳳鳴山兵丁一時人心惶惶,守門軍士都不敢在門外守護,朝中傳聞,那任無別是被李成道誣陷,隻因朝中無人為其辯白,因此殺人泄憤。朝中眾人,多為任無別故舊,自是心中又愧又懼,惶惶不可終日。成道見此,怒道:“廷尉,即刻傳下緝捕文書,無論任無別逃往何處,俱要拿來。凡窩藏罪犯者,一並懲處。”那廷尉解康式領命,吩咐下去。不過畢竟是太尉親信,草草印了幾張文書,懸於鳳鳴山四周,手下人等見上官尚且怠慢,也是不為。又過數日,成道催問緝拿可有消息,廷尉稱道:“臣早已命人四下張貼,卻不見消息,近日又往各處增派兵丁,請帝君勿憂。即便是狡兔三窟,亦有銜草之日,任無別犯下這等罪孽,必是寡助,臣定要將其捉拿回來。”成道慰道:“愛卿辛苦,若我恒元宮都是大人這等忠勇,何愁人間不靖。”遂賜了金花一朵、禦酒三瓶。那廷尉叩頭謝恩,心中亦是罵道:如此愚豬,怎敵得過太尉之智。
是夜,解康式回府,引妻妾暢飲,細說李成道失德失政之事,那嬌妻美妾環繞,更有宮娥仙女舞蹈,那廷尉自是心美。心想任無別畏罪潛逃,這三公之位懸空,自己手握禁軍之權,倘若能夠擒拿的任無別,這太尉之位即便不能坐得,也必然是百官之首,想想也是美事。不過這數日間恒元宮天兵屢遭不測,必然是任無別尋釁報複,倘若此時大肆緝拿於他,恐其心狠手辣,引火燒身。況且任光繼仍是在朝為官,看來李成道也是投鼠忌器,暫且觀上一陣,待事態明朗之後再多定奪,也是不遲。因此隻顧得聲色犬馬,卻不想夜至三更,忽然風聲大起,那風好生厲害,後人仿詩為正曰:
風、風,
山搖、地動,
飛石走、鬼神驚,
百裏黃沙、寸步難行,
萬人空巷歸、忙起閉門庭,
卷起驚濤駭浪、撕裂九宵天空,
猶如千軍萬馬沸、又似地裂山又崩,
摧枯拉朽鍾鼓號鳴、對麵難見隻聞呼聲,
掩住光華離恨天低暗、懾人心膽阿鼻地獄中。
那廷尉命人關閉門窗,不想家丁還未至門邊,便聽著幾聲哨響,數隻短箭已插入眾家丁胸膛,一下滿堂驚恐,那群妻妾頓時花容失色,舞女歌妓早嚇得四散奔逃,廷尉也是麵如死灰,但畢竟久在牢獄,殺人害命的事做多了,立即警醒,伸手拉出寶劍,不想又是幾聲哨響,廷尉身上便多了數支短箭,頃刻便見一片白光刺來,那廷尉元神還未出竅便隨風而散了。妻妾們大驚,忙呼“救命”,待眾家丁護院前來救應,廷尉早已魂飛魄散。眾人連忙搜查各院,均是不見刺客身影。那夫人忙遣了人報往京兆尹、衛尉府。
次日群臣待漏之時,廷尉遇刺之事早已議論紛紛,亦有內侍報知成道。早朝之時,成道言道:“昨夜之事,孤已知之,那廷尉乃是孤的重臣,命內府給付廷尉家小撫慰,並與厚葬。”轉問京兆尹韓威道:“韓大人,此種罪行究竟是何人所為?”韓威出班奏道:“臣正在全力緝拿,眼下尚不知何人所為。”成道拍案而起:“狂妄之極,竟然有人膽敢弑我鳳鳴山之神!根本不把孤放在眼裏。韓威,限你三日內破案、五日內緝凶,若是不結,不必上朝了。”那京兆尹韓威連忙跪倒道:“請帝君寬限時日!”成道亦道:“韓大人,此亦是孤心之痛,孤定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既然卿稱十日,便寬以十日,倘若十日內仍不能拿得凶犯,孤必將治你失職之罪。”
那韓威愁眉不展,回到府中,茶飯不思,招來左馮翊、右扶風商討對策。左馮翊道:“大人,我想這殺害廷尉大人之人,不是天庭,便是李成道,他人無此種膽量。”右扶風道:“如此看來,大人應兩害相行取其輕,大人切要三思。”韓威道:“我何曾不知這其中利害,那任無別本是天庭邱天師心腹,如今即便李成道抓住把柄,也顧慮頗多,屢次向天庭奏請定罪,卻是未複,這便足能看出任無別威力。那廷尉亦是太尉黨徒,如今見太尉勢弱,竟然投靠李成道,太尉緣何不怒?我若惹下這個晦頭,也難免後患無窮。”那左馮翊道:“既然如此,何不向太尉表露真心,也好有個靠山。”韓威苦道:“爾等哪裏知曉,那廷尉早發下緝捕文書,卻是不見任何消息,想那太尉若不在天庭,便是被黨羽藏匿起來,哪裏又能尋得到他。”右扶風道:“如今之計,不如向天庭內相厚之人修書一封,令其活動調回大人,則不必趟這趟渾水。”韓威聞之有理,即刻修書,盡現媚態之詞,隻為能脫離這龍潭虎穴。但此舉並非完全之策,即便調動也難在十日之內,因此又召來司法參軍,言道:“張參軍,廷尉遇刺一事你可知之?”那參軍言道:“大人,小的早撒下人去,掘地三尺也要揪出真凶。”韓威道:“虛辭就不必表了。今日得了上令,限某七日內破案,若是破了此案,必少不了犒賞,你我共事多年,這件功勞就由你領受吧。”那參軍言道:“大人,小的聞那賊人來去無蹤,實無線索,請大人寬些時日方好!”韓威道:“那李成道命我七日破案,逾期不能結案則烏紗不保,你如何跟我討價還價?某的為人你甚是了解,倘若過了期限,某必先將你革職拿辦。”那司法參軍還要言語,韓威已轉身踱入後堂。
參軍無奈,召集帳下二十四個校尉,稱已得了上命,限五日內破案,否則杖刑流配。那些校尉平日裏屍位素餐,根本不知官為何事,或因祖上為官蔭福而來,或因買官鬻爵行賄而來,酒囊飯袋者比比皆是。因此校尉們商議,不如按著舊例,打死幾隻精怪,或是買通幾個地仙,將此事承擔下來,隻要應付過去,事後便好周旋。也有的言道:此事幹係重大,恐地仙、精怪不願舍命就財,不如重罰皂吏,催其狠查,必能有所收獲。因此默契得緊,告訴手下皂吏,三日內破案,否則都與廷尉陪葬。好一個手段,可苦了這些皂吏,俸祿不多、公務不少,時刻提著心,還要替上麵背著無數黑鍋。倘若有功,便是上級之功,倘若有過,便是自己之過。倘若遭到上司不滿,恐怕難有出頭之日。即便是得到上司歡心,能落得一些油水,一旦上司高遷、新官到任,必然被新官所棄,更是難以翻身。因此這些皂吏隻要混的久了,必然一身鑽營油滑的功夫。數日間,抓來了百十隻精怪、散勇、遊仙,下到獄中屈打成招,都認了行刺之事。喜得那些校尉連忙去報功。想那一眾天官,平日隻知道使奴喚婢、喝酒狎妓,識得什麽天規律法、安穩三界?唯獨中有一雷風校尉巫綱言道:“眾兄台,那行刺之徒不過七八人,如今卻抓住了百十個凶犯,不令人疑嗎?”眾人不滿,言道:“你是妒忌了我等功勞。”偏是不聽,結果報將上去,那參軍久領獄事,知道其中有詐,一道口令下來,那些校尉都遭了三十大板,唯獨雷風校尉獨善其身。
眾校尉盛怒,一麵埋怨雷風校尉不強加阻諫,一麵猜想其必定幸災樂禍,因此眾人對司法參軍言道:“眾人都去賣力,唯獨雷風校尉不曾拿得一人,可見其必是通了賊人,走漏了消息,讓我等屢次撲空,隻要嚴刑拷打,必能令其招供賊人所在。”那司法參軍雖知眾人誣陷,但眼見期限已近,隻得尋隻替罪之羊方可保住一身錦繡,也隻得委屈了別人。令人將雷風校尉綁來逼問賊情,那校尉哪裏肯認,司法參軍暴喝一聲:“大刑伺候!”那雷風校尉受刑不過,喊冤道:“大人勿怒,小的有話說。”繼而言道:“小人觀那廷尉身上有六箭,卻有七孔,而賊人急於行事、逃竄,人數眾多恐難掩人耳目,因此方才推斷有七八人,實不知那賊人去向。小人觀那些短箭平淡無奇,不似天庭之物,又無邪氣,因此斷定不是精怪所為,因此不是恒元宮內有人為之,便是太尉親信所為,隻要命若盧令、武庫令、兵馬司查詢此箭來曆,必能查到凶犯。”那司法參軍將信將疑,言道:“若是依你之言破了此案,某必保舉你任京輔縣丞,若是不能查出賊人下落,便要借你項上人頭一用。”命人將短箭送往各處。不日各處回言告知,此非鳳鳴山所製。
那司法參軍怒極,對雷風校尉言道:“你如何能知曉這羽箭來曆?必是夥同賊人行事,需要大刑方能招供。”那雷風校尉見其愚鈍,罵道:“你不過因為我平時少有孝敬而公報私仇,我變作厲鬼也不放過你!”那司法參軍言道:“賢弟,為兄實在無計,唯有你能拯救為兄和眾兄弟,還望賢弟到了陰曹地府不要怨恨與我,你要尋仇,隻管找那李成道便是。”雷風校尉聽得淒然,道:“大人,我死不足惜,但請大人念在我等同僚之麵,饒過我的家人。”司法參軍言道:“賢弟勿慮,你死之後,你的一家老小自有我來保全。為兄早已探知,你乃凡間修道成仙,機緣巧合降服了天池水怪,因此百姓尊你為神,但因你根基淺薄,沒有銀錢走動,因此到如今也隻是個仙籍。雖然任勞任怨,平日不像他人樂在賭場、宿在青樓,但畢竟無人為你撐腰,愚兄也隻得借你人頭一用。願賢弟早登極樂,來世萬不可修道為官。”於是命獄卒多備些酒肉,也不要枉了其為仙一場。言罷揚長而去,獨留下雷風校尉絕望哀號。
司法參軍回到府中,招來驃騎校尉與虎翼校尉,言道:“本官待你二人如何?”那二人道:“上官待我等恩重如山,小的肝腦塗地難以報答。”司法參軍道:“上月京兆尹大人有意在我治下遴選兩名副參軍,我保薦了你二人,但恐他人不服,需你二人做成一件功勞,方可服眾。”二人喜露於形,道:“全憑大人栽培。”參軍道:“你二人今夜去獄中,假意救出雷風校尉並那些遊仙精怪,帶至紅穀口,本官預先在其處埋伏一千精兵,到時全部掩殺,為讓人相信,必要時可殺了一些獄卒。”二人領命,各帶五十名親兵,暗夜穿戴夜行服,砍開牢門,直衝入獄中,放出這一般冤魂。
那牢獄守衛稀鬆,數十個蒙麵人輕易進入,砍翻獄卒,用大錘砸開獄鎖,呼道:“眾道友,我等不平爾等之事,特來相救,現牢獄內外俱已攻破,大家就此遁去,那紅穀口早已有義士接應,大家隨我來便可。”牢中眾人喜極而泣,跪倒磕頭。這一群黑衣人一個個砸開枷鎖放出眾人,唯獨雷風校尉未動,眾人呼喚,雷風校尉道:“我若去了,妻兒老小必然遭難!”那黑衣人摘下麵罩,雷風校尉認得是虎翼校尉,道:“賢弟,我等念同僚之義、感天道之公,方才舍命救你,萬不可負了我等好心。”眼見獄中這百十人隨著黑衣人便走,唯獨雷風校尉愁眉不展,虎翼校尉言道:“賢弟此時不走,將萬劫不複!”那雷風校尉哭道:“哥哥不知,我這一門家小俱在那參軍之手,倘若我就此遁去,必將連累妻兒老小,還不如我引頸待戮,保全家人平安。”虎翼校尉道:“賢弟,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你我兄弟一場,決不能看你落得如此下場。”那雷風校尉仍是猶豫不決,那邊跑來驃騎校尉道:“為何還不遁去?援兵至矣!”虎翼校尉道:“他願一死保家人平安。”那驃騎校尉道:“賢弟多慮了,我早已命人將貴眷搬至紅穀口,你一家人就要團聚。”那雷風校尉聽得大喜,顧不得許多,待虎翼校尉砍開枷鎖,連同眾人一並奔去。
眾人衝破牢門,直奔長街,卻鮮見有兵丁攔截,眾人慶幸僥脫,那雷風校尉大感詫異,問道:“緣何不見有兵丁巡邏?”那驃騎校尉道:“你身為官吏,還不知這其中因由,如今哪還有擔責之人!”那雷風校尉不待細思,亦是與眾人駕疾風而走,徑往紅穀口而來。行到半路,雷風校尉忽然想起,自己宅中密室還有一粒九轉金丹,家人行急,必不曾帶來,如今務必取來方好。
原來這三界內,無論神仙佛聖,也有因果輪回、壽終正寢一日。而天庭三品以上官員便可領受仙丹俸祿,一些下等官吏為保富貴,隻得廣使金銀,搜刮些奇珍異寶賄賂上官,方能換得些金丹續壽。然金丹唯有老君煉得,因此玉皇便廣植蟠桃,服用蟠桃,雖不及金丹妙用,但亦可益壽延年,隻是蟠桃乃是玉帝拉攏眾神之用,亦不是誰都可享受的。不過這三界延壽至寶,乃是五莊觀的人參果,隻不過卻不易得,更兼得那鎮元子輩分甚高、孤傲不遜,因此這大羅金仙也難吃上一個。
那雷風校尉上有高堂老母,壽數將盡,雷風校尉不忍,遂耗盡家私,由天庭上官處購得金丹一枚,可續老母壽數,隻望晚些服用以保更長,卻不知此事連累。那私授仙丹乃是天庭明令禁止之罪,隻不過官員們心知肚明,私下交易而已,若是被禦史言官奏上一本,便有被削神籍之危。那雷風校尉不敢怠慢,縮到隊尾,急駕狂風而去,這百十號人熙熙攘攘,竟然也沒在意他逃匿。
那雷風校尉回到宅中,卻見大門早被查封,翻牆入院,但見一片狼藉,不敢高聲呼喊,點起火石徑往屋內,但見桌翻凳倒、瓶破畫碎,空無一人。那雷風校尉心驚,扒開屋內石磚,扭動暗閘,但見屋壁大開,那雷風校尉閃進密室,但見供桌之下有物閃動,順勢抄起一物,掀起桌簾便要打,卻聽見桌下小兒嘶喊,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己的一雙兒女。父子相見抱頭痛哭,那兩個孩兒娓娓道來:原來在雷風尉入獄後,便有官差來其家中,其母為防生變,將一雙兒女藏於密室,後聽得一陣打砸之聲便無動靜。雷風尉聽罷不由心驚:那驃騎校尉分明騙我,如今看來,這必是司法參軍所設圈套,又驚又怒,安頓好兒女,便查看供桌上錦匣之內金丹還在,略有安心,言道:“我兒,為父要前去營救祖母、母親,爾等在此處安歇,若你二人餓極,便可將這仙丹分而食之,萬不可出得密室。”轉身走出密室,關好室門,複又翻牆而出。
雷風校尉出得門來,尚不知何處可去,一心要救老母愛妻,又不知被困在何處,真乃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正在苦悶之際,恍惚間想起驃騎校尉言說已將妻小搬至紅穀口,一時無計,隻得仗劍前來。遠遠望見紅穀口一片火光,喊殺之聲大起,心頭一驚,遠處偷望,隻見那司法參軍帶著一群人馬正在剿殺那百十個越獄之人,耳耳哀嚎厲喝,目目血影刀光,但見:
欣喜逃活反為殃,赤手空心任屠戕,
刀槍陣裏何處遁?隻生二腿怨爺娘。
雷風校尉大驚失色,心想真乃是劫後餘生。眼見殺戮,不敢近前,但又擔心家人安危,倘若衝殺過去,必是一死,身後兒女則無人照撫。一時不知所措,頓足捶胸、啞聲哭泣,淚眼婆娑之間,卻望見遠處天空站著一人,靜觀地上廝殺,雷風校尉雖然不識得是何路神仙,但眼見一襲白衣、頭燃烈火,已猜想到便是夜遊神白賢,心中不由一亮:不如就將此事向李成道合盤托出,雖無必勝把握,至少可有轉寰之機。於是悄悄搭弓上箭,照著白賢射來。哪一箭不偏不倚,正射向白賢額頭,頓時嚇得雷風尉一身冷汗。正是:養尊處優無戰事,從來指處矢不著。
不知後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琢磨金銀成財奴,算計天下為獨夫。
私心何必多加減,乾坤早有大乘除。
上回說到成道拘來凡人張生和紀道人指證太尉任無別售賣生死符、秘食小兒心一事,太尉任無別惱羞成怒,從此不來朝見。成道恨其畏罪潛逃,令四處搜捕,卻仍不見任無別蹤影。數日不見太尉來朝,亦不見天庭回複,但從任無別失蹤日起,鳳鳴山周邊便時有守山天兵被殺,元神亦被三昧真火焚化,但何人所為不得而知。衛尉多次派人前往查驗,隻見到凶手多者殺死四五人,少者也有一二人,都是刀刀斃命,每次行事後都會留下金箋紙,上寫道“替天行道”四字。鳳鳴山兵丁一時人心惶惶,守門軍士都不敢在門外守護,朝中傳聞,那任無別是被李成道誣陷,隻因朝中無人為其辯白,因此殺人泄憤。朝中眾人,多為任無別故舊,自是心中又愧又懼,惶惶不可終日。成道見此,怒道:“廷尉,即刻傳下緝捕文書,無論任無別逃往何處,俱要拿來。凡窩藏罪犯者,一並懲處。”那廷尉解康式領命,吩咐下去。不過畢竟是太尉親信,草草印了幾張文書,懸於鳳鳴山四周,手下人等見上官尚且怠慢,也是不為。又過數日,成道催問緝拿可有消息,廷尉稱道:“臣早已命人四下張貼,卻不見消息,近日又往各處增派兵丁,請帝君勿憂。即便是狡兔三窟,亦有銜草之日,任無別犯下這等罪孽,必是寡助,臣定要將其捉拿回來。”成道慰道:“愛卿辛苦,若我恒元宮都是大人這等忠勇,何愁人間不靖。”遂賜了金花一朵、禦酒三瓶。那廷尉叩頭謝恩,心中亦是罵道:如此愚豬,怎敵得過太尉之智。
是夜,解康式回府,引妻妾暢飲,細說李成道失德失政之事,那嬌妻美妾環繞,更有宮娥仙女舞蹈,那廷尉自是心美。心想任無別畏罪潛逃,這三公之位懸空,自己手握禁軍之權,倘若能夠擒拿的任無別,這太尉之位即便不能坐得,也必然是百官之首,想想也是美事。不過這數日間恒元宮天兵屢遭不測,必然是任無別尋釁報複,倘若此時大肆緝拿於他,恐其心狠手辣,引火燒身。況且任光繼仍是在朝為官,看來李成道也是投鼠忌器,暫且觀上一陣,待事態明朗之後再多定奪,也是不遲。因此隻顧得聲色犬馬,卻不想夜至三更,忽然風聲大起,那風好生厲害,後人仿詩為正曰:
風、風,
山搖、地動,
飛石走、鬼神驚,
百裏黃沙、寸步難行,
萬人空巷歸、忙起閉門庭,
卷起驚濤駭浪、撕裂九宵天空,
猶如千軍萬馬沸、又似地裂山又崩,
摧枯拉朽鍾鼓號鳴、對麵難見隻聞呼聲,
掩住光華離恨天低暗、懾人心膽阿鼻地獄中。
那廷尉命人關閉門窗,不想家丁還未至門邊,便聽著幾聲哨響,數隻短箭已插入眾家丁胸膛,一下滿堂驚恐,那群妻妾頓時花容失色,舞女歌妓早嚇得四散奔逃,廷尉也是麵如死灰,但畢竟久在牢獄,殺人害命的事做多了,立即警醒,伸手拉出寶劍,不想又是幾聲哨響,廷尉身上便多了數支短箭,頃刻便見一片白光刺來,那廷尉元神還未出竅便隨風而散了。妻妾們大驚,忙呼“救命”,待眾家丁護院前來救應,廷尉早已魂飛魄散。眾人連忙搜查各院,均是不見刺客身影。那夫人忙遣了人報往京兆尹、衛尉府。
次日群臣待漏之時,廷尉遇刺之事早已議論紛紛,亦有內侍報知成道。早朝之時,成道言道:“昨夜之事,孤已知之,那廷尉乃是孤的重臣,命內府給付廷尉家小撫慰,並與厚葬。”轉問京兆尹韓威道:“韓大人,此種罪行究竟是何人所為?”韓威出班奏道:“臣正在全力緝拿,眼下尚不知何人所為。”成道拍案而起:“狂妄之極,竟然有人膽敢弑我鳳鳴山之神!根本不把孤放在眼裏。韓威,限你三日內破案、五日內緝凶,若是不結,不必上朝了。”那京兆尹韓威連忙跪倒道:“請帝君寬限時日!”成道亦道:“韓大人,此亦是孤心之痛,孤定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既然卿稱十日,便寬以十日,倘若十日內仍不能拿得凶犯,孤必將治你失職之罪。”
那韓威愁眉不展,回到府中,茶飯不思,招來左馮翊、右扶風商討對策。左馮翊道:“大人,我想這殺害廷尉大人之人,不是天庭,便是李成道,他人無此種膽量。”右扶風道:“如此看來,大人應兩害相行取其輕,大人切要三思。”韓威道:“我何曾不知這其中利害,那任無別本是天庭邱天師心腹,如今即便李成道抓住把柄,也顧慮頗多,屢次向天庭奏請定罪,卻是未複,這便足能看出任無別威力。那廷尉亦是太尉黨徒,如今見太尉勢弱,竟然投靠李成道,太尉緣何不怒?我若惹下這個晦頭,也難免後患無窮。”那左馮翊道:“既然如此,何不向太尉表露真心,也好有個靠山。”韓威苦道:“爾等哪裏知曉,那廷尉早發下緝捕文書,卻是不見任何消息,想那太尉若不在天庭,便是被黨羽藏匿起來,哪裏又能尋得到他。”右扶風道:“如今之計,不如向天庭內相厚之人修書一封,令其活動調回大人,則不必趟這趟渾水。”韓威聞之有理,即刻修書,盡現媚態之詞,隻為能脫離這龍潭虎穴。但此舉並非完全之策,即便調動也難在十日之內,因此又召來司法參軍,言道:“張參軍,廷尉遇刺一事你可知之?”那參軍言道:“大人,小的早撒下人去,掘地三尺也要揪出真凶。”韓威道:“虛辭就不必表了。今日得了上令,限某七日內破案,若是破了此案,必少不了犒賞,你我共事多年,這件功勞就由你領受吧。”那參軍言道:“大人,小的聞那賊人來去無蹤,實無線索,請大人寬些時日方好!”韓威道:“那李成道命我七日破案,逾期不能結案則烏紗不保,你如何跟我討價還價?某的為人你甚是了解,倘若過了期限,某必先將你革職拿辦。”那司法參軍還要言語,韓威已轉身踱入後堂。
參軍無奈,召集帳下二十四個校尉,稱已得了上命,限五日內破案,否則杖刑流配。那些校尉平日裏屍位素餐,根本不知官為何事,或因祖上為官蔭福而來,或因買官鬻爵行賄而來,酒囊飯袋者比比皆是。因此校尉們商議,不如按著舊例,打死幾隻精怪,或是買通幾個地仙,將此事承擔下來,隻要應付過去,事後便好周旋。也有的言道:此事幹係重大,恐地仙、精怪不願舍命就財,不如重罰皂吏,催其狠查,必能有所收獲。因此默契得緊,告訴手下皂吏,三日內破案,否則都與廷尉陪葬。好一個手段,可苦了這些皂吏,俸祿不多、公務不少,時刻提著心,還要替上麵背著無數黑鍋。倘若有功,便是上級之功,倘若有過,便是自己之過。倘若遭到上司不滿,恐怕難有出頭之日。即便是得到上司歡心,能落得一些油水,一旦上司高遷、新官到任,必然被新官所棄,更是難以翻身。因此這些皂吏隻要混的久了,必然一身鑽營油滑的功夫。數日間,抓來了百十隻精怪、散勇、遊仙,下到獄中屈打成招,都認了行刺之事。喜得那些校尉連忙去報功。想那一眾天官,平日隻知道使奴喚婢、喝酒狎妓,識得什麽天規律法、安穩三界?唯獨中有一雷風校尉巫綱言道:“眾兄台,那行刺之徒不過七八人,如今卻抓住了百十個凶犯,不令人疑嗎?”眾人不滿,言道:“你是妒忌了我等功勞。”偏是不聽,結果報將上去,那參軍久領獄事,知道其中有詐,一道口令下來,那些校尉都遭了三十大板,唯獨雷風校尉獨善其身。
眾校尉盛怒,一麵埋怨雷風校尉不強加阻諫,一麵猜想其必定幸災樂禍,因此眾人對司法參軍言道:“眾人都去賣力,唯獨雷風校尉不曾拿得一人,可見其必是通了賊人,走漏了消息,讓我等屢次撲空,隻要嚴刑拷打,必能令其招供賊人所在。”那司法參軍雖知眾人誣陷,但眼見期限已近,隻得尋隻替罪之羊方可保住一身錦繡,也隻得委屈了別人。令人將雷風校尉綁來逼問賊情,那校尉哪裏肯認,司法參軍暴喝一聲:“大刑伺候!”那雷風校尉受刑不過,喊冤道:“大人勿怒,小的有話說。”繼而言道:“小人觀那廷尉身上有六箭,卻有七孔,而賊人急於行事、逃竄,人數眾多恐難掩人耳目,因此方才推斷有七八人,實不知那賊人去向。小人觀那些短箭平淡無奇,不似天庭之物,又無邪氣,因此斷定不是精怪所為,因此不是恒元宮內有人為之,便是太尉親信所為,隻要命若盧令、武庫令、兵馬司查詢此箭來曆,必能查到凶犯。”那司法參軍將信將疑,言道:“若是依你之言破了此案,某必保舉你任京輔縣丞,若是不能查出賊人下落,便要借你項上人頭一用。”命人將短箭送往各處。不日各處回言告知,此非鳳鳴山所製。
那司法參軍怒極,對雷風校尉言道:“你如何能知曉這羽箭來曆?必是夥同賊人行事,需要大刑方能招供。”那雷風校尉見其愚鈍,罵道:“你不過因為我平時少有孝敬而公報私仇,我變作厲鬼也不放過你!”那司法參軍言道:“賢弟,為兄實在無計,唯有你能拯救為兄和眾兄弟,還望賢弟到了陰曹地府不要怨恨與我,你要尋仇,隻管找那李成道便是。”雷風校尉聽得淒然,道:“大人,我死不足惜,但請大人念在我等同僚之麵,饒過我的家人。”司法參軍言道:“賢弟勿慮,你死之後,你的一家老小自有我來保全。為兄早已探知,你乃凡間修道成仙,機緣巧合降服了天池水怪,因此百姓尊你為神,但因你根基淺薄,沒有銀錢走動,因此到如今也隻是個仙籍。雖然任勞任怨,平日不像他人樂在賭場、宿在青樓,但畢竟無人為你撐腰,愚兄也隻得借你人頭一用。願賢弟早登極樂,來世萬不可修道為官。”於是命獄卒多備些酒肉,也不要枉了其為仙一場。言罷揚長而去,獨留下雷風校尉絕望哀號。
司法參軍回到府中,招來驃騎校尉與虎翼校尉,言道:“本官待你二人如何?”那二人道:“上官待我等恩重如山,小的肝腦塗地難以報答。”司法參軍道:“上月京兆尹大人有意在我治下遴選兩名副參軍,我保薦了你二人,但恐他人不服,需你二人做成一件功勞,方可服眾。”二人喜露於形,道:“全憑大人栽培。”參軍道:“你二人今夜去獄中,假意救出雷風校尉並那些遊仙精怪,帶至紅穀口,本官預先在其處埋伏一千精兵,到時全部掩殺,為讓人相信,必要時可殺了一些獄卒。”二人領命,各帶五十名親兵,暗夜穿戴夜行服,砍開牢門,直衝入獄中,放出這一般冤魂。
那牢獄守衛稀鬆,數十個蒙麵人輕易進入,砍翻獄卒,用大錘砸開獄鎖,呼道:“眾道友,我等不平爾等之事,特來相救,現牢獄內外俱已攻破,大家就此遁去,那紅穀口早已有義士接應,大家隨我來便可。”牢中眾人喜極而泣,跪倒磕頭。這一群黑衣人一個個砸開枷鎖放出眾人,唯獨雷風校尉未動,眾人呼喚,雷風校尉道:“我若去了,妻兒老小必然遭難!”那黑衣人摘下麵罩,雷風校尉認得是虎翼校尉,道:“賢弟,我等念同僚之義、感天道之公,方才舍命救你,萬不可負了我等好心。”眼見獄中這百十人隨著黑衣人便走,唯獨雷風校尉愁眉不展,虎翼校尉言道:“賢弟此時不走,將萬劫不複!”那雷風校尉哭道:“哥哥不知,我這一門家小俱在那參軍之手,倘若我就此遁去,必將連累妻兒老小,還不如我引頸待戮,保全家人平安。”虎翼校尉道:“賢弟,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你我兄弟一場,決不能看你落得如此下場。”那雷風校尉仍是猶豫不決,那邊跑來驃騎校尉道:“為何還不遁去?援兵至矣!”虎翼校尉道:“他願一死保家人平安。”那驃騎校尉道:“賢弟多慮了,我早已命人將貴眷搬至紅穀口,你一家人就要團聚。”那雷風校尉聽得大喜,顧不得許多,待虎翼校尉砍開枷鎖,連同眾人一並奔去。
眾人衝破牢門,直奔長街,卻鮮見有兵丁攔截,眾人慶幸僥脫,那雷風校尉大感詫異,問道:“緣何不見有兵丁巡邏?”那驃騎校尉道:“你身為官吏,還不知這其中因由,如今哪還有擔責之人!”那雷風校尉不待細思,亦是與眾人駕疾風而走,徑往紅穀口而來。行到半路,雷風校尉忽然想起,自己宅中密室還有一粒九轉金丹,家人行急,必不曾帶來,如今務必取來方好。
原來這三界內,無論神仙佛聖,也有因果輪回、壽終正寢一日。而天庭三品以上官員便可領受仙丹俸祿,一些下等官吏為保富貴,隻得廣使金銀,搜刮些奇珍異寶賄賂上官,方能換得些金丹續壽。然金丹唯有老君煉得,因此玉皇便廣植蟠桃,服用蟠桃,雖不及金丹妙用,但亦可益壽延年,隻是蟠桃乃是玉帝拉攏眾神之用,亦不是誰都可享受的。不過這三界延壽至寶,乃是五莊觀的人參果,隻不過卻不易得,更兼得那鎮元子輩分甚高、孤傲不遜,因此這大羅金仙也難吃上一個。
那雷風校尉上有高堂老母,壽數將盡,雷風校尉不忍,遂耗盡家私,由天庭上官處購得金丹一枚,可續老母壽數,隻望晚些服用以保更長,卻不知此事連累。那私授仙丹乃是天庭明令禁止之罪,隻不過官員們心知肚明,私下交易而已,若是被禦史言官奏上一本,便有被削神籍之危。那雷風校尉不敢怠慢,縮到隊尾,急駕狂風而去,這百十號人熙熙攘攘,竟然也沒在意他逃匿。
那雷風校尉回到宅中,卻見大門早被查封,翻牆入院,但見一片狼藉,不敢高聲呼喊,點起火石徑往屋內,但見桌翻凳倒、瓶破畫碎,空無一人。那雷風校尉心驚,扒開屋內石磚,扭動暗閘,但見屋壁大開,那雷風校尉閃進密室,但見供桌之下有物閃動,順勢抄起一物,掀起桌簾便要打,卻聽見桌下小兒嘶喊,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己的一雙兒女。父子相見抱頭痛哭,那兩個孩兒娓娓道來:原來在雷風尉入獄後,便有官差來其家中,其母為防生變,將一雙兒女藏於密室,後聽得一陣打砸之聲便無動靜。雷風尉聽罷不由心驚:那驃騎校尉分明騙我,如今看來,這必是司法參軍所設圈套,又驚又怒,安頓好兒女,便查看供桌上錦匣之內金丹還在,略有安心,言道:“我兒,為父要前去營救祖母、母親,爾等在此處安歇,若你二人餓極,便可將這仙丹分而食之,萬不可出得密室。”轉身走出密室,關好室門,複又翻牆而出。
雷風校尉出得門來,尚不知何處可去,一心要救老母愛妻,又不知被困在何處,真乃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正在苦悶之際,恍惚間想起驃騎校尉言說已將妻小搬至紅穀口,一時無計,隻得仗劍前來。遠遠望見紅穀口一片火光,喊殺之聲大起,心頭一驚,遠處偷望,隻見那司法參軍帶著一群人馬正在剿殺那百十個越獄之人,耳耳哀嚎厲喝,目目血影刀光,但見:
欣喜逃活反為殃,赤手空心任屠戕,
刀槍陣裏何處遁?隻生二腿怨爺娘。
雷風校尉大驚失色,心想真乃是劫後餘生。眼見殺戮,不敢近前,但又擔心家人安危,倘若衝殺過去,必是一死,身後兒女則無人照撫。一時不知所措,頓足捶胸、啞聲哭泣,淚眼婆娑之間,卻望見遠處天空站著一人,靜觀地上廝殺,雷風校尉雖然不識得是何路神仙,但眼見一襲白衣、頭燃烈火,已猜想到便是夜遊神白賢,心中不由一亮:不如就將此事向李成道合盤托出,雖無必勝把握,至少可有轉寰之機。於是悄悄搭弓上箭,照著白賢射來。哪一箭不偏不倚,正射向白賢額頭,頓時嚇得雷風尉一身冷汗。正是:養尊處優無戰事,從來指處矢不著。
不知後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