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眾妖屠城戰天兵費晉集仙畏戰事
楚莊恩義恕絕纓,稱霸春秋鑄巨功。
岐山百姓念寬德,身負矢石救穆公。
上回說到北海銅山鎮妖之寶被敖曄盜出,致使銅山內的眾妖頃刻遁出,一路向南殺來,不管凡人精怪,悉數捉來吃了,令三界為之震動。那人鑒官韓令坤十萬火急來報,成道震驚不已,命恒元宮眾仙立即率下兩萬天兵前往北地,又命著雍、赤奮若、執徐、協洽、定官符、收貴人、開吊客等人,率心腹精怪鎮守恒元宮。為防天庭伺機報複,成道乃命執小耗帶領塗山一族眾人,前往鳳鳴山南玉鬆林,將那五千棵參天大樹紛紛釘上靈符,林中遍放硝磷火藥,隻要天庭異動,便放火燒林。那日巡神巫綱帶著二百天兵,護送著人鑒官韓令坤返國,不想一日之間那些精怪已然屠城,將都城凡人吃遍,見此處城牆高大、富麗堂皇,酒足飯飽之際,權且在此歇馬。
且說那眾妖從妖洞中溢出,各個興奮無比,這千萬年來的幽禁暗無天日,生不如死。妖洞中饑寒交迫,法力低微的精怪早已被分食,剩下的不過五萬餘眾。一朝自由,便如傾瀉的洪水一般,一發不可收拾。一時間,呼號驟至,撕裂心肺,後人仿詩為證:
銅山鐵壁鎖雲薄,幽囚無盡魔怪妖。
山崩地裂一旦泄,地無多厚天無高。
仙家重寶無用地,雷火符咒奈分毫。
士農工商分頭躲,神仙佛聖擇處逃。
那些精怪衝出洞口之時,先吃了守洞的官兵,隻有不到三十餘眾藏匿起來,才躲過一劫,其餘盡數被吃。之後又到海上作祟,但懼怕天兵撲殺才向南而來。那些小妖不敢獨行,隻好附眾。在北海郡中,眾妖吃了八百嬰兒,那郡已是無有嬰兒可食,眾妖便生喝人血,嚼空內髒。北海龍王自顧不暇,北海土地法力微弱,不敢出頭,隻得燃信香報與撫地將軍,直待三太子到來。那哪吒領三萬天兵布於天上,擂鼓呐喊,嚇得眾妖隻得奔南逃命。隻是三太子隻在天上追趕,並不下地捉妖。眾妖驚懼,隻得占了城池,再做計較。
那人鑒官韓令坤被日巡神巫綱護著返國,卻遠望見城頭大旗,已被砍落,城門大開,內外一片狼藉,大呼不好,對巫綱言道:“巫大人,看來那些妖怪已然得手,此城中恐怕再無活口,還望上使速速稟告帝君,速派眾兵圍剿。”那巫綱望見城內殘敗、妖氣升騰,自知不敵,言道:“韓大人切勿要去到城中,不如就此與本官返回鳳鳴山,借來大兵,再做計較。”二人正在言說,卻不想那城中忽然飛出數百隻精怪,望見天兵便要撕咬。巫綱大喝一聲:“眾兵聽令,前來之妖,罪孽深重,殺無赦!”那些天兵早拉開刀槍,隻是甚為驚懼,顫巍巍擠作一團。
那些精怪見了,更是囂張,獰笑不已,為首的乃是一隻諸犍,隻見是人麵豹身,頭上長有牛耳,卻隻有一目,長相凶惡。一條長尾緊銜身後,喝道:“爾等可是天兵麽?”卻不想那諸犍巨聲震耳,驚得一群天兵連忙掩耳。巫綱亦早聽聞世間有此一怪,隻是不曾見得,今日一見,果然駭人,言道:“胖郎神聽真,我等乃是天兵天將,爾等速速退去,否則本官便要緝拿爾等!”那諸犍哈哈大笑,言道:“果然是天上人物,有些見識,既然如此,在下也不虛言,我等鮮嚐仙人滋味,欲要將爾等下酒,你若是將手下天兵留下,便可放你回去!不然也要烹了!”身後那群精怪更是歡騰,有一貌似凡人模樣的精怪,身著襤褸,長有利爪,喚作傲因,言道:“哥哥不知,這凡人之中人腦最是美味,隻是不知這仙人如何?”又一螣蛇言道:“哥哥,那人腦味美,卻不如骨髓耐人尋味,不如擒下這些天兵,趁著鮮活,敲開骨髓,讓我等嚐鮮。”另有一四角山羊,便是土螻言道:“哥哥,這人腦、骨髓雖是別有風味,卻是耗費時力,不如就將眾人綁在大柱之上,破開肚皮,那心肝脾肺卻是易得。”
那些天兵哪見過這等精怪,早聽得癱軟,那巫綱雖是驚懼,卻知職責所在,喝道:“眾弟兄,如今危急,隻有我等一心,方可逃出生天,殺!”一聲令下,率先飛出,直取諸犍。那身後天兵見了,知道此時若不能拚死一搏,必然被殺,因此也呼號向外衝殺。
巫綱大戰諸犍,卻不想那諸犍力大無窮,巫綱哪裏是他的對手,剛過三招,便被諸犍一掌拍下,跌落雲頭。手下那些精怪連忙下去,欲要綁縛巫綱。巫綱見大勢已去,連忙呼喝:“眾兄弟不可戀戰,各自逃命去吧!”挺住刀槍,與那些精怪打鬥。那些精怪酒足飯飽,哪裏有心與他較量,隻不過是玩弄於他,不令其逃。待耗盡他的體力,自然綁縛。巫綱見此,虛晃一招,駕起狂風,便要遠遁,那些精怪見了,也駕黑風來追。隻見諸犍一聲狂笑,搭弓上箭,隻聽一聲流星響過,那日巡神巫綱早被一箭穿心。眾妖怪見巫綱將死,連忙張開大口,分而食之,生怕死了失了味道。那韓令坤與眾天兵見了,無不驚駭,一時手腳酸軟,竟然也被那些精怪撕扯分食。眾妖吃的肚皮撐脹,方扔下一些殘肢斷臂,返回城中。
那些精怪在洞中幽禁千年,弱肉強食,剩下的都是些頗有法力的妖精,為首的精怪喚作肩吾,長的是人麵虎身,虎爪九尾。想那肩吾亦曾不是惡獸,上古時期曾相助大禹王九戰共工,皆敗,但卻為大禹聚下眾神討伐共工創造時機。後被天帝封神,掌管帝下之都。玉帝主政三界後,天庭庫府墜下開天斧,玉帝大怒,轉恨肩吾,將其押在北海銅山受罰。因此肩吾心生恨意,到了銅山之內,大開殺戒,令萬妖懾服,共尊為大王。肩吾手下,還有五大護法,分別是貔、貅、甪、端、騊駼。那貔貅乃是夫婦,雄為貔、雌為貅,又名辟邪。長著龍頭、馬身、麟腳,貌如獅子,肩生雙翅卻不可展,頭生一角,在天巡視,阻精怪犯界擾亂天庭。左右天蓬下界相助李世民後,由貔貅代行天蓬事務,但天蓬地位大不如前。不久天庭裁撤天蓬官職,另設安天、撫地將軍,那貔、貅便與日夜遊神同事,漸漸失了人間供奉;那甪、端亦曾是瑞獸,似貊卻非貊,角在鼻上,可日行一萬八千裏,通曉四夷之語,專吃虎豹野獸,卻不曾傷人;那騊駼又名馬交,其狀如馬,有鋸牙,以虎豹為食,為護法中最為英勇。
除了肩吾,那銅山中亦有九個大王,二大王便是諸犍,三大王乃是天狗,曾助玉帝看守天宮後門,因吞食日月,被玉帝押入銅山。四大王乃是一隻狻猊,凶猛異常,詭計多端,因與龍族有親,遁出銅山之後,曾欲往北海,搶占龍宮,卻被四王子敖曄擊退,便化作觀音菩薩,騙取了法量箭,射殺敖曄。五大王乃是一隻獰猙,狀如赤豹,五尾一角,聲如擊石。六大王喚作禍鬥,貌似惡犬,喜食火焰,所到之處,皆生火災。七大王喚作玄蜂,乃是一隻巨蜂,其毒甚巨,得道的仙人被其蜇上也是無藥可救。八大王乃是一隻橫公魚,晝在水中,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曾化身翩翩公子,與天宮一高官之妾偷情,敗露後被綁縛杖殺,卻無論如何也不能致死,聽聞橫公魚以烏梅二枚同煮則死,便用此法,卻不想那橫公魚曆經萬年修行,早已化作不死之身。天官無計,隻得押在銅山之內。九大王喚作化蛇,卻是人麵豺身,有翼卻不善飛,行走如蛇,聲如嬰兒啼哭,又似婦人叱罵,倘若發聲,便會招來滔天洪水。十大王喚作朱厭,身似猿猴,白首赤足,倘若出現,天下必將大亂。
這數萬隻精怪盤踞城中,隻因畏懼天兵剿殺,不敢貿然南渡,待那諸犍等返回城中,報知肩吾道:“大哥,方才小弟曾與那天兵交手,不過三個回合,便被小的們吞到腹中,想那些天兵天將不過如此,見了我等,噤若寒蟬,連驚帶嚇,使得肉味酸了,又無烈酒相佐,真是美中不足。”那肩吾聽了,拍案而起,言道:“你且說的什麽?!”那諸犍道:“哥哥勿驚,我等方才確是吃下了百餘個天兵,那些天兵早被我等嚇得腳都軟了,不足為懼!”那肩吾聽了又驚又喜,言道:“小的們可有損傷?”那諸犍道:“並無損傷,即便是有,也怕是撐破了肚皮!”那堂上眾妖聽罷哈哈大笑。
那肩吾懷中一個美貌婦人,原是天狐所化,笑道:“大王如此吃驚,莫不是被那些天兵嚇破了膽?”眾人又是一陣哄笑。肩吾怒道:“爾等知道什麽,這天庭之上,能人輩出,爾等不過是些得道幾千年的精怪,怎可狂犬吠日?”旁邊閃出傲因,言道:“大王,二大王所講不差,我等俱是飽餐了一頓,那些天兵實不足懼哉。”騊駼言道:“大王,既然二大王與那天將曾交手,斷然不會有假。隻不過這天將隻率百餘天兵到此,若不是身負異能,便是官職卑下,但無論是哪一種,我等已經挑開戰端,天庭必然不能放過,還不如就此眾誌成城之際,厲兵秣馬,與那天兵大戰一場,勝負也未必可知。”肩吾未置可否,聽得門外小妖高聲呼喝:“四大王到!”隻見外麵狻猊昂首而入,向著肩吾一抱拳,言道:“大哥,小弟回來了!”肩吾問道:“賢弟,那北海龍宮可曾占得?”狻猊道:“大哥,那北海龍王使了法術,千裏海麵皆被凍傷三尺寒冰,我等一時進入不得,不過小弟不畏刀斧,奪下了北海的鎮海之寶,有了此寶,我等便可橫行三界,無人敢阻!”肩吾細看那物,隻見是一張牛角弓,也並不十分稀奇。那八大王橫公魚見了,笑道:“四哥所持之物,莫不是北海老龍王彈棉之用?”眾妖聽了大笑不已。那狻猊也不惱,言道:“既然賢弟不信此寶威力,愚兄一試便知。”言罷挽上弓,伸手抽出一隻箭來,卻不想那箭頭乃是佛骨舍利,一時間光芒四射,閃得眾妖二目難睜。那肩吾見了,連忙呼道:“快收了此寶!”那狻猊也是一驚,飛箭出去,正射在橫公魚胸前,那橫公魚頓時魂飛魄散,屍身摔倒在地。
待金光卸去,眾人在看,那橫公魚現了原形,早已一命嗚呼。眾妖看了大驚,瞠目結舌,不知所措。狻猊道:“大哥,有了此寶,何懼天兵來犯!”那肩吾也是圓睜二目,驚得呆坐一處。良久言道:“如今,有如此趁手的兵器法寶在身,何懼天兵?!即日起,高豎大旗,我等要打上天去,複了我等淒苦之仇。到時愚兄成為三界之主,爾等皆封為諸天大帝。”殿上眾妖歡呼不已。那狻猊本想殺了肩吾,做得大王,但對抗天兵之事卻是沒有把握,隻得借肩吾之刀,待到事成之後,再殺他不遲。那肩吾也自知如今非是狻猊對手,倘若不能收買眾妖,恐不敵狻猊,隻得冒險一搏,要借天庭之手,斬殺狻猊。眾妖各懷鬼胎,不知仁義,隻要是哪一方得勢了,便要遵從哪一方。
莫看這狻猊雖是隻坐上第四把交椅,卻也是法力異常,能窺透人心,知人所想,且能變化。其曾是嘯聚山林的大王,手下亦有幾個法力高強的,其中一隻便是白雉雞,這雉雞勇猛善戰,晃動雙翅能引狂風而至。還有一隻赤狐,動作機敏,能在交戰之中化出原形侵人體內,吃盡五髒六腑。另有一隻蜈蚣,能化作千手千眼,持千般武器。此外仍有毒蛛、烏鷺、黃蛇、巨蜥相佐,當初被收伏押往銅山,曾要力爭成為眾妖之王,隻不過那肩吾實在厲害,不得已做了第四位。
話說那衛尉卿費晉,受了成道之命,前往凡間召集眾仙,成道有言在先,無論兩個時辰內召集多少,俱要趕往北地除妖。當初費晉麵有驚色道:“聽聞銅山所鎮之妖皆是凶猛異常,有如虎狼之勢,微臣法力微弱,恐怕……”成道怒道:“卿平日不是總言天道嗎?如今天道需卿匡扶,你卻想臨陣退縮!貪生怕死,難道這就是你們天庭官員的做派不成。”費晉臉色發紅不敢回聲,領命而去,出了大殿,卻奔南而去。命人吹起集仙號,南部各地仙聞聲趕來。約有兩個時辰,到了八百七十多位。費晉也不急,命人高舉羅傘,接受眾仙禮拜。
眾仙問道:“不知侯爺招小仙們前來有何吩咐?”費晉端起玉盞,呡口茶道:“北海有妖作亂,妖數眾多,成道帝君要我等前去阻擋。我不忍看眾兄弟前去送死,特與拖延。”眾地仙又拜了一次,口稱感恩,有諂媚者道:“侯爺,你雖是為我等求生,可是帝君怪罪下來,侯爺豈不受我等牽連?”南鄉侯費晉哈哈大笑:“我乃是上天派下輔佐他李成道的,我上有天庭法旨,下有眾弟兄呼應,看他李成道能奈我何!”眾仙見他直呼帝君名諱,便跟著起哄起來。
眾地仙中有仰雲峰七位道家弟子,師於黃靈大仙,分別法號黃雲玉、李雲祥、孫雲聖、季雲世、張雲嶽、耿雲梟、尚雲龍,號稱雲中七子,聽到號令及時趕來。聽說北海犯難,心焦不已。原來這七子中紀雲彪、尚雲龍二人竟是北海郡人士,四十年前路過仰雲峰,見樹精食人,遂引大火焚了樹幹、掘了樹根,黃靈大仙見二人骨骼奇異膽識過人,便收為門人。如今聽說家鄉遭難,急於前往。另五子與他二人情同手足,也是要去,不斷請命南鄉侯,南鄉侯道:“我等區區數百人,怎敵那數萬之眾?我看還是聚齊三千六百地仙再去不遲。”尚雲龍道:“侯爺,倘若到了那時,精怪早已食盡凡人,再去何益?”費晉怒道:“如若你等執意送死,可先行一步。”七子憤然而去,駕風直奔北海而來。
行到半路,大師兄黃雲玉一句話點醒眾人:“師弟們,我等此去如若戰勝群妖,功勞須記在南鄉侯頭上,敗了必須要我等身為替罪之羊。”眾人附和,六師弟耿雲梟道:“那該如何?師兄弟們若是怕死,我一人前往。”二師兄李雲祥道:“六弟、七弟,我們知你等心焦,我等七人情同手足,怎會做出不義之舉,大師兄說得有理,不能讓南鄉侯逍遙法外。”張雲嶽道:“那該如何是好?”黃雲玉道:“你我兄弟之中,七師弟尚雲龍法力最弱,七弟可速往鳳鳴山,將實情稟告帝君,務必見到,但求帝君援手,之後到北海與我等會和。”尚雲龍口稱遵令,七人分道而去。
且說七子尚雲龍徑往鳳鳴山,來到恒元宮前,請求門將報入,門將道:“你一小小道人,怎敢求見帝君?速速退去!”尚雲龍道:“將軍不知,我有急事稟報。”門將不允,雲龍擔憂眾人,急切不已,猛地拔出寶劍,那些守門兵卒見了也各拉刀槍。雲龍怒道:“將軍,今日我必見帝君,如不速報,你來看!”說時遲那時快,寒光閃過,雲龍已將左臂砍下,疼的麵色慘白,血流如注。門將驚訝不已,雲龍低聲道:“延誤天機,你可吃罪不起!”門將不敢怠慢,方疾奔而去。不一會兒又奔出,命門卒將雲龍抬進大殿。成道一看雲龍已是失血過多不省人事,於是命人取來天庭賜下的還魂丹。成道親自喂下一粒,用手一揮,隻見金光過處,雲龍挺身而起。身旁值殿將軍喝道:“見到帝君還不下拜?!”雲龍看罷,應聲跪倒:“仰雲峰尚雲龍參見帝君。”成道問到:“快請起。你為見我寧肯斷下一臂,不知可為何事?”於是雲龍便將南鄉侯按兵不動、貪生畏死之事告於成道,並稱六子已去北海。聽完,成道不由得緊皺雙眉:“此事孤今已知曉,早已遣人前往北地。”雲龍又跪倒拜謝:“小仙這便告辭,前往北海助我眾師兄一臂之力。”成道笑道:“真可謂一臂之力。看來也是機緣,你既失一臂,我便送你一臂好了。”於是命人取來天字甲庚庫兵甲櫃內盔甲,摘下左臂護手,告知雲龍:“這是當年共工大神的戰甲,現將左臂與你,你日後自當知其妙用。”軍曹將護手放於雲龍左臂之處,成道用手一指,隻見雲龍疼的啊的一聲,片刻便好了。那護手竟能活動自如,雲龍拜謝而去。
成道命值殿將軍速傳眾官員等入殿。不一刻全部到齊,成道命道:“你等速回府邸,將門丁、奴仆、護院等全部帶出,隨我前往北海降妖。”眾人領命。又命值殿將軍持法牒前往東西南北各處召喚各地地仙,分往各處除妖,眾人領命而去。正是:莫道凶惡無懼,萬物皆有天敵。
不知後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楚莊恩義恕絕纓,稱霸春秋鑄巨功。
岐山百姓念寬德,身負矢石救穆公。
上回說到北海銅山鎮妖之寶被敖曄盜出,致使銅山內的眾妖頃刻遁出,一路向南殺來,不管凡人精怪,悉數捉來吃了,令三界為之震動。那人鑒官韓令坤十萬火急來報,成道震驚不已,命恒元宮眾仙立即率下兩萬天兵前往北地,又命著雍、赤奮若、執徐、協洽、定官符、收貴人、開吊客等人,率心腹精怪鎮守恒元宮。為防天庭伺機報複,成道乃命執小耗帶領塗山一族眾人,前往鳳鳴山南玉鬆林,將那五千棵參天大樹紛紛釘上靈符,林中遍放硝磷火藥,隻要天庭異動,便放火燒林。那日巡神巫綱帶著二百天兵,護送著人鑒官韓令坤返國,不想一日之間那些精怪已然屠城,將都城凡人吃遍,見此處城牆高大、富麗堂皇,酒足飯飽之際,權且在此歇馬。
且說那眾妖從妖洞中溢出,各個興奮無比,這千萬年來的幽禁暗無天日,生不如死。妖洞中饑寒交迫,法力低微的精怪早已被分食,剩下的不過五萬餘眾。一朝自由,便如傾瀉的洪水一般,一發不可收拾。一時間,呼號驟至,撕裂心肺,後人仿詩為證:
銅山鐵壁鎖雲薄,幽囚無盡魔怪妖。
山崩地裂一旦泄,地無多厚天無高。
仙家重寶無用地,雷火符咒奈分毫。
士農工商分頭躲,神仙佛聖擇處逃。
那些精怪衝出洞口之時,先吃了守洞的官兵,隻有不到三十餘眾藏匿起來,才躲過一劫,其餘盡數被吃。之後又到海上作祟,但懼怕天兵撲殺才向南而來。那些小妖不敢獨行,隻好附眾。在北海郡中,眾妖吃了八百嬰兒,那郡已是無有嬰兒可食,眾妖便生喝人血,嚼空內髒。北海龍王自顧不暇,北海土地法力微弱,不敢出頭,隻得燃信香報與撫地將軍,直待三太子到來。那哪吒領三萬天兵布於天上,擂鼓呐喊,嚇得眾妖隻得奔南逃命。隻是三太子隻在天上追趕,並不下地捉妖。眾妖驚懼,隻得占了城池,再做計較。
那人鑒官韓令坤被日巡神巫綱護著返國,卻遠望見城頭大旗,已被砍落,城門大開,內外一片狼藉,大呼不好,對巫綱言道:“巫大人,看來那些妖怪已然得手,此城中恐怕再無活口,還望上使速速稟告帝君,速派眾兵圍剿。”那巫綱望見城內殘敗、妖氣升騰,自知不敵,言道:“韓大人切勿要去到城中,不如就此與本官返回鳳鳴山,借來大兵,再做計較。”二人正在言說,卻不想那城中忽然飛出數百隻精怪,望見天兵便要撕咬。巫綱大喝一聲:“眾兵聽令,前來之妖,罪孽深重,殺無赦!”那些天兵早拉開刀槍,隻是甚為驚懼,顫巍巍擠作一團。
那些精怪見了,更是囂張,獰笑不已,為首的乃是一隻諸犍,隻見是人麵豹身,頭上長有牛耳,卻隻有一目,長相凶惡。一條長尾緊銜身後,喝道:“爾等可是天兵麽?”卻不想那諸犍巨聲震耳,驚得一群天兵連忙掩耳。巫綱亦早聽聞世間有此一怪,隻是不曾見得,今日一見,果然駭人,言道:“胖郎神聽真,我等乃是天兵天將,爾等速速退去,否則本官便要緝拿爾等!”那諸犍哈哈大笑,言道:“果然是天上人物,有些見識,既然如此,在下也不虛言,我等鮮嚐仙人滋味,欲要將爾等下酒,你若是將手下天兵留下,便可放你回去!不然也要烹了!”身後那群精怪更是歡騰,有一貌似凡人模樣的精怪,身著襤褸,長有利爪,喚作傲因,言道:“哥哥不知,這凡人之中人腦最是美味,隻是不知這仙人如何?”又一螣蛇言道:“哥哥,那人腦味美,卻不如骨髓耐人尋味,不如擒下這些天兵,趁著鮮活,敲開骨髓,讓我等嚐鮮。”另有一四角山羊,便是土螻言道:“哥哥,這人腦、骨髓雖是別有風味,卻是耗費時力,不如就將眾人綁在大柱之上,破開肚皮,那心肝脾肺卻是易得。”
那些天兵哪見過這等精怪,早聽得癱軟,那巫綱雖是驚懼,卻知職責所在,喝道:“眾弟兄,如今危急,隻有我等一心,方可逃出生天,殺!”一聲令下,率先飛出,直取諸犍。那身後天兵見了,知道此時若不能拚死一搏,必然被殺,因此也呼號向外衝殺。
巫綱大戰諸犍,卻不想那諸犍力大無窮,巫綱哪裏是他的對手,剛過三招,便被諸犍一掌拍下,跌落雲頭。手下那些精怪連忙下去,欲要綁縛巫綱。巫綱見大勢已去,連忙呼喝:“眾兄弟不可戀戰,各自逃命去吧!”挺住刀槍,與那些精怪打鬥。那些精怪酒足飯飽,哪裏有心與他較量,隻不過是玩弄於他,不令其逃。待耗盡他的體力,自然綁縛。巫綱見此,虛晃一招,駕起狂風,便要遠遁,那些精怪見了,也駕黑風來追。隻見諸犍一聲狂笑,搭弓上箭,隻聽一聲流星響過,那日巡神巫綱早被一箭穿心。眾妖怪見巫綱將死,連忙張開大口,分而食之,生怕死了失了味道。那韓令坤與眾天兵見了,無不驚駭,一時手腳酸軟,竟然也被那些精怪撕扯分食。眾妖吃的肚皮撐脹,方扔下一些殘肢斷臂,返回城中。
那些精怪在洞中幽禁千年,弱肉強食,剩下的都是些頗有法力的妖精,為首的精怪喚作肩吾,長的是人麵虎身,虎爪九尾。想那肩吾亦曾不是惡獸,上古時期曾相助大禹王九戰共工,皆敗,但卻為大禹聚下眾神討伐共工創造時機。後被天帝封神,掌管帝下之都。玉帝主政三界後,天庭庫府墜下開天斧,玉帝大怒,轉恨肩吾,將其押在北海銅山受罰。因此肩吾心生恨意,到了銅山之內,大開殺戒,令萬妖懾服,共尊為大王。肩吾手下,還有五大護法,分別是貔、貅、甪、端、騊駼。那貔貅乃是夫婦,雄為貔、雌為貅,又名辟邪。長著龍頭、馬身、麟腳,貌如獅子,肩生雙翅卻不可展,頭生一角,在天巡視,阻精怪犯界擾亂天庭。左右天蓬下界相助李世民後,由貔貅代行天蓬事務,但天蓬地位大不如前。不久天庭裁撤天蓬官職,另設安天、撫地將軍,那貔、貅便與日夜遊神同事,漸漸失了人間供奉;那甪、端亦曾是瑞獸,似貊卻非貊,角在鼻上,可日行一萬八千裏,通曉四夷之語,專吃虎豹野獸,卻不曾傷人;那騊駼又名馬交,其狀如馬,有鋸牙,以虎豹為食,為護法中最為英勇。
除了肩吾,那銅山中亦有九個大王,二大王便是諸犍,三大王乃是天狗,曾助玉帝看守天宮後門,因吞食日月,被玉帝押入銅山。四大王乃是一隻狻猊,凶猛異常,詭計多端,因與龍族有親,遁出銅山之後,曾欲往北海,搶占龍宮,卻被四王子敖曄擊退,便化作觀音菩薩,騙取了法量箭,射殺敖曄。五大王乃是一隻獰猙,狀如赤豹,五尾一角,聲如擊石。六大王喚作禍鬥,貌似惡犬,喜食火焰,所到之處,皆生火災。七大王喚作玄蜂,乃是一隻巨蜂,其毒甚巨,得道的仙人被其蜇上也是無藥可救。八大王乃是一隻橫公魚,晝在水中,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曾化身翩翩公子,與天宮一高官之妾偷情,敗露後被綁縛杖殺,卻無論如何也不能致死,聽聞橫公魚以烏梅二枚同煮則死,便用此法,卻不想那橫公魚曆經萬年修行,早已化作不死之身。天官無計,隻得押在銅山之內。九大王喚作化蛇,卻是人麵豺身,有翼卻不善飛,行走如蛇,聲如嬰兒啼哭,又似婦人叱罵,倘若發聲,便會招來滔天洪水。十大王喚作朱厭,身似猿猴,白首赤足,倘若出現,天下必將大亂。
這數萬隻精怪盤踞城中,隻因畏懼天兵剿殺,不敢貿然南渡,待那諸犍等返回城中,報知肩吾道:“大哥,方才小弟曾與那天兵交手,不過三個回合,便被小的們吞到腹中,想那些天兵天將不過如此,見了我等,噤若寒蟬,連驚帶嚇,使得肉味酸了,又無烈酒相佐,真是美中不足。”那肩吾聽了,拍案而起,言道:“你且說的什麽?!”那諸犍道:“哥哥勿驚,我等方才確是吃下了百餘個天兵,那些天兵早被我等嚇得腳都軟了,不足為懼!”那肩吾聽了又驚又喜,言道:“小的們可有損傷?”那諸犍道:“並無損傷,即便是有,也怕是撐破了肚皮!”那堂上眾妖聽罷哈哈大笑。
那肩吾懷中一個美貌婦人,原是天狐所化,笑道:“大王如此吃驚,莫不是被那些天兵嚇破了膽?”眾人又是一陣哄笑。肩吾怒道:“爾等知道什麽,這天庭之上,能人輩出,爾等不過是些得道幾千年的精怪,怎可狂犬吠日?”旁邊閃出傲因,言道:“大王,二大王所講不差,我等俱是飽餐了一頓,那些天兵實不足懼哉。”騊駼言道:“大王,既然二大王與那天將曾交手,斷然不會有假。隻不過這天將隻率百餘天兵到此,若不是身負異能,便是官職卑下,但無論是哪一種,我等已經挑開戰端,天庭必然不能放過,還不如就此眾誌成城之際,厲兵秣馬,與那天兵大戰一場,勝負也未必可知。”肩吾未置可否,聽得門外小妖高聲呼喝:“四大王到!”隻見外麵狻猊昂首而入,向著肩吾一抱拳,言道:“大哥,小弟回來了!”肩吾問道:“賢弟,那北海龍宮可曾占得?”狻猊道:“大哥,那北海龍王使了法術,千裏海麵皆被凍傷三尺寒冰,我等一時進入不得,不過小弟不畏刀斧,奪下了北海的鎮海之寶,有了此寶,我等便可橫行三界,無人敢阻!”肩吾細看那物,隻見是一張牛角弓,也並不十分稀奇。那八大王橫公魚見了,笑道:“四哥所持之物,莫不是北海老龍王彈棉之用?”眾妖聽了大笑不已。那狻猊也不惱,言道:“既然賢弟不信此寶威力,愚兄一試便知。”言罷挽上弓,伸手抽出一隻箭來,卻不想那箭頭乃是佛骨舍利,一時間光芒四射,閃得眾妖二目難睜。那肩吾見了,連忙呼道:“快收了此寶!”那狻猊也是一驚,飛箭出去,正射在橫公魚胸前,那橫公魚頓時魂飛魄散,屍身摔倒在地。
待金光卸去,眾人在看,那橫公魚現了原形,早已一命嗚呼。眾妖看了大驚,瞠目結舌,不知所措。狻猊道:“大哥,有了此寶,何懼天兵來犯!”那肩吾也是圓睜二目,驚得呆坐一處。良久言道:“如今,有如此趁手的兵器法寶在身,何懼天兵?!即日起,高豎大旗,我等要打上天去,複了我等淒苦之仇。到時愚兄成為三界之主,爾等皆封為諸天大帝。”殿上眾妖歡呼不已。那狻猊本想殺了肩吾,做得大王,但對抗天兵之事卻是沒有把握,隻得借肩吾之刀,待到事成之後,再殺他不遲。那肩吾也自知如今非是狻猊對手,倘若不能收買眾妖,恐不敵狻猊,隻得冒險一搏,要借天庭之手,斬殺狻猊。眾妖各懷鬼胎,不知仁義,隻要是哪一方得勢了,便要遵從哪一方。
莫看這狻猊雖是隻坐上第四把交椅,卻也是法力異常,能窺透人心,知人所想,且能變化。其曾是嘯聚山林的大王,手下亦有幾個法力高強的,其中一隻便是白雉雞,這雉雞勇猛善戰,晃動雙翅能引狂風而至。還有一隻赤狐,動作機敏,能在交戰之中化出原形侵人體內,吃盡五髒六腑。另有一隻蜈蚣,能化作千手千眼,持千般武器。此外仍有毒蛛、烏鷺、黃蛇、巨蜥相佐,當初被收伏押往銅山,曾要力爭成為眾妖之王,隻不過那肩吾實在厲害,不得已做了第四位。
話說那衛尉卿費晉,受了成道之命,前往凡間召集眾仙,成道有言在先,無論兩個時辰內召集多少,俱要趕往北地除妖。當初費晉麵有驚色道:“聽聞銅山所鎮之妖皆是凶猛異常,有如虎狼之勢,微臣法力微弱,恐怕……”成道怒道:“卿平日不是總言天道嗎?如今天道需卿匡扶,你卻想臨陣退縮!貪生怕死,難道這就是你們天庭官員的做派不成。”費晉臉色發紅不敢回聲,領命而去,出了大殿,卻奔南而去。命人吹起集仙號,南部各地仙聞聲趕來。約有兩個時辰,到了八百七十多位。費晉也不急,命人高舉羅傘,接受眾仙禮拜。
眾仙問道:“不知侯爺招小仙們前來有何吩咐?”費晉端起玉盞,呡口茶道:“北海有妖作亂,妖數眾多,成道帝君要我等前去阻擋。我不忍看眾兄弟前去送死,特與拖延。”眾地仙又拜了一次,口稱感恩,有諂媚者道:“侯爺,你雖是為我等求生,可是帝君怪罪下來,侯爺豈不受我等牽連?”南鄉侯費晉哈哈大笑:“我乃是上天派下輔佐他李成道的,我上有天庭法旨,下有眾弟兄呼應,看他李成道能奈我何!”眾仙見他直呼帝君名諱,便跟著起哄起來。
眾地仙中有仰雲峰七位道家弟子,師於黃靈大仙,分別法號黃雲玉、李雲祥、孫雲聖、季雲世、張雲嶽、耿雲梟、尚雲龍,號稱雲中七子,聽到號令及時趕來。聽說北海犯難,心焦不已。原來這七子中紀雲彪、尚雲龍二人竟是北海郡人士,四十年前路過仰雲峰,見樹精食人,遂引大火焚了樹幹、掘了樹根,黃靈大仙見二人骨骼奇異膽識過人,便收為門人。如今聽說家鄉遭難,急於前往。另五子與他二人情同手足,也是要去,不斷請命南鄉侯,南鄉侯道:“我等區區數百人,怎敵那數萬之眾?我看還是聚齊三千六百地仙再去不遲。”尚雲龍道:“侯爺,倘若到了那時,精怪早已食盡凡人,再去何益?”費晉怒道:“如若你等執意送死,可先行一步。”七子憤然而去,駕風直奔北海而來。
行到半路,大師兄黃雲玉一句話點醒眾人:“師弟們,我等此去如若戰勝群妖,功勞須記在南鄉侯頭上,敗了必須要我等身為替罪之羊。”眾人附和,六師弟耿雲梟道:“那該如何?師兄弟們若是怕死,我一人前往。”二師兄李雲祥道:“六弟、七弟,我們知你等心焦,我等七人情同手足,怎會做出不義之舉,大師兄說得有理,不能讓南鄉侯逍遙法外。”張雲嶽道:“那該如何是好?”黃雲玉道:“你我兄弟之中,七師弟尚雲龍法力最弱,七弟可速往鳳鳴山,將實情稟告帝君,務必見到,但求帝君援手,之後到北海與我等會和。”尚雲龍口稱遵令,七人分道而去。
且說七子尚雲龍徑往鳳鳴山,來到恒元宮前,請求門將報入,門將道:“你一小小道人,怎敢求見帝君?速速退去!”尚雲龍道:“將軍不知,我有急事稟報。”門將不允,雲龍擔憂眾人,急切不已,猛地拔出寶劍,那些守門兵卒見了也各拉刀槍。雲龍怒道:“將軍,今日我必見帝君,如不速報,你來看!”說時遲那時快,寒光閃過,雲龍已將左臂砍下,疼的麵色慘白,血流如注。門將驚訝不已,雲龍低聲道:“延誤天機,你可吃罪不起!”門將不敢怠慢,方疾奔而去。不一會兒又奔出,命門卒將雲龍抬進大殿。成道一看雲龍已是失血過多不省人事,於是命人取來天庭賜下的還魂丹。成道親自喂下一粒,用手一揮,隻見金光過處,雲龍挺身而起。身旁值殿將軍喝道:“見到帝君還不下拜?!”雲龍看罷,應聲跪倒:“仰雲峰尚雲龍參見帝君。”成道問到:“快請起。你為見我寧肯斷下一臂,不知可為何事?”於是雲龍便將南鄉侯按兵不動、貪生畏死之事告於成道,並稱六子已去北海。聽完,成道不由得緊皺雙眉:“此事孤今已知曉,早已遣人前往北地。”雲龍又跪倒拜謝:“小仙這便告辭,前往北海助我眾師兄一臂之力。”成道笑道:“真可謂一臂之力。看來也是機緣,你既失一臂,我便送你一臂好了。”於是命人取來天字甲庚庫兵甲櫃內盔甲,摘下左臂護手,告知雲龍:“這是當年共工大神的戰甲,現將左臂與你,你日後自當知其妙用。”軍曹將護手放於雲龍左臂之處,成道用手一指,隻見雲龍疼的啊的一聲,片刻便好了。那護手竟能活動自如,雲龍拜謝而去。
成道命值殿將軍速傳眾官員等入殿。不一刻全部到齊,成道命道:“你等速回府邸,將門丁、奴仆、護院等全部帶出,隨我前往北海降妖。”眾人領命。又命值殿將軍持法牒前往東西南北各處召喚各地地仙,分往各處除妖,眾人領命而去。正是:莫道凶惡無懼,萬物皆有天敵。
不知後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