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皓軒這個“燙手的山芋”交給陳大龍是絕不是一拍腦門就做出的決定。客觀地講,陳大龍是一個棱角分明的人,不了解他的人往往會被他的粗俗和固執所傷害,但熟悉他的人會深知他是一個可靠的隊友:在工作中,陳大龍幹起活來從不含糊,處理事情幹淨利索,有著極強的執行力。曾經有首長來到警衛中隊下連當兵,當別的戰士仍然在領導麵前哆哆嗦嗦得說不出來話的時候,陳大龍已經開始使喚領導幹活了。
因此,在顧炳權看來,類似於班主任收拾小學生、護士長收拾小姑娘,讓陳大龍收拾張皓軒這個“娃娃官”可謂人盡其才。
第二天上午,在自動化站站長的帶領下,張皓軒走進了一位高工的辦公室。
“這位是馬高工,你先跟著他了解了解情況。”站長和藹地對張皓軒說道,相比較連隊,自動化站的氛圍明顯要親切和緩許多。
“這位是張皓軒,是新分來的同誌。老馬,你費點心,多帶帶他。”站長向馬高工介紹著,語氣中透露著尊敬,畢竟在這裏,高工的編製可不多,就連站長自己,也沒有拿到這個職稱。
聊了幾句工作,站長轉身離開,張皓軒也隨即開啟工作模式:“馬高工,您看我現在能幹點什麽?”
“你……”馬高工習慣性地拿下眼鏡,揉了揉鼻梁,思考了好一會。
為了這一天,張皓軒準備了好幾年,在大學的時候就做了很多的預案和設想,以應對各種各樣未知的任務,“寫代碼,配路由器,做ppt,還是寫文檔?”張皓軒心裏盤算著各種各樣挑戰性的任務。
“你先幫我算一下咱們辦公樓需要多少端口。”
“額……什麽?”看來皓軒又想多了……
第六節老馬其人
後來經過長期的磨合,像“馬高工”這樣的稱謂已經不能體現二人忘年交的關係,取而代之的是“老馬”、“師傅”或是“老北京”這樣的昵稱。之所以叫他“老北京”,不是因為地緣關係,而是他典型的北京人的性格。
很多人看不慣土生土長北京人知足常樂的做派,認為他們不夠上進、不思進取,事實上在張皓軒看來,這樣的行事風格與他們長期處於權力的中心有著極大的關係。
在過去,在北京人的一生當中,往往要經曆幾個皇帝,甚至是幾個朝代,在他們看來,政策的變換、形勢的變化往往是轉瞬之間,對於那些看起來大紅大紫的權貴、紅人,常常是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對於他們來說,所謂的金錢、地位、名望都是不可靠的,無論今天多麽穩如泰山,明天就有可能一無所有。
所以老北京們常常並不習慣積攢什麽東西,對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自然而然也就變成了守好自己的本分,享受當下的快樂。
而老馬在自動化站幾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地工作,在所有的風雲變幻中搖搖晃晃地走到現在,從一個小小的技術員有驚無險地成長為一名令人羨慕的、職級可與旅長相媲美的高級工程師,其“老北京”的性格功不可沒。
老馬就是這樣,他什麽都懂,他什麽都知道,但是他很少說話,隻是默默地做著手頭上的事情,不為浮華,看淡功名,隻求一生平安。
老實說,張皓軒的到來起初讓他並不適應,因為長期以來老馬總是一個人守著一攤子事,即便任務再多也並不抱怨,隻是時間上拖遝一些而已。
對於老馬這樣的“不守時”,曆任領導們也常常習以為常,一方麵這畢竟算不上什麽大錯,另一方麵老馬的經驗和能力無人能夠替代,按現在的話說,“你行你上啊”。
但是隨著我國國防力量的補償性發展以及新軍事革命的迫切要求,網絡維度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因此,自動化站作為186旅在這個層麵上的排頭兵承擔著日益沉重的壓力,過去接一接光纜,修一修電腦,配一配交換機就能完成的工作,逐漸變得令人眼花繚亂,這使得自動化站那些“老家夥”們感到壓力山大,這也就是為什麽站長開始給習慣於單打獨鬥的老馬加派人手的原因。
當前老馬所負責的,就是186旅整體的信息化配套設施建設。聽起來很高端,但仔細一看不過就是平時學校常用的一卡通係統,包括攝像頭、門禁、無紙化辦公以及相關的數據庫建設。當皓軒幾年前還在抱怨學校的網絡設施更新太慢的時候,突然發現這裏相比較而言隻能算是“石器時代”。
雖然任務並不複雜,但作為規劃設計,皓軒一點不敢馬虎,曾經聽說烏克蘭的一條鐵路隧道在建成之後才發現洞口太矮,火車完全無法通過,最後隻能推翻重來。皓軒可不希望由於自己的疏忽,導致信息接口不夠用,那他可就沒臉見人了。
當把手頭的工作忙完,皓軒一看手表,已經過了集合開飯的時間,老馬說沒事,咱們一會一起去吃,皓軒也沒在意,卻沒料到會因此被人狠狠地“扇了個耳光”。
因此,在顧炳權看來,類似於班主任收拾小學生、護士長收拾小姑娘,讓陳大龍收拾張皓軒這個“娃娃官”可謂人盡其才。
第二天上午,在自動化站站長的帶領下,張皓軒走進了一位高工的辦公室。
“這位是馬高工,你先跟著他了解了解情況。”站長和藹地對張皓軒說道,相比較連隊,自動化站的氛圍明顯要親切和緩許多。
“這位是張皓軒,是新分來的同誌。老馬,你費點心,多帶帶他。”站長向馬高工介紹著,語氣中透露著尊敬,畢竟在這裏,高工的編製可不多,就連站長自己,也沒有拿到這個職稱。
聊了幾句工作,站長轉身離開,張皓軒也隨即開啟工作模式:“馬高工,您看我現在能幹點什麽?”
“你……”馬高工習慣性地拿下眼鏡,揉了揉鼻梁,思考了好一會。
為了這一天,張皓軒準備了好幾年,在大學的時候就做了很多的預案和設想,以應對各種各樣未知的任務,“寫代碼,配路由器,做ppt,還是寫文檔?”張皓軒心裏盤算著各種各樣挑戰性的任務。
“你先幫我算一下咱們辦公樓需要多少端口。”
“額……什麽?”看來皓軒又想多了……
第六節老馬其人
後來經過長期的磨合,像“馬高工”這樣的稱謂已經不能體現二人忘年交的關係,取而代之的是“老馬”、“師傅”或是“老北京”這樣的昵稱。之所以叫他“老北京”,不是因為地緣關係,而是他典型的北京人的性格。
很多人看不慣土生土長北京人知足常樂的做派,認為他們不夠上進、不思進取,事實上在張皓軒看來,這樣的行事風格與他們長期處於權力的中心有著極大的關係。
在過去,在北京人的一生當中,往往要經曆幾個皇帝,甚至是幾個朝代,在他們看來,政策的變換、形勢的變化往往是轉瞬之間,對於那些看起來大紅大紫的權貴、紅人,常常是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對於他們來說,所謂的金錢、地位、名望都是不可靠的,無論今天多麽穩如泰山,明天就有可能一無所有。
所以老北京們常常並不習慣積攢什麽東西,對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自然而然也就變成了守好自己的本分,享受當下的快樂。
而老馬在自動化站幾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地工作,在所有的風雲變幻中搖搖晃晃地走到現在,從一個小小的技術員有驚無險地成長為一名令人羨慕的、職級可與旅長相媲美的高級工程師,其“老北京”的性格功不可沒。
老馬就是這樣,他什麽都懂,他什麽都知道,但是他很少說話,隻是默默地做著手頭上的事情,不為浮華,看淡功名,隻求一生平安。
老實說,張皓軒的到來起初讓他並不適應,因為長期以來老馬總是一個人守著一攤子事,即便任務再多也並不抱怨,隻是時間上拖遝一些而已。
對於老馬這樣的“不守時”,曆任領導們也常常習以為常,一方麵這畢竟算不上什麽大錯,另一方麵老馬的經驗和能力無人能夠替代,按現在的話說,“你行你上啊”。
但是隨著我國國防力量的補償性發展以及新軍事革命的迫切要求,網絡維度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因此,自動化站作為186旅在這個層麵上的排頭兵承擔著日益沉重的壓力,過去接一接光纜,修一修電腦,配一配交換機就能完成的工作,逐漸變得令人眼花繚亂,這使得自動化站那些“老家夥”們感到壓力山大,這也就是為什麽站長開始給習慣於單打獨鬥的老馬加派人手的原因。
當前老馬所負責的,就是186旅整體的信息化配套設施建設。聽起來很高端,但仔細一看不過就是平時學校常用的一卡通係統,包括攝像頭、門禁、無紙化辦公以及相關的數據庫建設。當皓軒幾年前還在抱怨學校的網絡設施更新太慢的時候,突然發現這裏相比較而言隻能算是“石器時代”。
雖然任務並不複雜,但作為規劃設計,皓軒一點不敢馬虎,曾經聽說烏克蘭的一條鐵路隧道在建成之後才發現洞口太矮,火車完全無法通過,最後隻能推翻重來。皓軒可不希望由於自己的疏忽,導致信息接口不夠用,那他可就沒臉見人了。
當把手頭的工作忙完,皓軒一看手表,已經過了集合開飯的時間,老馬說沒事,咱們一會一起去吃,皓軒也沒在意,卻沒料到會因此被人狠狠地“扇了個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