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離接過青浣遞過來的茶盞,沒有說什麽,隻是掀開杯蓋呷了口茶,然後便繼續等著。
反正不能睡覺,書生便翻開書來看,而青浣和傾離則就那樣坐著,等著,無聊時挑挑燈芯,困意來襲便撐在桌子上打個盹兒。
就這樣睡睡醒醒,聽過了三遍雞鳴,夜色漸漸褪去卻還是沒有聽到孩子的哭聲,就連跟孩童啼哭特別像的貓叫聲都沒有。
傾離伸了個長長的懶腰,打了個哈欠,看著外麵泛白的天,再看看一左一右的兩位已經伏在桌子上睡著了,越想越火兒大,於是便一把抓過如初見的後衣領將他從睡夢中拽了起來。
如初見被這一提猛然從夢中驚醒,發現又被傾離惡狠狠地抓著衣領,不由得一驚,瞬間困意全無,清醒過來。
未等傾離開口發問,如初見便又連忙解釋道:“我,我……我前一天借宿之時真的聽到哭聲來著,若姑娘不信可以去找那巡夜的小和尚問一下。”
看他這樣子不像是在說謊,而且就算打死他也改變不了什麽,於是,傾離便鬆開如初見的衣領,又喚醒睡著的青浣,三人一起下山去了。
傾離心有不悅,那青浣卻早講正事拋諸腦後,一心隻想著怎麽將這個俊俏公子搞到手,一路上都挽手與之同行,倒將傾離甩在一邊。
山林裏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氣,腳下的石階為霧氣浸濕變得滑了許多,所以,三人下山之時都格外小心些。
曉霧彌漫,晨韻幽然,這個清晨格外的靜,沒有一絲鳥語蟲鳴,靜的讓人有些心慌,甚至,除了腳步聲外再無其他聲響。
早上山裏霧氣彌漫,本就看不太遠,走至兩邊樹林茂密處時身後突然傳來隆隆聲,三人聞聲回頭,隻見大小十餘塊山石正於坡上向他們滾過來。
一時間,如初見又不由得慌了神,而青浣和傾離則很是淡定,隻是拂了拂手那些山石便化作一抹煙塵與濃霧融為一體消失了。
前一日遇見如初見時便恰好有山石滾落,今晨下山又有山石落下,若兩件事都隻是意外未免也太巧了些。
傾離心裏生疑,青浣卻沒想那麽多還自言自語道:“這山也太不安全了吧,昨天上山碰見一塊大石頭滾下來,今天又有石頭滾下來。”
雖然覺得奇怪,傾離也沒多說什麽,隻是繼續下山回了青雨鎮。
其實,這兩次石頭落下第一次純熟意外,第二次則是有人故意為之。
事情是這樣的,掐一天夜裏如初見於三元寺留宿聽到了孩童的哭聲,巡夜的小和尚便將寺裏在為青雨鎮上丟失的孩童超度的事。
這樣的回答是幾位輩分較高的師父一早交代過的,而在如初見之前從未有人聽到過那樣的哭聲,據說隻有與仙界有淵源之人方可聽見。
昨天早上如初見去而複返,且同行的還有兩個看上去驕氣十足的姑娘,小和尚便將這件事告訴了他們師父,便是那位掌管客堂的渡苦大師。
於是,這位渡苦大師便交代小和尚暗中觀察這三個人,這觀察下來果然發現有問題,這兩位漂亮的女施主分明不是誠心禮佛來的,聽方丈講經時也是心不在焉的打瞌睡。
渡苦疑心那一前一後來的三個人正是為了寺院背後的秘密而來,於是便起了歹意,又不好在寺裏動手便暗中派人在下山途中埋伏。
其實,被派來暗殺傾離、青浣的五個和尚手還隨身帶著暗器,隻是被二人那拂手一揮便將山石化去的法力給驚住了,不敢再有進一步的舉動,隻得回去跟他們師父稟報。
如初見本就是四處雲遊尋藥,並無具體的目的地,而傾離又對這三元寺起疑,於是便讓他同自己一起回了青雨鎮,也在那雨仙客棧住了下來。
幾乎一夜未眠,傾離回去後便先躺下休息了一會兒,並囑咐青浣小心看著如初見,以免他發生什麽意外。
其實這根本就不需要傾離囑咐,就算她不說青浣也會死纏著如初見不放的。
傾離醒來的時候已過正午,青浣已經借著讀書的名義去了隔壁如初見的房間,想著三元寺的事兒無心吃飯她便又一個人出去了。
她想去鎮子上丟失孩子的人家裏走走,同那孩子的父母了解一下情況。
她敲開第一戶人家時,開門的是一個麵容滄桑的老者,那老者的兒子媳婦早年間死於疾病,他與老伴兒兩個一起撫養年幼的孫子,不料,三個月前一場狂風將一眾學生卷走,老者的孫子便在其中。
傾離看到那白發蒼蒼的老者,心中湧起一絲酸楚,說自己可以幫老人家將孫子找回來。
那老者說都是那雲溪大王作祟,官府說讓等仙界派仙將除妖,莫非姑娘你就是天上下來的仙女。
傾離搖搖頭,答曰不是。
老者失望的搖頭歎氣,說自己丟失孫子已經夠命苦的了,你卻還來戲耍我這一身老骨頭,說完便將院門關上了。
傾離敲開第二戶人家時,開門的是一位夫人,看上去不過三十餘歲卻滿頭白發,說是三個月前年僅六歲的兒子被妖風卷走,一夜間愁白了發。
傾離又說自己可以找回失蹤的孩子,結果又被對方嫌棄了。
看來,這鎮上的人對雲溪大王擄走孩子的謠言深信不疑,平頭百姓沒有辦法,官府也不派人去查,都等著天上派神仙前來除妖。
接連吃閉門羹後,傾離便不再接著敲門,轉而去了那朱藍書院。這書院裏原本有六個先生任教,接連發生妖孽作祟的事兒後便沒有先生敢繼續任教了。
幸得三個書生途經此地,得知此事後便留下來去書院任教,三人亡故後便又他們的後人繼續留在書院教鎮子上的孩子們讀書。
傾離去書院時見到了其中一位李姓先生,那人看上去三十出頭的年紀,穿一件青色長衫,斯斯文文,彬彬有禮看上去倒是一副為人師表的模樣。
青雨鎮本就不大,所以鎮子上的人大多都彼此相識,所以那李先生很容易便看出傾離並非本地人。
反正不能睡覺,書生便翻開書來看,而青浣和傾離則就那樣坐著,等著,無聊時挑挑燈芯,困意來襲便撐在桌子上打個盹兒。
就這樣睡睡醒醒,聽過了三遍雞鳴,夜色漸漸褪去卻還是沒有聽到孩子的哭聲,就連跟孩童啼哭特別像的貓叫聲都沒有。
傾離伸了個長長的懶腰,打了個哈欠,看著外麵泛白的天,再看看一左一右的兩位已經伏在桌子上睡著了,越想越火兒大,於是便一把抓過如初見的後衣領將他從睡夢中拽了起來。
如初見被這一提猛然從夢中驚醒,發現又被傾離惡狠狠地抓著衣領,不由得一驚,瞬間困意全無,清醒過來。
未等傾離開口發問,如初見便又連忙解釋道:“我,我……我前一天借宿之時真的聽到哭聲來著,若姑娘不信可以去找那巡夜的小和尚問一下。”
看他這樣子不像是在說謊,而且就算打死他也改變不了什麽,於是,傾離便鬆開如初見的衣領,又喚醒睡著的青浣,三人一起下山去了。
傾離心有不悅,那青浣卻早講正事拋諸腦後,一心隻想著怎麽將這個俊俏公子搞到手,一路上都挽手與之同行,倒將傾離甩在一邊。
山林裏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氣,腳下的石階為霧氣浸濕變得滑了許多,所以,三人下山之時都格外小心些。
曉霧彌漫,晨韻幽然,這個清晨格外的靜,沒有一絲鳥語蟲鳴,靜的讓人有些心慌,甚至,除了腳步聲外再無其他聲響。
早上山裏霧氣彌漫,本就看不太遠,走至兩邊樹林茂密處時身後突然傳來隆隆聲,三人聞聲回頭,隻見大小十餘塊山石正於坡上向他們滾過來。
一時間,如初見又不由得慌了神,而青浣和傾離則很是淡定,隻是拂了拂手那些山石便化作一抹煙塵與濃霧融為一體消失了。
前一日遇見如初見時便恰好有山石滾落,今晨下山又有山石落下,若兩件事都隻是意外未免也太巧了些。
傾離心裏生疑,青浣卻沒想那麽多還自言自語道:“這山也太不安全了吧,昨天上山碰見一塊大石頭滾下來,今天又有石頭滾下來。”
雖然覺得奇怪,傾離也沒多說什麽,隻是繼續下山回了青雨鎮。
其實,這兩次石頭落下第一次純熟意外,第二次則是有人故意為之。
事情是這樣的,掐一天夜裏如初見於三元寺留宿聽到了孩童的哭聲,巡夜的小和尚便將寺裏在為青雨鎮上丟失的孩童超度的事。
這樣的回答是幾位輩分較高的師父一早交代過的,而在如初見之前從未有人聽到過那樣的哭聲,據說隻有與仙界有淵源之人方可聽見。
昨天早上如初見去而複返,且同行的還有兩個看上去驕氣十足的姑娘,小和尚便將這件事告訴了他們師父,便是那位掌管客堂的渡苦大師。
於是,這位渡苦大師便交代小和尚暗中觀察這三個人,這觀察下來果然發現有問題,這兩位漂亮的女施主分明不是誠心禮佛來的,聽方丈講經時也是心不在焉的打瞌睡。
渡苦疑心那一前一後來的三個人正是為了寺院背後的秘密而來,於是便起了歹意,又不好在寺裏動手便暗中派人在下山途中埋伏。
其實,被派來暗殺傾離、青浣的五個和尚手還隨身帶著暗器,隻是被二人那拂手一揮便將山石化去的法力給驚住了,不敢再有進一步的舉動,隻得回去跟他們師父稟報。
如初見本就是四處雲遊尋藥,並無具體的目的地,而傾離又對這三元寺起疑,於是便讓他同自己一起回了青雨鎮,也在那雨仙客棧住了下來。
幾乎一夜未眠,傾離回去後便先躺下休息了一會兒,並囑咐青浣小心看著如初見,以免他發生什麽意外。
其實這根本就不需要傾離囑咐,就算她不說青浣也會死纏著如初見不放的。
傾離醒來的時候已過正午,青浣已經借著讀書的名義去了隔壁如初見的房間,想著三元寺的事兒無心吃飯她便又一個人出去了。
她想去鎮子上丟失孩子的人家裏走走,同那孩子的父母了解一下情況。
她敲開第一戶人家時,開門的是一個麵容滄桑的老者,那老者的兒子媳婦早年間死於疾病,他與老伴兒兩個一起撫養年幼的孫子,不料,三個月前一場狂風將一眾學生卷走,老者的孫子便在其中。
傾離看到那白發蒼蒼的老者,心中湧起一絲酸楚,說自己可以幫老人家將孫子找回來。
那老者說都是那雲溪大王作祟,官府說讓等仙界派仙將除妖,莫非姑娘你就是天上下來的仙女。
傾離搖搖頭,答曰不是。
老者失望的搖頭歎氣,說自己丟失孫子已經夠命苦的了,你卻還來戲耍我這一身老骨頭,說完便將院門關上了。
傾離敲開第二戶人家時,開門的是一位夫人,看上去不過三十餘歲卻滿頭白發,說是三個月前年僅六歲的兒子被妖風卷走,一夜間愁白了發。
傾離又說自己可以找回失蹤的孩子,結果又被對方嫌棄了。
看來,這鎮上的人對雲溪大王擄走孩子的謠言深信不疑,平頭百姓沒有辦法,官府也不派人去查,都等著天上派神仙前來除妖。
接連吃閉門羹後,傾離便不再接著敲門,轉而去了那朱藍書院。這書院裏原本有六個先生任教,接連發生妖孽作祟的事兒後便沒有先生敢繼續任教了。
幸得三個書生途經此地,得知此事後便留下來去書院任教,三人亡故後便又他們的後人繼續留在書院教鎮子上的孩子們讀書。
傾離去書院時見到了其中一位李姓先生,那人看上去三十出頭的年紀,穿一件青色長衫,斯斯文文,彬彬有禮看上去倒是一副為人師表的模樣。
青雨鎮本就不大,所以鎮子上的人大多都彼此相識,所以那李先生很容易便看出傾離並非本地人。